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研發中心的重頭戲就是研製蒸汽機模型了。


    隻有製造一個適合的模型才能大致測算,按照他們現在工藝水平製造出來的蒸汽機實現多大的功率。這樣以後根據用途就可以造不同大小功率的蒸汽機了。


    蒸汽機的關鍵也在設計和鑄造,缸體、曲軸、活塞、齒輪等一應重要的零件都需要鑄造。


    這裏麵就是材料的強度和加工的精度。擱在後世難倒是不難,後世的材料都有,鑄造也簡單,就是要把做出來。


    但在大清朝,冶煉鑄造技術落後,憑著現在的工具還是有著很大的困難。


    但對這群工科的大專生來說,製造機械都在工科範圍內,這種困難無非就是時間問題,總比用試管火焰燈去玩氧化還原反應簡單。


    學堂也要開課,畢竟這些孩兒底子太差,除了柏家子弟識字外,其他瑤寨和萬尾島進來的孩兒都不識字,從零開始。


    那些個年齡大的,學要致用,一兩年就要畢業,更是時間一點都耽誤不得。


    萬尾島又送了十名新的學生來了,劉永陸還是存了私心,送來的依然是劉家子弟。


    從沈雲峰、田虎身上他深深體會到,知識就是力量,這好處超過銀子。這送來的好處還是先好了自己劉家吧。


    沈雲峰想想也是無奈,隻有隨他去吧,以後再說。


    這理化天才是要人口基礎的,也不知道現在選材範圍內能不能出上一個,還是看老天爺賞不賞吧。


    就在“豐南號”正月裏就熱火朝天的開展新一年建設的時候,正月還沒出,廣州那邊又響起了炮火。


    1月8日時候,琦善要求重開談判,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派人請求停戰。


    重開談判隻不過是琦善的虛與委蛇之計,道光帝的旨意未改,他怎敢在協議上簽字。


    和談重啟後,清軍趁和談間隙正在虎門要塞第二道防線橫檔和三門水道大興土木,在三門水道附近新修一座大型的隱蔽式暗炮台,炮位共計80門已部署20門。


    同時,三門水道處的小艇密密麻麻的,民夫在向水道打樁下排,企圖堵塞住航道,防止英軍艦艇沿著水道進入珠江。


    1月21日,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約》,要求割讓香港島、賠款600萬銀元。


    由於涉及土地割讓,琦善未簽字(此條約傳至倫敦,英國政府認為得到利益太少,也未簽字)。


    草約已經公布,英國人決定先占有再說,於是派兵於1月26日,強行占領香港。並要求清軍從香港撤兵。


    琦善卻沒有想到英國人竟如此決絕,他們在沒有得到簽字畫押的條約文書的情況下竟突然攻下香港,並將琦善答應的條約公布於眾。


    2月19日,虎門外口的英國艦隊得到從香港開來的援軍加強。


    2月23日,一隊英國小艇前往三門水道偵察那裏的通航情況。正在那裏幹活的清朝戰船和民夫一炮不發就丟下工具和材料逃走了。


    英軍還未來得及嘲笑中國人的懦弱,他們就突然遭到該處的隱蔽炮台射擊。這讓英國人十分生氣,大罵“中國人是狡猾的騙子。”


    小股英軍劃著艇靠岸登陸,占領了清軍隱蔽炮台,然後把用清軍的火藥把炮台和20尊大炮炸得稀巴爛。


    三門水道的堵塞物也被英國人輕鬆地用繳獲的火藥炸掉了。


    2月23日,由皇家海軍上校赫伯特率領“複仇女神號”與四艘輕艇從晏臣灣北上三門口,驅走清軍水師戰船和兵勇,並破壞尚未完成的炮台。


    武山軍營的清軍發炮攻擊,但不是因為距離過遠無法打穿英艦船殼,就是因為射技不精全掉落到水裏呢。


    “複仇女神號”伴隨著清軍的炮聲在三門水道轉了一圈後,返迴主力艦隊的泊點。


    2月24日,英軍司令向坐鎮靖遠炮台的關天培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交出剩餘的炮台退出虎門要塞,英軍保證撤退的清軍安全。


