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老管扔在桌上的紅薯個頭,明明已經是能收獲的個頭了,但老管說不是,這至少還得半個月才到收獲期,那時候紅薯一個至少能有半斤。
跟在邊上的負責種植的柏家婦女說,要是自己柏家村種的紅薯能像老管種的這麽大,就紅薯的收獲能讓村裏人吃上半年飽的。
柏有誌挺不住了,拍了桌子表態,以後柏家要耕讀傳家,吃飽了才能讀書。
對,老管說,我是當先生出身的,你沒看到嗎,我都拿起鋤頭下田,這不說明吃飯比讀書要重要?
柏有誌點頭,這很有說服力!
於是,在老管親自主持部署指揮下,柏有誌族長親自抓落實推動,柏家村聲勢浩大的農業基礎大會戰開始了。
其實也就那幾件事,挖糞窖堆肥,旱田起高壟下底肥,整排水溝,上林間收集腐葉土和鳥屎。
還有就是要開荒擴大種植麵積,田地少了不行。
出力氣的活組織男人幹,田間細活還是女人幹。
有物流園的,不,“豐南號”的支援,農業基礎大會戰期間還是能吃飽飯的,碗裏是能看到肉星,碗底也是有點油水,那幹活的人力氣自然也有了。
雨季來了,這之前,所有旱田都起了高壟,挖好了排水溝。
今年不用擔心紅薯爛在地裏了,往年,雨季紅薯種了等於沒種,大部分都爛在田裏,收的份量和種下去的種薯差不多。
雨季前,稻子也收割了,收上來用鬥一量,我的個乖乖,去年一畝田收兩石多稻,今年收了快四石稻,這還是老管在抽穗前才介入的,要是從插秧的時候就開始按照他說的弄,那得收多少。
老管現在待遇比沈雲峰還好,柏有誌安排了兩個柏家的婦女跟在老管後麵伺候,端茶倒水,傳令指揮。
柏有誌也有他的小心思,他選的都是心思伶俐的女人,要把老管那些栽種技術都要學到手,這樣才能長久有飯吃。
稻穀收成好,眼看著紅薯又要收了,算是豐收了。
有了糧食,柏有誌的心思就活了起來,他找到沈雲峰商量,他想搞點糧食下山換換東西。
沈雲峰說你想換啥。柏有誌說換點鐵器啊,種田也要鐵器,刀箭也要鐵器啊。
沈雲峰說,有誌兄,鐵器就不用換了,我那裏有,保證夠用。
要換就換點火藥,火藥這玩意種不出來。
柏有誌嗬嗬一笑:“沈總,別的要換,火藥這個不用,你信我的,我家的出身你是不是忘了?”
“你有存貨?”沈雲峰大喜。“多嗎?”
“多,白家從來就沒斷過,家祖有訓:火器可禦敵,也要保家。”
柏有誌小聲說:“我說換鐵器就是想多造幾隻火銃,沒鐵器可不行。”
“鐵器你不用管,我有,你要造,可以。那山下還有啥要換的,鹽!對了,你們柏家不是不能下山嗎?”沈雲峰突然想起來這個事。
“鹽不用下山,埡口那裏常有走私海鹽的,常有人來這裏走私海鹽換糧食,我們去那裏換比集市買官鹽劃來。”
柏有誌接著說:“我們下不了山,這裏下去十來裏,有個瑤寨,那裏的瑤人不是土生的,是湖南那邊遷徙過來的,外來戶,也不受本地瑤族待見。平時他們幫我,我們幫他們,互相照應,一應物事,他們幫我們換,有時候我們也有人穿著瑤族的衣服跟著去。”
“哦,是這樣啊,那平時山上下去換糧食的多嗎?”沈雲峰問。
“都是換糧食上山的多,山上糧食不如山下產的多,不夠吃,山上都是獵獲和藥材送下山去換糧食和生活用品。”柏有誌解釋說。
“那不要換了,好好的,你把糧食送下去換東西,人家都會好奇的,沒什麽特別緊急的東西要換的話,千萬別幹。”沈雲峰一聽柏有誌這麽說,趕緊否決。
“那好,那就暫時不換。”柏有誌聽沈雲峰說的有道理,立刻從善如流。
“糧食的事情你別管了,讓管先生弄去,餓狼坪那裏我們又開辟了二十來畝地,等種上了,糧食肯定夠吃了。再多,咱們也沒那個人力種了。”
沈雲峰拋出一個重磅消息,他按照老管的吩咐,這些天在餓狼坪把一些平地用拖拉機和挖掘機都開辟過了,就等完成後讓柏家村的人去修整就好了。
“二十來畝!那得種多少稻穀!”柏有誌一下被這個重磅消息砸暈了。
