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之中,一座古寺靜謐地坐落其間。那古寺被參天古木環繞,斑駁的牆壁爬滿了歲月的藤蔓,寺門的牌匾上“靜幽寺”三個字已有些模糊不清。


    年輕的書生蕭瑾,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不顧眾人勸阻,執意踏入這片人跡罕至的山林,向著古寺而來。接近古寺時,天色漸晚,天邊被落日的餘暉染得一片血紅,給這山林與古寺都增添了幾分陰森的氣息。


    蕭瑾剛踏入寺門,一股陳舊腐朽的氣息便撲麵而來。寺內庭院中落葉堆積,佛像上也落滿了灰塵。他在寺內轉了一圈,發現僧房大多破敗不堪,唯有一間似乎還勉強可以居住。他簡單收拾了一下,便準備在此過夜。


    夜幕降臨,月光透過破舊的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詭異的光影。蕭瑾躺在簡陋的床鋪上,卻久久難以入眠。就在他迷迷糊糊之際,一陣悠揚的木魚聲緩緩傳來,那聲音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蕭瑾心中詫異,這古寺中分明無人,何來的木魚聲?


    他起身,順著聲音的方向尋去。穿過曲折的迴廊,來到了大雄寶殿。殿內燭火搖曳,一個身著破舊僧袍的背影正對著佛像敲打著木魚。蕭瑾壯著膽子走近,輕聲問道:“高僧,為何深夜在此敲木魚?”那僧人並未迴頭,隻是淡淡地說道:“施主,此乃佛門淨地,你不該來此。”蕭瑾趕忙解釋自己前來借宿的緣由。僧人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施主可知,這古寺背後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蕭瑾好奇心頓起,懇請僧人告知。僧人歎了口氣,開始講述起來。原來,百年前,這古寺曾是香火鼎盛之地,寺中的和尚們都潛心修佛。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席卷了古寺,眾多僧人被困其中,死傷慘重。而這場大火的起因,卻是寺中的一位年輕和尚,他因貪戀塵世繁華,偷了寺中的寶物準備下山,卻不小心引發了火災。他雖在大火中幸存,卻因愧疚而在寺內的一口古井旁自盡。自那以後,每到月圓之夜,就能聽到木魚聲,有人還曾看到那年輕和尚的身影在井邊徘徊,似乎在懺悔自己的罪孽。


    蕭瑾聽得入神,不禁問道:“那如今這古寺為何如此衰敗?”僧人迴答道:“大火之後,寺中的靈氣受損,又因那冤魂的存在,前來朝拜的香客們紛紛被嚇得不敢再來,和尚們也逐漸離去,隻剩下我還守在此處,希望能化解這段冤孽。”


    就在這時,木魚聲突然戛然而止。蕭瑾抬頭望去,隻見那僧人緩緩轉過身來,他的臉竟如白紙一般蒼白,眼睛中透著一股詭異的光芒。蕭瑾心中一驚,下意識地後退幾步。“施主,你既然知道了我的秘密,就別想離開。”那僧人幽幽地說道,聲音仿佛從地獄傳來。蕭瑾轉身便跑,可他發現自己在迴廊中不斷地打轉,似乎陷入了一個迷陣。


    慌亂之中,蕭瑾看到了那口古井。他心想,或許從井邊能找到出路。當他跑到井邊時,卻看到井中緩緩升起一股黑煙,那黑煙漸漸凝聚成一個人形,正是那年輕和尚的模樣。“你為何要打擾我的清淨?”那冤魂怒吼道。蕭瑾鼓起勇氣說道:“大師,你已犯下大錯,不應再在此處作祟,不如放下執念,轉世投胎去吧。”冤魂聽後,卻發出一陣狂笑:“我罪孽深重,早已無法超生,你也陪我一起留在這古寺吧。”說著,冤魂伸出雙手,向蕭瑾撲來。


    蕭瑾閉上眼睛,心中默默祈禱。突然,一道金光從他懷中射出,原來是他出門時母親給他的護身符。那金光將冤魂籠罩,冤魂發出痛苦的哀嚎。蕭瑾趁機在古寺中四處尋找破解迷陣的方法。他發現大雄寶殿中的佛像背後有一個暗格,打開暗格後,裏麵有一本佛經和一塊舍利子。蕭瑾拿起佛經和舍利子,迴到井邊。他口中念著佛經,將舍利子放入井中。隻見那冤魂漸漸平靜下來,黑煙也慢慢消散。


    隨著冤魂的散去,古寺中的迷陣也消失了。蕭瑾長舒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無意間化解了古寺百年的冤孽。當清晨的陽光灑進古寺時,蕭瑾走出寺門,迴頭望去,那古寺似乎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他帶著這段奇聞異事離開了深山,而那古寺的故事,也將在世間流傳,成為人們口中神秘的傳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睡前異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陵花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陵花開並收藏睡前異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