    已經見識過英國船堅炮利的關天培保持了沉默,以這種態度向英軍司令表達了他將會戰鬥到底的決心。


    2月25日中午,“複仇女神號”戰艦護送炮兵和130名英軍步兵在下橫檔島南側登陸。


    這次,清軍布置在海灘上的斥候及時將消息傳達到附近的橫檔炮台和永安炮台,兩炮台立即發炮,不過一如既往地這些炮火對於登陸英軍而言隻是禮炮和煙花。


    晚上,英軍已經在橫檔島的製高點建成了一個擁有3門重炮的野戰炮兵陣地。


    26日清晨,下橫檔島上的英軍炮兵陣地開火了。上橫檔島上的清軍炮台、軍營接連被命中,被動挨打的清軍根本無從反擊,大角、沙角炮台的混亂重現。


    上午10點,英艦出動。“伯蘭漢號”、“威爾威厘號”、輪船“皇後”號以及三艘小型船隻共6艘戰艦沿晏臣灣海岸航行,躲避威遠炮台和橫檔炮台的正麵火力。


    “伯蘭漢號”和“威爾威厘號”安全地繞道到威遠炮台和靖遠炮台的側麵幾百米處,清軍炮台根本沒有應對側麵來敵的準備。


    單方麵的大屠殺開始了,威遠炮台和靖遠炮台的圍牆被英艦的精確點射打得千瘡百孔,炮台內的清兵無從還擊就紛紛斃命倒地,柱柱黑煙從兩炮台內部升起幾要遮蔽天空。


    關天培竭力維持靖遠炮台守軍的士氣,但大規模崩潰已經近在眼前。


    6艘英艦經過長時間的炮擊後,才派出了300名士兵登陸輪流占領了靖遠和威遠炮台,掄著大關刀向登陸英軍猛撲過去的關天培被英軍用火槍打死了。


    威遠、靖遠炮台淪陷後,虎門各處炮台處境更為艱難。他們失去了自己的指揮官,隻是茫然地試圖逃竄或者繼續以大無畏的精神固守崗位,直到英國用炮彈和刺刀消滅他們為止。


    戰鬥戰至下午5時結束,虎門要塞除了兩座不在英軍進攻目標內的炮台其餘11座炮台盡數被摧毀殆盡,戰死受傷被俘的清軍接近2000人。


    此時,順著珠江,通向廣州大門向英軍敞開,英軍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輕傷5人。


    2月26日,廣東巡撫瓜爾佳·怡良上疏參劾,揭發琦善對英妥協,私訂《穿鼻草約》的賣國罪行。


    3天後,道光帝遂下旨將琦善革職,“鎖拿進京,查抄家產”。


    同時補授原刑部尚書祁貢為兩廣總督,未到任前由廣東巡撫怡良署理。


    道光帝亦加派他的侄子、禦前大臣奕山為靖逆將軍,任命戶部尚書隆文和湖南提督楊芳為參讚大臣,繼續向廣東增兵,並且否認《穿鼻草約》。


    3月2日,皇軍海軍的赫伯特上校,再次率艦深入珠江。


    赫伯特的艦隊在黃埔島遇到中國炮台炮擊,赫伯特令海軍陸戰隊從後方登陸,包抄中國炮台,這次行動造成中國守軍20人死亡,英軍1人戰死。


    1841年3月3日,知道自己已經要被免職的琦善派廣州知府餘保純前往英艦,要求老熟人義律停戰,理由是“琦爵即將罷黜”。


    義律開出休戰條件,包括賠款增至1200萬兩、割地增加尖沙咀(即九龍)、片麵最惠國待遇等。


    明確要求廣東將軍阿精阿、廣東巡撫怡良、前兩廣總督林則徐和鄧廷楨在3天內共同當麵蓋印。


    3天期限屆滿的前一天,3月5日,參讚大臣楊芳抵達廣東,由於奕山、隆文尚未到任,楊芳暫領廣東軍務。


    3月6日,停戰期滿,英軍再度開戰,攻陷獵德、二沙尾炮台,清軍大潰,該處距離廣州城隻有三公裏。同日,義律表示願意停戰。


    3月10日,楊芳向美國商船準許入港貿易的紅牌,以離間英、美兩國,意圖“以夷製夷”。義律聞訊,於當日宣布封鎖廣州。


    這時候的義律,還想著停戰談判,派人坐小船去給琦善送信。


    此時3月13日,琦善已被押送進京。


    清軍根本沒人知道這掛著小白旗的英國小船到底是來弄啥的,於是給了幾炮—這和談自然是沒成。


    義律見這大清根本沒有和談意願嘛,那就繼續開打吧。


    3月18日,南邊的河南島上的海珠炮台遭英軍攻破。


