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小妹開口了,鄭南也附和道:
“是啊,父親,我給了他十兩銀子,還故意出言羞辱於他,本以為他會出於尊嚴拒收這十兩紋銀,麵對我的故意羞辱,會出言反駁。如若果真那樣,我倒還敬他三分,可惜,他不但收了那十兩銀子,而且連屁也不放一個就答應了。小妹如何能嫁給這樣一個沒有骨氣的窩囊廢?”
鄭北也緩緩開口:“剛才母親和弟弟小妹所言皆是事實。”
鄭海龍皺起了眉頭。心中不覺感到奇怪。
家人應該不會說謊,可自己見到的傅青雲又與他們口中所說截然不同,這到底怎麽迴事?
“難道這小子是在藏拙?故意以此退婚?”
鄭海龍眉頭緊蹙,喃喃自語。
全家人一臉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爺(父親)這是怎麽了?心裏更加納悶。
鄭海龍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從遇到傅青雲,到前些天與他一番長談。把過程向全家人詳細講了一遍。繼而感歎道:
“......如果不是此子,我已經成了一堆白骨了,那些邊城數萬百姓也會慘遭鴞狗蹂躪奴役,是他,憑一己之力打跑了三十萬鴞狗,解救了邊城數萬百姓和將士,救下了我。其膽略、智謀,世間無雙,自古難有。如今已升任涼州五品都指揮使,未來封侯拜將,亦不在話下,前途不可限量。你們說他資質平平,懦弱無能?如果他資質平平,懦弱無能,世間還有誰可稱青年才俊?還有誰算得上年少英雄?”
一番話,如同一道炸雷,炸得鄭府上下個個內心掀起驚濤駭浪,萬丈波濤。
就連在一旁伺候的管家、丫鬟都震驚無比。
怎麽可能?一個人前後怎麽會發生如此巨大變化?
莫不是弄錯了?他們看到的傅青雲跟老爺口中的傅青雲不是同一個人。
隻有這才解釋得通。對,一定是這樣的!
想到這裏,姚氏說道:“老爺,你可把那位少年英雄傅青雲描述一番,他長什麽樣?身高幾何?家住哪裏?”
鄭海龍其實心裏也有所懷疑,聽姚氏這麽一說,於是便把他所見的傅青雲的長相詳細描述了一番。
這番描述,徹底打消了大家心中的懷疑:兩個傅青雲確實就是同一個人。可為什麽前後反差會那麽大呢?
最後,全家都同時想到了唯一的一種可能:故意藏拙,從而退婚。
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剛才鄭海龍在講述傅青雲如何帶著三千銀甲軍大破鴞軍,解救數萬邊城軍民之時,鄭婉玉心裏就後悔了,後悔當時魯莽的決定,同時伴隨著無盡的失落。這樣的一個少年英雄不正是自己所仰慕追求的嗎?當時自己怎麽就沒再好好試探、了解一番呢?
可想到傅青雲竟然為了退婚故意藏拙,更加失落,同時又帶著一絲惱怒:“你都沒見過我,就要與我退婚,為了退婚,竟然還故意藏拙。在你眼裏我就這麽不堪麽?”
想到這裏,心中的那份驕傲一下子崩塌了,眼淚不禁溢滿眼眶,繼而啪嗒啪嗒滴落下來。
姚氏心疼地輕聲安慰道:“此事不怪玉兒,當初誰知道他故意藏拙呀?要怪就怪姓傅的那小子。”
鄭海龍也心疼小女兒,於是便把氣撒到了姚氏身上,不禁責怪道:“如此明顯,你當初就看不出來?”
姚氏張了張嘴,本想說什麽,但又覺理虧,也怕鄭海龍再次發火,就沒敢說什麽。
鄭南也感覺鬱悶,自己竟然被這個姓傅的給蒙了。想到小妹一向對英雄才子傾慕不已,於是還是忍不住開口道:“父親,難道此事就這麽算了?”
“不行!”
還沒等鄭海龍開口,鄭婉玉卻搶先開口了。
大家紛紛轉頭看去。
鄭北的臉上甚至還有那麽一絲戲謔。
當看到全家人都詫異地看向自己,大哥的臉上甚至還帶著那麽一絲詭異的笑容,鄭婉玉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脫口而出的兩個字,已經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心思。臉一下紅了,害羞地把頭埋進母親的懷裏。
姚氏歎了口氣,轉頭看向鄭海龍,“老爺可有辦法挽迴這樁婚事?”
