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的天空仿若被一層陰翳的灰色紗幕緊緊裹住,恰似宮中眾人此刻壓抑沉悶到極致的心情。自長孫皇後溘然離世,整個皇宮仿若被哀傷的濃霧彌漫,陷入一片死寂般的寂靜之中。宮殿巍峨的牆壁,似在無聲地發出沉重歎息,冰冷堅硬的磚石仿佛依舊留存著長孫皇後那曾經溫柔無比的氣息,令每一個途經之人都不禁心頭猛地一酸,眼眶也隨之泛紅。


    在長孫皇後的寢宮前,晉王李治那小小的身影顯得格外孤寂落寞。他雙眼紅腫得猶如熟透的桃子,淚水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轉,卻強忍著倔強地不肯落下,仿佛一旦落淚,就會失去與母親最後的一絲聯係。他靜靜地佇立在那裏,目光直直地望著寢宮緊閉的大門,腦海中如走馬燈般不斷浮現出母親往昔那慈祥的麵容和輕柔的話語,那聲音仿佛還在耳畔迴響,可與母親卻已天人永隔。


    李世民同樣被無盡的悲痛狠狠折磨著,他的步伐沉重而遲緩,每一步落下都好似背負著整個世界的哀傷與沉痛。當他瞧見李治那孤單又哀傷的模樣,心中猶如被尖銳的利刃狠狠刺了一下,一陣強烈的刺痛感瞬間傳遍全身。他緩緩走到李治身旁,輕輕伸出手,拍了拍李治那微微顫抖的肩膀,聲音沙啞且帶著一絲疲憊與滄桑地說道:“治兒,跟父皇走吧。”


    李治慢慢地、遲疑地抬起了頭,那動作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沉重。他那雙原本清澈如水的眼眸此刻卻像是被一層濃霧所籠罩,迷茫與悲傷在其中交織纏繞,形成了一種令人心碎的複雜神情。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就像寒風中的秋葉一般瑟瑟發抖,終於從那顫抖的唇間擠出了一句低沉而又帶著些許惶恐的話語:“父皇……我們……要去……哪裏?”


    李世民靜靜地凝視著眼前這個顯得如此脆弱無助的兒子,他的目光中充滿了無盡的慈愛與深深的心疼。他輕輕地開口,聲音如同春日裏最溫暖的微風拂過李治的耳畔:“父皇帶你迴寢宮,從今往後,你便與父皇一同生活。”


    李治聞言,身體猛地一震,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驚訝之色。對於身處這座規模宏大、規矩繁多且等級森嚴的皇宮而言,能夠得到父皇的親自撫養,簡直就是一種超乎想象的殊榮。因為在這深宮內院之中,從來沒有哪一個皇子曾享受過這樣特殊的待遇。他瞪大了眼睛,滿臉難以置信的表情,似乎想要確定自己是否聽錯了。於是,他懷著最後一絲希望,再次小心翼翼地向李世民求證道:“父皇,這……這是真的嗎?”


    李世民看著李治那副既驚又喜的模樣,不禁微微一笑。他微微地點了點頭,那張一向嚴肅的臉龐此時竟也流露出了一絲少有的溫柔之意。緊接著,他伸出手來,輕柔地撫摸著李治的頭頂,就好像在嗬護一件世間罕有的珍寶一樣,緩聲說道:“當然是真的,孩子。父皇不僅會照顧好你,還會照顧好你的妹妹晉陽公主。從此以後,你們都不必再忍受孤獨之苦。”


    在一旁侍奉的侍從們聽聞此言,也都紛紛露出了驚訝不已的神色。一位在宮裏見多識廣的侍從悄悄湊近另一位剛進宮的侍從,壓低聲音說道:“陛下要親自撫養皇子,這可是前所未有的舉動啊,這可是天大的殊榮,晉王殿下可真是有福了。”


    李世民帶著李治返迴自己的寢宮,一路上,李治緊緊地拽著父親的手,那小手抓得緊緊的,仿佛那是他在這黑暗無光時刻唯一能夠依靠的救命稻草。


    迴到寢宮後,李世民讓李治坐在自己身邊,關切地輕聲問道:“治兒,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李治緩緩低下頭,聲音帶著一絲哽咽,小聲說道:“父皇,兒臣好想母後。”話未說完,豆大的淚珠便順著臉頰滾落下來。


    李世民心疼地將李治擁入懷中,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安慰道:“父皇也想她。但是治兒,你要堅強,母後在天上看著我們呢,她一定希望看到你勇敢快樂的模樣。”


    李治在李世民的懷裏抽泣了好一會兒,漸漸平複了些許情緒,他抬起頭,望著父親,帶著一絲好奇與不解問道:“父皇,為什麽您要親自撫養兒臣呢?”


