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這樣悄然流逝了啊!這一整天原本過得還算愉悅,心情如同晴朗天空中的白雲一般悠然自在。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那個關鍵的觸發條件終究還是毫無征兆地現身了。


    正如那句古老而流傳深遠的俗語所言:“人之初,性本善”。


    那麽,究竟何為善呢?善或許是當他人身處困境時伸出援手的那份溫暖;也許是麵對弱者時所流露出的悲憫與同情;亦或是在利益誘惑麵前堅守內心道德底線的那份堅定。


    它可能體現在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次寬容之中,也可能隱匿於默默無聞的奉獻和日複一日的堅持裏。


    善不是一種簡單的行為表現,而是源自靈魂深處的善良本性。


    它不受外在環境影響,不為世俗名利所動搖,始終如一地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真正的善者,不僅能在大是大非麵前做出正確抉擇,更會將善念融入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像往日一般,在經曆了一整天繁忙而緊張的工作之後,終於迎來了片刻難得的閑暇時光。我慵懶地靠坐在椅子上,隨意地點開手機瀏覽器,開始漫無目的地瀏覽著各種網頁信息。


    突然,一條醒目的新聞標題映入我的眼簾:“震驚!一老人摔倒後身旁路過 49 人竟無一相助,最終不幸離世”。


    懷著滿心的好奇與疑惑,我點擊進入這則新聞詳細頁麵。


    據報道所述,這位老人原本隻是像平常一樣出門散步,然而就在途中,不知怎的突然腳下一滑,整個人重重地摔倒在地。


    當時周圍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但令人心寒的是,盡管老人痛苦地躺在地上呻吟唿救,那 49 個從他身邊匆匆走過的路人,卻沒有一個停下腳步,向這位可憐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


    有的人心懷顧慮,擔心自己會被牽扯進不必要的麻煩之中;有的人則幹脆視而不見,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與自己毫無關係。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老人始終未能得到及時的救助。


    等到終於有人發現情況不對並撥打急救電話時,為時已晚,老人因為傷勢過重,已經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完這則消息後,我的思緒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緊緊揪住,久久無法掙脫,以至於整個人都沉浸其中,難以迴過神來。


    如今這個社會究竟是怎麽了?為何會變得如此這般冷漠無情?一直以來,我們都堅信“人之初,性本善”這句古訓,認為每個人生來都是心懷善意、充滿溫暖與關愛的。可現實卻似乎給了我們一記沉重的耳光,將那些美好的幻想打得粉碎。


    當麵對他人的困境時,有太多的人選擇視而不見,甚至繞道而行;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者寥寥無幾,更多的是冷眼旁觀和無動於衷。


    難道真的是利益蒙蔽了人們的雙眼,讓那份與生俱來的善良漸漸消失殆盡嗎?還是說,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壓力已經壓垮了人們心中那最後一絲柔軟?


    我不知道答案,但這種現象無疑令人感到心寒和擔憂。


    如果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互助,那麽這個世界將會變成怎樣一副冰冷而殘酷的模樣呢?


    我像一尊雕塑般呆呆地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雙眼失神地望著前方,心情卻如同被千斤巨石壓住一般,愈發沉重起來。我的腦海中不斷盤旋著一個疑問:“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性嗎?”


    思緒不由自主地飄迴到曾經的職場生涯,那一幕幕令人心寒的場景如電影畫麵般在眼前不斷閃現。


    同事之間表麵上和和氣氣,背地裏卻是勾心鬥角;看似友好的合作關係,實則充滿了爾虞我詐。


    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將他人視為墊腳石,踩著別人向上爬。這種種行為,又何嚐不是對人性的一種褻瀆呢?


    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下,仿佛所有人都陷入了一場無休止的爭鬥之中。


    大家為了追逐名利,不惜放棄道德底線,拋棄做人最基本的善良與真誠。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變得越來越稀薄,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猜疑與防備。我們似乎已經漸漸迷失在了這片物欲橫流的海洋裏,忘卻了最初踏入社會時那顆懷揣夢想、滿懷熱情的心。


    究竟是什麽讓我們變成了這樣?是現實的壓力逼迫我們不得不戴上虛偽的麵具,還是內心的貪婪驅使我們走向墮落的深淵?


    或許兩者皆有吧。然而,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繼續發展下去,我們最終將會失去自我,淪為利益的奴隸。那麽,我們所追求的成功又還有什麽意義可言呢?


    緩緩地放下手中緊握的手機,我的內心深處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慶幸之情。迴想起周圍那些紛繁複雜、光怪陸離的人和事,我深感自己因性格內向而與這喧囂塵世保持了一定距離,未曾被當今社會的不良風氣所侵蝕和浸染。


    在這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裏,許多人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丟棄了原本應有的善良與純真。


    然而,正是因為我生性內斂,不善於主動融入那熱鬧非凡卻也充滿誘惑的社交圈子,才使得我能夠堅守住內心的一方淨土。


    盡管有時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但每當看到那些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爾虞我詐的場景時,我便越發堅定地相信,自己所擁有的這份內向並非缺陷,而是一份珍貴的財富。


    它讓我得以遠離世俗的紛擾,守護著心靈深處那一絲尚未泯滅的善良之光。


    無論世界如何變幻,這一點善良都將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指引我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盡管對於“善”這個概念的確切定義究竟隱藏於何處,我至今仍未能尋覓到答案,但這並不妨礙我憑借自己那微薄且有限的力量,去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或許,“善”本身就是一種難以用言語精確描述的情感和行為準則;又或者,它就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雖看似遙不可及,但隻要我們心懷善意,總能感受到它所散發出的溫暖光芒。


    而我,願意成為那個努力追尋這道光芒的人,哪怕我的能力微不足道,也絕不放棄向他人傳遞溫暖與關愛的決心。


    在生活的道路上,無論是麵對親朋好友還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我都會盡己所能地展現出友善、寬容和理解。


    也許隻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一次小小的幫助,亦或是一個鼓勵的微笑,但這些細微之處匯聚起來,或許就能化作一股強大的正能量,照亮彼此前行的路途。


    因為我深知,哪怕是最微小的善行,都有可能在不經意間改變某個人的命運軌跡,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些年我變沉默的時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薈蘭馨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薈蘭馨怨並收藏那些年我變沉默的時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