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來客總是匆匆,他們連小點心都不吃一口,卻留下了許多漂亮的禮盒,又在書房裏喝了一壺又一壺茶水。
某一天,舒舒突然意識到,爺爺又喝空了一個茶葉罐子,於是她快活地跟爺爺要走了那個清香的大罐子,放在房間裏的架子上等過兩天姐姐放假一起做手工。
不過那些人在國慶前一天來過之後就不再來了,那天晚上姐妹倆睡在了一塊,第二天賴床到了太陽曬屁股,走出房門去就聽到爺爺在樓下看電視。
於是舒舒問:“姐姐姐姐!要下去嗎?”
趙溫雅越來越難以拒絕妹妹,也跟著活潑愛鬧起來。
姐妹倆悄悄溜下樓,那一身老舊的顏色卻在心底烙下一抹紅。
趙衛國穿著一身陳舊的軍裝,板板正正,雖然舊卻極幹淨整潔,胸前掛著勳章,而他身前打開的盒子裏是更多的勳章。
於是稚童們放輕了腳步,懵懵懂懂裏刻下了印象。
這其實是趙溫舒第一次直觀了解到這個國家,比起趙溫雅那些洋洋灑灑半部的激揚人生,軍人的氣勢如一把劍,讓她迴想起原世界那些桀驁不羈的哨兵。可是即使老兵已經退伍多年,身上的傷病也讓他遠不如當年,卻有著星際時代哨兵們遠遠不如的氣勢,一往無前,比山更沉穩,比利劍更鋒銳。
趙溫舒不知道那是什麽,但是怎會有人不為這種氣勢動容呢?這也許就是他在這個世界將要得到的最珍貴收獲。
她又看看身旁的趙溫雅,小女孩的眼睛亮如星子,是她頭一迴見如此明亮,總讓她想起上個世界的嫂子。
看著那恍然與劇情重合的小身影,她意識到她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兩小隻在這肅穆的氣氛下悄悄溜到爺爺身邊,筆筆直地坐到了電視機裏結束,這才被爺爺大手一撈,一起抱到了膝蓋上。
那天她們聽爺爺講了許多過往的事,十一點草草吃了午飯,又聽了一下午。
趙衛國從不糊弄小孩,他講的故事也原原本本是真實的模樣。
那些番外裏提及的歲月,那些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的過往,也許趙通都沒好好坐下來聽父親講過,而小小的趙溫舒和趙溫雅,趴在爺爺腿上聽那些故事流淌成一首歌。
於是在國慶,她們擁有了最初的紅色教育,伴著爺爺身上和匣子裏失去主人的勳章,構成了通往未來的堅定基石。
她們那時哪裏知道,那是一段最輝煌最悲苦的時代裏,最渺小的人們去對抗時代的洪流,是不和平的年代人類的勇氣。也許再也不會有那個時代那麽多壯烈的故事,但是勇敢的人們就在那裏,一代又一代。
————————
國慶節吃得潦草,她們倆沒睡午覺,晚上早早就睡下了。
但是之後幾天可就快樂了,那些禮盒打開來,全是中秋的時令禮盒,廣東的水果月餅、蓮蓉蛋黃月餅和五仁月餅,蘇氏的椒鹽月餅,雲南的雲腿月餅,還有什麽大閘蟹,什麽水果禮盒,全都是最能饞小孩子的吃食。
除了時令禮盒,還有的禮盒裝著煙酒,也有裝著奶粉的,還有餅幹、糖果、巧克力、桃酥……
而中秋臨近,又正是假期,陳媽每天都會做上許多吃食,然後兩個小的吃得肚兒滾圓——潛移默化中,趙溫舒現在已經吃飯多過吃奶,隻是每天還要喝至少三奶瓶的奶,並兩袋鮮奶,連帶著趙溫雅也要每天喝兩杯鮮奶。
幼兒園的作業不多,趙溫雅又做得快,於是很快趙溫舒就發現姐姐已經做完了那點兒作業,就跑去跟爺爺撒嬌說要出去玩。
原主出去跟小孩子玩都是上幼兒園的時候了,而趙溫雅從小就不愛出去玩,於是這麽久了她們都沒有出去過幾迴。
但是國慶假期,跟著爺爺,姐妹倆終於在上海玩了一迴。
趙衛國其實也不知道這裏哪有適合遊玩的地方,他是上海人的兒子,但是他母親懷著他的時候已經離開了彼時未解放的上海,是在大後方生下的他。他在西南長大,在西雙版納擁抱過孔雀,也在昆明的花市與小夥伴嗅著花香浪費一整天,童年時代與青年時代都離上海很遠。
