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接到邊關告急文書後,沒有第一時間派兵,反而在朝堂上開始了無休止的爭論。爭論的客觀原因是,除了高闕外,九原、雁門都在告急,請求朝廷發兵,而朝廷可派兵力有限,到底先救哪裏?誰領兵?派多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皇帝也拿不定主意,一時無法決斷。當然很多大臣之所以爭論不休,其實都有自己的目的。
最後戶部尚書提議,先征集部分壯丁前往邊關,以解燃眉之急。這個餿主意竟然被皇帝采納了。試想一下,臨時征調的壯丁,一沒打仗經驗,二沒經過訓練,到了前線怎麽打仗?上了戰場豈不成了敵人的活靶子?
就這麽,傅青雲和他的那幫同村發小被征調去往了黃州,結果竟然走錯了,誤撞上了前往支援的大月國軍隊。
幾個月下來,蔣詮的確接收了不少壯丁,但他不忍眼看這些莊稼漢白白送了性命,此刻正被安排在朔方進行訓練。而高闕城經過幾個月的防守,原本六萬人的守軍已經消耗近一半,隻剩三萬多人。
本以為大月國前來支援,自己的壓力會減輕,誰知道,先前的那支大月國軍隊叛變了,現在派過來的大月國軍隊又被鴞國分兵阻擊在半路上。
更為關鍵的是,現在高闕城守軍由於要時刻提防鴞國隨時攻城,所以精神上一刻不敢放鬆,一兩個月尚可支撐,連續幾個月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誰受得了?而且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是頭,因此,將士們一個個精神不振,士氣低靡,一種悲苦無望的情緒在軍營中不斷蔓延,戰鬥力直線下降。
最近有幾次,鴞國人幾乎已經爬上了城頭,不過好在最後還是被打了下去。
高闕城危在旦夕!
東邊的九原、雁門也麵臨著同樣的困境,都在苦苦支撐。
大月國四萬人與鴞國左賢王部的五萬人對峙數日,互有傷亡,但大月國傷亡比較大一些。
這天清晨,正當大月國將士們還在睡夢中,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號角聲,這是遇到緊急軍情,同時還聽到了營帳外圍傳來一陣陣喊殺聲,原來是鴞國人又來偷襲了。
大家急忙穿上鎧甲,騎上戰馬,拿上刀槍,衝出營外,與正準備往裏衝的鴞國士兵戰在一處,一時間喊殺身、馬嘶聲、叮叮當當的武器碰撞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雙方幾萬人在方圓幾裏內,混戰在一起,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異常慘烈。這一戰下來,不知又有多少妻子沒了丈夫,多少子女失去父親,多少老人失去兒子。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就在這時,從大月國軍陣的後方又閃出一支人馬,包抄夾擊大月軍隊,大月軍不得不分兵抵擋,一時之間,大月軍陣大亂。
“西日阿洪將軍,你趕緊走,我斷後!”副將歐力布高聲說道。
“不行,我是主帥,哪有主帥不顧手下將士自己逃跑的?我斷後,你帶人從左邊突圍出去!”西日阿洪已經急紅了眼。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不願意逃走,隻能繼續苦戰。
眼看大批大批的敵人如潮水一般湧過來,大月國士兵成片成片倒下,再不走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西日阿洪發現左邊的敵人力量稍微薄弱,於是果斷下達命令:“全體將士,隨我從左邊向西南撤退!”
