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是在夏末時來到了這個家。
趙溫舒不知道,趙通到底是說了什麽,才會把趙衛國氣成那個樣子。但是趙溫雅來時的窘迫,一眼可見。
在那之前先來了一位保姆,據說是爺爺托了曾祖父的關係找來的,是一個溫和可親的中年婦女,據說帶過很多家孩子,還自學過外語,自學了高中課本,整日裏都笑眯眯的。
而趙溫雅來的時候,新保姆陳媽正帶著趙溫舒在花園裏玩,那長得潦草的花園在她的巧手下修剪得好看,野趣卻不顯淩亂,還搭起了一座秋千,又在側邊建了一座紫藤的走廊,移栽來的紫藤過了花期隻剩綠茵茵的葉子,在夏季裏偷來一處清涼。
而汽車就停在了門口,不耐煩地滴嘟滴嘟按著喇叭,陳媽捂住舒舒的耳朵,卻看到那車隻停了這麽一下,就又走了,留下車尾氣一路揚長而去。
關著的鐵柵欄門外,卻還有一個瘦瘦小小的女孩兒,抱著一個不大的包,就站在門口,安安靜靜一句話也沒有。
爺爺從樓上的窗戶裏探出頭來,喊陳媽去開一下門。
於是舒舒明白過來,這就是“姐姐”了。
即使是附近鄰居,都能看出兩個小姑娘誰過得更好:5歲的趙溫雅臉上沒有多少嬰兒肥,手臂瘦瘦的,並不比妹妹高多少,安安靜靜,眼裏卻倔強。
2歲的趙溫舒白白嫩嫩,雖然因為天生體弱,並沒有圓到手臂胖成一段一段,卻也胖嘟嘟的,一看就知道很好捏,既能乖乖巧巧自己玩,也能快樂地笑鬧,一看就討人喜歡。
但是她們一眼就能看出相似來,相貌隻有五分相似,但是放到一塊,誰都能看得出她們是姐妹。
趙衛國隻說讓陳媽放人進來,舒舒卻吧嗒吧嗒跑過去就先抱了一下,然後對手足無措的趙溫雅露出大大的笑臉:“姐姐!”
————————
之後趙衛國就笑著問她,怎麽知道那就是姐姐?
舒舒眨巴眨巴眼,說:“爺爺之前講過呀!姐姐要來。”想了想又說:“看到姐姐,舒舒就知道是姐姐了呀。”
趙溫雅幾乎是什麽都沒帶被送了過來,她年紀小,卻害羞,到了房間裏頭才打開那個小包裹,裏頭隻有幾身換洗衣服,還有一個蘭音留下的掛墜。
陳媽問過趙溫雅,衣服隻有這幾身,而掛墜是記事時就在手上,其他什麽也沒有。平日裏唐紅娟不讓她出門,也隻管吃飽,棉衣毛衣過完冬就都不見了。
趙衛國聽得直皺眉,掛墜還是薑芷當初找出來塞給了趙溫雅,而蘭音家當初陪嫁了從聘禮到棉被到針頭線腦的許多東西,也不見趙通拿出來也不說給女兒保管,都哪去了?
趙衛國雖然說隻喜歡舒舒,卻也收拾出來了一個和舒舒一樣大的房間,就在舒舒隔壁屋,一樣有著漂亮的露台,裏頭內外兩間,還有一個小房間可以做成浴室,都是三樓過去給兒女們的屋子,當年他爺爺就是一視同仁裝得一樣大,後來也沒大改過。
趙溫雅已經5歲,所以不像趙溫舒那樣還在睡有圍欄的嬰兒床,趙衛國準備的架子床還掛了淺色的帷幔,靠在牆邊,旁邊還有一個床頭櫃。
臥室裏間還有梳妝台和大衣櫃,衣櫃裏掛了一半趙衛國按趙溫雅年紀買的小裙子小衣服,而梳妝台上還放了一些女孩子的玩具,底下還有一個插了鑰匙的小小保險櫃。
外間放著一個大書桌,側邊是一個空蕩蕩的書架,書桌上放著水彩筆、空畫冊和幾本繪本,拚音版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和三百千、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
