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雲不禁在想,要是原主今天站在這象征著最高權力的勤政殿之中,會怎麽想,怎麽做?


    而自己作為二十一世紀來的人,當然有著與原主完全不一樣的思考和選擇。


    為了盡快恢複洛城的秩序,他命人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了第一號《新朝令》,貼出了告示,通告全城軍民。


    第一,新朝的軍隊會嚴守紀律,不會傷害任何一個百姓,更不會出現以往隨意搶奪百姓財物的事情。若有發現,定按軍紀嚴肅處理。


    第二,新朝的軍隊隻維持秩序,不幹擾百姓的生活。


    第三,原夏朝官員、將士,必須三天內到東城門登記,接受新朝的審查。凡是不去登記的,一旦查到,將給予責罰。


    第四,需要征集民工修複城牆和城門,除了一天三頓供應飯食外,還會按每人每天十文錢發給工錢,當天兌現,絕不拖欠。


    原本城中百姓以為新皇帝來了,免不了又是一通打砸搶。個個嚇得躲在家裏,不敢出門。此通告一出,一些膽子稍微大些的人試探著出來溜達。後來發現這新朝的軍隊果真如通告所言,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街上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還有不少人去報名參加修複城牆的工作。當他們當天領到工錢的時候,簡直有點不敢相信。原以為隻要能給口飯吃就不錯了,誰知竟然真的發給工錢。這還是頭一次。


    一傳十,十傳百,一下子全城百姓就都知道了,看來這個新朝廷跟原來還真的不一樣。


    第二天,來報名修葺城牆的竟然達到了前一天的十幾倍。


    人多了,幹起活來自然就快,第二天中午,原本倒塌的幾處城牆就被修繕一新了。可在發放工錢的時候,還是按照一天的工作量發給了十文工錢。再一次把京都的百姓給驚喜壞了。還有這樣的朝廷?不但不克扣,還多發,這樣的朝廷誰不喜歡?誰不擁護?


    僅僅修葺城牆這一件事,就贏得了京都洛城百信的心。


    三天過去,京都洛城的秩序逐漸恢複如初。甚至比三天前更好,更安全。


    老百姓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同時,那些原夏朝的大小官員、衙差、士卒以及宮中的那些太監、宮女、嬪妃,也陸陸續續來到東城門進行登記,接受審查。


    其中有些原本很是囂張跋扈慣了的,還沒認清形勢,誤以為新潮還是像以往那些改朝換代的一樣,無非就是換個人當皇帝,還能把他們這些根深蒂固的世家怎麽著。也就沒有把《新朝令》當迴事。


    誰知,到了第四天,直接開始了全城搜捕。


    根據舉報,派出了數隊官兵,抓捕那些沒有按照《新朝令》第三條要求按時登記的前朝公務人員。


    這其中就有太尉李俊。從姚鎮山的父輩開始,他就擔任了夏朝的禮部尚書,到了姚鎮山做皇帝的時候,又先後升任為大學士、太尉。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姚振河做皇帝的時候,也沒敢對他怎麽樣,因為不僅他自己位高權重,門生故吏更是遍布朝野上下,把控著各個部門實權。三個兒子,七個孫子,十人中,除了兩個尚未成年以外,其餘八人也都在朝中做官。在各州郡任職的人中,與他家沾親帶故的更是成百上千。說他家是夏朝第一家族也不為過。


    所以,當他的那些個門生惶恐不安地把這一消息告訴他的時候,他卻哈哈一笑。搖了搖頭,指著來人道:“你們啊,妄為我的門生,看事情竟然如此淺薄。”


    然後衝著門外:“奉生,來給他們上上課。”


    門衛進來一個十八九歲的錦衣公子,他是太尉李俊的第三個孫子,叫李奉生,在戶部任職。別看他才二十歲不到,已經官居五品。在地方上相當於郡守的品級了。這李奉生仰仗著家族勢力,一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恃強淩弱,囂張跋扈。


    他看看書房裏幾個官員,一臉倨傲,“聽我來跟你們分析分析。這大夏朝建立馬上百年了,你見過哪代皇帝登基不仰仗像我們家這樣的大族大戶的?”


    “沒有!”那些個官員搖搖頭。


    “那晉王姚振河登基,可謂是風雪雷霆了吧?結果怎樣?他也隻會欺負欺負那些小魚小蝦,像我們家這樣的,他敢得罪嗎?”


    “不敢!”那幾個再次搖搖頭,滿眼都是諂媚之色。


    “這個什麽傅......啥雲的......”


    “傅青雲。”一個官員提醒道。


    “傅青雲,也就一個小小的破虜將軍,一個鄉下泥腿子,一個莽夫,他懂什麽?他懂治國麽?他懂人情世故麽?他懂官場麽?”


    這一連三問,立即讓那幾個官員信心倍增。對啊,他傅青雲啥也不懂啊,要建立新朝,還不得仰仗我們這些人?


    同時也對眼前這個李小公子欽佩不已。看人家高門大戶出來的就是不一樣,分析問題那叫一個準,那叫一個透。


    還不忘朝這李奉生豎起大拇指,恭維一番。


    那李奉生更是得意,繼續說道:“就拿這修葺城牆來說吧,他這叫收買人心!別看他這一時好像讓那些窮鬼擁護他,其實後麵的問題多了去了,你以後征集民夫給不給錢?不給,那些窮鬼還擁護你嗎?給,你給得起嗎?哪裏來那麽多錢?國庫有嗎?”


    “對啊,沒有啊。”那幾人附和道。


    “再問你們,他傅青雲不仰仗我們這些人,他新朝廷還要不要呢?誰給他辦事?......不是說大話,隻要我們家跺一跺腳,整個京都要抖三抖。”


    “是,是,是。”那幾人連聲說道。心裏也踏實了許多。


    這時,那太尉李俊又補充道:“好了,該幹嘛幹嘛去,隻要有我李家在,這天就塌不下來。”


    這時,一個官員問道,“那我們還要去東城門登記嗎?”


    李俊一副看透一切的樣子,“那隻不過是嚇唬嚇唬那些沒有背景的人的。當不得真。”


    幾人這才放心地離去。


    誰知,幾人剛走沒一會兒,秦方伯就帶人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婿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狐獨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狐獨孤並收藏棄婿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