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位激動之情一點兒不亞於楚若兮和夏侯陽,那就是顧若明。


    慶州被天蠶教攻占後,百姓的日子更苦了,他曾冒死找到慶州天蠶教的堂主,希望盡快恢複民生,多為百姓的生計考慮考慮。


    他們非但沒有采納,反而說他妖言惑眾,把他關進了大牢,家人迫不得已,賣了房子和田地,上下打點,才把他救出來。


    前些時,全家隨著逃難的人群來到涼州,後來聽說定城正在大量招募教書先生,又輾轉來到了這裏。


    到這裏後,發現這涼州竟然一派繁榮景象,老百姓安居樂業,與蕭條淒涼的慶州相比,如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讓他吃驚的是,這裏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之高,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一個教書先生的俸銀竟然與縣衙師爺的俸祿一樣高。


    官府不僅大興學堂,鼓勵平民子弟讀書,還賒免學費。


    他常常感概,人們口中的活菩薩傅青雲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是什麽樣的思想,什麽樣的情懷,才能做到這種程度。


    可惜,自己從未見過這位傅將軍,隻能從人們口中了解一二。


    聽了剛才傅青雲的一番話,再一次刷新的他對傅青雲的印象。


    不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同時,一個新的想法在他心中產生。


    眾人散去。


    顧若明恭敬地邀請傅青雲到後堂,兩人促膝談心,直到夜深人靜之時。


    第二天一早,傅青雲來到州衙。便讓人去把顧若明請了來。請他與張宏共同執掌七州政務。


    顧若明不愧是西部三傑之一,一上任便發現了政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政令不統一。盡管發揮出了各個州、郡、縣自己的管理風格和潛力,卻也帶來了很多的矛盾。比如,有的縣歸屬郡管理,郡歸屬州管理,但也有不少郡縣遇到問題直接找傅青雲,繞過了州,而這些州對下麵的情況又不了解,政令實施時,有的郡縣執行,有的郡縣不執行。可以說是一片混亂。


    稱唿上也亂七八糟,有稱這七個州為新朝的,也有稱涼州的,涼州隻是七州之一,怎麽能代表七州呢?還有稱新軍的,新軍怎麽好作為地區的名稱呢?


    同樣,對軍隊的稱唿也是各不相同,有稱新軍的,有稱涼州軍的。


    這就導致在下達文書時,讓各級官員搞不清楚情況,造成混亂,甚至耽誤事情的實施。


    顧若明第一天上任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些弊端,絲毫沒給傅青雲留麵子。讓傅青雲既感到羞愧,又感到欣喜。


    因為自己確實對這些方麵不懂,完全跟著感覺走,想怎麽說就怎麽說,怎麽方便就怎麽做,根本沒有什麽章法和係統。


    而顧若明的到來,幫他發現了問題,指出了不足。並沒有想著拍馬屁,說好話。可見其心胸坦蕩,性格耿直,可委以重任。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甚至是爭論,總算確立了一些東西。


    一是所轄地區的名稱的確立。本來傅青雲是不想這麽早確立的,但大家還是一致堅持認為,你要跟周圍其它州、郡、縣以及大月國、元夏等國家和地區交往做生意,打交道,就得有個統一的名稱。否則人家不會認你。故而暫定為“梁”。一來,西北部曾經出現過梁國。二來,傅青雲的事業實際上是從梁家堡開始創立的。後來,有人稱大梁,也有人稱梁朝。


    版圖疆域目前包括,涼州全境、黃州全境、肅州全境、宕州大部分、泉州一半疆域、雍州大部分、晉州少部分郡縣。考慮到這隻是目前的疆域,所以還是按照原有的州、郡、縣區域,暫不合並,也不重新劃分。


    將涼州的定城暫定為大梁都城。


    顧若明任總理大臣,張宏任副總理大臣,梁俊任國子監祭酒,耿勝兼任刑部侍郎,高昌和暫任戶部侍郎,鄭海龍兼任兵部尚書,蔣詮兼任吏部尚書,程嬰、繆凱峰、郝明、姬友道等分別兼任其它部分官職。有些部門的尚書一職暫時不設,由侍郎總負責。


    另外,在傅青雲的要求下,還單獨設立了情報部、民生部和交通部。


    梁暉任情報部侍郎,兼任情報隊總隊長。


    民生部主要負責災民救濟、婦女關懷、兒童保護、老人福利、民間矛盾化解等事務,有意讓鄭婉玉、梁茹玉和寧若雪三人負責。隻是還沒得到當事人的同意。傅青雲心裏沒底。


    交通部目前主要負責修建公路以及交通維護與保養,由周海擔任員外郎,考慮到其文化水平目前較低,故而暫時沒有任命侍郎,而任命了一個比侍郎低兩個級別的官職。對此,周海激動不已,他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朝廷的官員,而且還是很重要的官員。


    其它部門則根據需要再確定是否設立。


    總之,本著機構從簡、人員精簡的實用原則,既有新思想,也考慮時代特點和人們的接受程度。太過超前,有可能翻車;因循守舊,不利於發展。


    至於傅青雲的稱唿,有的提議稱“梁王”,也有提出直接稱“皇帝”,還有認為先稱“丞相”或“大元帥”。傅青雲不喜歡高調,最後隻得暫先稱其為“上將軍”。傅青雲對此不以為意,叫傅將軍也可,叫上將軍也行。


    這天晚上迴到家裏,傅青雲又開始了忽悠。


    他先把那天在城西學堂遇到的事情聲情並茂地講述了一遍,幾女都對那個女扮男裝的姑娘既欽佩,又同情。


    傅青雲借機說道:“天下還不知道有多少如楚若兮這樣的女孩,一心求學,卻因人們陳舊的觀念束縛而抱憾終身。”說完還故意歎了口氣,然後狡黠地朝幾人瞥了一眼,看看她們的反應。


    梁茹玉似乎深有同感地歎道:“我小時候也很羨慕那些可以上學的男孩子,每次看到我哥讀書,我都想讀。”


    寧若雪翻了個大白眼,“就你?不把學堂給拆了就不錯了。”


    梁茹玉也毫不示弱,“你還說我?不知道是誰小時候把先生揍得三天下不了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婿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狐獨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狐獨孤並收藏棄婿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