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生都在做閱讀理解...
洪荒:我剛穿越就無敵了? 作者:玄木冬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後,還有一行小字:
【若想讓伯邑考平安無事,就看西伯侯您,是想要選擇百姓,還是選擇自己的子嗣了。】
費仲的本意,是想要在姬昌這裏狠狠敲詐一筆。
選擇百姓還是子嗣的意思是,他也知道,姬昌手頭上,並不富裕。
用中譯中的話來講:
“你要救伯邑考,就必須壓榨百姓狠狠搜刮民財,不然,禮輕了可不放人!”
然而,姬昌和眾臣。
根本不這樣想。
很顯然,紂王這是要姬昌在守護百姓和拯救自己的兒子之間,做出抉擇!
這是對姬昌的一種道德考驗,還有政治逼迫!
紂王太陰險,太歹毒了!
“主公,此事,恐怕是紂王故意為之,想要借此打壓我們西岐。”
一位將領說道,他的臉上滿是憤怒與擔憂。
“對啊,這誰不知道,那費仲就是紂王最忠心的爪牙!”
“這費仲的意思,不就是紂王的意思嗎?”
另一位將領隨之附和,他緊握雙拳,雙目圓睜。
姬昌皺著眉頭,聽著眾臣的議論,沉思片刻後道:
“紂王無道,如今竟拿吾兒來威脅我,但為了西岐的百姓,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他的聲音沉重而堅定,眼中閃爍著痛苦與無奈。
“那主公,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臣子焦急地問道,“難道就任由伯邑考公子,在獄中受苦?”
姬昌長歎一聲:
“吾兒為了西岐,甘願冒險前往朝歌,如今身陷囹圄,我這個做父親的怎能坐視不管。”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飽含著對兒子的牽掛與愧疚。
“但我們不能中了紂王的奸計,此事,必須從長計議。”
姬昌在大廳內來迴踱步,心中思緒萬千。
此事一旦處理不當,不僅伯邑考性命難保,西岐也將麵臨滅頂之災!
可...紂王究竟是如何發現異樣的呢?
難不成......西岐有叛徒?
但那也不應該啊!
在座諸位,全是他的心腹。
再者,這些事情,他也沒有過多聲張。
“先下去吧,讓我好好想想。”
短時間也商討不出什麽好對策,於是,姬昌揮了揮手,屏退眾臣。
眾人聞聲,紛紛退去。
...
過了些許時日,姬昌依舊愁眉不展。
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每一個夜晚,他都在思念著兒子,內心備受煎熬。
白天,他又要強打起精神,思考應對之策。
這一日。
姬昌再次召集眾臣,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終於製定出了一個初步的應對方案。
……
與此同時,朝歌。
“費大人,那姬昌還未迴信?”
尤渾再度來到費仲住所,頗為急切,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臉上的焦慮顯而易見。
“哼,這姬昌真是大膽!”
費仲此刻,也有些煩躁,他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
原本這就是私底下的事情。
你送送禮,我點點頭,伯邑考不就迴西岐了嗎?
但是這姬昌,連禮都不願意送?
還想要兒子?
你要個屁啊!
不把我放在眼裏,你還想好?
“費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尤渾停下腳步,看向費仲。
費仲沉思片刻,大手一揮,對著尤渾說道:“走,隨我進宮麵見大王!”
“既然這姬昌不願吐出錢財,那就讓他把位置讓出!”
言罷,二人匆匆趕往王宮。
在見到紂王帝辛後,費仲立刻一臉諂媚,開始在紂王耳邊吹耳旁風:
“大王,那姬昌實在是囂張至極,完全不把您的旨意放在眼裏。”
“哦?竟有此事?”
紂王皺起眉頭。
尤渾趕忙接著說:
“大王,姬昌擁兵自重,對您的命令置若罔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費仲繼續道:“大王,自那日後,吾等便將伯邑考抓迴牢裏,想以此逼迫姬昌,讓其將晁田抓迴。”
“但那姬昌,居然恍若未聞,完全不把自己兒子的性命放在眼中。”
“若是沒有更大的謀劃,怎能如此?”
紂王的臉色愈發陰沉,說道:
“這姬昌,當真如此大膽?”
“大王,絕無虛言。”
費仲和尤渾齊聲說道。
抓迴晁田之事,說給姬昌沒?
說了!
甚至比關於伯邑考的信。
送的還要早。
什麽?
你說那姬昌為什麽沒有收到?
那誰知道,欺上瞞下,不是最基本的操作嗎?
不這樣搞,姬昌怎麽倒台?
他們手下,還怎麽進步?
反正送是送了,姬昌聽沒聽到,那就跟他們無關了。
“豈有此理,將伯邑考給本王帶來!”