歐力布在前,西日阿洪斷後,一前一後,向外圍突圍。
經過左衝右突,拚命突圍,最終有一萬多大月士兵跟隨西日阿洪跑了出來。
他們絲毫不敢停歇,直奔西南方向。
此時的西南方向,梁家堡,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梁家堡的情報人員早就把戰場的情況報告給了傅青雲他們。
傅青雲讓人把大炮調整到仰角四十五度,並將最近趕製的幾十顆炮彈全部抬到了城頭上。上一次戰鬥,繳獲了不少武器,這樣就替換下了一些鏽的、鈍的武器,於是就有了不少鐵,用這些鐵趕製了幾十顆炮彈。遺憾的是,沒有足夠的鐵再打造一門大炮,要是再多一門火炮就更好了。
同時,兩個大隊的莊丁也紛紛拿上武器,整齊列隊,嚴陣以待。特戰隊在上一次的偷襲行動雖然沒有斬殺渾邪王的頭顱,但通過那一戰,殺死殺傷幾百鴞國人,而僅犧牲兩人,傷四人。第一次投入戰鬥就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已經很了不起了。其實,傅青雲真正的目的並非靠這支才訓練不久的隊伍實現斬首行動,而是希望通過這次行動磨礪他們,在實戰中進行訓練。
此時,每人穿著緊身衣,裹著頭巾,除了眼睛,麵部全部裹得嚴嚴實實,騎著戰馬,拿著彎刀,腰上配著弩箭,隨時準備出擊。
不一會兒,又有情報員飛奔前來報告,大月國士兵戰敗,大約一萬多人正往梁家堡方向而來,鴞國人在後麵緊追不舍,具體人數不詳。
“報告,距此還有二十裏。”
“報告,還有十裏。”
“報告,還有五裏。”
一炷香功夫,傅青雲站在城頭的角樓上,遠處煙塵滾滾,馬蹄隆隆,成片的人馬席卷而來。
“開城門!”傅青雲命令道。
吱呀吱呀,梁家堡的土城城門洞開。
大月國一萬多士兵在西日阿洪帶領下來到梁家堡城下,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才有可能說服堡主開城的,誰知,還沒到近前,堡寨大門已經打開。
這令西日阿洪心裏反倒不踏實起來,為什麽會城門洞開?不會是陷阱吧?
正在狐疑之時,突然從堡內衝出一人一馬,定睛一看,騎在馬上的是一名英氣逼人的年輕男子,手裏什麽武器也沒拿,正向這邊而來。走到近前,才赫然發現,來人原來是傅青雲。
西日阿洪心裏格外驚喜,想不到竟然在這裏又遇到了這個聰明而又勇敢的家夥,同時,也充滿了疑問,他怎麽會在這裏?怎麽從梁家堡內出來?
帶著這些疑惑,西日阿洪將軍衝傅青雲一抱拳:“傅將軍,你為何在此?”
最後戶部尚書提議,先征集部分壯丁前往邊關,以解燃眉之急。這個餿主意竟然被皇帝采納了。試想一下,臨時征調的壯丁,一沒打仗經驗,二沒經過訓練,到了前線怎麽打仗?上了戰場豈不成了敵人的活靶子?
就這麽,傅青雲和他的那幫同村發小被征調去往了黃州,結果竟然走錯了,誤撞上了前往支援的大月國軍隊。
幾個月下來,蔣詮的確接收了不少壯丁,但他不忍眼看這些莊稼漢白白送了性命,此刻正被安排在朔方進行訓練。而高闕城經過幾個月的防守,原本六萬人的守軍已經消耗近一半,隻剩三萬多人。
本以為大月國前來支援,自己的壓力會減輕,誰知道,先前的那支大月國軍隊叛變了,現在派過來的大月國軍隊又被鴞國分兵阻擊在半路上。
更為關鍵的是,現在高闕城守軍由於要時刻提防鴞國隨時攻城,所以精神上一刻不敢放鬆,一兩個月尚可支撐,連續幾個月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誰受得了?而且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是頭,因此,將士們一個個精神不振,士氣低靡,一種悲苦無望的情緒在軍營中不斷蔓延,戰鬥力直線下降。
最近有幾次,鴞國人幾乎已經爬上了城頭,不過好在最後還是被打了下去。
高闕城危在旦夕!