“二十來畝是水田,還有旱田還沒開始弄。”沈雲峰又給出狠狠一記補了一拳。
“那,那種那麽多,那麽多糧食,不賣,要是壞了多可惜。”柏有誌直接跳躍到糧食儲存上了,他現在無比相信老管,隻要有地,老管就能弄出糧食。
“想那麽多幹嘛,你家那麽多人一天就吃兩餐,到時候吃三餐,都能活到六七十。”沈雲峰手一揮,豪氣的說。
“對對對,糧食不嫌多。”柏有誌連連點頭。
“你考慮的對,我們有糧食了,日子好過了,得防止別人來搶,火銃火藥都是得要的,這樣,你先別製,你家用的火銃用火引太慢了,我有兩杆火銃,不用火引,用的是底火,但這底火隻有英吉利才有,我手裏量也不多,明天拿過來,讓守門的用用,你也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借鑒的可能。”
沈雲峰準備把土槍扔給柏有誌折騰去,反正那玩意底火用完了就是燒火棍。
“唉!要是能造兩門炮擺在你們村口就好了,誰敢來轟誰!”沈雲峰想到這裏,隨口說了一句。
“炮不敢想,不敢想,那鑄造功夫不是說說就行,一般的鐵是不能鑄炮的”柏有誌幹笑著。
他沒聽懂沈雲峰是隨口一說,還真以為沈雲峰讓他造炮,心裏一抖,心想這哪裏能造出來。
“有誌兄,那個以後再說,先讓大家吃飽,健健康康的。我也有事和你商量,吃的事情解決了,咱們來把拉的事情解決一下,造紙。”沈雲峰把自己一直牽掛的事情說了出來。
“拉的事情,造紙?你意思那個……”柏有誌問。
“是的,就是那個,用樹葉擦屁股我想都不敢想,咱們得造紙。現在雨季了,管先生的農業基礎建設大會戰也結束了,給十個勞力,造紙。”沈雲峰說道。
就在村子的後麵,去餓狼坪的土坎之下,造紙作坊開始了運作。
第一件事就是燒製石灰,土坎下麵就是石頭,青色的石灰石,按照沈雲峰的規劃,以後要打通這道高坎,用路把餓狼坪和柏家村連起來。
這時候取走這裏的石灰石,也是為了下一步修路。原本沒有勞力做的事情,現在有了勞力,也就可以做了。
有煤有石灰石,燒製石灰不是太難的事情。幾次一試驗,小批量的生石灰就燒製出來了。
張大強,現在儼然是土法造紙技術複刻的技術帶頭人,清晨,張大強就帶了一批人踏上了采集原料的路途。
他穿梭林間,指導大家挑選著那些生長良好、纖維豐富的樹皮作為造紙的主要原料。
迴到簡陋的工坊,張大強首先將樹皮和稻草放入挖好的地池中,加入清水和生石灰,開始浸泡。
這個過程叫做“漚料”,目的是讓樹皮和稻草的纖維變得柔軟,便於後續的處理。
為了試驗,張大強組織人挖了幾個地池,按照各種配方“漚料”,包括竹子其他植物原料,看哪一種能造紙成功。
待“漚料”成功後,樹皮稻草或者竹枝充分軟化,有機質被析出後,張大強會將其撈出,放入水力石臼中反複搗碎,直至成為細膩的紙漿。
在前期試驗燒製生石灰的時候,沈鬆他們已經過來複製餓狼坪給老管製造的水力攪拌機,在這裏建了一個水力衝擊裝置,就和水力舂穀一樣,沒太大難度。
接下來,便是造紙的核心環節——抄紙。張大強取出一個在沈鬆那裏特別定製的極為細密的竹簾,輕輕浸入盛滿紙漿的大水槽中,然後迅速提起。隨著竹簾的提起,一層薄薄的紙漿便均勻地附著在上麵。
抄好的紙張被一張張疊放在木板上,然後張大強讓人抬起石塊壓緊,排出多餘的水分。隨後,這些濕漉漉的紙張被轉移到陽光下晾曬。
擦雜了稻草的紙是黃色的,比較軟一些,竹料多一些的紙要白一些,但更脆一些。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書寫的紙和擦屁股用的紙的配方各自都定下來了,下麵就是技術的不斷熟練了。
因為自己能造紙,不用拿銅錢買了,用紙的範圍對柏家村人來說已經可以用“奢靡”來形容。
不但擦屁股用上了紙張,在沈雲彤的推廣和據理力爭下,連婦女月事也用上了紙張。每個月幾個人忙上十天,造的紙張就可以滿足一村人的用度還有結餘。
“有誌兄,底火研製的如何啊?”