帝辛聞言,心中一團邪火“噌”地冒出,怒目圓睜,對著手下大聲吩咐道。
片刻後,伯邑考被從牢中押出。
此刻的伯邑考,哪裏還有半分風度翩翩的樣貌。
他原本白皙的麵龐此刻沾滿了汙漬,頭發淩亂不堪,幾縷發絲胡亂地貼在臉上。
身上的衣衫襤褸,布滿了灰塵和血跡,顯得狼狽至極。
帝辛惡狠狠地盯著伯邑考,大聲喝道:“你那父親姬昌,竟敢無視本王的旨意,對本王的要求置若罔聞!”
伯邑考微微一怔,心中滿是疑惑。
旨意?
看來帝辛已經知曉父王在西岐所為,現在是押他來當麵對峙的?
伯邑考立馬想通其中關鍵,連忙替姬昌辯解道:
“大王,家父對大王一直忠心耿耿,絕不敢有絲毫違逆之心,其中或許有誤會。”
帝辛冷笑一聲,語氣淡漠道:“誤會?”
“本王已經給了他機會,讓他做出選擇,可他至今毫無動靜,難道這不是對本王的不敬?”
伯邑考聞言,眉頭緊皺。
完了!證據確鑿了!
父王怎麽這麽傻啊?
不管什麽要求,先答應下來,與帝辛周旋啊!
念及此,伯邑考急切道:
“大王,家父為人正直,這其中,必然不是那般意思啊!”
帝辛怒喝道:“住口!你這小兒,還在此為他狡辯。”
“本王告訴你,你父親的所作所為,已讓本王忍無可忍。”
“不過是讓他抓一逃兵而已,其中會有何誤解?”
逃兵?
就一逃兵?
伯邑考聞言,心中十分疑惑。
如果隻是抓一個逃兵,父王應該不會不答應啊!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逃兵。
身份特殊!
對西岐發展,有著極大幫助!
念及此,伯邑考也想通了其中關鍵。
應該是父王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所以才選擇了抗旨!
伯邑考心中思緒翻湧,他知曉父親的抱負和大義,所做的一切,必然是為了西岐的百姓。
為了更長遠的安寧。
而如今,自己若不能替父親化解這場危機,那父親多年的心血和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想到這裏,伯邑考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
“不行,不能毀了父王的計劃!”
伯邑考在心中再次告誡自己。
他暗暗下定決心,哪怕是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也要維護父親的聲譽和理想。
念及此,他挺直脊梁,朗聲道:
“大王,吾願以性命擔保,家父絕無忤逆之意。”
【若想讓伯邑考平安無事,就看西伯侯您,是想要選擇百姓,還是選擇自己的子嗣了。】
費仲的本意,是想要在姬昌這裏狠狠敲詐一筆。
選擇百姓還是子嗣的意思是,他也知道,姬昌手頭上,並不富裕。
用中譯中的話來講:
“你要救伯邑考,就必須壓榨百姓狠狠搜刮民財,不然,禮輕了可不放人!”
然而,姬昌和眾臣。
根本不這樣想。
很顯然,紂王這是要姬昌在守護百姓和拯救自己的兒子之間,做出抉擇!
這是對姬昌的一種道德考驗,還有政治逼迫!
紂王太陰險,太歹毒了!
“主公,此事,恐怕是紂王故意為之,想要借此打壓我們西岐。”
一位將領說道,他的臉上滿是憤怒與擔憂。
“對啊,這誰不知道,那費仲就是紂王最忠心的爪牙!”
“這費仲的意思,不就是紂王的意思嗎?”
另一位將領隨之附和,他緊握雙拳,雙目圓睜。
姬昌皺著眉頭,聽著眾臣的議論,沉思片刻後道:
“紂王無道,如今竟拿吾兒來威脅我,但為了西岐的百姓,我們不能輕舉妄動。”
他的聲音沉重而堅定,眼中閃爍著痛苦與無奈。
“那主公,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臣子焦急地問道,“難道就任由伯邑考公子,在獄中受苦?”
姬昌長歎一聲:
“吾兒為了西岐,甘願冒險前往朝歌,如今身陷囹圄,我這個做父親的怎能坐視不管。”
他的聲音微微顫抖,飽含著對兒子的牽掛與愧疚。
“但我們不能中了紂王的奸計,此事,必須從長計議。”
姬昌在大廳內來迴踱步,心中思緒萬千。
此事一旦處理不當,不僅伯邑考性命難保,西岐也將麵臨滅頂之災!
可...紂王究竟是如何發現異樣的呢?
難不成......西岐有叛徒?
但那也不應該啊!
在座諸位,全是他的心腹。
再者,這些事情,他也沒有過多聲張。
“先下去吧,讓我好好想想。”
短時間也商討不出什麽好對策,於是,姬昌揮了揮手,屏退眾臣。
眾人聞聲,紛紛退去。
...
