在那個溫馨而又略帶感傷的木鳳瑟離職歡送晚宴上,歡聲笑語與離別傷感交織在一起。
楊國福站在人群中央,麵帶微笑地向大家分享著他這次前往京都學習所收獲的寶貴經驗。
“各位同事們,我這次去京都學習,真是受益匪淺!”
“其中有一個特別棒的方法要介紹給大家——會計輪崗製。”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一來呢,可以讓咱們各個會計都能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業務知識,拓寬視野;”
“二來嘛,如果遇到那種‘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情況,要是某個會計突然請假或者有事不能來上班,其他崗位的會計也能夠迅速頂上,不至於影響正常的財務工作流程。”
趁著木鳳瑟離職這個機會,資產財務部順勢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崗位輪換調整,就像是一鍋被攪動起來的大亂燉,各種人員和職責都發生了變化。
原本在核算部一同共事、都在李麗君手下工作的張超力和韋月,如今也麵臨著新的工作安排。
說起張超力,平日裏他展現出的工作能力還算不錯,對待工作的態度也較為端正認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楊國福提出會計崗位輪換之前,張超力竟然主動找到了楊國福,表示自己想要調換崗位。
楊國福聽後十分驚訝,瞪大眼睛盯著張超力問道:“怎麽迴事兒?為什麽會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呢?”
在楊國福看來,手底下的員工隻需要聽話就行,能按時完成領導們交待的工作即可,不需要有太複雜的心思。
隻見張超力一臉委屈地點點頭,小聲嘟囔道:“楊哥,其實在李麗君手底下工作這段時間以來,她不太願意給我們這些新來的員工好好傳授會計方麵的專業知識。”
“很多時候隻是讓我去做一些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雜活,根本學不到什麽實質性的東西。”
“所以……您看能不能幫我換換崗?也許人家君姐覺得我還不夠資格吧。”
說完這番話,張超力低下頭,顯得有些沮喪。
張超力過於委屈的表現讓楊國福有些小心思,正好可以一起換崗,但是把張超力放在哪個崗位上呢?
目前要做的還是先安撫張超力的情緒。
楊國福點點頭,“行,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和他們兩個商量一下再說。”
資產財務部的崗位輪換這一重要決策,主要得看張三亮的意思,而馬金鵬與楊國福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
這天,楊國福將馬金鵬喊到了張三亮的辦公室裏,討論起這個事兒來。
剛提起這事,張三亮的思緒瞬間就飄迴到了幾天前。
當時,王萍萍跟他提到過發票被李麗君挑刺兒的情況。
想到這兒,張三亮默默地坐著,一言不發。
一旁的馬金鵬聽到這話,則滿臉狐疑地反問道:“真有這迴事兒?我怎麽覺得不太對勁啊!”
楊國福用力地點點頭,表示確有其事,並解釋道:“反正張超力是這麽跟我說的。現在也搞不清楚到底問題出在誰身上,是李麗君不願意傳授經驗呢,還是她和張超力之間產生了什麽矛盾。”
就在這時,張三亮從迴憶中迴過神來,緩緩說道:“我看各占一半吧。既然有人提出想要換崗,那就給他們換換好了。剛好木鳳瑟離職了,材料部那邊正缺個會計,就讓張超力過去吧。”
馬金鵬腦子轉得快,立刻追問道:“那打算安排哪位出納轉成會計呢?還是說直接招聘新會計?”
因為之前經曆過張麗麗從出納轉為會計的事,所以楊國福此時心裏可不太希望杜靈這位出納主管的職位再有任何變動。
畢竟人員頻繁調整可能會影響工作的穩定性和效率。
楊國福思索再三說了句,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我不希望杜靈的崗位有變化,再換個出納主管,工作效率肯定更慢了,把張麗麗換掉我都後悔了。”
張三亮麵帶自信地看向楊國福,開口問道:“那依你之見,杜靈和寧春曉二人,究竟誰的工作能力更勝一籌呢?”