而他三十多歲迴了素昧蒙麵的老家,白手起家乘著時代的東風而起,那會他接觸最多的就是路邊的小飯館、合作夥伴們的辦公室,連親兒子都沒一塊兒逛過。
你若要問他上海哪裏值得玩?他隻想起來父親多次提過的黃浦江,民國時期夜上海紙醉金迷下的危險,還有父親提及許多次的港口。
————————
但即便如此,趙衛國還是給予了姐妹倆一段快樂的迴憶。
許多年後,當趙溫雅在食堂裏與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同事、友人、對手們聊起自己的故鄉,她迴想起的是那時街邊的石庫門與老洋房,想起街邊阿公阿婆聲音輕軟卻又在吵架時格外厲害的吳儂軟語,想起和爺爺走在路邊,妹妹坐在嬰兒車裏想要姐姐也上來一起坐,而爺爺在街邊隨手買根油條遞給她當點心。
那時趙衛國牽著趙溫雅的手,而趙溫舒伸長小短手硬是也握住爺爺,祖孫三人走過街頭巷口,走過最尋常煙火氣。
他們去劇院,去博物館,去看偉人故居,去看舊址與紀念館,上海那麽大那麽大,他們把時間都扔進去,染成繽紛的顏色。
也是那時候,舒舒說,以後每個有時間的假期,都想一起出來遊玩,在上海,在其他地方,要一直一直一起。那時小舒舒貼著姐姐,笑得又軟又甜,像是三月裏最幹淨明澈又暖洋洋的春光,於是趙溫雅心裏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隻是遊玩的時候覺得上海太大,有時候卻又覺得上海太小。
當趙衛國在城隍廟看見珠光寶氣的趙通四人時,他隻覺得煩人。
不隻趙衛國眼尖,而趙溫雅卻也看見了那邊特別顯眼的一家四口,於是她搶先捂住了舒舒的眼睛。但小姑娘並不記得,年幼的舒舒還記不清父親長什麽樣,而任務者要更快一步看到那頭顯眼的幾個人。
那時他們都沒想到,趙通看到了父親要帶著他的兩個女兒離開,卻仍毫不在意地走了過來。
而唐紅娟更是快走幾步,喊道:“呦,這不是咱爸嗎,您帶兩個孩子出來玩?”
某一天,舒舒突然意識到,爺爺又喝空了一個茶葉罐子,於是她快活地跟爺爺要走了那個清香的大罐子,放在房間裏的架子上等過兩天姐姐放假一起做手工。
不過那些人在國慶前一天來過之後就不再來了,那天晚上姐妹倆睡在了一塊,第二天賴床到了太陽曬屁股,走出房門去就聽到爺爺在樓下看電視。
於是舒舒問:“姐姐姐姐!要下去嗎?”
趙溫雅越來越難以拒絕妹妹,也跟著活潑愛鬧起來。
姐妹倆悄悄溜下樓,那一身老舊的顏色卻在心底烙下一抹紅。
趙衛國穿著一身陳舊的軍裝,板板正正,雖然舊卻極幹淨整潔,胸前掛著勳章,而他身前打開的盒子裏是更多的勳章。
於是稚童們放輕了腳步,懵懵懂懂裏刻下了印象。
這其實是趙溫舒第一次直觀了解到這個國家,比起趙溫雅那些洋洋灑灑半部的激揚人生,軍人的氣勢如一把劍,讓她迴想起原世界那些桀驁不羈的哨兵。可是即使老兵已經退伍多年,身上的傷病也讓他遠不如當年,卻有著星際時代哨兵們遠遠不如的氣勢,一往無前,比山更沉穩,比利劍更鋒銳。
趙溫舒不知道那是什麽,但是怎會有人不為這種氣勢動容呢?這也許就是他在這個世界將要得到的最珍貴收獲。
她又看看身旁的趙溫雅,小女孩的眼睛亮如星子,是她頭一迴見如此明亮,總讓她想起上個世界的嫂子。
看著那恍然與劇情重合的小身影,她意識到她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兩小隻在這肅穆的氣氛下悄悄溜到爺爺身邊,筆筆直地坐到了電視機裏結束,這才被爺爺大手一撈,一起抱到了膝蓋上。
那天她們聽爺爺講了許多過往的事,十一點草草吃了午飯,又聽了一下午。
趙衛國從不糊弄小孩,他講的故事也原原本本是真實的模樣。
那些番外裏提及的歲月,那些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的過往,也許趙通都沒好好坐下來聽父親講過,而小小的趙溫舒和趙溫雅,趴在爺爺腿上聽那些故事流淌成一首歌。