    蒸汽機船“複仇女神號”在此役中如入無人之境,該戰艦由於吃水淺,能夠在河域航行,全麵摧毀中國炮台,至此,廣州城的防禦設施完全遭到癱瘓。


    英軍登陸廣州南岸,重新迴到英國商館,升起英國國旗。


    3月18日,義律再次跟廣州當局說要和談。3月19日的談判中,義律提出隻要發告示:優待英國人、恢複通商,英軍將會撤退休戰。


    楊芳、怡良、林則徐三人共同商量後,答應了義律的要求,達成臨時休戰協議。


    在這次協議中,中英和平共處,廣州恢複貿易,各國商人均可入港貿易。


    此時的義律很清楚楊芳、怡良他們沒有實權。


    對義律來說,他知道唯一向北京施壓的方式,就是北上作戰。


    但是,英國遠征軍的兵力在1841年的當口,已經被分散了,一部分在廣州,一部分在舟山的定海,另外一部分士兵因為各種疾病被送迴了印度。


    換句話說,英國需要更多陸麵支持,新任陸軍指揮官郭富建議先控製住廣州局勢,並同時派人到印度求援,等到能投入地麵作戰的部隊集結完畢,再北上進攻。


    於是,廣州的一眾官僚等待奕山到來主持大局,英軍則等待後援暫時按兵不動,雙方形成了短暫的和平。


    廣州的海戰剛剛結束,萬尾島則迎來了一場海戰。


    安南海防的海賊阮文安終於找到了另外兩家也對萬尾島感興趣的海賊。


    一家頭目叫阮文海,也是海防人,他們團夥有四十多人,三條大船。


    另外一家是安南榮市州人,頭目叫黎月風,團夥二十多人,兩條大船。


    三家在過年前達成協議,一起進攻萬尾島,收益三家按照大船數分成。


    到萬尾島至白龍尾作案,他們最怕的是大清的廣東水師集體出動,如果水師集體出動圍剿,他們肯定會受到重大損失。


    但是阮文安還是說服他們,說西洋人正在廣州,隻要一打廣州,水師哪有精力煩到這角落的事情。


    隻要廣東水師煩不到這邊,欽州水師營那點人即使發現安南有諸多大船過來,也會裝死看不到。


    海賊們都在海上討生活,大部分都是天天盯著商船,在商船上薅點羊毛。


    商船們知道的事情,他們也都能知道,所以,廣州的事情,安南這些海賊大部分都知道。


    他們也都認為阮文安說的有理,富貴險中求,哪有沒有風險的事情,海上討生活不說當海賊,就是打漁也是早上出去,晚上不知道能不能迴來的鋌而走險。


    生死不說看淡,但海邊上人的生活就是這樣。


    三家海賊約定好後,都在各自準備和籌措,尤其是火器這玩意,幹票大的,都怕火器不夠用,都各自找有關係的其他海賊借用。


    當然,都是要拿銀子或者其他東西來抵押,附上租金,這也是海上的規矩。


    海賊沒有幾家富裕的,都指望著薅羊毛過日子,那是不夠的,所以,上岸為民下海為賊才是主流線路。


    像阮文安這樣徹底離開岸上的海賊並不多,所以,阮文安屬於那種心狠手辣的海賊,也是上岸搶劫的那種海賊,不然根本養不活一幫子人。


    即使這樣,也富裕不起來,岸上漁民也沒多富裕,有錢的都住在城鎮裏,他們也不敢進城鎮,所以搶來搶去也隻弄個溫飽。


    阮文安這一夥是因為在安南也上岸搶劫,所以在官府裏掛了號,沒辦法才把家小弄到島上東躲西藏,不然也不過這種生活。


    要知道,家小留在岸上種田打漁,至少能減少一些支出,這都帶上了,島上哪有多少田地給你種植。


    阮文安看著萬尾島眼紅捉急,也是因為口袋裏沒錢沒糧,要搏一把。


    裝備借來借去,風聲也出去了,先安州鄧姓那家也知道了,於是就悄悄派了隻小船劃到萬尾島,賣了個人情給萬尾島。


    畢竟,現在先安州鄧姓等於有一支在萬尾島住下了,這種關係處好了,就是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這個人情不做何時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