楊國福幾乎沒有經過思考便脫口而出道:“這還用得著說,自然是寧春曉!”
張三亮點點頭,表示認同楊國福的看法,並順著他的話繼續說道:“就我目前的想法而言,打算讓杜靈轉崗至核算部擔任會計一職,而寧春曉則接替杜靈原先出納主管的崗位,同時對外招聘一名新出納。如此一來,整體的人員變動幅度並不會太大。”
然而此時,張三亮心中其實還有未曾宣之於口的念頭。
自從木鳳瑟離職之後,張鑫曾向自己透露過,王萍萍在材料部不幹活。
真假還有待考證,但張鑫向自己反映了這個問題,那就要處理。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如果王萍萍離開了材料部,她和李麗君又不和,無法前往核算部工作,那麽到底該安排她去往何處呢?
又應該選派何人調任到材料部來填補這個空缺呢?
據張鑫所言,她期望能夠讓買小娟前往材料部就職,可這樣真的合適嗎?
買小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材料部的工作職責呢?
張三亮不禁輕輕搖了搖頭,心裏暗自思忖著。
片刻之後,他對楊國福說道:“暫時就這樣吧,我準備先分別與杜靈以及寧春曉談一談,然後再來斟酌如何進行人員的輪崗調配事宜。”
這時,楊國福詢問道:“那張超力去材料部這件事情要不要由我告呢?”
張三亮點點頭,“說吧,他去材料部這事定下來了。”
馬金鵬如夢初醒般地張開嘴巴,慢悠悠地說道:“哎呀呀,稍等片刻!關於換崗這件事,可千萬別牽連到我這邊。”
要知道,馬金鵬對他手下那四名會計可是寶貝得緊呐,簡直就是將她們視若掌上明珠。
如今,經過一番努力,這四位會計好不容易才把礦業部那繁雜紛亂的工作梳理順暢。
馬金鵬心裏頭自然是一萬個不情願讓他們離開崗位。
聽到這話,張三亮與楊國福不禁對視一眼,而後心領神會地微微一笑。
其實他倆心裏想的如出一轍——誰會樂意去接替礦業部的會計工作呢?
畢竟整個財務的同事都心知肚明,礦業部的賬目狀況可謂是混亂不堪,猶如一團亂麻。
再加上那四名會計的業務能力著實平平無奇,倘若真要調到其他事業部,恐怕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便是其他事業部的同仁們了。
隻見張三亮臉上掛著一抹戲謔的笑容,半開玩笑地調侃道:“怎麽了?還舍不得你手底下的那些個會計?”
馬金鵬一時之間摸不透張三亮究竟打的什麽算盤,小心翼翼地從衣兜裏麵摸索出香煙來,給張三亮和楊國福每人遞上一支。
陪著笑臉解釋道:“嘿嘿,眼下這礦業部的事務確實繁忙得很呐!再說了,這四位會計剛剛熟悉並掌握了手頭的工作,如果能夠避免調換崗位,那就盡量不要換嘛。要是換成新的會計,我豈不是還得從頭開始費心費力地培養他們!”
張三亮微微眯起眼睛,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看似不經意的試探道:“那如果把王萍萍調到你負責的礦業部怎麽樣?”
坐在一旁的馬金鵬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咧嘴大笑起來,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說道:“王萍萍這小姑娘工作能力確實挺不錯的,把她調到我們礦業部沒問題,但可千萬別把我們礦業部現有的其他四個會計給換走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楊國福突然皺起眉頭,不滿地嘟囔道:“你們礦業部哪裏用得著五個會計啊?這不是純屬浪費人力!”
馬金鵬一聽,立刻瞪大眼睛反駁道:“怎麽就用不著了?我之前可是跟魏總都匯報過的,連魏總都點頭同意了,如果礦業部業務忙不過來的話,還打算再招聘一名會計呢!”
楊國福顯然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和馬金鵬爭論下去,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將沒有夾著香煙的左手隨意地擺了擺,不耐煩地說道:“好好好,你說得算,行了吧!”
