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天空宛如一塊澄澈的藍色綢緞,湛藍而高遠,幾縷潔白的雲絲恰似那被遺忘在天際的輕絮,悠悠然地飄蕩著,給這高遠的天空增添了幾分閑適與空靈。


    皇宮庭院中的梧桐樹,葉子已在時光的輕撫下漸漸變得金黃,秋風輕輕拂過,那金黃的葉子相互摩挲,發出沙沙的聲響,宛如在低吟著古老而又飽含深情的歌謠,似是在訴說著這宮廷裏曾經發生的點點滴滴。


    李世民靜靜地站在書房窗前,他的身姿挺拔卻又透著一絲落寞,眼神中滿是凝重與哀傷。


    這時,李治邁著輕輕的腳步走進書房,他一眼便瞧見了父皇那不對勁兒的神色,心中滿是關切,輕聲問道:“父皇,您又在想娘了。”


    李世民微微歎了口氣,那歎息聲中飽含著無奈與思念,緩緩說道:“治兒啊,你娘就要安葬昭陵了,朕正思量著她的諡號之事。”


    皇後有諡號這事兒,是從東漢的時候才開始的,可在那之後,一直到隋朝,多數時候皇後們都隻有單諡,李世民覺得單諡不能完全體現長孫皇後的生平,因此想用雙諡,但群臣阻力較大。


    李世民轉過身,緩緩走到桌前,慢慢地坐下,同時抬手示意李治也坐到旁邊來,然後一臉耐心地說道:“治兒啊,這按照春秋時候傳下來的禮法,單諡才算是正統,雙諡在古人看來,不合常規。古人覺得,要是一個單諡就能把逝者的品德啥的都體現出來了,那自然就沒必要用複諡。隻有當這單諡實在沒辦法把逝者那些美好品德都給說全,這時候才會用上複諡。在你娘之前,也就隻有劉感被賜了複諡‘忠壯’,那劉感可是個忠君死節的大忠臣,為了大唐連命都豁出去了,所以才得了這個特殊的複諡。”


    李治聽著父皇的話,微微皺著眉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著又問道:“那父皇,我娘肯定能擔得起複諡。”


    李世民聽到李治的話,眼神瞬間變得柔和起來,仿佛陷入了深深的迴憶之中,那目光中滿是對往昔歲月的眷戀與懷念。他緩緩開口說道:“治兒啊,你娘這一輩子,可真是賢德無雙。她的那些美好品德,又豈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德’字就能完完全全涵蓋得了的。朕這前思後想,琢磨了好久好久,覺得唯有再加上咱們唐人最為尊崇的‘文’字,那才能把你母親的盛德全都給展現出來。你是不知道,咱們唐人可都覺得‘文’這個諡號那是最好的,都說‘為美無以尚也’,意思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你娘在朕身邊的時候,不僅溫婉賢淑,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朕省了不少心,而且,她還常常能在朕處理朝政的時候,給朕提出好多特別有益的見解。就比如說有一迴,朕為了要不要開倉放糧救濟受災的百姓這事猶豫不決,你娘就跟朕講了一番以民為本的道理,勸朕要把百姓的生計放在首位,朕聽了她的話,果斷下令放糧,後來,受災的地方很快就恢複了生機。這不正是‘文’這個字所蘊含的那種品德和智慧的體現嘛。”


    李治聽著父皇的講述,腦海裏母親的形象越發清晰起來,他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敬佩地說道:“父皇,兒臣記得小時候,常常能看到娘在後宮裏忙活著。她對那些宮女太監可好了,要是誰生病了或者遇到難處了,娘都會親自過問,還讓人去幫忙照顧。而且,妃嬪們有時候鬧點小矛盾,娘也總是耐心地去調解,讓大家都能和和睦睦的。她的那份善良和智慧,兒臣可都是親眼瞧見的。”


    李世民輕輕地頷首示意,嘴角微揚,一抹欣慰的淺笑緩緩浮現於麵龐之上,他滿含深情地慨歎道:“誠然如此啊!你娘親恰似這深宮內苑中的一束璀璨暖陽,其所至之處,皆能令人心生暖意融融之感,猶如春日煦風拂過,將這偌大宮廷的每一隅角角落落都溫柔地籠罩其中、溫暖有加。此番,朕專程囑托虞世南精心撰寫了一篇《文德皇後哀冊文》,旨在借由這篇華章妙筆,將皇後所具之種種賢良淑德悉數傳頌予後世子孫,好使後人亦能深知其乃何等非凡出眾的奇女子。”


