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來自內部的消息
人間溫婉:素心已敬山河月 作者:款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再看這張。”溫婉打開下一張照片,等看清裏麵內容時,趙文清和一眾領導臉色頓時變得慘白。
照片是央視記者暗訪新鄉市幾個縣城關於違法采砂破壞生態環境的調查,上麵還有省領導的批示。
省領導在內參上的批示需要通過機要室傳到市一級,縣一級都沒有見到,隻是口頭傳達。
沒想到溫婉居然存了一張。
這說明什麽?
說明溫婉上麵有人。
“大家看我發給你們的這些照片,都是我們寧縣的河道。”
觸目驚心的照片裏,是亂七八糟的河道,排隊等候的挖沙車,甚至還有幾張溺亡孩童的照片。
寧縣這些年,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將把河道采砂權包給民營企業輝宏沙業。
輝宏沙業給政府交了大量的采砂權出讓費,自然就要賺夠本,於是采砂過程部分合不合理,科不科學,沙一挖,河道就有深有淺,一下雨,不知深淺的小孩下河遊泳,一不小心就溺亡了。
趙文清知道這些事,卻沒辦法阻止,一是輝宏沙業的股東周源達是縣書記周長峰的公子,給輝宏沙業的挖沙權各種複雜關係難以處理。
再來也是寧縣因為這砂資源緩解了不少財政壓力,更何況也不僅僅是寧縣,還有很多縣都如此。
可他萬沒想到這件事被央記盯上了,甚至這央記不簡單,調查的內容不僅上了內參還被省領導批示。
一旦這情況在央視正式報道出來,怕是寧縣的領導班子要大換血。
所有人都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也在此刻才明白溫婉為何不允許輝宏沙業去隴上村和九溝村挖沙。
現在不是挖沙的問題了,而是全縣所有采砂作業都得停工。
“縣長,目前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補救,停止采砂,修複河床,恢複生態。在央視把這個負麵報道出來前,我們寧縣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河道整治。”溫婉該說的都說了。
她不想在縣政府花太多時間,因為那場洪災即將到來,五月底到現在已經連綿下了一個來月的細雨,雖然不大,也不至於排不了水流,但6月29號那天晚上毫無征兆的大雨卻是壓到鬆散山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趙文清立刻走出去給縣書記周長峰打電話。
周長峰抖著手聽完趙文清的話,“我現在過去政府,你們讓溫婉等我,這件事不能拖不能緩。”
周長峰來得很快,在看到溫婉提供的照片後,紅著眼問溫婉,“溫婉,這事屬實的嗎?”
溫婉點頭,“我不開玩笑。”若非她知道周長峰不算貪官,他允許輝宏沙業采砂和允許其他沙業采砂都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但他太過盲目,沒有把控好度,才造成這局麵,一旦曝光,上頭問責的第一人就是他。
周長峰青著臉,對溫婉道,“小溫同誌,這次是我們大意了,沒有把控好,幸好你堅守原則阻攔輝宏沙業采砂。”
“羅秘書,通知財政、水利、河務、安監、環保、農業、國土、旅遊等縣直部門,立刻來縣政府開常委會,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通知所有中標公司,把交過的款子還了,全縣違法采砂,立刻整治,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各部門協調配合,務必在這篇報告播報出來前宣傳河道整治工作,糾正錯誤,彌補不足,絕不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周長峰知道事態嚴重,態度極為端正,隻是他仍有疑問。
“小溫同誌,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嗎?”
溫婉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前世經曆過寧縣的官場大地震,周長峰因此被雙開的事。
“最近天氣一直不好,雨水不曾斷過。”溫婉解釋道,“我發現隴上村和九溝村相靠的山有泥沙流失的情況,再過去點就是長隴河,如果輝宏沙業到這個河段挖沙,我擔心會引起那座山的水土流失更嚴重。”
“可又怕是自己想多了,便問對水利方麵比較專業的朋友,幾番輾轉才知道這件事,所以阻攔輝宏沙業采砂的同時,便立刻來縣裏說明原因。不敢耽誤!”