“慚愧,毫無進展。”
“有誌兄,可有進展?”
“慚愧,慚愧。”
“有誌兄,大強兄的紙張已經可以用了,你進展如何?”
“啊,還沒……”
“有誌兄,可有……”
“沒有。”
“有誌兄,紅薯幹製備好了,你可要看看,你那底火可有進展?”
“滾。”
“有誌兄,我想燒磚,要二十個勞力,你那底火?”
“滾,你自己去找人,別煩老夫!”
詩書教人禮儀,科學讓人信奉力量,詩書傳家的柏有誌變成耕讀傳家已經是蛻變,一旦被科學蠱惑,一杆現代世界的土槍就讓他墮入力量的地獄,已經毫無禮儀。
柏有誌兩個月毫無進展之後,於是出來在村裏轉悠,發現村民在村子後麵正在壘地基的時候,他驚奇的問這是幹啥。
“族長,沈總說,等磚燒製好了,給我們砌房子,讓我們先壘高地基,壘高一點,防潮。”
“啥,砌房子!沈雲峰不當人子,此種大事竟然不與我商量!我且找他說理去!”族長拉著他不讓去。
“老爺,你去說甚,給你柏家人蓋房子,你還去問罪。”
“這,那此等大事,他不與說道,置我於何地!”柏有誌其實是為了地位。
“老爺你一心鑽研,這村裏哪件事情你現在管過,我告訴你,不但有的吃,多的糧食都已經在試驗釀酒了,你管能有人家管的好?我不許你去,你也不看看現在白家兒郎個個吃飽了都有新氣象。別惹惱了人家,散手不管,你能怎地。”
族長夫人拉著他說:“沈總找老爺幾次,不都討衝走了,又不是沒人知道,你就說說理,沒人說公道話嗎?”
“哼,沈雲峰不當人子,拿底火誤我,待我研製出來,看他嘴臉。”
柏有誌恨恨的說著,然後問:“真的釀酒啊,糧食真的夠吃?你可別糊弄我。”
“我可沒糊弄你,紅薯收的堆積如山,管先生說雨季多雨潮濕,紅薯不好保存,要麽製成紅薯幹要麽釀酒,所以大家就弄了一些釀酒,一些做了薯幹,還有剩餘的就喂豬了。”族長夫人說。
“對了,他那燒製的磚頭,先砌的是豬圈,管老師說了,要科學養豬,豬必須和人隔離,以後喂豬的專門喂豬,其他人不能去,所以就在偏僻地方先砌了豬圈。”
“這,人還沒住上磚房,先讓豬住上,不當人子啊,不當人子!”柏有誌聽了痛心疾首。
“老爺,近一個月,村裏已經有三人懷上了。”夫人轉了話題。
“這麽多?”柏有誌驚訝的說。
“是啊,夥食好了,五穀養人,婦人受孕肯定容易多了。”夫人心裏還有半句沒說出來,男人肉食多了不也龍精虎猛。
“唉,懷上是好,同宗同姓,又怕累贅多了。”
家丁興旺,自然高興,可是想到近親婚配這害處,柏有誌還是憂心。
“誰不說是呢,要不是漢蠻不婚,白家娶了幾個瑤女,也不至於此。”夫人歎了口氣。
“你以為呢,瑤女也不嫁漢,就算我開通,人家瑤老也不會點頭。”
柏有誌歎了口氣說:“要是那幾位大人看上我白家女就好了。
跟在邊上的負責種植的柏家婦女說,要是自己柏家村種的紅薯能像老管種的這麽大,就紅薯的收獲能讓村裏人吃上半年飽的。
柏有誌挺不住了,拍了桌子表態,以後柏家要耕讀傳家,吃飽了才能讀書。
對,老管說,我是當先生出身的,你沒看到嗎,我都拿起鋤頭下田,這不說明吃飯比讀書要重要?
