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的製作方法與食材


    鍋包肉是一道經典的東北菜,以其外酥裏嫩、酸甜可口的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以下是鍋包肉的製作方法和所需食材:


    食材:


    1.豬裏脊肉:300克


    2.土豆澱粉:100克


    3.雞蛋:1個


    4.胡蘿卜絲:少許


    5.香菜:幾片


    6.鹽:10克


    7.料酒:1勺


    8.白糖:60克


    9.白醋:90克


    10.米醋:10克


    11.京蔥絲、薑絲、蒜末:適量


    製作步驟:


    1.豬裏脊肉洗淨,切成3毫米厚的肉片,加入7克鹽、1勺料酒、1個雞蛋、100克澱粉和100克清水拌勻,醃製15分鍾。


    2.土豆澱粉用清水攪拌開,沉澱後倒掉上層清水,將沉澱的澱粉漿倒入醃製好的肉片,加入食用油抓勻。


    3.調汁:在碗中加入白糖、白醋、米醋、鹽、生抽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


    4.熱鍋涼油,油溫六成熱時,將肉片逐片放入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


    5.待油溫升高後,再次將肉段放入油鍋中複炸,至肉段表麵更加酥脆撈出。


    6.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蔥絲、薑絲、蒜末爆香,加入胡蘿卜絲翻炒。


    7.倒入調好的料汁,待湯汁變濃稠時,加入炸好的肉段,翻炒均勻,撒上香菜即可出鍋。


    小竅門:


    1.炸肉時,油溫不宜過高,以免肉炸焦。


    2.複炸可以使肉段更加酥脆。


    3.調汁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番茄醬,增加酸甜口感。


    以上就是鍋包肉的製作方法和食材,希望您能成功製作出這道美味的東北菜。


    《書源與鍋包肉的故事》


    在東北那片廣袤而充滿煙火氣的土地上,有一個寧靜的小鎮,小鎮裏住著一個名叫書源的年輕人。書源生長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裏,家庭的溫暖如同東北的炕頭,熱烘烘的,讓人心裏踏實。而在他的美食記憶中,鍋包肉占據著極為特殊的位置。


    書源第一次接觸鍋包肉,是在他小時候的一次家庭聚餐上。那時候的他,還隻是個懵懂的孩童,眼睛裏滿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家裏的長輩們圍坐在那張有些年頭的木桌旁,歡聲笑語不斷。廚房中傳來陣陣誘人的香氣,書源的小鼻子不停地聳動著,他知道,一定有什麽特別的美味正在誕生。


    當那盤鍋包肉端上桌的時候,書源的眼睛瞬間被點亮了。金黃色的肉片堆成一座小山,周圍點綴著些許胡蘿卜絲和香菜,就像是一座被綠植環繞的金山。肉片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還伴隨著一陣酸酸甜甜的香氣。書源迫不及待地伸出小筷子,夾起一塊鍋包肉。剛入口時,那酥脆的口感讓他小小的嘴巴發出了驚喜的“哢嚓”聲,緊接著,酸甜的味道在味蕾上散開,裏麵鮮嫩的裏脊肉又給這種口感增添了豐富的層次。書源的眼睛笑得眯成了縫,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從那以後,書源就對鍋包肉著了迷。他常常纏著母親給他做鍋包肉。母親是個溫柔且廚藝精湛的女人,看著兒子對鍋包肉的喜愛,總是欣然答應。


    母親做鍋包肉時,書源總是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身後。他看著母親精心挑選一塊新鮮的豬裏脊肉,那肉在市場的肉攤上看起來色澤鮮嫩,紋理清晰。母親把肉帶迴家後,先將肉洗淨,放在案板上,用刀仔細地切成大約3毫米厚的肉片。書源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母親的動作,他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麽要切成這麽薄的片呀?”母親微笑著迴答:“兒子,薄一點的肉片炸出來才會外酥裏嫩,口感更好呢。”


    接著,母親開始準備醃製肉片的調料。她先在碗裏放入一些鹽、一勺料酒,然後打入一個雞蛋,再加入適量的土豆澱粉和清水,攪拌均勻後,將切好的肉片放入其中,輕輕攪拌,讓每一片肉都裹滿調料。母親邊做邊告訴書源:“這醃製的過程很重要,它能讓肉更入味,炸出來才香。”書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的注意力全在那些肉片上,仿佛能看到它們即將變成美味的鍋包肉。


