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突利覲見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作者:五指雲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冬臘月,長安城內銀裝素裹,巍峨的宮殿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更顯莊嚴肅穆。太極宮中,唐太宗李世民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龍袍加身,冕旒之下的麵容沉穩而威嚴,深邃的眼眸中透著洞悉一切的睿智。他身後的大屏風上,繪著壯麗的山河圖,似在無聲訴說著大唐的廣袤疆土與無上威嚴。
大殿兩側,文臣武將們整齊排列,衣袂飄飄,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得如同這寒冷的空氣一般。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也位列其中,李承乾身姿挺拔,目光中帶著思索與警惕;李泰微微昂首,眼神裏閃爍著好奇與狡黠;李治則略顯稚嫩,眼睛不住地打量著四周,對即將發生的接見充滿了懵懂與期待。
隨著一聲悠長的宣召:“突利可汗覲見!”沉重的殿門緩緩打開,一股凜冽的寒風裹挾著雪花趁機卷入,卻在觸碰到殿內溫熱的氣息時瞬間消散。
突利可汗昂首闊步踏入大殿,他身形魁梧壯碩,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一襲華麗的異域服飾,色彩斑斕卻不失莊重,珍貴的皮毛鑲邊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摩挲聲。他的臉龐輪廓分明,猶如刀削斧鑿,濃密的胡須在陽光下泛著黑亮的光澤,深邃的雙目猶如寒星,雖身處大唐宮殿,卻依舊散發著草原王者的不羈與豪邁。
行至殿中,突利可汗單膝跪地,右手握拳置於左胸,行了一個標準而又充滿敬意的草原大禮,同時高聲說道:“大唐天子陛下,突利可汗特來朝拜。陛下之威名,如雷貫耳,震撼草原。我突厥各部皆仰大唐之風采,如向日葵之向暖陽。近日我突厥遭遇諸多困境,仿若迷失方向的羔羊,深感唯有依靠大唐,方能保我族安寧。陛下之恩德,定如那滔滔黃河之水,潤澤我突厥大地。”聲音雄渾有力,在大殿內迴蕩,震得殿頂的塵埃似乎都微微顫動。
李世民微微抬手,聲音平和卻不失威嚴:“可汗不必多禮,起身罷。大唐與突厥,本就應如並蒂蓮花,和平共處,相互扶持。你能不遠萬裏前來,便是我大唐最尊貴的客人。朕已命人為你精心籌備了住處,你且安心在長安住下,細細品味我大唐的風土人情,定能讓你有賓至如歸之感。”
李承乾在一旁,微微眯眼,心中暗自思忖:“此突利可汗言辭雖極為恭敬,然其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思?是真心實意前來歸附,還是另有所圖?他這番表態,恰似那平靜湖麵下的暗流湧動,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危機四伏,我定要多加留意,莫讓其有可乘之機,以免影響我大唐根基與我之太子地位。”
李泰則眼珠一轉,心中暗念:“這突利可汗的到來,恰似上天賜予我之良機。若能借與他深入交流之際,巧妙探得突厥內部虛實,再尋得可利用之矛盾,加以分化瓦解,日後我於父皇麵前論及此事,必能彰顯我之謀略與智慧,於爭奪皇位之途增添重重砝碼。此乃天賜良機,我定要好好把握,絕不能讓它輕易溜走。”
李治天真無邪的眼睛裏滿是好奇,他小聲地對身旁的太監低語:“公公,你看那突利可汗,他的衣服好特別,他真的會在長安住很久嗎?他會不會想念他的草原和牛羊呢?”
