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營地裏的事情都處理妥當,眾人準備下竿時,時間已經來到了 11 點多。
不過俗話說得好,神仙難釣午時魚,可在安然這裏,那都不是事兒。在最下遊的林老已經開始種魚啦,雖然個頭不大,但已經連連上魚。
他最先釣上來的是柳葉扁、白條、翹嘴之類的,魚都不大,也就兩三兩,最大的翹嘴,半斤左右。
不過安然的精神力一探查,就發現四周已經有一些大魚聚攏過來了。
上遊的一排釣位雖然魚不多,但時不時也有魚上鉤,大部分都是這些白條、柳葉鯿和溪石斑。
這一排人,每個人的釣法都有些許不同,有的用搓餌,邊釣邊誘魚,也有的打了重窩,先釣浮。
看來這一帶沒人經常來釣,所以魚不是很多,或者是有人在這裏下過網,導致魚比較少。
中午吃飯的時候,安然可是下了大本錢,搞了一桶菜籽枯、豆渣,還加了靈泉水的小藥,全部在最上遊慢慢打了下去。
這幾樣可都是粉狀的餌,打下去之後在水麵上四散開來,誘魚效果那是杠杠的。
在岸邊的營地裏,今天中午的夥食很簡單,就下了一些麵條,安然邊吃邊留意著河裏的動靜。
沒過 20 分鍾,河裏下遊、河流深處的一些魚就被慢慢引了過來,看來靈泉水小藥還是那麽給力。
最先誘到魚的那個釣位,也就是林老爺子的釣位,窩子裏的窩料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大部分的魚開始向上遊的幾個釣位轉移。
等幾人吃完,安然窩子裏的魚才剛剛聚攏過來,下麵那一排釣位,也就是最上遊的那一排窩子裏的魚是最多的。
所以一下竿,最上遊的安然、表哥林濤、林山和大山幾人同時中魚啦!
夏季釣魚,一般還是玉米好使。而且現在安然的窩料跟餌料玉米都是分開做的,不存在窩子裏一地玉米,找不到鉤上的那兩粒玉米的存在。
上魚的瞬間,魚線拉出的嗚嗚聲,讓安然欲罷不能。
最上遊的4人中魚,最大的5斤多的一條鯉魚,是林山釣上來的。
下遊的幾人有些傻眼,他們半天才上一條,還都是二、三兩的小魚。
“小然咋迴事?你們上邊下竿就有魚,我們下邊怎麽沒動靜呢?你指導一下!”
坐在林老上遊一個釣位的堂哥,在下麵叫道。
“剛剛不是撒了一桶餌料嗎!魚是引過來了,但最先進窩的就是你們下遊,你們幾個窩量啊,太少了,兩下子就吃完了,這魚隻能往上遊來嘍!”
幾人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魚不就是從下遊最先過來的嘛,他們幾人的窩裏確實窩子不多,現在還有口,也是那自製菜籽餅還沒吃完。
想到此,幾人把那一兩多的菜籽餅塊和玉米,又多補了一些,知道在這地方是以釣大魚為主,穀麥酒米都沒有打了。
於是1點多,這一排時不時的就有大魚上鉤,小的一兩斤,最大的一條10來斤是林老釣上來的。
一群人的鉤子線組也是越用越大,因為前麵用的線索斷了幾副,沒辦法隻有換大鉤粗線。
不過就算是一樣的窩料,一樣的餌料,幾人的收獲多少都不一樣,最多的當然還是安然。
因為怎麽說呢,就算全部用一樣的東西,還要看釣技,你比如第一時間要把魚牽出窩子,不驚動剩下的魚,怎麽用最短的時間把魚搞進護裏。怎麽做到零失誤。
安然以化境宗師的實力,對力道的控製,就真正做到了零失誤,他沒有斷一條線,跑一條魚,而且補窩頻率也拿捏的很好。
他們這一排十來人,跑魚最多的竟然是表哥林濤跟林芊芊,其餘的人或多或少都釣過一些魚。
別人都在誇誇誇的上魚,他們倆個越著急越出錯,時不時的斷線跑魚。
對於他們的情況安然當然清楚,所以釣魚的時候不時的指點他們幾句,還好他們聽勸,後麵失誤越來越少。
此時已經釣了兩三個小時,經常釣魚的堂哥軍子倆人也根據物理反饋的情況調整的釣法。
因為老是有接口、錨魚,所以他倆斷定窩子裏來了草魚,兩人換了釣法,釣浮,之後兩人上魚的頻率大大的增加,個體還都不小,一水的草魚。
有跟著學的,但窩裏的草魚不多,所以口反而變差了。
這就不得不說經驗的重要性,一樣的座位,一樣的餌料。別人根據魚情,改變釣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但有些人,反而越做越差了。
安然窩子裏麵魚雜的很,草魚、鯉魚、鰱鱅、青魚都有,所以釣法還是釣底,窩料不停。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5:00左右,水裏的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10多個人釣魚,有六七個人同時之間中魚,又全都斷線跑魚,這就有點反常了。
經驗豐富的幾人已經感覺到了反常。
“這下麵情況好像出現了變化,我怎麽感覺魚很多,但是都沒下底!”
