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雞是中國山東的傳統名菜,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鮮美的口感而聞名。以下是德州扒雞的製作方法和用料:


    用料


    1.雞1隻(約1000克)


    2.口蘑5克


    3.薑5克


    4.醬油150克


    5.精鹽25克


    6.花生油1500克(實耗100克)


    7.五香藥料5克(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組成)


    製作方法


    1.處理雞:活雞宰殺褪毛,取出內髒,清水洗淨。將雞的左翅自脖下刀口插入,使翅尖由嘴內側伸出,別在雞背上;將雞的右翅也別在雞背上。再把腿骨用刀背輕輕砸斷並起交叉,將兩爪塞入雞腹內,晾幹水分。


    2.上色:飴糖加清水50克調勻地抹在雞身上。炒鍋燒熱加油至八成熱,將雞入油炸至金黃色撈出,瀝幹油。


    3.煮製:鍋內加清水(以淹沒雞為度),把炸好的雞放入鍋,加五香藥料(用布包紮好)、生薑、精鹽、口蘑、醬油。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移微火上燜煮半小時,至雞酥爛時即可。撈雞時注意保持雞皮不破,整雞不碎。


    注意事項


    1.選用鮮活嫩雞,一般用1000~1250克左右重的雞,過大過小均不適宜。


    2.烹製時油炸不要過老。


    3.加調味入鍋燜燒時,旺火燒沸後,即用微火燜酥,這樣可使雞更加入味,忌用旺火急煮。


    德州扒雞的製作過程雖然複雜,但隻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就能製作出美味的德州扒雞。


    《書源與德州扒雞的傳奇之旅》


    在魯西北的大地上,德州扒雞如同一個閃耀的美食明珠,承載著數百年的曆史與文化。而書源,一個對美食充滿無限熱愛與執著追求的年輕人,他的命運與德州扒雞緊緊交織在一起,譜寫了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


    書源出生在德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家中雖不富裕,但美食卻從不缺席。他的爺爺是個老廚師,在當地的小飯館掌勺多年,最拿手的便是德州扒雞。小時候,書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爺爺的飯館後廚裏玩耍,看著爺爺忙碌的身影,聞著那彌漫在空氣中的濃鬱香氣,尤其是每當德州扒雞出鍋時,那誘人的香味總能讓他的小鼻子興奮地抽動。


    “爺爺,為什麽這個雞這麽香啊?”書源睜著大眼睛,好奇地問。


    爺爺總是笑著摸摸他的頭,說:“小源啊,這德州扒雞可有大講究嘍。從選雞開始,就不能馬虎。”


    書源幼小的心靈裏,對德州扒雞的好奇就像一顆種子,慢慢生根發芽。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德州扒雞的興趣愈發濃厚。每次看到爺爺製作扒雞,他都目不轉睛,仿佛在看一場神聖的儀式。


    爺爺挑選雞的時候,總是仔細地打量每一隻雞。他告訴書源:“這雞啊,得是鮮活的嫩雞,重量在1000 - 1250克左右最為合適,過大過小都做不出正宗的德州扒雞的味道。”書源牢記著爺爺的話,看著爺爺把選好的雞宰殺褪毛,取出內髒後,又用清水洗淨。


    接下來,爺爺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師,開始對雞進行造型。他把雞的左翅自脖下刀口插入,使翅尖由嘴內側伸出,別在雞背上,右翅也如法炮製。然後將腿骨用刀背輕輕砸斷並交叉,把兩爪塞入雞腹內。書源在一旁看的入神,他覺得爺爺就像在擺弄一件藝術品。


    “爺爺,為什麽要把雞弄成這個樣子呀?”書源問道。


    爺爺耐心地解釋:“這樣做啊,一是為了美觀,二是在煮的時候能讓雞受熱均勻,更好地入味呢。”