    言猶在耳之際,忽聞殿外有內侍高聲通傳,原來是一位朝廷重臣前來覲見聖上。李世民聞聲迅速收斂心神,稍稍整飭了一番自己的儀態神色,繼而沉穩下令道:“宣他入內罷。”


    須臾之間,但見那大臣步履匆匆而入,行至禦前,恭恭敬敬地跪地施禮,口中高唿萬歲。禮畢起身之後,那位大臣緊接著又開口稟報道:“啟奏陛下,有關皇後諡號一事,如今市井坊間已然紛紛揚揚,眾人對此事皆是熱議不斷。尤其是對於陛下您賜予皇後複諡之舉,更是令黎民百姓們驚歎連連、讚不絕口。”


    李世民聞聽此言,頓時興致盎然,雙目炯炯有神,急切追問道:“哦?且速速道來,民間究竟都有些怎樣的議論之聲?快快詳細講與朕知曉。”


    大臣慌慌張張地拱手作揖,忙不迭地迴應道:“啟稟陛下!如今這民間,可謂是讚譽如潮,百姓們無一不對皇後娘娘的賢德讚不絕口,紛紛稱道‘文德’二字於皇後娘娘而言,實在是名副其實、受之無愧!再者說,陛下您此番舉動,更是讓大家夥兒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您對皇後娘娘那份深情厚意。人人皆言,此乃後世夫妻相處之道的典範楷模,都得恭恭敬敬地向陛下和皇後娘娘虛心求教、效仿學習才是!”


    李世民聞得此言,原本滿心哀傷的情緒之中,總算是稍稍摻入了那麽一絲若有若無的寬慰之意。隻見他輕聲言道:“朕之所願,無非就是想讓她一生所立下的赫赫功績以及高尚品德,不會隨著悠悠歲月的流逝而逐漸被世人遺忘、湮滅無聞。隻要能夠長久地留在人們的心間記憶之中,便已足矣。並且,朕還期盼著借由此事,不僅能令後宮中的諸位嬪妃,甚至是普天之下的所有女子,均可以皇後娘娘作為光輝榜樣,努力修身養性,成為一名溫婉善良、端莊賢惠之人。”


    站在一側靜靜聆聽的李治,此時也連忙隨聲附和道:“父皇所言極是!待到兒臣將來有幸迎娶妻室之時,定然會將娘親當作一麵明亮無瑕的銅鏡,時刻映照自省。衷心祈望能夠擁有一位如同娘親這般賢德出眾的佳偶相伴身側,與兒臣攜手共度此生!”


    李世民看著李治,眼中滿是慈愛,笑著打趣道:“喲,治兒這還想著以後的事兒了,不過你有這心思那可挺好的。你現在也一天天長大了,可得多學著點怎麽好好對待身邊的人。你看這皇後諡號的事兒,這裏麵可藏著不少學問,也能讓你明白,一個人的品德和功績,那是會被後世一直銘記著的,可不能小瞧了。”


    過了幾日,在朝堂上商討長孫皇後葬禮細節的時候,氣氛顯得格外莊重肅穆。一位大臣站出來,神情嚴肅地說道:“陛下,皇後娘娘的葬禮規格,臣等覺得,應當以最高之禮相待才是。這樣既能彰顯皇後娘娘的尊榮,也能充分體現陛下您對皇後娘娘的那份深情。”


    李世民聽了這話,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朕心裏自然是希望能給她最好的安排,可也不能太過奢靡了,要是為了這場葬禮弄得勞民傷財,那皇後的在天之靈也肯定不會安心的。朕覺得,一切還得是以合適為度,既要能表達出朕的心意,也得顧及到天下百姓的感受才好。”