李世民輕輕瞥了一眼李治,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寵溺,而後再次將目光投向突利可汗,說道:“可汗,旅途勞頓,且先入席休息,待朕與你慢慢詳談。”
於是,眾人移步至偏殿。偏殿內早已擺好了豐盛的宴席,珍饈美饌琳琅滿目,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烤得金黃酥脆的乳豬,猶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鮮嫩肥美的羊羔肉,滋滋冒油;還有那精致的點心,宛如盛開的花朵點綴其間。各類水果堆成小山,葡萄如紫寶石般晶瑩剔透,蘋果紅得似火。
眾人紛紛落座,李世民端起酒杯,杯中的美酒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琥珀色的光芒,宛如流動的火焰。他微笑著看向突利可汗,說道:“可汗,今日朕敬你一杯,願此杯酒化作和平之鴿,翱翔於大唐與突厥的天空之上,永保兩國情誼如鬆柏常青,堅不可摧。”言罷,一飲而盡。
突利可汗趕忙起身,雙手恭敬地捧起酒杯,仰頭飲盡,酒水順著胡須流淌,他豪邁地一抹嘴角,說道:“陛下厚愛,突利可汗感激涕零。陛下之仁德,仿若那草原上永不幹涸的清泉,滋養著世間萬物,使我突厥子民亦心向往之。陛下此杯酒,如同那溫暖的春風,吹進我等心中,讓我突利深感榮幸之至。”
酒過三巡,突利可汗的臉上泛起微微的紅暈,似是有了些許醉意,他微微歎了口氣,感慨道:“陛下啊,我突厥如今內部紛爭不斷,恰似一群失去牧人的駿馬,四處狂奔,亂作一團。有些部落被那野心蒙蔽雙眼,妄圖與大唐為敵,實乃愚不可及之舉。我雖身為可汗,竭力想要掌控局麵,然卻深感力不從心,猶如逆水行舟,艱難萬分。”
李承乾見縫插針,輕聲問道:“可汗,那依你之見,突厥內部哪些部落最為桀驁不馴,不安於現狀?”他目光緊緊鎖住突利可汗,似要從其表情中探尋出真相。
突利可汗抬眼看向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稍作停頓後說道:“太子殿下,此中最為棘手者,當屬頡利可汗舊部。他們仿若一群不甘被馴服的野狼,心中對往昔榮耀念念不忘,總妄圖挑起事端,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和平。這些人就像那隱藏在暗處的毒蛇,隨時可能竄出傷人,令人防不勝防。”
李泰聞聽,立刻接話道:“可汗,若大唐出兵相助你平定這些亂部,你意下如何?此乃一舉兩得之策,既能助你穩固地位,又能保我大唐邊境安寧。”他眼神熾熱,充滿期待。
突利可汗心中猛地一震,未曾料到李泰如此直白,他眉頭微微皺起,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魏王殿下,此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突厥各部落同屬一族,血脈相連,若貿然動武,恐如點燃火藥桶一般,引發更大規模的動蕩與混亂,到時局麵將難以收拾,後果不堪設想。此中利害關係,猶如蛛網般錯綜複雜,需從長計議,謹慎斟酌。”
李世民見此情形,輕輕放下酒杯,目光掃視眾人,沉穩地說道:“今日且將此事擱置一旁。今日相聚,旨在暢敘情誼,共賞這難得的和平盛景,莫要讓這些煩心事擾了此刻的歡愉。”他的話語如同定海神針,讓略顯緊張的氣氛稍稍緩和。
宴會結束後,李承乾找到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覺得突利可汗並未完全坦誠相待。他對突厥內部之事有所隱瞞,兒臣擔心他別有所圖。兒臣總覺得他的話裏有話,就像那藏著寶藏的山洞,外麵看著普通,裏麵說不定有什麽玄機呢。”
李世民說道:“太子,朕亦知曉。但如今形勢不明,不可操之過急。先以禮待之,再慢慢觀察。這就像釣魚,得有耐心,不能魚剛咬鉤就拉杆。”