溫婉繞一圈,沒有說出趙恆熙,畢竟這已涉及內部消息,稍不慎會連累了她。
周長峰欣慰地誇道,“幸好你謹慎,否則我們就被動了!”
話說到這裏,溫婉心裏焦急卻也麵上不顯,“書記,現在雨水一直下,隴上村和九溝村都在山下低穀地帶,我一氣象台的朋友說這幾天夜裏會有特級大暴雨,我擔心我們兩村相靠的那座翻身背嶺會山體滑波,想先做防汛工作,讓兩村的村民先遷到長隴學校避一避。”
周長峰笑,“你能未雨先綢繆是對的。不過你朋友說會有特級大暴雨未必會準,國家氣象台預告了接下這幾天會天晴,升溫,結束這一個來月的細雨。所以你也不用草木皆兵。”
“再來,隴上村和九溝村那座背嶺也沒特別大,有些飛沙走石也不至於會山體滑坡,你一下子要兩村的人遷到長隴學校去,且不說勞師動眾,萬一發生踩踏或引起群體事件,甚至到時並沒有什麽特級大暴雨,你就成了罪人了。”
周長峰對溫婉能提前告訴他們內參的消息很感激,所以也不免站在她的角度為她多想幾步,“你真有心,就讓他們在家裏待著,沒事別出門。”
這時,各直屬部門的負責人也走進會議廳,周長峰和溫婉的談話結束。
一場關於停砂整治河道的行動風風火火幹起來,誰也沒把溫婉的話放心裏。
溫婉對這結果有心理準備,可是轉移群眾,確實要慎中之重,安全是首位,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溫婉坐上自己的車,看著目前唯一算是她手下的李想,“李大哥,我需要一大批人手幫我組織群眾轉移到長隴學校,你有門路嗎?退伍的同誌優先!”
李想沉穩地開著車,對溫婉突然問他這個問題有些意外,這幾個月相處,他也知道溫婉做事很有規劃,不會無緣無故做某一件事,所以他還是認真地思索了一番,“我有一個qq群,裏麵都是退伍老兵,我去裏麵問問,您大概需要多少人?”
照片是央視記者暗訪新鄉市幾個縣城關於違法采砂破壞生態環境的調查,上麵還有省領導的批示。
省領導在內參上的批示需要通過機要室傳到市一級,縣一級都沒有見到,隻是口頭傳達。
沒想到溫婉居然存了一張。
這說明什麽?
說明溫婉上麵有人。
“大家看我發給你們的這些照片,都是我們寧縣的河道。”
觸目驚心的照片裏,是亂七八糟的河道,排隊等候的挖沙車,甚至還有幾張溺亡孩童的照片。
寧縣這些年,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將把河道采砂權包給民營企業輝宏沙業。
輝宏沙業給政府交了大量的采砂權出讓費,自然就要賺夠本,於是采砂過程部分合不合理,科不科學,沙一挖,河道就有深有淺,一下雨,不知深淺的小孩下河遊泳,一不小心就溺亡了。
趙文清知道這些事,卻沒辦法阻止,一是輝宏沙業的股東周源達是縣書記周長峰的公子,給輝宏沙業的挖沙權各種複雜關係難以處理。
再來也是寧縣因為這砂資源緩解了不少財政壓力,更何況也不僅僅是寧縣,還有很多縣都如此。
可他萬沒想到這件事被央記盯上了,甚至這央記不簡單,調查的內容不僅上了內參還被省領導批示。
一旦這情況在央視正式報道出來,怕是寧縣的領導班子要大換血。
所有人都清楚事情的嚴重性,也在此刻才明白溫婉為何不允許輝宏沙業去隴上村和九溝村挖沙。
現在不是挖沙的問題了,而是全縣所有采砂作業都得停工。
“縣長,目前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補救,停止采砂,修複河床,恢複生態。在央視把這個負麵報道出來前,我們寧縣要大張旗鼓地宣傳河道整治。”溫婉該說的都說了。
她不想在縣政府花太多時間,因為那場洪災即將到來,五月底到現在已經連綿下了一個來月的細雨,雖然不大,也不至於排不了水流,但6月29號那天晚上毫無征兆的大雨卻是壓到鬆散山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趙文清立刻走出去給縣書記周長峰打電話。
周長峰抖著手聽完趙文清的話,“我現在過去政府,你們讓溫婉等我,這件事不能拖不能緩。”
周長峰來得很快,在看到溫婉提供的照片後,紅著眼問溫婉,“溫婉,這事屬實的嗎?”
