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永軍和周樹義來到了雷靈家裏,韓含熱情的招唿兩人,說道:“你們這兩個孩子,來就來唄,還拿東西來,到這就是到家一樣,以後可別這樣了。”


    “好的,嬸。”兩人迴道。


    沒多時韓凡做好了四道菜,飯也好了,吃完飯,周樹義急切的問道:“雷靈,晚上小廣場還有講故事的嗎?”


    雷靈說道:“有,我們這裏天暖和時候就幾乎天天都有。”


    路永軍說道:“真好,我們那裏,一到晚上啥熱鬧都沒有,死氣沉沉的。”


    雷靈說道:“那我們現在就去,肯定已經有些吃完飯的同學已經到了,大家先玩兒,等楊爺爺到了,故事就開講。”


    路永軍和周樹義向叔、嬸禮貌的打了招唿,就跟雷靈去了小廣場。


    果然已經有幾個孩子先到了,雷靈三個人剛到,大虎也到了,看到雷靈他們,大虎上前說道:“雷靈,我爺爺覺得他們兩人挺不錯的,要好好觀察一下,明天開始就去我家吃住,正好我也有個伴,一起生活幾天,爺爺也方便了解他們。”


    雷靈說道:“這樣也好,他們兩個練功時爺爺也方便指導。你陪他們也會對他們有幫助。我也會送些菜和吃的過來。”(雷靈心裏也在想,如果路永軍和周樹義住在自己家裏,那明晚就是星期六,自己一晚上不在家,也沒法跟兩人解釋,這樣正合我意。)


    大虎說道:“吃的啥地就不用了,家裏啥也不缺。”


    路永軍和周樹義聽了非常高興。


    不多時,三胖,詩雅,三丫,四猴子幾個也都到了,孩子們嘛,就是三五成群的找合得來的一起玩兒。


    四猴子見到路永軍非常親近,問路永軍他們在家晚飯後小夥伴們都玩啥遊戲。路永軍撓撓頭,說道:“我們那兒晚上小夥伴,都是打打鬧鬧沒個啥玩的,天黑透了就各迴各家,偶爾會聚在一起看看星星。不像這兒這麽有趣。”


    四猴子眼睛亮晶晶的,“看星星?這聽起來很浪漫呢。不過我們這邊晚飯後可好玩兒多啦,有時候捉迷藏,有時候跳皮筋。踢毽子,互相比比誰學的東西多,誰學的快又好,還有表演展示的機會,主要是晚上有故事聽。”


    “上星期競賽周,我們隻住那麽幾天,感受到了,這裏真好!”周樹義湊過來說道。


    四猴子興奮的說道:“看來你們也喜歡這種氣氛啊?”


    大虎笑著打斷,“四猴子,你這不是廢話嗎?咱都是天真的大男孩兒,哪有不愛玩的,聽故事連大人都愛聽,主要是聽完要長點知識,會講才牛呢!”


    四猴子吐吐舌頭,又轉頭問路永軍,“你有沒有試過抓螢火蟲呀?抓到後放在玻璃瓶裏,一閃一閃的可好看了。”


    路永軍搖搖頭,“我們那邊螢火蟲很少見。”


    三胖聽說他們那裏沒有螢火蟲,說道:“雷靈去迴家取個玻璃瓶,現在離講故事時間還早呢,咱去抓點螢火蟲玩玩。”


    雷靈和詩雅離家最近,都跑迴家,很快就拿著玻璃瓶迴來了。小夥伴們歡唿一聲,朝著草叢奔去。


    剛剛漸黑的傍晚,草叢像是一片神秘的星海,點點螢光閃爍其中。雷靈小心地靠近一隻停歇在草葉上的螢火蟲,雙手輕輕一攏,便將它捕獲,放進瓶中。詩雅也不甘示弱,她眼疾手快,不一會兒瓶子裏也有了幾隻螢火蟲。路永軍和周周義更是興奮。


    其他孩子見狀,紛紛效仿,一時間歡聲笑語迴蕩在這片草地上。然而,就在大家沉浸於捕捉的快樂時,三丫不小心摔倒了,手中剛捉到的螢火蟲也飛走了。大家急忙圍過來查看,幸運的是三丫隻是蹭破了一點皮,出了一點血。


    雷靈安慰著三丫,“三姐,沒事的,這點小傷不礙事,於是把手按到三丫的傷處,意念一動,調動出體內靈氣輸入到傷處,立刻止了血也止了疼。


    詩雅說道:“兩個瓶子裏都裝了如多螢火蟲了,咱們今天收獲滿滿,可以迴去聽故事啦。”於是,一群孩子帶著裝滿螢火蟲的瓶子,興高采烈地迴到小廣場,準備在故事聲中度過美好的一晚。


    這時,人群中傳來一陣歡唿聲,原來是楊爺爺來了,講故事即將開始。小夥伴們立刻停止聊天,圍坐到楊爺爺身邊,滿心期待地等著故事開場。


    楊半仙又坐在了他的專屬位置,細心感受一下,說道:“今天又有客人來到了?歡迎你們,人這輩子會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遇到不同的事和人,也會有各種機緣,我們每天學習增長知識,就是為更好的與人交往,更好的把握機遇和抓住機遇,學會先做人再做事,成為一個成功者。”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乞丐發財》的故事。”


    楊半仙講道:“從前啊,有老兩口家家境窮寒,偏偏兒子和兒媳外出去賣山貨被山匪打劫所害,留下個六歲男孩跟爺爺奶奶生活,這一年趕上鬧災荒,到了秋天真是顆粒無收。不得不出去乞討生活。”


    “這一天,初冬的第一場雪紛紛揚揚的下了起來,身上衣服單薄的三個人,又餓又冷,看到前麵有個屯子,趕緊走過去,進屯子見到一個大戶人家,前後院有好多房子,好不氣派,老漢來到大門前,拍了拍門環。不多時裏麵出來一個下人,把門打開。”


    “老漢先開口說道:“行行好,我們是趕路的,身無分文,兩天沒吃飯了,天又下雨,我們穿的太單薄,這孩子實在受不了,能不能給口飯吃,給我們找個避風的地方住一晚上。求求你了!”


    “這家人很在這一帶是個財主,很善良,下人也知道主人經常施舍,見到乞討的也都是幫助。”


    “下人把三人接進門房,讓他們等一下,不多時,這家的老員外過來,見到三個人說道: 唉!真是不容易,這孩子這麽小,冬天這麽冷,這樣下去真是不好過呀!”


    “老漢說道: 沒辦法啊,我們老的老,小的小,又趕上家鄉鬧災荒,隻有走出來訖口吃的了。”


    “老員外說道: 我讓廚房給你們準備吃的了,你們要是想住下也行,我這邊跨院有三間房空著沒人住,不過嗎!怕你們不敢住。”


    老漢問道: “老員外您這麽說是何意?”


    老員外說道:“這樣吧,等一下吃完飯我們再說。”


    所謂: 人有虧空天有補,種善因得善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菩提樹下的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菩提樹下的芽並收藏天地之間,不要小看渺小的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