見楊國福不再吭聲,馬金鵬得意洋洋地轉過頭,看向張三亮,笑嘻嘻地問道:“我說,你咋突然想著要把王萍萍從材料部調出來呢?是不是有啥別的想法?”
張三亮心中一緊,但表麵上卻故作鎮定,打了個哈哈敷衍道:“嗨,沒啥特別的原因,就是覺得這姑娘工作能力挺強的,正好趁著這次輪崗的機會,讓她多接觸一下其他會計崗位的工作,多學習點新知識,對她個人發展也有好處!”
就這樣,三位經理在張三亮的辦公室裏你來我往、相互試探了好一陣子,最終也隻是確定了由張超力前往材料部任職,而關於其他人的調動安排,則依舊懸而未決。
杜靈得知自己有望轉為會計時,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她毫不猶豫地舉起雙手表示讚同。
其實,早在馬冬離職那會兒,就曾跟馬金鵬隨口提及:“為啥不讓咱這姑娘出來當個會計呢?”
然而,這話卻遭到了楊國福的駁斥,楊國福毫不客氣地迴應道:“這可不是你能說了算的事兒,給我閉嘴!”
原來,馬冬與杜靈的嫂子私交甚篤,因此一直對杜靈頗為關照。
馬冬心裏頭琢磨著要是領導能夠應允讓杜靈轉行做會計,那可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倘若不行,那杜靈也就隻能繼續等待合適的時機了。
與此同時,寧春曉對於接手出納主管這個職位毫無興趣,一心隻想成為一名會計。
麵對這種情況,張三亮不得不分別找她們二人談話。
在與寧春曉溝通時,張三亮可謂是絞盡腦汁、軟硬兼施,甚至快要使出“威逼利誘”的招數來。
他威脅寧春曉,如果不肯接受出納主管的崗位安排,那麽兩個人就都老老實實待在出納室裏,誰也甭想轉去做會計。
而寧春曉倒也想得通透,既然如此,那幹脆大家一起留在出納室好了,誰也別指望能出去當什麽會計。
就這樣,由於工作調動這件事,杜靈和寧春曉之間產生了深深的矛盾。
盡管她們同住一個宿舍,又在同一間辦公室上班,但彼此之間卻是一句話都不說,氣氛異常尷尬。
不想當會計的出納不是好財務。
張麗麗與王萍萍二人先後走出出納室,搖身一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會計。
這一情況令杜靈以及寧春曉、栗小草等人心生羨慕嫉妒恨。
要知道,盡管如今王萍萍已經擁有了初級證書,可當初她剛剛轉行做會計的時候,可是連初級證都沒有的呀!
憑什麽一個連初級證都沒有的人能夠順利地轉型為會計,而像她們這些手持初級證的人卻遲遲未能如願以償呢?
在職場之中,同事間的關係可不比同學或者朋友那般單純。
一旦牽涉到個人利益問題,那原本和睦相處的好同事,轉眼間就可能變成相互詛咒謾罵的“長舌婦”。
此時此刻,杜靈和寧春曉就這樣在出納室內僵持不下,氣氛異常緊張。
與此同時,栗小草心裏也是癢癢得很,她同樣渴望能夠轉行去當會計。
隻可惜,她這人天生膽小如鼠,根本沒勇氣向經理們開口提出這個請求。
她害怕給領導說了以後,領導不高興,給她工作穿小鞋;也怕領導再一個不開心,把她辭退了。
再者說了,就算她真敢去說,站在領導的立場上來考慮,恐怕也是不會答應的吧。
畢竟一下子走掉三個出納,那出納室的日常工作還怎麽能保證正常運轉下去呢?
就在這時,張三亮、楊國福還有馬金鵬三人瞅準時機,悄悄地湊在一起開起了小會。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他們終於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讓杜靈和寧春曉兩人一同轉為會計崗位,然後再對外公開招聘兩名全新的出納人員來填補空缺。
楊國福站在人群中央,麵帶微笑地向大家分享著他這次前往京都學習所收獲的寶貴經驗。
“各位同事們,我這次去京都學習,真是受益匪淺!”