東邊的九原、雁門也麵臨著同樣的困境,都在苦苦支撐。
大月國四萬人與鴞國左賢王部的五萬人對峙數日,互有傷亡,但大月國傷亡比較大一些。
這天清晨,正當大月國將士們還在睡夢中,突然響起了急促的號角聲,這是遇到緊急軍情,同時還聽到了營帳外圍傳來一陣陣喊殺聲,原來是鴞國人又來偷襲了。
大家急忙穿上鎧甲,騎上戰馬,拿上刀槍,衝出營外,與正準備往裏衝的鴞國士兵戰在一處,一時間喊殺身、馬嘶聲、叮叮當當的武器碰撞聲、慘叫聲,響成一片。
雙方幾萬人在方圓幾裏內,混戰在一起,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異常慘烈。這一戰下來,不知又有多少妻子沒了丈夫,多少子女失去父親,多少老人失去兒子。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就在這時,從大月國軍陣的後方又閃出一支人馬,包抄夾擊大月軍隊,大月軍不得不分兵抵擋,一時之間,大月軍陣大亂。
“西日阿洪將軍,你趕緊走,我斷後!”副將歐力布高聲說道。
“不行,我是主帥,哪有主帥不顧手下將士自己逃跑的?我斷後,你帶人從左邊突圍出去!”西日阿洪已經急紅了眼。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不願意逃走,隻能繼續苦戰。
眼看大批大批的敵人如潮水一般湧過來,大月國士兵成片成片倒下,再不走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西日阿洪發現左邊的敵人力量稍微薄弱,於是果斷下達命令:“全體將士,隨我從左邊向西南撤退!”
歐力布在前,西日阿洪斷後,一前一後,向外圍突圍。
經過左衝右突,拚命突圍,最終有一萬多大月士兵跟隨西日阿洪跑了出來。
他們絲毫不敢停歇,直奔西南方向。
此時的西南方向,梁家堡,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
梁家堡的情報人員早就把戰場的情況報告給了傅青雲他們。
傅青雲讓人把大炮調整到仰角四十五度,並將最近趕製的幾十顆炮彈全部抬到了城頭上。上一次戰鬥,繳獲了不少武器,這樣就替換下了一些鏽的、鈍的武器,於是就有了不少鐵,用這些鐵趕製了幾十顆炮彈。遺憾的是,沒有足夠的鐵再打造一門大炮,要是再多一門火炮就更好了。
同時,兩個大隊的莊丁也紛紛拿上武器,整齊列隊,嚴陣以待。特戰隊在上一次的偷襲行動雖然沒有斬殺渾邪王的頭顱,但通過那一戰,殺死殺傷幾百鴞國人,而僅犧牲兩人,傷四人。第一次投入戰鬥就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已經很了不起了。其實,傅青雲真正的目的並非靠這支才訓練不久的隊伍實現斬首行動,而是希望通過這次行動磨礪他們,在實戰中進行訓練。
此時,每人穿著緊身衣,裹著頭巾,除了眼睛,麵部全部裹得嚴嚴實實,騎著戰馬,拿著彎刀,腰上配著弩箭,隨時準備出擊。
不一會兒,又有情報員飛奔前來報告,大月國士兵戰敗,大約一萬多人正往梁家堡方向而來,鴞國人在後麵緊追不舍,具體人數不詳。
“報告,距此還有二十裏。”
“報告,還有十裏。”
“報告,還有五裏。”
一炷香功夫,傅青雲站在城頭的角樓上,遠處煙塵滾滾,馬蹄隆隆,成片的人馬席卷而來。
“開城門!”傅青雲命令道。
吱呀吱呀,梁家堡的土城城門洞開。
大月國一萬多士兵在西日阿洪帶領下來到梁家堡城下,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才有可能說服堡主開城的,誰知,還沒到近前,堡寨大門已經打開。
這令西日阿洪心裏反倒不踏實起來,為什麽會城門洞開?不會是陷阱吧?
正在狐疑之時,突然從堡內衝出一人一馬,定睛一看,騎在馬上的是一名英氣逼人的年輕男子,手裏什麽武器也沒拿,正向這邊而來。走到近前,才赫然發現,來人原來是傅青雲。
西日阿洪心裏格外驚喜,想不到竟然在這裏又遇到了這個聰明而又勇敢的家夥,同時,也充滿了疑問,他怎麽會在這裏?怎麽從梁家堡內出來?
帶著這些疑惑,西日阿洪將軍衝傅青雲一抱拳:“傅將軍,你為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