    李世民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有對長孫皇後的思念,有對李治的疼愛,還有對未來的期許,緩緩說道:“因為你和你妹妹是母後最牽掛的人,而且父皇也不想讓你們再受到傷害。”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世民真的開始親力親為地照顧李治的生活起居。清晨,陽光剛剛透過窗戶灑在床榻上,李世民便早早起身,來到李治的床邊,看著他睡眼惺忪的模樣,微笑著說:“治兒,該起床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李世民不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還會親自教導李治讀書寫字。在寬敞明亮的書房裏,李世民端坐在書桌前,一本正經地拿著書卷,耐心地給李治講解詩詞文章。他指著書上的一個“仁”字,對李治說:“治兒,這個‘仁’字意義非凡,乃是儒家倡導的重要品德,你要好好記住,日後做個心懷仁德的藩王。”


    李治認真地點點頭,眼神專注地說:“父皇,兒臣會認真學的,定不辜負父皇的期望。”


    而晉陽公主年紀尚小,作為長孫皇後的掌上明珠,也被李世民接到身邊一同撫養,此時她還不太能理解母親已經永遠離開的殘酷事實。她總是睜著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天真無邪地問李世民:“父皇,母後什麽時候迴來呀?兒臣好想她。”


    李世民每次聽到這個問題,心中都會湧起一陣難以言說的酸楚。他強忍著悲痛,臉上擠出一絲微笑,抱起晉陽公主,輕聲說道:“寶貝,母後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仙境,那裏很美,但暫時迴不來了。不過父皇會一直陪著你,保護你,好不好?”


    晉陽公主眨著大眼睛,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小手緊緊摟著李世民的脖子,撒嬌道:“父皇最好了,有父皇在,兒臣就不怕。”


    在宮廷的花園裏,繁花似錦,綠草如茵,可在他們眼中,卻仿佛失去了往日的絢爛色彩。


    晉陽公主看到一朵嬌豔欲滴的牡丹花,興奮地伸出小手想要去摘。李治眼疾手快,連忙阻止她,一本正經地說:“妹妹,不要摘,這花也是有生命的,就像我們一樣,它也會疼的。”


    晉陽公主嘟著嘴,臉上露出些許不高興的神情,不滿地說道:“哥哥,為什麽呀?這花這麽漂亮,我想摘下來送給父皇。”


    李世民看著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來,笑著說:“治兒說得對,這花留在枝頭會更美麗,它能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它的美。晉陽,你要是喜歡,父皇讓人給你做一個漂亮的花環好不好?比摘下來可有意思多了。”


    晉陽公主聽了,立刻轉憂為喜,眼睛亮晶晶地說:“好呀,好呀,父皇最好了,兒臣最喜歡父皇了。”


    在朝堂之上,大臣們聽聞李世民親自撫養皇子和公主的事情,也都議論紛紛。


    房玄齡捋著胡須,對身旁的同僚說道:“陛下此舉,實在是出乎眾人意料。不過,也可由此看出陛下對皇後娘娘情深意重,對皇子、公主亦是關懷備至啊。”


    魏征點頭稱是,附和道:“是啊,這在曆朝曆代都是極為罕見的。晉王和晉陽公主真是有天大的福氣,能得陛下如此眷顧。”


    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李治在李世民的悉心照料與教導下,漸漸從失去母親的悲痛深淵中緩緩走了出來。他變得愈發懂事,也更加勤奮努力地學習知識,研習治國之道。


    有一天,陽光明媚,李治來到李世民的書房,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對李世民說:“父皇,兒臣以後要讓母後在天上也為兒臣驕傲自豪。”


    李世民聽了,欣慰地笑了笑,眼神中滿是讚許與期待,說道:“治兒,父皇相信你。你有這份決心和誌向,就已經難能可貴了。隻要你持之以恆,努力學習,將來定能成就一番大業。”


    在皇宮的靜謐夜晚,明月高懸,灑下一片銀白的光輝。李世民會坐在床邊,給李治和晉陽公主講自己年輕時征戰沙場的英勇故事。他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緩緩說道:“父皇年輕的時候,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四處征戰沙場。那時候,可謂是風餐露宿,條件艱苦,哪有你們現在這般安穩舒適的生活。”


    李治好奇地睜大眼睛,問道:“父皇,那打仗是不是很危險?有沒有遇到很多可怕的敵人?”


