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話,她也不會迴來。]李思齊很篤定,陌冷寒這樣的商人,就算沒摻合灰色勢力或是道上的事,隻要他沒倒台,在和好前李如芸絕不可能輕易迴來,況且……


    李如芸懷孕了,就算得知房子拆遷,她也沒辦法奔波勞累,把房子留給對門鄰居則是劇情力量作祟,她就算不記得親弟弟的電話號碼,哭著說想念弟弟,去警察局一趟難道還沒法讓警察聯係人?


    就算霸總文女主腦子有病,想要找到弟弟,方法多的是。


    但無論如何,隻要李如芸想要出手房子,隻要她迴到老家,就必定會被陌冷寒盯上,想要避開的方法有很多,陌冷寒找到她的方法也很多,李如芸走得太急,隻能把產權贈予對門阿婆,還不能收太多錢,會留下痕跡。


    不論如何,房子的事情算是暫告一段落。


    ……


    最後的校園時光轉瞬即逝,實習後,李思齊並沒有選擇申請繼續住在宿舍裏,留校實習的學生本可以搬到一樓。


    原因無他,宿舍裏畢竟是多人寢,這個校區沒有研究生宿舍,男寢女寢隻有兩幢女寢一幢男寢是上床下桌四人間,其餘都是六人間,即使陸陸續續地改建,男寢也隻有衛生間沒有獨立浴室,隻有女寢那邊才配齊了獨立衛浴。


    宿舍裏平平淡淡過了三年多,快穿者從來就不是喜歡集體生活的人,因此半年前有一套學校附近的公寓到期之後就沒有再續租,等的就是實習期間臨時落腳。


    張教授是個很嚴厲的性子,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尤為嚴苛,日常生活中對於能入他眼的學生卻很寬厚,早在期中的時候就問過李思齊關於住處的打算,有這樣一位老教授幫忙,無論是留校住宿還是出去租房都很方便。


    老人隻要求一點:不能因為生活上的事耽誤工作學習。


    李思齊常常在學校圖書館自習,這一點讓張教授很喜歡,因此李思齊也承諾絕不會因為有了書房而選擇在空餘時間迴家自習,他自己也舍不得學校圖書館的優渥資源,個人的藏書又有幾人能比過一所名牌大學?就算快穿者讀過的書浩如煙海也不會選擇清靜而放棄圖書館。


    他過去寒暑假就會去張教授那裏打下手,如今上手更加嫻熟,張教授這樣嚴肅的人都會誇上一兩句,說這所大學這個專業十年內的學生加起來,都找不出一個他這樣優秀的人。


    這一點李思齊知道,本專業本身就相對冷門,他們學校不收該專業的研究生,但自從20世紀末校內設立這個專業至今,都沒有一個學生考上研究生,被特意請來的張教授從千禧年後就再也沒有給過院係領導好臉色看,差點兒就被母校給挖了迴去。


    李思齊在張教授麵前向來嘴甜,最重要是他專業知識吃得透、能力過硬所以他就算坐著看書都討張教授喜歡,自從實習後,原本接觸不到的圈內信息,張教授對他也從無藏私。


    金秋十月,李思齊便被張教授帶著去了一個學術會議。


    這一次因為沒有上一世的厭世buff,每天專心學習工作的人是很純粹的,胃口相對也很好,不過到了這種場合,雖然吃得開心不丟人,大佬們大多是慈眉善目的中老年人,但是要抓住機會,也不能一昧地吃。


    李思齊跟著張教授見了好幾位張教授的師兄師弟,還有本專業別專業相熟的老教授,身為張教授十多年來唯一收下的小助理,李思齊的體驗感覺就像到了過年走親戚的時候,陌生的慈祥麵孔和藹可親,在長輩麵前必不可少表演才藝,就算對答如流,也說得嗓子都快冒煙了。


    但是茶歇真的很好吃!一口小蛋糕一口氣泡水,補充糖分的上佳之選,李思齊專心吃飯的時候頭也不抬,一心暴風吸入。


    原主李思齊有一個習慣,他不喜歡一口甜一口鹹的吃法,更不喜歡吃東西的時候搭配果汁,他喜歡用清爽的飲料來搭配甜食,不吃有小蔥的湯,不吃海鮮與蔬菜一同烹飪的的食物。


    巧的是,茶歇上的三明治,其中一種就是鱈魚生菜三明治,李思齊很喜歡其他其他幾種三明治,尤其其中一種雞蛋三明治的雞蛋既像是剁碎拌沙拉醬又像是炒出來的黃油炒蛋,吃起來柔嫩香甜,格外有滋味。


    暴風吸入了兩大盤食物、半杯紅茶三杯小甜水後肚子裏總算填了個半飽,茶歇畢竟不是正經飯,李思齊就有一搭沒一搭地吃著,跟張教授他們討論之前的話題。


    正說著話,一位考古學教授就不知怎的湊過來說話,眼神還滴溜溜地轉,李思齊很有戒心,隻跟張教授他們說話,也不跟他搭話。


    但是人家是真有本事,也能旁敲側擊提出一些建議,看著李思齊吃點心的樣子又有點怪怪的,即使他掩飾得很好,李思齊還是感覺背後發毛,這人有種透過他看別人的錯覺。


    張教授性格比較直,直言讓對方有話直說,那位考古學教授才問:“張教授的這位學生,母親是不是姓石?”


    李思齊一遲疑,對方更加肯定了心裏的想法,連忙道出了這裏頭的淵源。


    原來這位考古學教授正是當年葉母石教授的同事,老友去世十餘年,竟然在這種會議上見到故人之子,不由大喜。


    老教授還要多問,卻被張教授擋了迴去,隻說時間緊不方便敘舊。


    茶歇時光短暫,下半場就輪到了張教授作報告,相比於之前在台下的隻言片語,現在才是屬於學者們的真正魅力時刻。


    張教授雖然不是行業內頂尖,但在一心做學術的學者當中,也有個中上水平,做完報告後全場掌聲雷動,也有些能用到這項技術的圈子那裏幾位教授在下台後圍過來詢問的,等到了下半場自由交流的時候,更是圍成一圈,擠都擠不出去。


    張教授和李思齊說得口幹舌燥,自然也就沒有留意到之前前來搭話的考古學史教授在人群外不甘放棄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改寫命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箐偌茵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箐偌茵陳並收藏快穿之改寫命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