李泰則迴到自己的府邸,對幕僚們說:“這突利可汗滑頭得很,想要從他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東西,還得費一番心思。我們得想個巧妙的法子,讓他主動吐露實情。我們得像那精明的商人,跟他做一筆雙贏的買賣,讓他覺得說出真話對他有好處。”
在此之後,李泰通過各種渠道給突利可汗送去禮物,同時暗示想要與他私下會麵詳談。他對送禮物的人說:“你告訴可汗,這禮物就像我們友誼的信物,我很期待與他促膝長談,像老朋友一樣分享彼此的故事。”
李治在自己的宮中,對乳母說:“乳母,突利可汗看起來很厲害,可他為什麽要到長安來呢?他是不是在外麵闖了禍,來求父皇幫忙的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裏,李承乾時常派人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心中的疑慮始終未消。他對自己的侍從說:“這突利可汗在長安多留一日,我便多一分不安。就像有隻無形的手,在我心頭撓著,卻又找不到源頭。這突利可汗就像一團迷霧,我怎麽也看不透他。”
而李世民則在思考著如何利用突利可汗的入朝,徹底解決突厥的隱患,讓大唐邊境永享太平。他站在皇宮的高處,望著漫天飛雪,心中暗道:“這突厥之事,就像這漫天的雪花,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脈絡可尋。朕定要理出個頭緒,保我大唐長治久安。這突厥問題就像一道難題,朕一定要找到那解題的關鍵,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此次接見,在這看似和諧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洶湧,各方心思各異,如同一場無聲的較量,而大唐與突厥的未來走向,也在這一次的會麵中,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又充滿變數的麵紗。
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也逐漸展開,他的到來不僅引起了朝廷內部的關注,也在民間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長安城的百姓們對這位來自草原的可汗充滿了好奇,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來求和的,有人猜測他是來求援的,甚至還有傳言說他帶來了草原上的神秘寶物。
在長安的驛館中,突利可汗的隨從們忙碌地整理著帶來的禮物和行李。突利可汗站在窗前,望著長安城的繁華景象,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尋求大唐的支持,更是為了在突厥內部紛爭中尋找一條生路。然而,麵對大唐朝廷的複雜局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與此同時,李承乾的侍從們也在暗中觀察著突利可汗的一舉一動。他們發現,突利可汗雖然表麵上對大唐朝廷恭敬有加,但私下裏卻與一些朝中大臣有著密切的接觸。這些大臣中,不乏對太子李承乾心存不滿之人。李承乾得知此事後,心中更加警惕,他決定親自出馬,試探突利可汗的真實意圖。
一天傍晚,李承乾以太子身份邀請突利可汗前往東宮赴宴。宴會上,李承乾故意提及突厥內部的紛爭,試圖從突利可汗的反應中窺探一二。突利可汗雖然表麵上應對自如,但眼中不時閃過一絲憂慮。李承乾看在眼裏,心中暗自盤算:“這突利可汗果然心懷鬼胎,看來我得更加小心。”
與此同時,李泰也在暗中行動。他通過自己的幕僚,向突利可汗傳遞了一些關於大唐邊境軍力的虛假信息,試圖誘使突利可汗露出馬腳。然而,突利可汗並非等閑之輩,他很快識破了李泰的計謀,並巧妙地避開了陷阱。
