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江南一帶繁華富庶,商賈雲集。然而,在這片熱鬧的土地上,卻流傳著一個詭異的傳說——每逢月圓之夜,荒郊野外會出現一座神秘的“鬼市”。鬼市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交易的物品卻並非人間之物。凡是誤入鬼市的人,要麽失蹤無蹤,要麽帶迴一些詭異的物品,最終招致災禍。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陳子安的年輕商人。他自幼聰慧過人,但因家境貧寒,不得不早早輟學,跟隨父親經營一家小布莊。陳子安雖然年紀輕輕,卻頗有經商天賦,短短幾年便將布莊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然而,他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未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


    一天,陳子安聽說京城有一位名醫,能治百病。他想到父親年邁體弱,便決定前往京城求醫。臨行前,父親叮囑他:“子安,路上小心,切勿貪圖捷徑,以免誤入歧途。”


    陳子安點頭答應,帶上盤纏,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他一路跋山涉水,風餐露宿,終於在某個黃昏時分,來到了一座偏僻的山村。山村四麵環山,人煙稀少,陳子安本想找一戶人家借宿,卻發現村中空無一人,隻有幾間破敗的茅屋在風中搖曳。


    正當他感到困惑時,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循聲望去,隻見山腳下燈火通明,仿佛有一座集市正在舉行。陳子安心中一喜,連忙朝集市走去。


    走近後,陳子安發現這座集市與他以往見過的任何集市都不同。街道兩旁擺滿了攤位,攤主們穿著古怪,麵容模糊,仿佛籠罩在一層薄霧中。攤位上陳列著各種奇異的物品,有發著幽光的玉石、雕刻精美的木偶、散發著異香的草藥,甚至還有一些他從未見過的古怪器具。


    陳子安雖然心中疑惑,但想到自己連日奔波,早已饑腸轆轆,便決定先找個地方吃點東西。他走到一個賣包子的攤位前,問道:“老板,這包子怎麽賣?”


    攤主抬起頭,露出一張蒼白的麵孔,聲音沙啞地說道:“一文錢一個。”


    陳子安掏出銅錢,買了兩個包子。包子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他咬了一口,隻覺得味道鮮美無比,比他以往吃過的任何包子都要好吃。他一邊吃一邊在集市中閑逛,發現這裏的物品價格低廉,品質卻出奇的好。


    他走到一個賣玉器的攤位前,拿起一塊玉佩仔細端詳。玉佩通體晶瑩,雕刻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仿佛隨時會騰空而起。攤主低聲說道:“公子好眼力,這玉佩乃是上古神物,佩戴者可延年益壽,驅邪避災。”


    陳子安心中一動,問道:“這玉佩多少錢?”


    攤主伸出兩根手指:“二十文錢。”


    陳子安驚訝不已,這樣的玉佩在市麵上至少值幾十兩銀子,而這裏竟然隻賣二十文錢。他毫不猶豫地買下了玉佩,又逛了幾個攤位,買了一些草藥和木偶,準備帶迴京城送給父親。


    正當他準備離開時,忽然聽到一陣淒厲的哭聲。他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坐在地上,麵前擺著一個破舊的木盒,盒中放著一枚銅鏡。老婦人哭訴道:“各位行行好,買下這麵銅鏡吧,這是我唯一的家當了。”


    陳子安心生憐憫,走上前問道:“老人家,這銅鏡多少錢?”


    老婦人抬起頭,露出一張布滿皺紋的臉,眼中卻閃爍著詭異的光芒。她低聲說道:“公子,這銅鏡乃是祖傳之物,隻需一文錢。”


    陳子安覺得奇怪,這樣的銅鏡雖然破舊,但也不至於隻值一文錢。他掏出銅錢,買下了銅鏡。老婦人接過錢,忽然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低聲說道:“公子,切記,銅鏡不可輕易使用,否則後果自負。”


    陳子安心中一驚,正想追問,老婦人卻已消失不見。他環顧四周,發現集市中的人影漸漸模糊,仿佛被一層薄霧籠罩。他感到一陣寒意,連忙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然而,當他走出集市時,卻發現周圍的景象完全變了。原本的山村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涼的墳地。墳地上雜草叢生,墓碑東倒西歪,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腐朽的氣息。


    陳子安心中大駭,連忙掏出銅鏡,想看看自己是否中了邪術。然而,當他看向銅鏡時,卻發現鏡中映出的並非自己的麵容,而是一張蒼白而猙獰的臉。那張臉正對著他冷笑,眼中充滿了怨毒。


    陳子安嚇得手一鬆,銅鏡摔在地上,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他轉身就跑,卻發現無論怎麽跑,都無法離開這片墳地。四周的墓碑仿佛活了過來,紛紛向他逼近,空氣中迴蕩著淒厲的哭聲和笑聲。


    就在他幾乎絕望時,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子安,快醒醒!”


    陳子安猛然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正躺在一間破舊的茅屋中,父親正焦急地搖著他的肩膀。他環顧四周,發現自己並沒有在墳地中,而是在村中的一間茅屋裏。


    “父親,我怎麽會在這裏?”陳子安疑惑地問道。


    父親歎了口氣,說道:“你昨晚在村口暈倒了,被村民發現後抬了迴來。你一直在說夢話,說什麽鬼市、銅鏡,可把大家嚇壞了。”


    陳子安心中一驚,連忙問道:“父親,我昨晚真的沒有去過集市嗎?”