    醃製肉片的同時,母親開始準備澱粉糊。她把土豆澱粉用清水攪拌開,然後靜靜地等待澱粉沉澱。沉澱後,倒掉上層的清水,留下的澱粉漿變得更加濃稠。母親將這澱粉漿倒入醃製好的肉片裏,再加入一點食用油,用手輕輕抓勻。書源看著那些肉片被澱粉漿包裹著,他覺得這是一個神奇的轉變,就好像肉片穿上了一層準備迎接變身的白色鎧甲。


    配菜的準備也很講究。母親會拿出一根胡蘿卜,細心地切成絲,那橙紅色的胡蘿卜絲就像一縷縷小陽光。再切上一些京蔥絲、薑絲和蒜末,這些配菜將在後麵的烹飪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終於到了炸肉的環節。母親在鍋裏倒入足夠的油,當油溫達到六成熱的時候,她會小心翼翼地把裹好澱粉糊的肉片逐片放入鍋中。肉片剛入鍋時,油鍋裏立刻發出“滋滋”的聲響,就像一場美食交響樂的前奏。書源每次聽到這個聲音都會興奮起來,他會搬來一個小凳子,站在上麵,眼睛緊緊盯著鍋裏的肉片。隻見肉片在油鍋裏逐漸變色,從原本的白色慢慢變成金黃色。母親用筷子輕輕翻動著肉片,確保它們受熱均勻。炸至金黃色後,母親用漏勺把肉片撈出,放在一旁的盤子裏。


    書源總是忍不住伸手想去拿一塊,母親輕輕拍開他的手說:“小饞貓,還沒做好呢。”母親會再次升高油溫,然後把剛才撈出的肉片重新放入鍋中複炸。書源不理解地問:“媽媽,為什麽要炸兩次呀?”母親耐心地解釋:“複炸可以讓肉片的外皮更加酥脆,裏麵的肉也會更嫩哦。”經過複炸後的肉片,表麵變得更加金黃酥脆,看起來就十分誘人。


    接下來就是調汁的關鍵步驟。母親在碗裏放入白糖、白醋、米醋、少許鹽和一些生抽,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均勻。書源看著母親調汁,他好奇地問:“媽媽,為什麽要用這麽多醋和糖呀?”母親笑著說:“兒子,鍋包肉的味道就是酸甜可口的,這醋和糖就是調出這種味道的關鍵呢。”


    最後,母親在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切好的京蔥絲、薑絲和蒜末爆香,加入胡蘿卜絲翻炒幾下。然後倒入調好的料汁,隨著溫度的升高,料汁開始變得濃稠起來。母親迅速把複炸好的肉片倒入鍋中,用鏟子快速翻炒均勻,讓每一片肉都裹滿酸甜的料汁。出鍋前,母親撒上幾片香菜,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鍋包肉就大功告成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書源對鍋包肉的熱愛並沒有減退,反而愈發深厚。他開始嚐試自己製作鍋包肉。


    第一次自己做鍋包肉的時候,書源充滿了期待,但也遇到了不少問題。他在切肉片的時候,發現很難把肉片切得像母親那樣薄厚均勻,有的肉片太厚,有的又太薄。在醃製肉片時,他把握不好鹽和料酒的用量,不是太鹹就是料酒味太重。炸肉的時候更是狀況百出,由於對油溫沒有準確的判斷,他放入肉片時,油濺得到處都是,嚇得他差點扔掉手中的筷子。而且,他炸出的肉片有的外皮焦了,有的卻還沒有熟透。調汁的時候,他也不太能掌握好醋和糖的比例,做出的料汁不是太酸就是太甜。


    但是書源並沒有氣餒,他想起母親做鍋包肉時的樣子,就充滿了動力。他不斷地嚐試,一次又一次地練習。慢慢地,他切肉片的技術越來越熟練,醃製肉片時也能準確地把握調料的用量,炸肉時對油溫的控製也越來越精準。調汁的時候,他通過不斷地品嚐和調整,終於能調出那恰到好處的酸甜味道。


    書源的鍋包肉製作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他的這一技能在學校裏也派上了用場。在學校的一次美食文化節上,每個同學都要帶一道自己家鄉的特色美食。書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鍋包肉。


