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味合蒸的製作方法與用料


    一、用料


    1.主料


    1.臘豬肉200克。


    2.臘雞150克。


    3.臘魚200克。


    2.輔料


    1.雞湯150 - 200克。


    2.熟豬油25克。


    3.白糖15克。


    4.味精1克。


    5.豆豉10克。


    6.幹辣椒3 - 4個(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7.蔥花5克。


    二、製作方法


    1.食材準備


    1.將臘豬肉用溫水洗淨,放在碗裏浸泡1 - 2小時,使其稍微變軟,然後撈出,切成約0.3厘米厚的片。


    2.臘雞洗淨後,去除骨頭,將肉切成與臘豬肉大小相近的塊。


    3.臘魚先用溫水浸泡片刻,洗淨表麵的灰塵和雜質,然後切成0.5厘米厚的塊。


    2.組裝食材


    1.取一個大碗,將切好的臘豬肉片、臘雞塊和臘魚塊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整齊地碼放在碗中。


    3.調製湯汁


    1.在炒鍋中放入熟豬油,小火加熱,待豬油融化後,加入豆豉炒香。


    2.放入幹辣椒煸炒幾下(如果不喜歡太辣,可以少放或者不放),接著加入雞湯、白糖、味精,攪拌均勻,製成調味湯汁。


    4.蒸製


    1.將調好的湯汁倒入裝有臘味的碗中,湯汁的量以剛好沒過臘味食材為宜。


    2.把碗放入蒸鍋中,用旺火蒸約1 - 1.5小時。如果使用高壓鍋,上汽後蒸30 - 40分鍾即可。蒸製的時間要足夠長,這樣才能使臘味充分融合,口感柔韌不膩。


    5.出鍋裝飾


    1.蒸好後,取出碗,將碗中的臘味合蒸倒扣在一個大盤子裏。


    2.撒上蔥花,一道臘香濃重、鹹甜適口、柔韌不膩的臘味合蒸就完成了。


    臘味合蒸是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傳統菜肴,在製作過程中,臘味的品質和蒸製的火候與時間是關鍵因素,它們直接影響到菜品的最終口感。


    《臘味合蒸:書源的美食傳承之旅》


    在一個寧靜的南方小鎮,有一個名叫書源的年輕人。書源生長在一個充滿煙火氣息的家庭,家中長輩對傳統美食有著深深的熱愛和敬意,這種熱愛如同涓涓細流,在書源幼小的心中緩緩流淌,漸漸匯聚成一片熱愛美食的汪洋大海。而臘味合蒸,這道充滿濃鬱家鄉風味的菜肴,在書源的美食記憶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


    書源第一次對臘味合蒸有深刻的印象,是在一個寒冷的冬日。那時候,小鎮被一層薄薄的白雪覆蓋,家家戶戶的煙囪裏都冒出嫋嫋炊煙。書源的奶奶,一位慈祥而又手藝精湛的老人,決定做臘味合蒸來驅散冬日的嚴寒。


    書源好奇地跟在奶奶身後,看著她從房梁上取下掛著的臘豬肉、臘雞和臘魚。那些臘味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獨特的光澤,臘香彌漫在整個屋子。奶奶將臘豬肉用溫水仔細地洗淨,一邊洗一邊告訴書源:“這臘豬肉啊,可是咱們自家養的豬,到了臘月就宰了,用鹽和各種香料醃製起來,經過風吹日曬,才有這獨特的味道。”


    臘雞和臘魚也被奶奶精心地處理著,臘雞的羽毛早已被處理幹淨,隻留下緊實的雞肉,臘魚的鱗片在清洗過程中發出輕微的沙沙聲。奶奶把臘豬肉切成均勻的薄片,臘雞去掉骨頭後切成塊,臘魚也切成合適的塊狀。書源在一旁看著,眼睛裏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奶奶把切好的臘味食材整齊地碼放在一個大碗裏,那熟練的動作仿佛是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接著,奶奶開始準備其他的配料。她從鍋裏舀出一勺熟豬油,放在小火上慢慢融化。豬油在鍋裏發出輕微的滋滋聲,散發著一種醇厚的香氣。奶奶又拿出一些豆豉,放入鍋中與豬油一起翻炒。瞬間,豆豉的香味彌漫開來,與豬油的香氣完美融合。


    “這豆豉啊,可是這道菜的關鍵,它能讓臘味的香味更濃鬱。”奶奶邊說邊往鍋裏加入幾個幹辣椒。幹辣椒在熱油中翻滾,散發出微微的辣味。隨後,奶奶倒入雞湯,又加入適量的白糖和味精,輕輕攪拌著,製成了一碗調味湯汁。那湯汁的色澤在爐火的映照下顯得格外誘人。