李治則在宮中繼續著他的天真無邪。他對突利可汗的到來充滿了好奇,時常向乳母和太監們詢問關於草原的故事。乳母們為了哄他開心,編造了許多關於草原英雄的傳說,李治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草原的向往也愈發強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逐漸接近尾聲。他深知自己此行並未達到預期的目的,但也不得不承認,大唐的繁華與強大遠超他的想象。在離開長安的前夜,突利可汗獨自站在驛館的庭院中,望著滿天星鬥,心中暗自祈禱:“願長生天保佑我突厥,願大唐與突厥的和平能夠長久。”
然而,曆史的車輪並不會因為個人的願望而停止轉動。突利可汗的離去,隻是大唐與突厥關係中的一個插曲。未來的日子裏,兩國之間的博弈與較量仍將繼續,而這場無聲的較量,也將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殿兩側,文臣武將們整齊排列,衣袂飄飄,鴉雀無聲,氣氛凝重得如同這寒冷的空氣一般。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位皇子也位列其中,李承乾身姿挺拔,目光中帶著思索與警惕;李泰微微昂首,眼神裏閃爍著好奇與狡黠;李治則略顯稚嫩,眼睛不住地打量著四周,對即將發生的接見充滿了懵懂與期待。
隨著一聲悠長的宣召:“突利可汗覲見!”沉重的殿門緩緩打開,一股凜冽的寒風裹挾著雪花趁機卷入,卻在觸碰到殿內溫熱的氣息時瞬間消散。
突利可汗昂首闊步踏入大殿,他身形魁梧壯碩,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一襲華麗的異域服飾,色彩斑斕卻不失莊重,珍貴的皮毛鑲邊隨著他的步伐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摩挲聲。他的臉龐輪廓分明,猶如刀削斧鑿,濃密的胡須在陽光下泛著黑亮的光澤,深邃的雙目猶如寒星,雖身處大唐宮殿,卻依舊散發著草原王者的不羈與豪邁。
行至殿中,突利可汗單膝跪地,右手握拳置於左胸,行了一個標準而又充滿敬意的草原大禮,同時高聲說道:“大唐天子陛下,突利可汗特來朝拜。陛下之威名,如雷貫耳,震撼草原。我突厥各部皆仰大唐之風采,如向日葵之向暖陽。近日我突厥遭遇諸多困境,仿若迷失方向的羔羊,深感唯有依靠大唐,方能保我族安寧。陛下之恩德,定如那滔滔黃河之水,潤澤我突厥大地。”聲音雄渾有力,在大殿內迴蕩,震得殿頂的塵埃似乎都微微顫動。
李世民微微抬手,聲音平和卻不失威嚴:“可汗不必多禮,起身罷。大唐與突厥,本就應如並蒂蓮花,和平共處,相互扶持。你能不遠萬裏前來,便是我大唐最尊貴的客人。朕已命人為你精心籌備了住處,你且安心在長安住下,細細品味我大唐的風土人情,定能讓你有賓至如歸之感。”
李承乾在一旁,微微眯眼,心中暗自思忖:“此突利可汗言辭雖極為恭敬,然其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心思?是真心實意前來歸附,還是另有所圖?他這番表態,恰似那平靜湖麵下的暗流湧動,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危機四伏,我定要多加留意,莫讓其有可乘之機,以免影響我大唐根基與我之太子地位。”
李泰則眼珠一轉,心中暗念:“這突利可汗的到來,恰似上天賜予我之良機。若能借與他深入交流之際,巧妙探得突厥內部虛實,再尋得可利用之矛盾,加以分化瓦解,日後我於父皇麵前論及此事,必能彰顯我之謀略與智慧,於爭奪皇位之途增添重重砝碼。此乃天賜良機,我定要好好把握,絕不能讓它輕易溜走。”
李治天真無邪的眼睛裏滿是好奇,他小聲地對身旁的太監低語:“公公,你看那突利可汗,他的衣服好特別,他真的會在長安住很久嗎?他會不會想念他的草原和牛羊呢?”