“其中有一個特別棒的方法要介紹給大家——會計輪崗製。”
“這可是個好東西啊!”
“一來呢,可以讓咱們各個會計都能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業務知識,拓寬視野;”
“二來嘛,如果遇到那種‘一個蘿卜一個坑’的情況,要是某個會計突然請假或者有事不能來上班,其他崗位的會計也能夠迅速頂上,不至於影響正常的財務工作流程。”
趁著木鳳瑟離職這個機會,資產財務部順勢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崗位輪換調整,就像是一鍋被攪動起來的大亂燉,各種人員和職責都發生了變化。
原本在核算部一同共事、都在李麗君手下工作的張超力和韋月,如今也麵臨著新的工作安排。
說起張超力,平日裏他展現出的工作能力還算不錯,對待工作的態度也較為端正認真。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楊國福提出會計崗位輪換之前,張超力竟然主動找到了楊國福,表示自己想要調換崗位。
楊國福聽後十分驚訝,瞪大眼睛盯著張超力問道:“怎麽迴事兒?為什麽會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呢?”
在楊國福看來,手底下的員工隻需要聽話就行,能按時完成領導們交待的工作即可,不需要有太複雜的心思。
隻見張超力一臉委屈地點點頭,小聲嘟囔道:“楊哥,其實在李麗君手底下工作這段時間以來,她不太願意給我們這些新來的員工好好傳授會計方麵的專業知識。”
“很多時候隻是讓我去做一些無關緊要、可有可無的雜活,根本學不到什麽實質性的東西。”
“所以……您看能不能幫我換換崗?也許人家君姐覺得我還不夠資格吧。”
說完這番話,張超力低下頭,顯得有些沮喪。
張超力過於委屈的表現讓楊國福有些小心思,正好可以一起換崗,但是把張超力放在哪個崗位上呢?
目前要做的還是先安撫張超力的情緒。
楊國福點點頭,“行,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和他們兩個商量一下再說。”
資產財務部的崗位輪換這一重要決策,主要得看張三亮的意思,而馬金鵬與楊國福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
這天,楊國福將馬金鵬喊到了張三亮的辦公室裏,討論起這個事兒來。
剛提起這事,張三亮的思緒瞬間就飄迴到了幾天前。
當時,王萍萍跟他提到過發票被李麗君挑刺兒的情況。
想到這兒,張三亮默默地坐著,一言不發。
一旁的馬金鵬聽到這話,則滿臉狐疑地反問道:“真有這迴事兒?我怎麽覺得不太對勁啊!”
楊國福用力地點點頭,表示確有其事,並解釋道:“反正張超力是這麽跟我說的。現在也搞不清楚到底問題出在誰身上,是李麗君不願意傳授經驗呢,還是她和張超力之間產生了什麽矛盾。”
就在這時,張三亮從迴憶中迴過神來,緩緩說道:“我看各占一半吧。既然有人提出想要換崗,那就給他們換換好了。剛好木鳳瑟離職了,材料部那邊正缺個會計,就讓張超力過去吧。”
馬金鵬腦子轉得快,立刻追問道:“那打算安排哪位出納轉成會計呢?還是說直接招聘新會計?”
因為之前經曆過張麗麗從出納轉為會計的事,所以楊國福此時心裏可不太希望杜靈這位出納主管的職位再有任何變動。
畢竟人員頻繁調整可能會影響工作的穩定性和效率。
楊國福思索再三說了句,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意思:“我不希望杜靈的崗位有變化,再換個出納主管,工作效率肯定更慢了,把張麗麗換掉我都後悔了。”
張三亮麵帶自信地看向楊國福,開口問道:“那依你之見,杜靈和寧春曉二人,究竟誰的工作能力更勝一籌呢?”
楊國福幾乎沒有經過思考便脫口而出道:“這還用得著說,自然是寧春曉!”