    父親搖頭道:“這村子荒廢多年,哪來的集市?你一定是太累了,才會做這樣的夢。”


    陳子安心中疑惑,但看到父親關切的眼神,便不再多問。他起身收拾行李,準備繼續趕路。然而,當他打開行李時,卻發現裏麵多了一塊玉佩、幾包草藥和一個木偶——正是他在鬼市中買下的物品。


    他心中大駭,連忙掏出銅鏡,發現鏡中映出的依然是自己的麵容,但鏡麵卻隱隱泛著一層幽光。他想起老婦人的話,心中隱隱感到不安。


    接下來的幾天,陳子安一路小心謹慎,終於平安抵達京城。他找到名醫,為父親求得了良藥,又用鬼市中買來的草藥治好了父親的頑疾。然而,每當他使用這些物品時,總感到一陣莫名的寒意,仿佛有一雙眼睛在暗中注視著他。


    一天夜裏,陳子安夢見自己再次來到鬼市。集市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但每個人的麵容都模糊不清,仿佛籠罩在一層薄霧中。他走到一個攤位前,發現攤主正是那位賣銅鏡的老婦人。


    老婦人抬起頭,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低聲說道:“公子,你終於迴來了。”


    陳子安心中一驚,問道:“你到底是誰?這銅鏡究竟有什麽秘密?”


    老婦人低聲說道:“這銅鏡乃是通往陰間的鑰匙,凡是使用它的人,都會被引入鬼市,成為我們的同伴。”


    陳子安嚇得連連後退,卻發現四周的人影漸漸逼近,將他團團圍住。他拚命掙紮,卻發現自己無法動彈,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束縛。


    就在他幾乎絕望時,忽然聽到一陣鍾聲。鍾聲悠遠而莊嚴,仿佛來自天際。四周的人影漸漸消散,鬼市也隨之消失不見。


    陳子安猛然驚醒,發現自己正躺在床上,手中緊緊握著那麵銅鏡。鏡麵依然泛著幽光,但那股寒意卻已消失不見。


    他起身走到窗前,發現天邊已泛起魚肚白。他深吸一口氣,將銅鏡放入箱底,決定永遠不再使用它。


    從那以後,陳子安再也沒有做過關於鬼市的夢。他將鬼市中買來的物品一一封存,專心經營布莊,照顧父親。多年後,他成為了一位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每當夜深人靜時,他總會想起那個詭異的夜晚,以及那麵神秘的銅鏡。


    陳子安雖然將鬼市中帶迴的物品封存,但那些詭異的經曆始終縈繞在他的心頭。他時常在夜深人靜時想起那個神秘的集市,想起那位賣銅鏡的老婦人,以及那些模糊不清的人影。盡管他努力讓自己忘記,但那些記憶卻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的心裏。


    幾年後,陳子安的布莊生意越做越大,他成了當地有名的富商。然而,他的父親卻因年邁體弱,最終離開了人世。陳子安悲痛欲絕,將父親安葬在村後的山坡上,並在墳前立了一塊石碑,刻上了父親的生平事跡。


    葬禮結束後,陳子安獨自一人坐在父親的墳前,望著遠處的山巒,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就在這時,他忽然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仿佛有人正朝他走來。


    他迴頭一看,隻見一位身著白衣的女子站在不遠處。女子麵容清麗,眉目如畫,長發如瀑,雖未施粉黛,卻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陳子安心中一驚,連忙起身問道:“姑娘,你是誰?為何會在這裏?”


    女子微微一笑,輕聲說道:“公子不必害怕,我是這山中的居民,見公子獨自在此,特來問候。”


    陳子安心中疑惑,這山中荒無人煙,怎會有居民?但他見女子神情溫和,便放下戒備,與她交談起來。女子自稱名叫柳如煙,自幼居住在這山中,以采藥為生。她談吐優雅,學識淵博,陳子安不禁對她心生好感。


    兩人相談甚歡,柳如煙為陳子安泡了一壺清茶,茶香嫋嫋,沁人心脾。陳子安喝了一口,隻覺得茶味甘甜,仿佛能驅散心中的陰霾。他忍不住問道:“如煙姑娘,這茶是什麽茶?為何如此特別?”


    柳如煙微微一笑,低聲道:“這茶乃是山中特有的靈草所製,名為‘忘憂茶’,能讓人忘卻煩惱,心境平和。”


    陳子安聽後,心中感慨萬千。他想到自己多年來一直被鬼市的陰影困擾,心中始終無法釋懷。如今喝了這茶,竟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輕鬆。


    從那天起,陳子安時常上山拜訪柳如煙。兩人一起品茶、賞花、談天說地,仿佛世間的一切煩惱都與他們無關。陳子安發現,柳如煙雖然溫柔體貼,但總是避開陽光,隻在夜間活動。她的麵容雖然美麗,卻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


    一天夜裏,陳子安忍不住問道:“如煙姑娘,為何你總是避開陽光?難道身體不適?”


    柳如煙沉默片刻,輕聲道:“公子有所不知,如煙自幼體弱多病,不能見光。這些年來,一直獨自生活,早已習慣了。”


    陳子安心中憐惜,握住她的手說道:“如煙姑娘,若你不嫌棄,待我處理完家中事務,定會迴來接你,與你共度餘生。”


    柳如煙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低聲道:“公子情深義重,如煙感激不盡。隻是……隻是如煙恐怕無法陪伴公子太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睡前異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陵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陵花開並收藏睡前異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