全家人再次齊刷刷地看向鄭海龍。鄭婉玉更是豎起耳朵,迫不及待地想聽聽父親有什麽好辦法。
鄭海龍皺著眉頭,想了一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在雁門,我得知此事,曾極力想挽迴這門婚事,邀請他來府上。卻還是被那小子給拒絕了。”
鄭婉玉聞言,又是一陣失落。眼淚再次不爭氣地簌簌落下。
鄭海龍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看來我得去一趟淮河縣了,隻有請親家母出麵,才有挽迴的可能。”
全家人聽到鄭海龍的話之後,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不覺眼前一亮,“對啊,怎麽把這茬給忘了呀?隻要薑氏同意這門婚事,傅青雲還有什麽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薑氏同意,傅青雲那小子還能翻了天不成?”
鄭婉玉臉上也立時浮現出笑意,隻是腮邊還掛著晶瑩的淚珠,顯得很是可愛。
姚氏滿眼慈愛地看著女兒,輕柔地撫摩著女兒的秀發。
鄭海龍站起身,“我這就趕往淮河縣。”
鄭北起身說道,“父親迴來還沒吃飯,先吃了飯,歇息一日再去吧。”
鄭海龍擺了擺手,“不吃了,我怕遲了,其他官宦世家早就下手了。現在那小子可香得很。”
鄭婉玉本來已經舒展的眉頭,立時又擰到了一起,眼睛又紅了,眼淚再次啪嗒啪嗒地掉下來。看得姚氏心疼不已。
鄭海龍不愧是行伍出身,雷厲風行,說著,已經走出府邸,命人帶上了兩箱子禮物和一遝銀票,前往淮河縣傅青雲老家。
前往給女兒說媒是一方麵,另外,他也想去看望一下傅茂山的遺孀,這些年,自己一直在邊關,沒有時間照顧他們一家,心裏一直感到愧疚。不如趁現在前去探望一番。
一日功夫,便到達了淮河縣。宿了一晚,第二天趕到了土塋子村。
“是啊,父親,我給了他十兩銀子,還故意出言羞辱於他,本以為他會出於尊嚴拒收這十兩紋銀,麵對我的故意羞辱,會出言反駁。如若果真那樣,我倒還敬他三分,可惜,他不但收了那十兩銀子,而且連屁也不放一個就答應了。小妹如何能嫁給這樣一個沒有骨氣的窩囊廢?”
鄭北也緩緩開口:“剛才母親和弟弟小妹所言皆是事實。”
鄭海龍皺起了眉頭。心中不覺感到奇怪。
家人應該不會說謊,可自己見到的傅青雲又與他們口中所說截然不同,這到底怎麽迴事?
“難道這小子是在藏拙?故意以此退婚?”
鄭海龍眉頭緊蹙,喃喃自語。
全家人一臉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老爺(父親)這是怎麽了?心裏更加納悶。
鄭海龍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從遇到傅青雲,到前些天與他一番長談。把過程向全家人詳細講了一遍。繼而感歎道:
“......如果不是此子,我已經成了一堆白骨了,那些邊城數萬百姓也會慘遭鴞狗蹂躪奴役,是他,憑一己之力打跑了三十萬鴞狗,解救了邊城數萬百姓和將士,救下了我。其膽略、智謀,世間無雙,自古難有。如今已升任涼州五品都指揮使,未來封侯拜將,亦不在話下,前途不可限量。你們說他資質平平,懦弱無能?如果他資質平平,懦弱無能,世間還有誰可稱青年才俊?還有誰算得上年少英雄?”
一番話,如同一道炸雷,炸得鄭府上下個個內心掀起驚濤駭浪,萬丈波濤。
就連在一旁伺候的管家、丫鬟都震驚無比。
怎麽可能?一個人前後怎麽會發生如此巨大變化?
莫不是弄錯了?他們看到的傅青雲跟老爺口中的傅青雲不是同一個人。
隻有這才解釋得通。對,一定是這樣的!
想到這裏,姚氏說道:“老爺,你可把那位少年英雄傅青雲描述一番,他長什麽樣?身高幾何?家住哪裏?”