    奶奶把調好的湯汁緩緩倒入裝有臘味的碗中,湯汁剛好沒過那些臘味食材。然後,她把碗放入蒸鍋中,用旺火開始蒸製。隨著鍋中的蒸汽逐漸升騰,臘味的香氣也越來越濃鬱,彌漫在整個廚房。書源坐在爐灶前,眼睛緊緊盯著蒸鍋,焦急地等待著。


    經過漫長的等待,蒸鍋終於冒出了騰騰的熱氣。奶奶打開鍋蓋,一股濃鬱的臘香撲麵而來。她小心翼翼地將碗從蒸鍋中取出,把臘味合蒸倒扣在一個大盤子裏。撒上一些蔥花後,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臘味合蒸就呈現在眼前。書源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臘香濃重、鹹甜適口、柔韌不膩的口感讓他瞬間陶醉其中。那獨特的味道如同一個溫暖的懷抱,包裹著他的味蕾,也在他的心中種下了對臘味合蒸深深的喜愛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離開了小鎮,前往繁華的都市求學。在都市的喧囂與忙碌中,他時常懷念奶奶做的臘味合蒸。那熟悉的臘香仿佛是一種無形的紐帶,連接著他與故鄉的思念。


    有一次,書源在學校組織的美食文化交流活動中,聽到同學們在談論各地的傳統美食。當提到臘味合蒸時,書源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他興致勃勃地向同學們講述起自己小時候看奶奶做臘味合蒸的情景,以及那令人難以忘懷的味道。然而,他發現很多同學對臘味合蒸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名字上,並沒有真正品嚐過。


    這讓書源心中產生了一個想法:他要學會製作臘味合蒸,把這道家鄉的美食推廣出去。於是,書源開始向奶奶請教臘味合蒸的製作細節。奶奶在電話那頭詳細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從臘味的選擇到製作過程中的小竅門,書源都一一認真記錄下來。


    假期迴到家後,書源開始自己嚐試製作臘味合蒸。他按照奶奶教的方法,首先去市場挑選臘味。然而,他發現市場上的臘味與家鄉的臘味有著很大的區別。家鄉的臘味是自家製作的,充滿了濃濃的親情和家鄉的氣息,而市場上的臘味雖然種類繁多,但卻缺少了那種獨特的韻味。


    書源並沒有氣餒,他開始尋找傳統的臘味製作方法,希望能夠自己製作出純正的臘味。他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向一些老一輩的人請教。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成功製作出了自己的臘豬肉、臘雞和臘魚。


    在製作臘味合蒸時,書源遇到了一些問題。他發現自己調製的湯汁味道總是不夠濃鬱,蒸製的時間也把握不好。有時候臘味蒸得不夠透,口感略顯生硬;有時候又蒸得太久,臘味變得過於軟爛。但書源沒有放棄,他不斷地調整配方和時間。


    他反複試驗著不同比例的調料,在雞湯的用量、白糖和味精的配比上進行精細的調整。對於蒸製的時間,他通過設置不同的時長,對比最終的口感,來尋找最完美的時間點。經過無數次的嚐試,書源終於掌握了臘味合蒸的製作精髓。


    當他再次把自己製作的臘味合蒸端上桌時,家人都被他的進步所驚喜。那濃鬱的臘香、恰到好處的鹹甜口感和柔韌的質地,讓大家讚不絕口。書源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知道自己離推廣這道美食又近了一步。


    迴到學校後,書源決定在宿舍為同學們做一次臘味合蒸。他提前準備好了所有的食材和工具,雖然宿舍的條件有限,但他還是充滿了熱情。同學們得知書源要做臘味合蒸,都充滿了期待。


    書源在小小的宿舍廚房裏忙碌著,他的動作雖然略顯局促,但卻十分認真。他把臘豬肉、臘雞和臘魚切成合適的塊狀,然後按照步驟調製湯汁,再把食材放入蒸鍋中。隨著蒸鍋中的蒸汽慢慢升起,臘味的香氣彌漫在整個宿舍。


    同學們圍在周圍,被這從未聞過的香氣所吸引。當臘味合蒸出鍋時,同學們紛紛迫不及待地品嚐起來。他們的臉上先是露出驚訝的表情,然後是滿足和喜愛。“書源,這道菜太好吃了,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麽獨特的味道。”一位同學說道。


    書源看著同學們享受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成就感。他開始向同學們介紹臘味合蒸的文化背景和製作過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從那以後,書源的臘味合蒸在學校裏小有名氣,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夠學習製作這道美食。


