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軍開拔,在距離宿城十幾裏處紮下營寨。


    那些禁軍將領都不理解,之前急匆匆趕路,小命都快要跑沒了,現在到這兒了,卻又不著急打了,駐紮下來。玩兒呢?


    魏通並未解釋。


    之前,他急行軍是要解宿城之圍,在得知宿城已經被傅青雲攻占後,就不再著急了。


    更為重要的是,他在等。


    等什麽?沒人知道。


    有將領猜測說是他在等援軍。


    也有說是在等朝廷的退軍聖旨,畢竟宿城已經被攻占了嘛。


    說什麽的都有。


    傅青雲也覺得奇怪。


    魏通這家夥來了兩天了,既不走,也不打,他想幹嘛?


    又過了兩天,天氣進入了梅雨季節。


    一早,天就陰沉沉的,黑雲層層疊疊,似乎隨時就要塌下來一樣。


    到了晌午時分,開始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一時半會兒,沒有要停的跡象。


    魏通傳令所有將領立即到中軍帳聽令。


    禁軍將領們很不理解,這麽多晴天,不出戰,現在下這麽大的雨,竟然要出戰。真是神經病。可人家畢竟是主帥,沒辦法。隻能無奈歎氣。


    他們不知道的是,魏通等的正是這一天。


    自從上次被傅青雲打得潰敗之後,他就一直在思考,下次再和傅青雲的軍隊遭遇,如何破解。


    他發現,除了銀甲軍作為騎兵的優勢之外,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那轟天雷。炸死、炸傷以外,更厲害的是,對敵方心理上的摧殘,雷聲一響,馬匹受驚,根本不聽使喚,先自亂陣腳,其次是將士們被那雷聲和血腥的場麵嚇得無心再戰,根本聽不進任何軍令,也顧不上其他人,隻顧自己活命,紛紛潰逃。這才是導致戰敗的關鍵。


    他還發現,那轟天雷落地的瞬間,會爆發出火光。那就說明,隻有火才能讓其發揮威力。五行之中,隻有水能克火。那麽如果選在雨天,與其交戰,那傅青雲的轟天雷豈不是就發揮不了威力了。


    別說,他這麽一琢磨,心中豁然開朗。


    故而,大軍來到宿城後,一直遲遲沒有進攻,就是在等最近的大雨天氣。


    今天終於下雨了,真是天助我也。他心裏激動不已。


    不一會兒,將領們都到齊了。


    他隨即下令,全軍出擊,從東西南北四個門同時進攻,要讓傅青雲一時難以招架。


    如果對手是常規思維,還真沒法應對,宿城勢必被攻破。


    一炷香功夫,攻打北門的五千禁軍,首先向宿城發起了進攻。其餘三路人馬還在分別往東、西、南三門行進。


    宿城城頭,炮兵向傅青雲報告,炮彈可以打出去,但落地後估計不會爆炸,因為雨太大,火撚子在離開炮管到落地的這段時間裏會被雨水澆滅。


    傅青雲隻是說了聲知道了。炮兵們眼看著城下的敵軍如潮水一眼向城牆湧來,心裏很是著急。個個抄起刀槍,準備隨時投入到保衛戰中。


    那些朝廷禁軍推著登城雲梯,冒著瓢潑大雨向城牆跑來,由於雨太大,不僅嚴重影響了速度,而且還影響了視線,幾步開外,基本就看不清了。


    就在他們快要到達城牆的時候,在他們的背後殺過來數百名銀甲騎兵,這些禁軍根本毫無防備,瞬間倒下了一大片,雨水、血水混在一起,殷紅一片,汩汩流淌,令人不寒而栗,雙腿打顫。


    驚魂未定之際,又是一波衝鋒,隻覺寒光一閃,人還沒看清,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他們哪裏還顧得上攻城,個個拚命奔逃,又被下一波銀甲騎兵撞上,死傷無數。


    等到北門清除後,銀甲軍又如旋風一般來到了東門、西門和南門,同樣幾個衝鋒,禁軍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魏通的完美計劃徹底失敗。他失神地看著滿地的屍體和血水,心徹底死了。


    這一刻,他才認識到,自己與傅青雲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自己的行為在傅青雲眼裏到底有多可笑。


    自以為是的完美計劃,人家早就先你一步想到了。而且還早早架好了屠刀,等你把脖子伸過去。


    最後,隻帶著一些殘兵敗將逃迴京都洛城,等待他的也許是大獄,也許是刑場。


    接下來,傅青雲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建設宿城了。


    他按照涼州的模式,削減賦稅,精簡官府機構,發展農業、工業和商業,還鼓勵鄭北組建了商會,興辦了多所學堂,不拘一格選拔和任用人才。


    同時,也招募了三萬士兵,由秦方伯和鄭南負責組織訓練,自己也經常指導將士訓練。經過三個月的基本訓練,初步形成了戰鬥力。


    在這三個月裏,李鐵柱、管興、秦大虎等人帶領著銀甲軍,拉著火炮,攻城略地,不僅占領了宿州全境,還打下了信州、林州、楚州、湖州等五六個地方。地盤雖然沒有西北部七州大,但人口卻是西北部七州的兩三倍。因為這裏地理和氣候環境要比西北部好很多。


    他本以為朝廷會再次組織更多的軍隊來對付他的呢,誰知道,三個月過去了,也沒見到朝廷的軍隊,在擴大地盤的過程中,隻遇到戰鬥力較弱的各地城防軍。


    這些軍隊被俘虜後,經過重新篩選、整改和訓練,成為了各地的守城軍。


    這三個月裏,朝廷內部矛盾不斷,叛軍更是此起彼伏,根本無暇顧及傅青雲。


    首先是三皇子烑啟亮,在其外公朱相如的策劃下,直接讓天蠶教打出了“天啟當亮”的口號,公開爭奪太子之位。


    五皇子姚啟銘,也不甘示弱,與晉王眉來眼去,暗中勾結,也參與到太子之位的爭奪當中。晉王公開表示,如果讓姚啟銘做太子,就不再反對朝廷。


    皇帝姚鎮山得知三皇子和五皇子都有宮外勢力撐腰後,氣得暴跳如雷。但卻毫無有效的辦法。因為,他們除了宮外的這些地方勢力公開支持外,朝中的大臣們也是拉幫結派,早就投入了他們各自的陣營之中。


    今天問罪三皇子,一眾大臣立馬站出來,“不可,不可!”


    明天要責罰五皇子,又有另一撥大臣出來反對。


    最後,隻得拿懦弱的太子出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婿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狐獨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狐獨孤並收藏棄婿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