柏有誌點頭,這很有說服力!
於是,在老管親自主持部署指揮下,柏有誌族長親自抓落實推動,柏家村聲勢浩大的農業基礎大會戰開始了。
其實也就那幾件事,挖糞窖堆肥,旱田起高壟下底肥,整排水溝,上林間收集腐葉土和鳥屎。
還有就是要開荒擴大種植麵積,田地少了不行。
出力氣的活組織男人幹,田間細活還是女人幹。
有物流園的,不,“豐南號”的支援,農業基礎大會戰期間還是能吃飽飯的,碗裏是能看到肉星,碗底也是有點油水,那幹活的人力氣自然也有了。
雨季來了,這之前,所有旱田都起了高壟,挖好了排水溝。
今年不用擔心紅薯爛在地裏了,往年,雨季紅薯種了等於沒種,大部分都爛在田裏,收的份量和種下去的種薯差不多。
雨季前,稻子也收割了,收上來用鬥一量,我的個乖乖,去年一畝田收兩石多稻,今年收了快四石稻,這還是老管在抽穗前才介入的,要是從插秧的時候就開始按照他說的弄,那得收多少。
老管現在待遇比沈雲峰還好,柏有誌安排了兩個柏家的婦女跟在老管後麵伺候,端茶倒水,傳令指揮。
柏有誌也有他的小心思,他選的都是心思伶俐的女人,要把老管那些栽種技術都要學到手,這樣才能長久有飯吃。
稻穀收成好,眼看著紅薯又要收了,算是豐收了。
有了糧食,柏有誌的心思就活了起來,他找到沈雲峰商量,他想搞點糧食下山換換東西。
沈雲峰說你想換啥。柏有誌說換點鐵器啊,種田也要鐵器,刀箭也要鐵器啊。
沈雲峰說,有誌兄,鐵器就不用換了,我那裏有,保證夠用。
要換就換點火藥,火藥這玩意種不出來。
柏有誌嗬嗬一笑:“沈總,別的要換,火藥這個不用,你信我的,我家的出身你是不是忘了?”
“你有存貨?”沈雲峰大喜。“多嗎?”
“多,白家從來就沒斷過,家祖有訓:火器可禦敵,也要保家。”
柏有誌小聲說:“我說換鐵器就是想多造幾隻火銃,沒鐵器可不行。”
“鐵器你不用管,我有,你要造,可以。那山下還有啥要換的,鹽!對了,你們柏家不是不能下山嗎?”沈雲峰突然想起來這個事。
“鹽不用下山,埡口那裏常有走私海鹽的,常有人來這裏走私海鹽換糧食,我們去那裏換比集市買官鹽劃來。”
柏有誌接著說:“我們下不了山,這裏下去十來裏,有個瑤寨,那裏的瑤人不是土生的,是湖南那邊遷徙過來的,外來戶,也不受本地瑤族待見。平時他們幫我,我們幫他們,互相照應,一應物事,他們幫我們換,有時候我們也有人穿著瑤族的衣服跟著去。”
“哦,是這樣啊,那平時山上下去換糧食的多嗎?”沈雲峰問。
“都是換糧食上山的多,山上糧食不如山下產的多,不夠吃,山上都是獵獲和藥材送下山去換糧食和生活用品。”柏有誌解釋說。
“那不要換了,好好的,你把糧食送下去換東西,人家都會好奇的,沒什麽特別緊急的東西要換的話,千萬別幹。”沈雲峰一聽柏有誌這麽說,趕緊否決。
“那好,那就暫時不換。”柏有誌聽沈雲峰說的有道理,立刻從善如流。
“糧食的事情你別管了,讓管先生弄去,餓狼坪那裏我們又開辟了二十來畝地,等種上了,糧食肯定夠吃了。再多,咱們也沒那個人力種了。”
沈雲峰拋出一個重磅消息,他按照老管的吩咐,這些天在餓狼坪把一些平地用拖拉機和挖掘機都開辟過了,就等完成後讓柏家村的人去修整就好了。
“二十來畝!那得種多少稻穀!”柏有誌一下被這個重磅消息砸暈了。
“二十來畝是水田,還有旱田還沒開始弄。”沈雲峰又給出狠狠一記補了一拳。
“那,那種那麽多,那麽多糧食,不賣,要是壞了多可惜。”柏有誌直接跳躍到糧食儲存上了,他現在無比相信老管,隻要有地,老管就能弄出糧食。
“想那麽多幹嘛,你家那麽多人一天就吃兩餐,到時候吃三餐,都能活到六七十。”沈雲峰手一揮,豪氣的說。