張三亮點點頭,表示認同楊國福的看法,並順著他的話繼續說道:“就我目前的想法而言,打算讓杜靈轉崗至核算部擔任會計一職,而寧春曉則接替杜靈原先出納主管的崗位,同時對外招聘一名新出納。如此一來,整體的人員變動幅度並不會太大。”
然而此時,張三亮心中其實還有未曾宣之於口的念頭。
自從木鳳瑟離職之後,張鑫曾向自己透露過,王萍萍在材料部不幹活。
真假還有待考證,但張鑫向自己反映了這個問題,那就要處理。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如果王萍萍離開了材料部,她和李麗君又不和,無法前往核算部工作,那麽到底該安排她去往何處呢?
又應該選派何人調任到材料部來填補這個空缺呢?
據張鑫所言,她期望能夠讓買小娟前往材料部就職,可這樣真的合適嗎?
買小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承擔起材料部的工作職責呢?
張三亮不禁輕輕搖了搖頭,心裏暗自思忖著。
片刻之後,他對楊國福說道:“暫時就這樣吧,我準備先分別與杜靈以及寧春曉談一談,然後再來斟酌如何進行人員的輪崗調配事宜。”
這時,楊國福詢問道:“那張超力去材料部這件事情要不要由我告呢?”
張三亮點點頭,“說吧,他去材料部這事定下來了。”
馬金鵬如夢初醒般地張開嘴巴,慢悠悠地說道:“哎呀呀,稍等片刻!關於換崗這件事,可千萬別牽連到我這邊。”
要知道,馬金鵬對他手下那四名會計可是寶貝得緊呐,簡直就是將她們視若掌上明珠。
如今,經過一番努力,這四位會計好不容易才把礦業部那繁雜紛亂的工作梳理順暢。
馬金鵬心裏頭自然是一萬個不情願讓他們離開崗位。
聽到這話,張三亮與楊國福不禁對視一眼,而後心領神會地微微一笑。
其實他倆心裏想的如出一轍——誰會樂意去接替礦業部的會計工作呢?
畢竟整個財務的同事都心知肚明,礦業部的賬目狀況可謂是混亂不堪,猶如一團亂麻。
再加上那四名會計的業務能力著實平平無奇,倘若真要調到其他事業部,恐怕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便是其他事業部的同仁們了。
隻見張三亮臉上掛著一抹戲謔的笑容,半開玩笑地調侃道:“怎麽了?還舍不得你手底下的那些個會計?”
馬金鵬一時之間摸不透張三亮究竟打的什麽算盤,小心翼翼地從衣兜裏麵摸索出香煙來,給張三亮和楊國福每人遞上一支。
陪著笑臉解釋道:“嘿嘿,眼下這礦業部的事務確實繁忙得很呐!再說了,這四位會計剛剛熟悉並掌握了手頭的工作,如果能夠避免調換崗位,那就盡量不要換嘛。要是換成新的會計,我豈不是還得從頭開始費心費力地培養他們!”
張三亮微微眯起眼睛,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看似不經意的試探道:“那如果把王萍萍調到你負責的礦業部怎麽樣?”
坐在一旁的馬金鵬聽到這話,先是一愣,隨後咧嘴大笑起來,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說道:“王萍萍這小姑娘工作能力確實挺不錯的,把她調到我們礦業部沒問題,但可千萬別把我們礦業部現有的其他四個會計給換走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楊國福突然皺起眉頭,不滿地嘟囔道:“你們礦業部哪裏用得著五個會計啊?這不是純屬浪費人力!”
馬金鵬一聽,立刻瞪大眼睛反駁道:“怎麽就用不著了?我之前可是跟魏總都匯報過的,連魏總都點頭同意了,如果礦業部業務忙不過來的話,還打算再招聘一名會計呢!”
楊國福顯然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和馬金鵬爭論下去,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將沒有夾著香煙的左手隨意地擺了擺,不耐煩地說道:“好好好,你說得算,行了吧!”