“是啊,浮漂的動作好像不是魚吃口造成的,而是魚碰線造成的,確實在水中層有一群魚。”
“這也說不通啊,我是釣的浮,可是魚怎麽不吃呢!”
一群人遇到這種情況,商量討論了一陣子也沒有結果,隻有請叫安然。
“這種情況你們沒遇到過,不知道也很正常,這是鰱鱅進窩了,鰱鱅魚進窩都是成群結隊的,它一進窩,別的魚全部被趕走了。鰱鱅魚是濾食性魚類。
它們主要吃浮遊生物,像浮遊植物(如矽藻、綠藻等)和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鰱鱅魚會通過不斷地吸水,讓水經過鰓耙,把水中的浮遊生物過濾出來作為食物。
所以釣這種魚要有霧化。”
這方麵的資料還是前世地球安然自己查資料找到的,釣了沒幾年,後麵就出現了鄧鰱鱅,從此釣鰱鱅就被他研究明白了。
安然找了個臉盆,放了60%的豆渣,10%的菜籽枯,10%的油糠,10%的麵粉。還有10%的雞飼料,加了一些小藥,兩瓶白醋攪拌均勻。
餌料倒是簡單,隻要霧化都好釣,主要還是鉤的綁法,釣法。
安然綁了兩口大鉤,兩個鉤的鉤距一指多長,剪掉鉛皮,釣1米5的水深。
調整好後,第1杆下去浮漂就在頻繁的波動,安然沒有管它,緊接著後麵就出現了一個大頓口,黑漂。
安然瞬間起杆:
咻!
嗚——嗚——嗚——
魚線悅耳的切水聲就傳了過來。
來的這群魚個頭不小,安然這一條,抄上來的時候,目測最少8斤左右。
不過俗話說得好,神仙難釣午時魚,可在安然這裏,那都不是事兒。在最下遊的林老已經開始種魚啦,雖然個頭不大,但已經連連上魚。
他最先釣上來的是柳葉扁、白條、翹嘴之類的,魚都不大,也就兩三兩,最大的翹嘴,半斤左右。
不過安然的精神力一探查,就發現四周已經有一些大魚聚攏過來了。
上遊的一排釣位雖然魚不多,但時不時也有魚上鉤,大部分都是這些白條、柳葉鯿和溪石斑。
這一排人,每個人的釣法都有些許不同,有的用搓餌,邊釣邊誘魚,也有的打了重窩,先釣浮。
看來這一帶沒人經常來釣,所以魚不是很多,或者是有人在這裏下過網,導致魚比較少。
中午吃飯的時候,安然可是下了大本錢,搞了一桶菜籽枯、豆渣,還加了靈泉水的小藥,全部在最上遊慢慢打了下去。
這幾樣可都是粉狀的餌,打下去之後在水麵上四散開來,誘魚效果那是杠杠的。
在岸邊的營地裏,今天中午的夥食很簡單,就下了一些麵條,安然邊吃邊留意著河裏的動靜。
沒過 20 分鍾,河裏下遊、河流深處的一些魚就被慢慢引了過來,看來靈泉水小藥還是那麽給力。
最先誘到魚的那個釣位,也就是林老爺子的釣位,窩子裏的窩料已經被吃得差不多了,大部分的魚開始向上遊的幾個釣位轉移。
等幾人吃完,安然窩子裏的魚才剛剛聚攏過來,下麵那一排釣位,也就是最上遊的那一排窩子裏的魚是最多的。
所以一下竿,最上遊的安然、表哥林濤、林山和大山幾人同時中魚啦!
夏季釣魚,一般還是玉米好使。而且現在安然的窩料跟餌料玉米都是分開做的,不存在窩子裏一地玉米,找不到鉤上的那兩粒玉米的存在。
上魚的瞬間,魚線拉出的嗚嗚聲,讓安然欲罷不能。
最上遊的4人中魚,最大的5斤多的一條鯉魚,是林山釣上來的。
下遊的幾人有些傻眼,他們半天才上一條,還都是二、三兩的小魚。
“小然咋迴事?你們上邊下竿就有魚,我們下邊怎麽沒動靜呢?你指導一下!”