過了些許時日,姬昌依舊愁眉不展。
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每一個夜晚,他都在思念著兒子,內心備受煎熬。
白天,他又要強打起精神,思考應對之策。
這一日。
姬昌再次召集眾臣,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終於製定出了一個初步的應對方案。
……
與此同時,朝歌。
“費大人,那姬昌還未迴信?”
尤渾再度來到費仲住所,頗為急切,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臉上的焦慮顯而易見。
“哼,這姬昌真是大膽!”
費仲此刻,也有些煩躁,他坐在椅子上,眉頭緊鎖。
原本這就是私底下的事情。
你送送禮,我點點頭,伯邑考不就迴西岐了嗎?
但是這姬昌,連禮都不願意送?
還想要兒子?
你要個屁啊!
不把我放在眼裏,你還想好?
“費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尤渾停下腳步,看向費仲。
費仲沉思片刻,大手一揮,對著尤渾說道:“走,隨我進宮麵見大王!”
“既然這姬昌不願吐出錢財,那就讓他把位置讓出!”
言罷,二人匆匆趕往王宮。
在見到紂王帝辛後,費仲立刻一臉諂媚,開始在紂王耳邊吹耳旁風:
“大王,那姬昌實在是囂張至極,完全不把您的旨意放在眼裏。”
“哦?竟有此事?”
紂王皺起眉頭。
尤渾趕忙接著說:
“大王,姬昌擁兵自重,對您的命令置若罔聞,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費仲繼續道:“大王,自那日後,吾等便將伯邑考抓迴牢裏,想以此逼迫姬昌,讓其將晁田抓迴。”
“但那姬昌,居然恍若未聞,完全不把自己兒子的性命放在眼中。”
“若是沒有更大的謀劃,怎能如此?”
紂王的臉色愈發陰沉,說道:
“這姬昌,當真如此大膽?”
“大王,絕無虛言。”
費仲和尤渾齊聲說道。
抓迴晁田之事,說給姬昌沒?
說了!
甚至比關於伯邑考的信。
送的還要早。
什麽?
你說那姬昌為什麽沒有收到?
那誰知道,欺上瞞下,不是最基本的操作嗎?
不這樣搞,姬昌怎麽倒台?
他們手下,還怎麽進步?
反正送是送了,姬昌聽沒聽到,那就跟他們無關了。
“豈有此理,將伯邑考給本王帶來!”
帝辛聞言,心中一團邪火“噌”地冒出,怒目圓睜,對著手下大聲吩咐道。
片刻後,伯邑考被從牢中押出。
此刻的伯邑考,哪裏還有半分風度翩翩的樣貌。
他原本白皙的麵龐此刻沾滿了汙漬,頭發淩亂不堪,幾縷發絲胡亂地貼在臉上。
身上的衣衫襤褸,布滿了灰塵和血跡,顯得狼狽至極。
帝辛惡狠狠地盯著伯邑考,大聲喝道:“你那父親姬昌,竟敢無視本王的旨意,對本王的要求置若罔聞!”
伯邑考微微一怔,心中滿是疑惑。
旨意?
看來帝辛已經知曉父王在西岐所為,現在是押他來當麵對峙的?
伯邑考立馬想通其中關鍵,連忙替姬昌辯解道:
“大王,家父對大王一直忠心耿耿,絕不敢有絲毫違逆之心,其中或許有誤會。”
帝辛冷笑一聲,語氣淡漠道:“誤會?”
“本王已經給了他機會,讓他做出選擇,可他至今毫無動靜,難道這不是對本王的不敬?”
伯邑考聞言,眉頭緊皺。
完了!證據確鑿了!
父王怎麽這麽傻啊?
不管什麽要求,先答應下來,與帝辛周旋啊!
念及此,伯邑考急切道:
“大王,家父為人正直,這其中,必然不是那般意思啊!”
帝辛怒喝道:“住口!你這小兒,還在此為他狡辯。”
“本王告訴你,你父親的所作所為,已讓本王忍無可忍。”
“不過是讓他抓一逃兵而已,其中會有何誤解?”
逃兵?
就一逃兵?
伯邑考聞言,心中十分疑惑。
如果隻是抓一個逃兵,父王應該不會不答應啊!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個逃兵。
身份特殊!
對西岐發展,有著極大幫助!
念及此,伯邑考也想通了其中關鍵。
應該是父王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所以才選擇了抗旨!
伯邑考心中思緒翻湧,他知曉父親的抱負和大義,所做的一切,必然是為了西岐的百姓。
為了更長遠的安寧。
而如今,自己若不能替父親化解這場危機,那父親多年的心血和努力,都可能付諸東流。
想到這裏,伯邑考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
“不行,不能毀了父王的計劃!”
伯邑考在心中再次告誡自己。
他暗暗下定決心,哪怕是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也要維護父親的聲譽和理想。
念及此,他挺直脊梁,朗聲道:
“大王,吾願以性命擔保,家父絕無忤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