    書源意識到,美食不僅僅是一種味覺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臘味合蒸背後的文化內涵。


    為了進一步推廣臘味合蒸,書源參加了學校的美食社團。在社團裏,他經常組織臘味合蒸的製作活動。他耐心地教同學們如何挑選臘味、如何調製湯汁、如何把握蒸製的時間。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同學對臘味合蒸產生了興趣。


    有一次,學校舉辦了一場美食大賽。書源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他決定用臘味合蒸來展示家鄉的美食文化。在比賽前,書源精心準備著食材,他選用了最優質的臘豬肉、臘雞和臘魚,並且反複調整著湯汁的配方。


    比賽當天,書源信心滿滿地站在舞台上。他熟練地製作著臘味合蒸,每一個步驟都做得一絲不苟。當他把做好的臘味合蒸端到評委麵前時,那濃鬱的臘香瞬間吸引了評委們的注意。


    評委們品嚐後,紛紛對書源的臘味合蒸給予了高度評價。“這道菜臘香濃重,鹹甜適口,而且能感受到製作者對傳統美食的熱愛和敬意。”一位評委說道。最終,書源在比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這次比賽的成功讓書源更加堅定了推廣臘味合蒸的決心。他開始在網絡上分享自己製作臘味合蒸的經驗和故事。他寫博客、拍視頻,詳細地介紹臘味合蒸的製作方法、文化背景以及自己與這道菜的故事。


    他的博客和視頻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來自不同地方的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對臘味合蒸的喜愛和對書源的欽佩。有些網友還按照書源的方法製作臘味合蒸,並且在網上分享自己的成果。


    隨著書源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他收到了一些餐廳的邀請,希望他能夠將臘味合蒸的製作方法引入餐廳菜單。書源欣然答應,他與餐廳的廚師們合作,對臘味合蒸進行了一些改良,以適應餐廳的顧客群體。


    在餐廳裏,臘味合蒸成為了一道招牌菜。很多顧客慕名而來,品嚐這道充滿地方特色的美食。書源看著顧客們滿意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欣慰。他知道,自己通過努力,讓更多的人品嚐到了臘味合蒸,也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這道美食背後的文化。


    然而,書源並沒有滿足於此。他意識到,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一些傳統的臘味製作工藝正在逐漸失傳。為了保護和傳承臘味製作工藝,書源決定迴到家鄉,深入學習臘味製作的傳統方法。


    他走訪了家鄉的許多老人,記錄下他們的臘味製作經驗。他發現,傳統的臘味製作不僅講究食材的選擇,還注重醃製的時間、環境和香料的搭配。這些經驗都是老一輩人經過無數次實踐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


    書源將這些傳統的臘味製作工藝整理成冊,並且舉辦了一些臘味製作工藝的培訓活動。他邀請家鄉的年輕人參加,希望能夠將這些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在一次臘味製作工藝培訓活動中,書源遇到了一位年輕的女孩,名叫曉萱。曉萱對臘味製作工藝充滿了好奇,她認真地聽著書源的講解,並且積極地參與到實際操作中。書源發現曉萱對臘味合蒸有著獨特的理解,她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創意元素,讓臘味合蒸的口感更加豐富。


    書源和曉萱因為臘味合蒸而結緣,他們開始一起研究臘味合蒸的創新製作方法。他們嚐試在臘味合蒸中加入一些新的食材,比如香菇、竹筍等,以增加菜品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層次。


    他們還對臘味合蒸的呈現方式進行了創新。不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碗裝倒扣,而是采用了一些精美的裝盤方式,讓臘味合蒸在視覺上也更加吸引人。


    隨著他們的不斷創新,臘味合蒸在保留傳統風味的基礎上,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他們帶著創新後的臘味合蒸參加了各種美食展覽和文化交流活動。


    在一次國際美食文化交流活動中,臘味合蒸作為中國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亮相。書源和曉萱在活動現場製作臘味合蒸,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這道獨特的美食。


    外國友人對臘味合蒸充滿了好奇,他們品嚐後紛紛豎起大拇指。“this dish is so amazing. the unique vor of cured meat is very impressive.”(這道菜太神奇了。臘味的獨特風味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外國友人說道。


    書源和曉萱通過臘味合蒸,將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傳播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他們深知,臘味合蒸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是連接過去與現在、家鄉與世界的橋梁。


    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臘味合蒸,關注中國的傳統美食文化。而書源與臘味合蒸的故事,也如同那臘味的香氣一樣,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飄散,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激勵著他們去傳承和創新傳統美食文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鑫淼森金木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鑫淼森金木水並收藏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