溫婉點頭,“我不開玩笑。”若非她知道周長峰不算貪官,他允許輝宏沙業采砂和允許其他沙業采砂都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但他太過盲目,沒有把控好度,才造成這局麵,一旦曝光,上頭問責的第一人就是他。
周長峰青著臉,對溫婉道,“小溫同誌,這次是我們大意了,沒有把控好,幸好你堅守原則阻攔輝宏沙業采砂。”
“羅秘書,通知財政、水利、河務、安監、環保、農業、國土、旅遊等縣直部門,立刻來縣政府開常委會,我們必須以最快速度,通知所有中標公司,把交過的款子還了,全縣違法采砂,立刻整治,修複河床,恢複生態。”
“各部門協調配合,務必在這篇報告播報出來前宣傳河道整治工作,糾正錯誤,彌補不足,絕不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周長峰知道事態嚴重,態度極為端正,隻是他仍有疑問。
“小溫同誌,你能告訴我你是怎麽知道這件事的嗎?”
溫婉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前世經曆過寧縣的官場大地震,周長峰因此被雙開的事。
“最近天氣一直不好,雨水不曾斷過。”溫婉解釋道,“我發現隴上村和九溝村相靠的山有泥沙流失的情況,再過去點就是長隴河,如果輝宏沙業到這個河段挖沙,我擔心會引起那座山的水土流失更嚴重。”
“可又怕是自己想多了,便問對水利方麵比較專業的朋友,幾番輾轉才知道這件事,所以阻攔輝宏沙業采砂的同時,便立刻來縣裏說明原因。不敢耽誤!”
溫婉繞一圈,沒有說出趙恆熙,畢竟這已涉及內部消息,稍不慎會連累了她。
周長峰欣慰地誇道,“幸好你謹慎,否則我們就被動了!”
話說到這裏,溫婉心裏焦急卻也麵上不顯,“書記,現在雨水一直下,隴上村和九溝村都在山下低穀地帶,我一氣象台的朋友說這幾天夜裏會有特級大暴雨,我擔心我們兩村相靠的那座翻身背嶺會山體滑波,想先做防汛工作,讓兩村的村民先遷到長隴學校避一避。”
周長峰笑,“你能未雨先綢繆是對的。不過你朋友說會有特級大暴雨未必會準,國家氣象台預告了接下這幾天會天晴,升溫,結束這一個來月的細雨。所以你也不用草木皆兵。”
“再來,隴上村和九溝村那座背嶺也沒特別大,有些飛沙走石也不至於會山體滑坡,你一下子要兩村的人遷到長隴學校去,且不說勞師動眾,萬一發生踩踏或引起群體事件,甚至到時並沒有什麽特級大暴雨,你就成了罪人了。”
周長峰對溫婉能提前告訴他們內參的消息很感激,所以也不免站在她的角度為她多想幾步,“你真有心,就讓他們在家裏待著,沒事別出門。”
這時,各直屬部門的負責人也走進會議廳,周長峰和溫婉的談話結束。
一場關於停砂整治河道的行動風風火火幹起來,誰也沒把溫婉的話放心裏。
溫婉對這結果有心理準備,可是轉移群眾,確實要慎中之重,安全是首位,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溫婉坐上自己的車,看著目前唯一算是她手下的李想,“李大哥,我需要一大批人手幫我組織群眾轉移到長隴學校,你有門路嗎?退伍的同誌優先!”
李想沉穩地開著車,對溫婉突然問他這個問題有些意外,這幾個月相處,他也知道溫婉做事很有規劃,不會無緣無故做某一件事,所以他還是認真地思索了一番,“我有一個qq群,裏麵都是退伍老兵,我去裏麵問問,您大概需要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