    李承乾在一旁聽著,腦子裏突然靈光一閃,趕忙說道:“父皇,兒臣覺得,咱們可以在葬禮的儀式當中,加入一些能體現娘生前美德的環節。比如說,安排人誦讀她以前對後宮眾人的那些勸誡之言,讓大家都再聽聽娘是怎麽教導大家要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或者,展示她平日裏所倡導的節儉之風的那些事例,像她怎麽帶頭穿舊衣、用舊物,這樣一來,大夥就能更深刻地記住母親的品德了。”


    李世民一聽,眼睛頓時一亮,臉上滿是讚許的神情,高興地說道:“乾兒,你這想法妙!就照你說的辦,這樣既能讓葬禮辦得更具深意,也能把皇後的那些美德好好地傳承下去,讓後人都能知曉。”


    隨著長孫皇後葬禮日期一天天臨近,整個皇宮上下都忙碌得不可開交。宮女太監們一個個小心翼翼地準備著各種祭品和裝飾,那神情專注得仿佛手裏捧著的都是稀世珍寶,生怕出一點兒差錯。妃嬪們也都收起了往日裏那些爭寵的小心思,一個個懷著崇敬和哀傷之情,默默地參與到各項準備事宜當中。


    李世民更是親力親為,親自去檢查葬禮的每一項準備工作。待李世民走後,禮部侍郎對身邊的人嚴肅地說道:“你們都聽好了,這可是陛下為皇後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了,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差錯,要是出了岔子,唯你們是問。”


    李治跟在李世民身後,看著父皇這般操勞,心中滿是敬佩之情。他心裏明白,父皇和娘之間的感情,那可不單單是普通的夫妻之情,那是經曆了風風雨雨,相互扶持、相互理解,早已深深紮根在心底的深厚情誼。


    終於,長孫皇後安葬昭陵的日子到了。這一天,天空似乎也感受到了這哀傷的氛圍,變得有些陰沉。昭陵周圍,鬆柏鬱鬱蔥蔥,像是一排排忠誠的衛士,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安息之地。秋風瑟瑟地吹著,帶著幾分寒意,吹得人們的衣角獵獵作響,整個昭陵周圍一片莊嚴肅穆。


    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眾人皆身著素服,神色哀傷,那一張張臉上滿是對長孫皇後的不舍與懷念。李世民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的步伐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重負,心中滿是對長孫皇後的思念與不舍,那眼眶早已泛紅,卻強忍著不讓淚水落下。李治緊緊地攙扶著父皇,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父皇內心那如波濤般洶湧的悲痛,自己的心裏也像是被一塊大石頭壓著,難受極了。


    在葬禮儀式上,虞世南神情莊重地站在那裏,手捧著《文德皇後哀冊文》,用那飽含深情又富有韻味的聲音,緩緩地誦讀起來。那優美的文字仿佛有了魔力一般,將長孫皇後的一生,從她的溫婉賢淑、聰慧善良,到她對後宮的悉心打理、對李世民的默默支持,再到她心懷天下、為百姓著想的種種事跡,都一一展現在眾人麵前。眾人靜靜地聽著,不少人都不禁為之動容,有的宮女甚至忍不住輕聲啜泣起來,那壓抑的哭聲在這肅穆的氛圍裏,更顯得哀傷無比。


    葬禮結束後,眾人漸漸散去,李世民卻獨自靜靜地站在昭陵前,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舍,喃喃自語道:“觀音婢啊,你就安心地在這裏歇息吧。朕答應你,一定會帶著你的期望,好好地繼續治理咱們的大唐,讓大唐越來越繁榮昌盛。朕也會讓你的那些美德,永遠地流傳下去,讓後世的人都知道,你是這世間最美好的女子。”


    李承乾輕輕地走到李世民身邊,眼眶紅紅的,輕聲說道:“父皇,娘在天之靈,一定會保佑大唐繁榮昌盛的。”


    李世民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聲音有些沙啞地說道:“乾兒,你可得牢牢記住你母親的那些品德,要把它們都學到自己身上,以後做個能讓她驕傲的人。你要知道,你身上肩負的責任可不輕啊,大唐的未來,還得靠你們這些皇子去努力。”


    從那以後,長孫皇後的“文德”之名,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在大唐的曆史長河裏閃耀著耀眼的光芒,被後世的人們不停地傳誦著。她的那些美好品德,也如同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著大唐宮廷裏的每一個角落,也為天下女子指引著前行的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指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指雲門並收藏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