坐在林老上遊一個釣位的堂哥,在下麵叫道。
“剛剛不是撒了一桶餌料嗎!魚是引過來了,但最先進窩的就是你們下遊,你們幾個窩量啊,太少了,兩下子就吃完了,這魚隻能往上遊來嘍!”
幾人仔細一想還真是,這魚不就是從下遊最先過來的嘛,他們幾人的窩裏確實窩子不多,現在還有口,也是那自製菜籽餅還沒吃完。
想到此,幾人把那一兩多的菜籽餅塊和玉米,又多補了一些,知道在這地方是以釣大魚為主,穀麥酒米都沒有打了。
於是1點多,這一排時不時的就有大魚上鉤,小的一兩斤,最大的一條10來斤是林老釣上來的。
一群人的鉤子線組也是越用越大,因為前麵用的線索斷了幾副,沒辦法隻有換大鉤粗線。
不過就算是一樣的窩料,一樣的餌料,幾人的收獲多少都不一樣,最多的當然還是安然。
因為怎麽說呢,就算全部用一樣的東西,還要看釣技,你比如第一時間要把魚牽出窩子,不驚動剩下的魚,怎麽用最短的時間把魚搞進護裏。怎麽做到零失誤。
安然以化境宗師的實力,對力道的控製,就真正做到了零失誤,他沒有斷一條線,跑一條魚,而且補窩頻率也拿捏的很好。
他們這一排十來人,跑魚最多的竟然是表哥林濤跟林芊芊,其餘的人或多或少都釣過一些魚。
別人都在誇誇誇的上魚,他們倆個越著急越出錯,時不時的斷線跑魚。
對於他們的情況安然當然清楚,所以釣魚的時候不時的指點他們幾句,還好他們聽勸,後麵失誤越來越少。
此時已經釣了兩三個小時,經常釣魚的堂哥軍子倆人也根據物理反饋的情況調整的釣法。
因為老是有接口、錨魚,所以他倆斷定窩子裏來了草魚,兩人換了釣法,釣浮,之後兩人上魚的頻率大大的增加,個體還都不小,一水的草魚。
有跟著學的,但窩裏的草魚不多,所以口反而變差了。
這就不得不說經驗的重要性,一樣的座位,一樣的餌料。別人根據魚情,改變釣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但有些人,反而越做越差了。
安然窩子裏麵魚雜的很,草魚、鯉魚、鰱鱅、青魚都有,所以釣法還是釣底,窩料不停。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5:00左右,水裏的情況突然出現了變化,10多個人釣魚,有六七個人同時之間中魚,又全都斷線跑魚,這就有點反常了。
經驗豐富的幾人已經感覺到了反常。
“這下麵情況好像出現了變化,我怎麽感覺魚很多,但是都沒下底!”
“是啊,浮漂的動作好像不是魚吃口造成的,而是魚碰線造成的,確實在水中層有一群魚。”
“這也說不通啊,我是釣的浮,可是魚怎麽不吃呢!”
一群人遇到這種情況,商量討論了一陣子也沒有結果,隻有請叫安然。
“這種情況你們沒遇到過,不知道也很正常,這是鰱鱅進窩了,鰱鱅魚進窩都是成群結隊的,它一進窩,別的魚全部被趕走了。鰱鱅魚是濾食性魚類。
它們主要吃浮遊生物,像浮遊植物(如矽藻、綠藻等)和浮遊動物(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鰱鱅魚會通過不斷地吸水,讓水經過鰓耙,把水中的浮遊生物過濾出來作為食物。
所以釣這種魚要有霧化。”
這方麵的資料還是前世地球安然自己查資料找到的,釣了沒幾年,後麵就出現了鄧鰱鱅,從此釣鰱鱅就被他研究明白了。
安然找了個臉盆,放了60%的豆渣,10%的菜籽枯,10%的油糠,10%的麵粉。還有10%的雞飼料,加了一些小藥,兩瓶白醋攪拌均勻。
餌料倒是簡單,隻要霧化都好釣,主要還是鉤的綁法,釣法。
安然綁了兩口大鉤,兩個鉤的鉤距一指多長,剪掉鉛皮,釣1米5的水深。
調整好後,第1杆下去浮漂就在頻繁的波動,安然沒有管它,緊接著後麵就出現了一個大頓口,黑漂。
安然瞬間起杆:
咻!
嗚——嗚——嗚——
魚線悅耳的切水聲就傳了過來。
來的這群魚個頭不小,安然這一條,抄上來的時候,目測最少8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