    晾幹水分後,爺爺就開始給雞上色了。他將飴糖加清水50克調勻,然後均勻地抹在雞身上。這時候,書源總會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那粘粘的、帶著甜香的雞身。爺爺把鍋燒熱,加入花生油至八成熱,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雞放入鍋中炸。隨著一陣“滋滋”聲,雞的顏色逐漸變成金黃色。書源站在一旁,眼睛緊緊盯著鍋裏的雞,那不斷變化的色澤和散發出來的香味讓他的味蕾蠢蠢欲動。


    炸好的雞撈出瀝幹油後,就要進入煮製的關鍵環節了。爺爺在鍋內加清水,水量以淹沒雞為度,然後把炸好的雞放入鍋中。接著,他拿出一個小布包,裏麵裝著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等五香藥料。爺爺把這個布包,還有生薑、精鹽、口蘑、醬油一起放入鍋中。


    爺爺點燃爐灶,先旺火燒沸,這時候鍋裏的湯汁翻滾著,冒出許多浮沫。爺爺熟練地用勺子撇去浮沫,然後把火調小,移到微火上燜煮。


    “小源啊,這時候可不能心急,得讓雞在鍋裏慢慢地燜,就像人慢慢成長一樣,這樣才能把香味都燜到雞肉裏去。”爺爺一邊守著鍋,一邊對書源說道。


    書源靜靜地坐在一旁,看著爺爺專注的神情,聽著鍋裏傳來的輕微的“咕嘟”聲,仿佛能感受到時間在這鍋扒雞裏慢慢沉澱。半個小時過去了,雞已經變得酥爛。爺爺小心地把雞撈出來,那雞皮完整不破,整雞也不碎,就像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書源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那濃鬱的香味瞬間在口中散開,雞肉酥軟脫骨,卻又不失嚼勁,每一絲肉都滲透著五香藥料的獨特香氣,醬油的鹹香、口蘑的鮮美和飴糖的香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爺爺,這扒雞太好吃了!我以後也要做出這麽好吃的扒雞。”書源興奮地說。


    爺爺看著他,眼中滿是欣慰:“好啊,小源,隻要你有這份心,一定能把德州扒雞的手藝傳承下去。”


    隨著書源的成長,他開始對德州扒雞的曆史和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他發現,德州扒雞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德州文化的象征。德州扒雞起源於明代,盛於清末民初,有著幾百年的曆史。它在德州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經過無數廚師的傳承和改良,才形成了如今獨特的風味。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德州扒雞的技藝,書源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麵的世界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他帶著爺爺的期望和對德州扒雞的熱愛,踏上了征程。


    在外地的日子裏,書源四處求學,學習烹飪技巧、食材知識和餐飲管理等多方麵的知識。他在一些知名的餐廳裏打工,從最底層的幫廚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他不怕吃苦,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對待,因為他心中始終懷揣著德州扒雞的夢想。


    然而,外麵的世界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在一些大城市裏,傳統美食麵臨著各種挑戰。現代快餐文化的衝擊,讓很多人忽略了像德州扒雞這樣的傳統美食。書源在一些餐廳裏試圖推廣德州扒雞,但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有一次,他在一家餐廳裏向廚師長推薦德州扒雞,希望能夠把這道菜加入菜單。廚師長卻不屑地說:“現在的人都喜歡吃那些流行的、新奇的東西,誰還會吃這種傳統的雞啊?”


    書源不甘心,他據理力爭:“德州扒雞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的味道獨特,隻要人們嚐過一次,就一定會愛上它的。”


    但是,廚師長並沒有被他說服。書源感到很沮喪,但他並沒有放棄。他知道,要想讓德州扒雞被更多人接受,就必須找到一種新的方式來推廣它。


    於是,書源開始研究如何將德州扒雞與現代飲食文化相結合。他嚐試把扒雞製作成適合現代人快節奏生活的便捷食品,比如扒雞三明治、扒雞卷等。他還利用社交媒體,拍攝製作德州扒雞的視頻,分享德州扒雞的曆史文化和製作工藝,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在這個過程中,書源結識了一些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被書源對德州扒雞的熱情所感染,紛紛加入到推廣德州扒雞的行列中來。他們一起參加美食展覽、美食節等活動,在活動中展示德州扒雞的製作過程,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道傳統美食。