再過去還有沙發和小桌子,都是很少女的公主風,在進門處還放了一處半隔斷,靠沙發那一邊是開放式儲物櫃,另一邊則是鞋櫃,裏頭放了幾雙小皮鞋,還有夏天穿的塑料水晶涼拖和天氣冷一些時的可愛小棉拖。
————————
趙溫雅來的頭幾天,還是謹言慎行,也不敢和老爺子多說話。她倒不是怕老爺子,眼神裏就沒有過害怕,卻很生疏。
陳媽每天進她房間打掃時,還看到她的玩具沒動過,依舊放在梳妝台上;書桌那裏畫冊和水彩筆也沒動,繪本和拚音版書倒是都連塑封都沒拆就擺在了書架上。
沒幾日她就敗在了舒舒的攻勢下。
舒舒畢竟還小,附近來來往往人又多,爺爺還不讓她出家門去玩,如今有了姐姐,總算有了年齡相近的玩伴,可高興壞了。
她每天都要跑去黏著姐姐,“姐姐姐姐”連話都多了起來,每天可忙可忙了,以前她總是很乖的在爺爺忙的時候自己玩,曬太陽時也很安靜窩在爺爺身上,現在有了一個姐姐,每天都興高采烈的。
她這麽愛黏人,趙溫雅也年紀小還沒徹底獨起來,不幾天就跟著話多了起來。
才不過兩周,趙衛國就發現,趙溫雅已經會和妹妹一塊玩玩具了,從花園到一樓二樓到兩人房間,每天都不知道倆個小的在哪裏玩,而且必定是他的寶貝舒舒帶頭。
趙溫雅也換上了衣櫃裏的小裙子,雖然那裙子因為她瘦看起來有些大,裙擺卻顯得長了,兩姐妹走在一起更相像,都是漂亮可愛的孩子。
而他也習慣了趙溫雅的存在,餐桌上一小口一小口吃得斯文的女孩,被妹妹拉著跑的趙溫雅,會來請教他問題的趙溫雅。
一不留神的時候,舒舒都已經在問姐姐學拚音了!
隻是開學趙溫雅就要去上幼兒園中班,趙通根本沒想起來趙溫雅的學校離老宅多遠,還是趙衛國在趙溫雅搬過來之前辦的轉學。
舒舒眼下有了同齡人,比先前要活潑許多,但也不好耽誤孩子學業,趙溫雅也是他親孫女。
於是老爺子就趁著某天趙溫雅和趙溫舒姐妹倆都在的時候,跟姐妹倆來了一場談話。
結果他剛開了個頭,舒舒就大聲說:“我知道我知道,爺爺是因為姐姐要上幼兒園啦~”
趙溫舒不知道,趙通到底是說了什麽,才會把趙衛國氣成那個樣子。但是趙溫雅來時的窘迫,一眼可見。
在那之前先來了一位保姆,據說是爺爺托了曾祖父的關係找來的,是一個溫和可親的中年婦女,據說帶過很多家孩子,還自學過外語,自學了高中課本,整日裏都笑眯眯的。
而趙溫雅來的時候,新保姆陳媽正帶著趙溫舒在花園裏玩,那長得潦草的花園在她的巧手下修剪得好看,野趣卻不顯淩亂,還搭起了一座秋千,又在側邊建了一座紫藤的走廊,移栽來的紫藤過了花期隻剩綠茵茵的葉子,在夏季裏偷來一處清涼。
而汽車就停在了門口,不耐煩地滴嘟滴嘟按著喇叭,陳媽捂住舒舒的耳朵,卻看到那車隻停了這麽一下,就又走了,留下車尾氣一路揚長而去。
關著的鐵柵欄門外,卻還有一個瘦瘦小小的女孩兒,抱著一個不大的包,就站在門口,安安靜靜一句話也沒有。
爺爺從樓上的窗戶裏探出頭來,喊陳媽去開一下門。
於是舒舒明白過來,這就是“姐姐”了。
即使是附近鄰居,都能看出兩個小姑娘誰過得更好:5歲的趙溫雅臉上沒有多少嬰兒肥,手臂瘦瘦的,並不比妹妹高多少,安安靜靜,眼裏卻倔強。
2歲的趙溫舒白白嫩嫩,雖然因為天生體弱,並沒有圓到手臂胖成一段一段,卻也胖嘟嘟的,一看就知道很好捏,既能乖乖巧巧自己玩,也能快樂地笑鬧,一看就討人喜歡。
但是她們一眼就能看出相似來,相貌隻有五分相似,但是放到一塊,誰都能看得出她們是姐妹。
趙衛國隻說讓陳媽放人進來,舒舒卻吧嗒吧嗒跑過去就先抱了一下,然後對手足無措的趙溫雅露出大大的笑臉:“姐姐!”
————————
之後趙衛國就笑著問她,怎麽知道那就是姐姐?