李世民輕輕瞥了一眼李治,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寵溺,而後再次將目光投向突利可汗,說道:“可汗,旅途勞頓,且先入席休息,待朕與你慢慢詳談。”
於是,眾人移步至偏殿。偏殿內早已擺好了豐盛的宴席,珍饈美饌琳琅滿目,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烤得金黃酥脆的乳豬,猶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鮮嫩肥美的羊羔肉,滋滋冒油;還有那精致的點心,宛如盛開的花朵點綴其間。各類水果堆成小山,葡萄如紫寶石般晶瑩剔透,蘋果紅得似火。
眾人紛紛落座,李世民端起酒杯,杯中的美酒在燭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琥珀色的光芒,宛如流動的火焰。他微笑著看向突利可汗,說道:“可汗,今日朕敬你一杯,願此杯酒化作和平之鴿,翱翔於大唐與突厥的天空之上,永保兩國情誼如鬆柏常青,堅不可摧。”言罷,一飲而盡。
突利可汗趕忙起身,雙手恭敬地捧起酒杯,仰頭飲盡,酒水順著胡須流淌,他豪邁地一抹嘴角,說道:“陛下厚愛,突利可汗感激涕零。陛下之仁德,仿若那草原上永不幹涸的清泉,滋養著世間萬物,使我突厥子民亦心向往之。陛下此杯酒,如同那溫暖的春風,吹進我等心中,讓我突利深感榮幸之至。”
酒過三巡,突利可汗的臉上泛起微微的紅暈,似是有了些許醉意,他微微歎了口氣,感慨道:“陛下啊,我突厥如今內部紛爭不斷,恰似一群失去牧人的駿馬,四處狂奔,亂作一團。有些部落被那野心蒙蔽雙眼,妄圖與大唐為敵,實乃愚不可及之舉。我雖身為可汗,竭力想要掌控局麵,然卻深感力不從心,猶如逆水行舟,艱難萬分。”
李承乾見縫插針,輕聲問道:“可汗,那依你之見,突厥內部哪些部落最為桀驁不馴,不安於現狀?”他目光緊緊鎖住突利可汗,似要從其表情中探尋出真相。
突利可汗抬眼看向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猶豫,稍作停頓後說道:“太子殿下,此中最為棘手者,當屬頡利可汗舊部。他們仿若一群不甘被馴服的野狼,心中對往昔榮耀念念不忘,總妄圖挑起事端,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和平。這些人就像那隱藏在暗處的毒蛇,隨時可能竄出傷人,令人防不勝防。”
李泰聞聽,立刻接話道:“可汗,若大唐出兵相助你平定這些亂部,你意下如何?此乃一舉兩得之策,既能助你穩固地位,又能保我大唐邊境安寧。”他眼神熾熱,充滿期待。
突利可汗心中猛地一震,未曾料到李泰如此直白,他眉頭微微皺起,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魏王殿下,此事萬萬不可操之過急。突厥各部落同屬一族,血脈相連,若貿然動武,恐如點燃火藥桶一般,引發更大規模的動蕩與混亂,到時局麵將難以收拾,後果不堪設想。此中利害關係,猶如蛛網般錯綜複雜,需從長計議,謹慎斟酌。”
李世民見此情形,輕輕放下酒杯,目光掃視眾人,沉穩地說道:“今日且將此事擱置一旁。今日相聚,旨在暢敘情誼,共賞這難得的和平盛景,莫要讓這些煩心事擾了此刻的歡愉。”他的話語如同定海神針,讓略顯緊張的氣氛稍稍緩和。
宴會結束後,李承乾找到李世民,說道:“父皇,兒臣覺得突利可汗並未完全坦誠相待。他對突厥內部之事有所隱瞞,兒臣擔心他別有所圖。兒臣總覺得他的話裏有話,就像那藏著寶藏的山洞,外麵看著普通,裏麵說不定有什麽玄機呢。”
李世民說道:“太子,朕亦知曉。但如今形勢不明,不可操之過急。先以禮待之,再慢慢觀察。這就像釣魚,得有耐心,不能魚剛咬鉤就拉杆。”
李泰則迴到自己的府邸,對幕僚們說:“這突利可汗滑頭得很,想要從他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東西,還得費一番心思。我們得想個巧妙的法子,讓他主動吐露實情。我們得像那精明的商人,跟他做一筆雙贏的買賣,讓他覺得說出真話對他有好處。”
在此之後,李泰通過各種渠道給突利可汗送去禮物,同時暗示想要與他私下會麵詳談。他對送禮物的人說:“你告訴可汗,這禮物就像我們友誼的信物,我很期待與他促膝長談,像老朋友一樣分享彼此的故事。”
李治在自己的宮中,對乳母說:“乳母,突利可汗看起來很厲害,可他為什麽要到長安來呢?他是不是在外麵闖了禍,來求父皇幫忙的呀?”