於是在國慶,她們擁有了最初的紅色教育,伴著爺爺身上和匣子裏失去主人的勳章,構成了通往未來的堅定基石。
她們那時哪裏知道,那是一段最輝煌最悲苦的時代裏,最渺小的人們去對抗時代的洪流,是不和平的年代人類的勇氣。也許再也不會有那個時代那麽多壯烈的故事,但是勇敢的人們就在那裏,一代又一代。
————————
國慶節吃得潦草,她們倆沒睡午覺,晚上早早就睡下了。
但是之後幾天可就快樂了,那些禮盒打開來,全是中秋的時令禮盒,廣東的水果月餅、蓮蓉蛋黃月餅和五仁月餅,蘇氏的椒鹽月餅,雲南的雲腿月餅,還有什麽大閘蟹,什麽水果禮盒,全都是最能饞小孩子的吃食。
除了時令禮盒,還有的禮盒裝著煙酒,也有裝著奶粉的,還有餅幹、糖果、巧克力、桃酥……
而中秋臨近,又正是假期,陳媽每天都會做上許多吃食,然後兩個小的吃得肚兒滾圓——潛移默化中,趙溫舒現在已經吃飯多過吃奶,隻是每天還要喝至少三奶瓶的奶,並兩袋鮮奶,連帶著趙溫雅也要每天喝兩杯鮮奶。
幼兒園的作業不多,趙溫雅又做得快,於是很快趙溫舒就發現姐姐已經做完了那點兒作業,就跑去跟爺爺撒嬌說要出去玩。
原主出去跟小孩子玩都是上幼兒園的時候了,而趙溫雅從小就不愛出去玩,於是這麽久了她們都沒有出去過幾迴。
但是國慶假期,跟著爺爺,姐妹倆終於在上海玩了一迴。
趙衛國其實也不知道這裏哪有適合遊玩的地方,他是上海人的兒子,但是他母親懷著他的時候已經離開了彼時未解放的上海,是在大後方生下的他。他在西南長大,在西雙版納擁抱過孔雀,也在昆明的花市與小夥伴嗅著花香浪費一整天,童年時代與青年時代都離上海很遠。
而他三十多歲迴了素昧蒙麵的老家,白手起家乘著時代的東風而起,那會他接觸最多的就是路邊的小飯館、合作夥伴們的辦公室,連親兒子都沒一塊兒逛過。
你若要問他上海哪裏值得玩?他隻想起來父親多次提過的黃浦江,民國時期夜上海紙醉金迷下的危險,還有父親提及許多次的港口。
————————
但即便如此,趙衛國還是給予了姐妹倆一段快樂的迴憶。
許多年後,當趙溫雅在食堂裏與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同事、友人、對手們聊起自己的故鄉,她迴想起的是那時街邊的石庫門與老洋房,想起街邊阿公阿婆聲音輕軟卻又在吵架時格外厲害的吳儂軟語,想起和爺爺走在路邊,妹妹坐在嬰兒車裏想要姐姐也上來一起坐,而爺爺在街邊隨手買根油條遞給她當點心。
那時趙衛國牽著趙溫雅的手,而趙溫舒伸長小短手硬是也握住爺爺,祖孫三人走過街頭巷口,走過最尋常煙火氣。
他們去劇院,去博物館,去看偉人故居,去看舊址與紀念館,上海那麽大那麽大,他們把時間都扔進去,染成繽紛的顏色。
也是那時候,舒舒說,以後每個有時間的假期,都想一起出來遊玩,在上海,在其他地方,要一直一直一起。那時小舒舒貼著姐姐,笑得又軟又甜,像是三月裏最幹淨明澈又暖洋洋的春光,於是趙溫雅心裏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
隻是遊玩的時候覺得上海太大,有時候卻又覺得上海太小。
當趙衛國在城隍廟看見珠光寶氣的趙通四人時,他隻覺得煩人。
不隻趙衛國眼尖,而趙溫雅卻也看見了那邊特別顯眼的一家四口,於是她搶先捂住了舒舒的眼睛。但小姑娘並不記得,年幼的舒舒還記不清父親長什麽樣,而任務者要更快一步看到那頭顯眼的幾個人。
那時他們都沒想到,趙通看到了父親要帶著他的兩個女兒離開,卻仍毫不在意地走了過來。
而唐紅娟更是快走幾步,喊道:“呦,這不是咱爸嗎,您帶兩個孩子出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