舒舒眨巴眨巴眼,說:“爺爺之前講過呀!姐姐要來。”想了想又說:“看到姐姐,舒舒就知道是姐姐了呀。”
趙溫雅幾乎是什麽都沒帶被送了過來,她年紀小,卻害羞,到了房間裏頭才打開那個小包裹,裏頭隻有幾身換洗衣服,還有一個蘭音留下的掛墜。
陳媽問過趙溫雅,衣服隻有這幾身,而掛墜是記事時就在手上,其他什麽也沒有。平日裏唐紅娟不讓她出門,也隻管吃飽,棉衣毛衣過完冬就都不見了。
趙衛國聽得直皺眉,掛墜還是薑芷當初找出來塞給了趙溫雅,而蘭音家當初陪嫁了從聘禮到棉被到針頭線腦的許多東西,也不見趙通拿出來也不說給女兒保管,都哪去了?
趙衛國雖然說隻喜歡舒舒,卻也收拾出來了一個和舒舒一樣大的房間,就在舒舒隔壁屋,一樣有著漂亮的露台,裏頭內外兩間,還有一個小房間可以做成浴室,都是三樓過去給兒女們的屋子,當年他爺爺就是一視同仁裝得一樣大,後來也沒大改過。
趙溫雅已經5歲,所以不像趙溫舒那樣還在睡有圍欄的嬰兒床,趙衛國準備的架子床還掛了淺色的帷幔,靠在牆邊,旁邊還有一個床頭櫃。
臥室裏間還有梳妝台和大衣櫃,衣櫃裏掛了一半趙衛國按趙溫雅年紀買的小裙子小衣服,而梳妝台上還放了一些女孩子的玩具,底下還有一個插了鑰匙的小小保險櫃。
外間放著一個大書桌,側邊是一個空蕩蕩的書架,書桌上放著水彩筆、空畫冊和幾本繪本,拚音版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和三百千、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
再過去還有沙發和小桌子,都是很少女的公主風,在進門處還放了一處半隔斷,靠沙發那一邊是開放式儲物櫃,另一邊則是鞋櫃,裏頭放了幾雙小皮鞋,還有夏天穿的塑料水晶涼拖和天氣冷一些時的可愛小棉拖。
————————
趙溫雅來的頭幾天,還是謹言慎行,也不敢和老爺子多說話。她倒不是怕老爺子,眼神裏就沒有過害怕,卻很生疏。
陳媽每天進她房間打掃時,還看到她的玩具沒動過,依舊放在梳妝台上;書桌那裏畫冊和水彩筆也沒動,繪本和拚音版書倒是都連塑封都沒拆就擺在了書架上。
沒幾日她就敗在了舒舒的攻勢下。
舒舒畢竟還小,附近來來往往人又多,爺爺還不讓她出家門去玩,如今有了姐姐,總算有了年齡相近的玩伴,可高興壞了。
她每天都要跑去黏著姐姐,“姐姐姐姐”連話都多了起來,每天可忙可忙了,以前她總是很乖的在爺爺忙的時候自己玩,曬太陽時也很安靜窩在爺爺身上,現在有了一個姐姐,每天都興高采烈的。
她這麽愛黏人,趙溫雅也年紀小還沒徹底獨起來,不幾天就跟著話多了起來。
才不過兩周,趙衛國就發現,趙溫雅已經會和妹妹一塊玩玩具了,從花園到一樓二樓到兩人房間,每天都不知道倆個小的在哪裏玩,而且必定是他的寶貝舒舒帶頭。
趙溫雅也換上了衣櫃裏的小裙子,雖然那裙子因為她瘦看起來有些大,裙擺卻顯得長了,兩姐妹走在一起更相像,都是漂亮可愛的孩子。
而他也習慣了趙溫雅的存在,餐桌上一小口一小口吃得斯文的女孩,被妹妹拉著跑的趙溫雅,會來請教他問題的趙溫雅。
一不留神的時候,舒舒都已經在問姐姐學拚音了!
隻是開學趙溫雅就要去上幼兒園中班,趙通根本沒想起來趙溫雅的學校離老宅多遠,還是趙衛國在趙溫雅搬過來之前辦的轉學。
舒舒眼下有了同齡人,比先前要活潑許多,但也不好耽誤孩子學業,趙溫雅也是他親孫女。
於是老爺子就趁著某天趙溫雅和趙溫舒姐妹倆都在的時候,跟姐妹倆來了一場談話。
結果他剛開了個頭,舒舒就大聲說:“我知道我知道,爺爺是因為姐姐要上幼兒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