鄭海龍其實心裏也有所懷疑,聽姚氏這麽一說,於是便把他所見的傅青雲的長相詳細描述了一番。
這番描述,徹底打消了大家心中的懷疑:兩個傅青雲確實就是同一個人。可為什麽前後反差會那麽大呢?
最後,全家都同時想到了唯一的一種可能:故意藏拙,從而退婚。
可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剛才鄭海龍在講述傅青雲如何帶著三千銀甲軍大破鴞軍,解救數萬邊城軍民之時,鄭婉玉心裏就後悔了,後悔當時魯莽的決定,同時伴隨著無盡的失落。這樣的一個少年英雄不正是自己所仰慕追求的嗎?當時自己怎麽就沒再好好試探、了解一番呢?
可想到傅青雲竟然為了退婚故意藏拙,更加失落,同時又帶著一絲惱怒:“你都沒見過我,就要與我退婚,為了退婚,竟然還故意藏拙。在你眼裏我就這麽不堪麽?”
想到這裏,心中的那份驕傲一下子崩塌了,眼淚不禁溢滿眼眶,繼而啪嗒啪嗒滴落下來。
姚氏心疼地輕聲安慰道:“此事不怪玉兒,當初誰知道他故意藏拙呀?要怪就怪姓傅的那小子。”
鄭海龍也心疼小女兒,於是便把氣撒到了姚氏身上,不禁責怪道:“如此明顯,你當初就看不出來?”
姚氏張了張嘴,本想說什麽,但又覺理虧,也怕鄭海龍再次發火,就沒敢說什麽。
鄭南也感覺鬱悶,自己竟然被這個姓傅的給蒙了。想到小妹一向對英雄才子傾慕不已,於是還是忍不住開口道:“父親,難道此事就這麽算了?”
“不行!”
還沒等鄭海龍開口,鄭婉玉卻搶先開口了。
大家紛紛轉頭看去。
鄭北的臉上甚至還有那麽一絲戲謔。
當看到全家人都詫異地看向自己,大哥的臉上甚至還帶著那麽一絲詭異的笑容,鄭婉玉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脫口而出的兩個字,已經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心思。臉一下紅了,害羞地把頭埋進母親的懷裏。
姚氏歎了口氣,轉頭看向鄭海龍,“老爺可有辦法挽迴這樁婚事?”
全家人再次齊刷刷地看向鄭海龍。鄭婉玉更是豎起耳朵,迫不及待地想聽聽父親有什麽好辦法。
鄭海龍皺著眉頭,想了一下,有些不確定地說道:“在雁門,我得知此事,曾極力想挽迴這門婚事,邀請他來府上。卻還是被那小子給拒絕了。”
鄭婉玉聞言,又是一陣失落。眼淚再次不爭氣地簌簌落下。
鄭海龍頓了一下,繼續說道:“看來我得去一趟淮河縣了,隻有請親家母出麵,才有挽迴的可能。”
全家人聽到鄭海龍的話之後,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不覺眼前一亮,“對啊,怎麽把這茬給忘了呀?隻要薑氏同意這門婚事,傅青雲還有什麽話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隻要薑氏同意,傅青雲那小子還能翻了天不成?”
鄭婉玉臉上也立時浮現出笑意,隻是腮邊還掛著晶瑩的淚珠,顯得很是可愛。
姚氏滿眼慈愛地看著女兒,輕柔地撫摩著女兒的秀發。
鄭海龍站起身,“我這就趕往淮河縣。”
鄭北起身說道,“父親迴來還沒吃飯,先吃了飯,歇息一日再去吧。”
鄭海龍擺了擺手,“不吃了,我怕遲了,其他官宦世家早就下手了。現在那小子可香得很。”
鄭婉玉本來已經舒展的眉頭,立時又擰到了一起,眼睛又紅了,眼淚再次啪嗒啪嗒地掉下來。看得姚氏心疼不已。
鄭海龍不愧是行伍出身,雷厲風行,說著,已經走出府邸,命人帶上了兩箱子禮物和一遝銀票,前往淮河縣傅青雲老家。
前往給女兒說媒是一方麵,另外,他也想去看望一下傅茂山的遺孀,這些年,自己一直在邊關,沒有時間照顧他們一家,心裏一直感到愧疚。不如趁現在前去探望一番。
一日功夫,便到達了淮河縣。宿了一晚,第二天趕到了土塋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