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裏,李承乾時常派人關注他的一舉一動,心中的疑慮始終未消。他對自己的侍從說:“這突利可汗在長安多留一日,我便多一分不安。就像有隻無形的手,在我心頭撓著,卻又找不到源頭。這突利可汗就像一團迷霧,我怎麽也看不透他。”
而李世民則在思考著如何利用突利可汗的入朝,徹底解決突厥的隱患,讓大唐邊境永享太平。他站在皇宮的高處,望著漫天飛雪,心中暗道:“這突厥之事,就像這漫天的雪花,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脈絡可尋。朕定要理出個頭緒,保我大唐長治久安。這突厥問題就像一道難題,朕一定要找到那解題的關鍵,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
此次接見,在這看似和諧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洶湧,各方心思各異,如同一場無聲的較量,而大唐與突厥的未來走向,也在這一次的會麵中,被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又充滿變數的麵紗。
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也逐漸展開,他的到來不僅引起了朝廷內部的關注,也在民間掀起了不小的波瀾。長安城的百姓們對這位來自草原的可汗充滿了好奇,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人說他是來求和的,有人猜測他是來求援的,甚至還有傳言說他帶來了草原上的神秘寶物。
在長安的驛館中,突利可汗的隨從們忙碌地整理著帶來的禮物和行李。突利可汗站在窗前,望著長安城的繁華景象,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此行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尋求大唐的支持,更是為了在突厥內部紛爭中尋找一條生路。然而,麵對大唐朝廷的複雜局勢,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與此同時,李承乾的侍從們也在暗中觀察著突利可汗的一舉一動。他們發現,突利可汗雖然表麵上對大唐朝廷恭敬有加,但私下裏卻與一些朝中大臣有著密切的接觸。這些大臣中,不乏對太子李承乾心存不滿之人。李承乾得知此事後,心中更加警惕,他決定親自出馬,試探突利可汗的真實意圖。
一天傍晚,李承乾以太子身份邀請突利可汗前往東宮赴宴。宴會上,李承乾故意提及突厥內部的紛爭,試圖從突利可汗的反應中窺探一二。突利可汗雖然表麵上應對自如,但眼中不時閃過一絲憂慮。李承乾看在眼裏,心中暗自盤算:“這突利可汗果然心懷鬼胎,看來我得更加小心。”
與此同時,李泰也在暗中行動。他通過自己的幕僚,向突利可汗傳遞了一些關於大唐邊境軍力的虛假信息,試圖誘使突利可汗露出馬腳。然而,突利可汗並非等閑之輩,他很快識破了李泰的計謀,並巧妙地避開了陷阱。
李治則在宮中繼續著他的天真無邪。他對突利可汗的到來充滿了好奇,時常向乳母和太監們詢問關於草原的故事。乳母們為了哄他開心,編造了許多關於草原英雄的傳說,李治聽得津津有味,心中對草原的向往也愈發強烈。
隨著時間的推移,突利可汗在長安的日子逐漸接近尾聲。他深知自己此行並未達到預期的目的,但也不得不承認,大唐的繁華與強大遠超他的想象。在離開長安的前夜,突利可汗獨自站在驛館的庭院中,望著滿天星鬥,心中暗自祈禱:“願長生天保佑我突厥,願大唐與突厥的和平能夠長久。”
然而,曆史的車輪並不會因為個人的願望而停止轉動。突利可汗的離去,隻是大唐與突厥關係中的一個插曲。未來的日子裏,兩國之間的博弈與較量仍將繼續,而這場無聲的較量,也將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