    李世民微微點頭,表情嚴肅地說:“很危險,戰場上刀劍無眼,每一次衝鋒陷陣都可能麵臨生死考驗。但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再危險父皇也得勇往直前,絕不能退縮半步。”


    晉陽公主在一旁聽得入神,小腦袋靠在李世民的懷裏,崇拜地說:“父皇真厲害,像個大英雄。”


    李世民笑著摸摸她的頭,說:“等你們長大了,就會明白父皇的責任有多麽重大,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整個大唐的子民。”


    而在宮廷的其他角落,其他皇子們看著李治受到父親如此寵愛,心中難免泛起陣陣嫉妒的漣漪。隻是在長孫皇後去世之前,他們不敢表露而已。


    有一次,在禦花園的小徑上,一位皇子滿臉不屑地對另一個皇子說:“你看晉王,現在被父皇寵得都快上天了。我們可沒有他這麽好的運氣,同樣是皇子,為何待遇如此懸殊?”


    另一個皇子也酸溜溜地說:“哼,他不就是仗著母後去世,父皇心疼他嘛。有什麽了不起的。”


    然而,這些嫉妒的話語隻能是背地裏發泄一通,根本不可能傳到李治的耳朵裏。此時的李治,依舊一心撲在學習和陪伴父親、妹妹上。


    在一次盛大的宮廷宴會上,燈火輝煌,歌舞升平。李世民帶著李治和晉陽公主出席。眾人看到他們父子、父女之間那自然融洽的關係,都不禁暗暗讚歎。


    一位皇室宗親端著酒杯,走到李世民麵前,笑著說:“陛下,您對晉王和晉陽公主真是關懷備至啊。這讓臣等都羨慕不已呢,陛下真乃慈愛之君。”


    李世民笑著迴應道:“他們是朕的心頭肉,朕自然要好好照顧他們。朕希望他們能在朕的嗬護下茁壯成長。”


    隨著李治年齡的增長,李世民開始有意識地帶著他參與一些朝廷事務的討論。


    在朝堂的側殿裏,氣氛嚴肅而莊重。李世民對李治說:“治兒,今天父皇帶你聽聽大臣們討論國家大事,這可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你要認真聽,用心思考,好好學習治國之策,將來就藩也能治理好地方。”


    李治鄭重點點頭,眼神堅定地說:“父皇放心,兒臣會的,定不會辜負父皇的良苦用心。”


    大臣們在討論的時候,李治靜靜地坐在一旁,身姿端正,眼神專注地聆聽著他們的發言。他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若有所思,那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認真和專注,讓李世民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討論結束後,李世民看著李治,問道:“治兒,你聽了這些,有什麽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李治沉思片刻,然後有條不紊地說:“父皇,兒臣覺得大臣們都很有智慧,見解獨到。但是有些問題,兒臣覺得還可以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例如關於興修水利之事,兒臣認為可以在民間招募一些有經驗的工匠,讓他們參與規劃,或許能節省不少人力物力,還能提高工程效率。”


    李世民聽了,不禁眼前一亮,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高興地說:“治兒,你說得很有道理。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竟能有如此見解。看來你真的學到了不少東西,日後定能成為你哥哥的得力助手。”


    在這之後,李世民對李治更加看重。他深知,這個孩子在自己的精心撫養與悉心教導下,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擔當的人,假以時日,必能擔當起晉王的重任。


    而晉陽公主也在宮中快樂地成長著。她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深得李世民的喜愛。


    有一次,李世民在禦書房中批閱奏章,忙碌了許久,臉上露出一絲疲憊之色。晉陽公主恰好走進來,看到父親勞累的模樣,心疼地跑過去,站在李世民身後,伸出小手輕輕地為他捶背。她奶聲奶氣地說:“父皇,您累了吧?兒臣給您捶捶背,這樣您就會舒服些。”


    李世民感受到背後那輕柔的捶打,心中滿是溫暖,笑著說:“晉陽真乖,父皇不累,隻要看到你,所有的疲憊就都煙消雲散了。”


    在皇宮裏,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在李世民的親自撫養下,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溫馨且難忘的日子。他們的故事也在宮中不脛而走,成為人們口中一段廣為傳頌的佳話。


    大家都感歎李世民的深情厚意,也為李治和晉陽公主的幸運而感到由衷的羨慕。而這一切,皆源於李世民對長孫皇後那深沉似海的愛,以及他作為一個父親的強烈責任與擔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指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指雲門並收藏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