    有一次,他們參加了一個大型的國際美食節。書源帶著精心製作的德州扒雞和他的創新菜品來到了美食節現場。一開始,德州扒雞的攤位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畢竟國際美食節上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各種新奇的菜品讓人眼花繚亂。


    但是,書源並沒有氣餒。他熱情地向路過的人介紹德州扒雞,邀請他們品嚐。當人們品嚐了那一口酥爛入味的扒雞後,紛紛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這是什麽雞?太好吃了!”一位外國遊客豎起大拇指說道。


    書源自豪地說:“this is dezhou braised chicken, a famous traditional dish in china.”(這是德州扒雞,中國著名的傳統菜肴。)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品嚐和認可,德州扒雞的攤位前開始排起了長隊。書源和他的朋友們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次美食節的成功,讓書源看到了德州扒雞走向世界的希望。


    迴到家鄉後,書源決定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經驗運用到家鄉的扒雞產業中。他發現,雖然德州扒雞在當地已經很有名氣,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製作工藝的標準化不夠、品牌推廣不足等。


    書源開始與當地的扒雞生產商合作,他對傳統的製作工藝進行了優化。在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他製定了更加嚴格的製作標準,從雞的養殖、挑選,到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規範。


    他還積極參與品牌推廣,設計了新的品牌形象,強調德州扒雞的曆史文化內涵。他組織了各種宣傳活動,邀請遊客到德州參觀扒雞的製作過程,讓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德州扒雞的魅力。


    在書源的努力下,德州扒雞的知名度和銷量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德州扒雞,不僅是國內的消費者,還有國外的遊客也紛紛前來品嚐購買。


    然而,成功的背後也伴隨著一些挑戰。隨著德州扒雞的市場擴大,一些不良商家開始出現,他們為了追求利潤,采用劣質的雞和不規範的製作工藝,生產出假冒偽劣的扒雞產品,這對德州扒雞的聲譽造成了很大的損害。


    書源對此非常痛心,他決定采取行動。他聯合當地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正規的生產商,共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他們加強了市場監管,建立了質量追溯體係,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正宗的德州扒雞。


    同時,書源也意識到,傳承不僅僅是保護傳統的製作工藝,還需要培養新一代的傳承人。他開始在當地的學校和社區開展德州扒雞製作技藝的培訓課程,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參與。


    在培訓課程中,書源總是充滿激情地講述著德州扒雞的故事:“同學們,德州扒雞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是我們德州人的驕傲,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寶貴財富。每一隻扒雞都蘊含著我們德州人的情感和文化。”


    他親自示範製作過程,從選雞到最後的出鍋,每一個步驟都詳細講解。他鼓勵年輕人發揮自己的創意,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有一個叫小輝的年輕人,在參加了書源的培訓課程後,對德州扒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說:“書源老師,我以前覺得德州扒雞就是一道普通的菜,但是現在我知道了它背後的文化和曆史,我想成為一名扒雞製作師。”


    書源看著他,欣慰地說:“好啊,年輕人,隻要你有這份心,德州扒雞的未來就有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源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扒雞製作人才。這些年輕人帶著對德州扒雞的熱愛,走向了各個崗位,有的在當地的餐廳裏製作扒雞,有的參與到扒雞的生產和銷售中,有的則像書源一樣,到外麵的世界去推廣德州扒雞。


    書源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他被評為德州扒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很多媒體報道。但書源並沒有因此而驕傲,他知道,他的使命還沒有完成。


    他繼續在德州扒雞的傳承和發展道路上前行,他希望有一天,德州扒雞能夠像北京烤鴨一樣,成為中國美食在世界上的一張亮麗名片。他相信,隻要不斷傳承和創新,德州扒雞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書源的心中,德州扒雞已經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是他的夢想,是他與爺爺之間的情感紐帶,是德州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他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他將繼續書寫他與德州扒雞的傳奇故事,讓這道古老的美食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鑫淼森金木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鑫淼森金木水並收藏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