“對對對,糧食不嫌多。”柏有誌連連點頭。
“你考慮的對,我們有糧食了,日子好過了,得防止別人來搶,火銃火藥都是得要的,這樣,你先別製,你家用的火銃用火引太慢了,我有兩杆火銃,不用火引,用的是底火,但這底火隻有英吉利才有,我手裏量也不多,明天拿過來,讓守門的用用,你也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借鑒的可能。”
沈雲峰準備把土槍扔給柏有誌折騰去,反正那玩意底火用完了就是燒火棍。
“唉!要是能造兩門炮擺在你們村口就好了,誰敢來轟誰!”沈雲峰想到這裏,隨口說了一句。
“炮不敢想,不敢想,那鑄造功夫不是說說就行,一般的鐵是不能鑄炮的”柏有誌幹笑著。
他沒聽懂沈雲峰是隨口一說,還真以為沈雲峰讓他造炮,心裏一抖,心想這哪裏能造出來。
“有誌兄,那個以後再說,先讓大家吃飽,健健康康的。我也有事和你商量,吃的事情解決了,咱們來把拉的事情解決一下,造紙。”沈雲峰把自己一直牽掛的事情說了出來。
“拉的事情,造紙?你意思那個……”柏有誌問。
“是的,就是那個,用樹葉擦屁股我想都不敢想,咱們得造紙。現在雨季了,管先生的農業基礎建設大會戰也結束了,給十個勞力,造紙。”沈雲峰說道。
就在村子的後麵,去餓狼坪的土坎之下,造紙作坊開始了運作。
第一件事就是燒製石灰,土坎下麵就是石頭,青色的石灰石,按照沈雲峰的規劃,以後要打通這道高坎,用路把餓狼坪和柏家村連起來。
這時候取走這裏的石灰石,也是為了下一步修路。原本沒有勞力做的事情,現在有了勞力,也就可以做了。
有煤有石灰石,燒製石灰不是太難的事情。幾次一試驗,小批量的生石灰就燒製出來了。
張大強,現在儼然是土法造紙技術複刻的技術帶頭人,清晨,張大強就帶了一批人踏上了采集原料的路途。
他穿梭林間,指導大家挑選著那些生長良好、纖維豐富的樹皮作為造紙的主要原料。
迴到簡陋的工坊,張大強首先將樹皮和稻草放入挖好的地池中,加入清水和生石灰,開始浸泡。
這個過程叫做“漚料”,目的是讓樹皮和稻草的纖維變得柔軟,便於後續的處理。
為了試驗,張大強組織人挖了幾個地池,按照各種配方“漚料”,包括竹子其他植物原料,看哪一種能造紙成功。
待“漚料”成功後,樹皮稻草或者竹枝充分軟化,有機質被析出後,張大強會將其撈出,放入水力石臼中反複搗碎,直至成為細膩的紙漿。
在前期試驗燒製生石灰的時候,沈鬆他們已經過來複製餓狼坪給老管製造的水力攪拌機,在這裏建了一個水力衝擊裝置,就和水力舂穀一樣,沒太大難度。
接下來,便是造紙的核心環節——抄紙。張大強取出一個在沈鬆那裏特別定製的極為細密的竹簾,輕輕浸入盛滿紙漿的大水槽中,然後迅速提起。隨著竹簾的提起,一層薄薄的紙漿便均勻地附著在上麵。
抄好的紙張被一張張疊放在木板上,然後張大強讓人抬起石塊壓緊,排出多餘的水分。隨後,這些濕漉漉的紙張被轉移到陽光下晾曬。
擦雜了稻草的紙是黃色的,比較軟一些,竹料多一些的紙要白一些,但更脆一些。
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書寫的紙和擦屁股用的紙的配方各自都定下來了,下麵就是技術的不斷熟練了。
因為自己能造紙,不用拿銅錢買了,用紙的範圍對柏家村人來說已經可以用“奢靡”來形容。
不但擦屁股用上了紙張,在沈雲彤的推廣和據理力爭下,連婦女月事也用上了紙張。每個月幾個人忙上十天,造的紙張就可以滿足一村人的用度還有結餘。
“有誌兄,底火研製的如何啊?”