見楊國福不再吭聲,馬金鵬得意洋洋地轉過頭,看向張三亮,笑嘻嘻地問道:“我說,你咋突然想著要把王萍萍從材料部調出來呢?是不是有啥別的想法?”
張三亮心中一緊,但表麵上卻故作鎮定,打了個哈哈敷衍道:“嗨,沒啥特別的原因,就是覺得這姑娘工作能力挺強的,正好趁著這次輪崗的機會,讓她多接觸一下其他會計崗位的工作,多學習點新知識,對她個人發展也有好處!”
就這樣,三位經理在張三亮的辦公室裏你來我往、相互試探了好一陣子,最終也隻是確定了由張超力前往材料部任職,而關於其他人的調動安排,則依舊懸而未決。
杜靈得知自己有望轉為會計時,興奮得幾乎要跳起來,她毫不猶豫地舉起雙手表示讚同。
其實,早在馬冬離職那會兒,就曾跟馬金鵬隨口提及:“為啥不讓咱這姑娘出來當個會計呢?”
然而,這話卻遭到了楊國福的駁斥,楊國福毫不客氣地迴應道:“這可不是你能說了算的事兒,給我閉嘴!”
原來,馬冬與杜靈的嫂子私交甚篤,因此一直對杜靈頗為關照。
馬冬心裏頭琢磨著要是領導能夠應允讓杜靈轉行做會計,那可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倘若不行,那杜靈也就隻能繼續等待合適的時機了。
與此同時,寧春曉對於接手出納主管這個職位毫無興趣,一心隻想成為一名會計。
麵對這種情況,張三亮不得不分別找她們二人談話。
在與寧春曉溝通時,張三亮可謂是絞盡腦汁、軟硬兼施,甚至快要使出“威逼利誘”的招數來。
他威脅寧春曉,如果不肯接受出納主管的崗位安排,那麽兩個人就都老老實實待在出納室裏,誰也甭想轉去做會計。
而寧春曉倒也想得通透,既然如此,那幹脆大家一起留在出納室好了,誰也別指望能出去當什麽會計。
就這樣,由於工作調動這件事,杜靈和寧春曉之間產生了深深的矛盾。
盡管她們同住一個宿舍,又在同一間辦公室上班,但彼此之間卻是一句話都不說,氣氛異常尷尬。
不想當會計的出納不是好財務。
張麗麗與王萍萍二人先後走出出納室,搖身一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會計。
這一情況令杜靈以及寧春曉、栗小草等人心生羨慕嫉妒恨。
要知道,盡管如今王萍萍已經擁有了初級證書,可當初她剛剛轉行做會計的時候,可是連初級證都沒有的呀!
憑什麽一個連初級證都沒有的人能夠順利地轉型為會計,而像她們這些手持初級證的人卻遲遲未能如願以償呢?
在職場之中,同事間的關係可不比同學或者朋友那般單純。
一旦牽涉到個人利益問題,那原本和睦相處的好同事,轉眼間就可能變成相互詛咒謾罵的“長舌婦”。
此時此刻,杜靈和寧春曉就這樣在出納室內僵持不下,氣氛異常緊張。
與此同時,栗小草心裏也是癢癢得很,她同樣渴望能夠轉行去當會計。
隻可惜,她這人天生膽小如鼠,根本沒勇氣向經理們開口提出這個請求。
她害怕給領導說了以後,領導不高興,給她工作穿小鞋;也怕領導再一個不開心,把她辭退了。
再者說了,就算她真敢去說,站在領導的立場上來考慮,恐怕也是不會答應的吧。
畢竟一下子走掉三個出納,那出納室的日常工作還怎麽能保證正常運轉下去呢?
就在這時,張三亮、楊國福還有馬金鵬三人瞅準時機,悄悄地湊在一起開起了小會。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之後,他們終於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讓杜靈和寧春曉兩人一同轉為會計崗位,然後再對外公開招聘兩名全新的出納人員來填補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