    他提前精心準備食材,在活動當天,信心滿滿地開始製作鍋包肉。同學們都圍在他的周圍,好奇地看著他的一舉一動。書源熟練地切肉、醃製、調澱粉糊、炸肉、調汁,最後翻炒均勻。當那盤散發著誘人香氣的鍋包肉出現在大家麵前時,同學們都發出了驚歎聲。他們紛紛拿起筷子品嚐,那酥脆的外皮、鮮嫩的肉,再加上酸甜可口的味道,讓同學們讚不絕口。一個同學說:“書源,你做的鍋包肉簡直比飯店裏的還好吃!”書源聽了,心裏別提多高興了,他為自己能夠將家鄉的美食分享給同學們而感到自豪。


    大學畢業後,書源離開了家鄉,去了一個大城市打拚。在那個繁華而忙碌的城市裏,他常常想念家鄉的鍋包肉。城市裏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餐廳,也有賣鍋包肉的,但他總覺得那些鍋包肉缺少了家鄉的味道。


    有一次,書源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壓力,他感到非常疲憊和沮喪。下班後,他路過一家東北菜館,看到招牌上的鍋包肉,便走了進去。他點了一份鍋包肉,當那熟悉的味道在口中散開時,他仿佛迴到了家鄉,迴到了那個充滿溫暖的家。那一刻,鍋包肉就像一把打開他思鄉之情的鑰匙,讓他的眼眶濕潤了。


    受到這次經曆的啟發,書源決定自己在出租屋裏做鍋包肉。他從市場上買來食材,雖然出租屋的廚房很小,條件也有限,但他依然充滿熱情地開始製作。當他品嚐著自己親手做的鍋包肉時,他覺得所有的疲憊和壓力都消散了。鍋包肉成為了他在這個陌生城市裏的一種慰藉,一種與家鄉聯係的情感紐帶。


    後來,書源結識了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都對美食有著濃厚的興趣。書源經常會邀請朋友們到家裏,為他們製作鍋包肉。朋友們品嚐後,都對這道東北美食讚不絕口,他們纏著書源教他們製作鍋包肉的方法。書源總是很樂意分享,他會耐心地從挑選食材開始講解,一步一步地教朋友們製作。


    有一個朋友在學會了鍋包肉的製作後,開了一家融合東北特色的餐廳。他邀請書源成為餐廳的顧問,專門負責鍋包肉這道菜的品質把控。書源欣然答應,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更多的人品嚐到正宗的鍋包肉。


    在餐廳裏,書源對鍋包肉的製作要求非常嚴格。他親自挑選豬裏脊肉,確保每一片肉的質量。在製作過程中,他會監督廚師們切肉的厚度、醃製的時間、炸肉的油溫以及調汁的比例。他常常對廚師們說:“鍋包肉是東北的招牌菜,我們一定要做出最正宗、最美味的鍋包肉,讓顧客們品嚐到真正的東北味道。”


    在書源的嚴格把控下,餐廳裏的鍋包肉成為了招牌菜,吸引了眾多顧客前來品嚐。很多顧客在品嚐過後,都會對這道鍋包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會把這家餐廳推薦給身邊的朋友。


    隨著時間的推移,書源在這個城市裏站穩了腳跟,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他把對鍋包肉的熱愛傳遞給了他的孩子。他會帶著孩子去市場挑選食材,然後一起迴家製作鍋包肉。孩子在他的身邊,就像他小時候跟著母親一樣,充滿好奇地看著每一個步驟。


    有一年,書源帶著家人迴到了家鄉的小鎮。他走進熟悉的老宅,母親已經在廚房忙碌著。看到母親的那一刻,書源的心中充滿了溫暖。他走進廚房,和母親一起製作鍋包肉。


    他發現母親的動作雖然沒有以前那麽敏捷,但那份對鍋包肉的專注和熱愛依然沒有改變。書源和母親配合默契,就像多年前一樣。當那盤充滿迴憶和愛的鍋包肉再次出現在餐桌上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嚐著這道美味的菜肴。書源的孩子也像他小時候一樣,對鍋包肉讚不絕口。


    在書源的心中,鍋包肉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是他成長過程中的夥伴,是他思鄉之情的寄托,是他與家人、朋友之間情感的紐帶。鍋包肉見證了他的成長、他的奮鬥、他的思念和他的幸福,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書源的生命長河中,永遠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光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鑫淼森金木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鑫淼森金木水並收藏食韻天下之天下美食的製饌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