“慚愧,毫無進展。”
“有誌兄,可有進展?”
“慚愧,慚愧。”
“有誌兄,大強兄的紙張已經可以用了,你進展如何?”
“啊,還沒……”
“有誌兄,可有……”
“沒有。”
“有誌兄,紅薯幹製備好了,你可要看看,你那底火可有進展?”
“滾。”
“有誌兄,我想燒磚,要二十個勞力,你那底火?”
“滾,你自己去找人,別煩老夫!”
詩書教人禮儀,科學讓人信奉力量,詩書傳家的柏有誌變成耕讀傳家已經是蛻變,一旦被科學蠱惑,一杆現代世界的土槍就讓他墮入力量的地獄,已經毫無禮儀。
柏有誌兩個月毫無進展之後,於是出來在村裏轉悠,發現村民在村子後麵正在壘地基的時候,他驚奇的問這是幹啥。
“族長,沈總說,等磚燒製好了,給我們砌房子,讓我們先壘高地基,壘高一點,防潮。”
“啥,砌房子!沈雲峰不當人子,此種大事竟然不與我商量!我且找他說理去!”族長拉著他不讓去。
“老爺,你去說甚,給你柏家人蓋房子,你還去問罪。”
“這,那此等大事,他不與說道,置我於何地!”柏有誌其實是為了地位。
“老爺你一心鑽研,這村裏哪件事情你現在管過,我告訴你,不但有的吃,多的糧食都已經在試驗釀酒了,你管能有人家管的好?我不許你去,你也不看看現在白家兒郎個個吃飽了都有新氣象。別惹惱了人家,散手不管,你能怎地。”
族長夫人拉著他說:“沈總找老爺幾次,不都討衝走了,又不是沒人知道,你就說說理,沒人說公道話嗎?”
“哼,沈雲峰不當人子,拿底火誤我,待我研製出來,看他嘴臉。”
柏有誌恨恨的說著,然後問:“真的釀酒啊,糧食真的夠吃?你可別糊弄我。”
“我可沒糊弄你,紅薯收的堆積如山,管先生說雨季多雨潮濕,紅薯不好保存,要麽製成紅薯幹要麽釀酒,所以大家就弄了一些釀酒,一些做了薯幹,還有剩餘的就喂豬了。”族長夫人說。
“對了,他那燒製的磚頭,先砌的是豬圈,管老師說了,要科學養豬,豬必須和人隔離,以後喂豬的專門喂豬,其他人不能去,所以就在偏僻地方先砌了豬圈。”
“這,人還沒住上磚房,先讓豬住上,不當人子啊,不當人子!”柏有誌聽了痛心疾首。
“老爺,近一個月,村裏已經有三人懷上了。”夫人轉了話題。
“這麽多?”柏有誌驚訝的說。
“是啊,夥食好了,五穀養人,婦人受孕肯定容易多了。”夫人心裏還有半句沒說出來,男人肉食多了不也龍精虎猛。
“唉,懷上是好,同宗同姓,又怕累贅多了。”
家丁興旺,自然高興,可是想到近親婚配這害處,柏有誌還是憂心。
“誰不說是呢,要不是漢蠻不婚,白家娶了幾個瑤女,也不至於此。”夫人歎了口氣。
“你以為呢,瑤女也不嫁漢,就算我開通,人家瑤老也不會點頭。”
柏有誌歎了口氣說:“要是那幾位大人看上我白家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