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愛的悲歌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作者:五指雲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月的長安,桃花灼灼、柳絲輕揚,本應是春和景明之季,然而,皇宮內卻仿若被一層濃重的陰霾所籠罩,陽光拚盡全力想要穿透那層層疊疊的烏雲,卻隻能灑下幾縷微弱的光線,像是在無力地歎息,為長孫皇後的病重而哀傷。
皇宮的宮殿中,李承乾眉頭緊鎖,宛如兩道沉重的山巒。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每一步都帶著揪心的焦慮。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母親那日益憔悴的麵容,往日的溫婉微笑如今已被病痛折磨得消失不見。一想到母親如今被病魔纏身,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心中滿是擔憂與無助。終於,他像是從痛苦的漩渦中掙紮而出,停下腳步,決然地對身邊的侍從說:“我要去見父皇,我想請求大赦天下,為母親祈福。或許,隻有這樣,母親的病才有好轉的希望。”
侍從麵露難色,猶豫地說道:“太子殿下,大赦天下乃是關乎國家根本的大事,陛下和皇後娘娘是否會應允,實難預料啊。”
李承乾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不管如何,我都要試一試,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母後受苦。”
李承乾心急如焚地匆匆趕到李世民的書房,隻見李世民正對著一堆奏報出神,那緊蹙的眉頭和眼中的憂愁盡顯無遺,顯然也是為皇後的病情憂心不已。
李承乾“撲通”一聲跪下,聲音帶著哭腔,顫抖地說道:“父皇,兒臣懇請大赦天下,為母後祈福。兒臣每見母後被病痛折磨,便如萬箭穿心,實在不忍啊。”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又何嚐不想為心愛的妻子做些什麽呢?可大赦天下,這並非輕而易舉就能決定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啊。他小心翼翼地伸出雙手,輕柔地將李承乾扶了起來,然後用一種異常沉重的語氣開口說道:“承乾啊,這件事情實在是關係重大,牽扯甚廣,容朕靜下心來仔細斟酌一番,你暫且先行退下吧。”說完之後,他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李承乾離開。
看著李承乾漸行漸遠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李世民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他邁著緩慢而沉重的步伐,懷揣著滿心的憂慮與愁緒,朝著長孫皇後的寢宮走去。當他踏入寢宮的那一刻,一股壓抑到極致的靜謐撲麵而來。整個寢宮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霾所籠罩,讓人感到唿吸困難。
隻見長孫皇後靜靜地躺在床榻之上,那張原本嬌豔如花的麵容此刻已變得蒼白如紙,沒有絲毫血色。然而,即便身體已經如此孱弱,她仍然強打起精神,努力支撐著自己,就像是一朵在凜冽寒風中苦苦掙紮、搖搖欲墜的殘花一般,看在眼裏著實令人生出無盡的憐惜與心疼之情。
李世民緩緩地走到床邊,慢慢地蹲下身子,伸出那雙寬厚而溫暖的大手,緊緊地握住了長孫皇後那隻早已冰涼刺骨的玉手。就在指尖相觸的瞬間,他分明感覺到自己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那種疼痛猶如萬箭穿心一般難以忍受。
他微微俯下身去,壓低聲音輕聲問道:“觀音婢啊,承乾想要大赦天下,以此來為你祈求福澤庇佑,不知你對此事作何想法?”說話間,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長孫皇後的臉上,眼神中滿含關切與期待。
長孫皇後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隻是那笑容顯得無比虛弱,就如同風中即將熄滅的殘燭一般,隨時都有可能消散不見。她輕啟朱唇,緩聲說道:“陛下啊,所謂生死皆由天命注定,富貴貧賤亦非人力可以隨意操控改變。況且赦免那些囚犯乃是關乎國家社稷的大事,陛下您向來都是以公正無私著稱於世,從不盲目崇尚佛教教義。又怎能僅僅因為妾身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婦道人家,便輕易打破天下既定的法律製度,擾亂朝綱秩序呢?”
李世民聽了,心中一陣感動,他深知妻子一向深明大義,即便在病重之際,依然心係國家。
李承乾見父皇沒有立刻答應,心中焦急萬分,便將此事告知了房玄齡。房玄齡聽後,不禁眉頭緊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那原本平靜的麵容此刻變得異常凝重,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許久之後,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堅定而又嚴肅地望向李承乾,語氣低沉地開口說道:“太子殿下,皇後娘娘素來以賢良淑德著稱於世,她所提出的顧慮自然不無道理。然而,您可別忘了,陛下與娘娘之間情比金堅、恩愛有加,這份深情厚意可謂感天動地。所以,關於此事,說不定尚有轉圜的空間和餘地呢。”
這一消息猶如一陣疾風驟雨,眨眼間便傳遍了整個朝堂。諸位大臣聞之,皆麵麵相覷,隨後便是一陣嘈雜的議論聲此起彼伏。有的大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則三五成群,圍成一團激烈地討論著。一時間,朝堂之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隻見一位年事已高的大臣輕撫著自己下巴處那長長的胡須,微微眯起雙眼,轉頭對著身邊的同僚輕聲說道:“諸位同仁,你們看呐!皇後娘娘如今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實在令人憂心忡忡啊!太子殿下出於一片赤誠的孝心,懇請陛下大赦天下,以求為娘娘祈福去病,如此舉動著實感人肺腑。依我之見,咱們身為臣子,是否也應當順應時勢,向陛下進諫一番,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呢?”
此言一出,周圍的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這位老臣的看法。就連一向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魏征此時也頷首表示認同。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感慨之色,緩聲道:“皇後娘娘品行高潔,端莊賢惠,實乃後宮眾妃之楷模。她不僅對陛下忠貞不渝,盡心盡力地輔佐其處理朝政事務,而且還為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倘若此次能夠大赦天下,興許真能感動上蒼,為娘娘降下福祉,保佑娘娘盡早恢複健康,重掌鳳印啊!”
於是,大臣們紛紛來到李世民麵前,請求大赦天下。李世民看著這些臣子,心中感慨萬千,他微微皺眉,無奈地說道:“朕又何嚐不想為皇後祈福,隻是皇後堅決不同意,朕也陷入兩難之境啊。”
這時,李治紅著眼眶,匆匆來到李世民身邊。他眼中含淚,小手緊緊拉著李世民的衣角,帶著哭腔說道:“父皇,兒臣也想讓母後快點好起來,大臣們說得對,咱們大赦天下吧。”
李世民輕輕摸了摸李治的頭,眼中滿是慈愛與無奈,他歎了口氣:“治兒,你母後的性子你還不了解嗎?她是不會同意的,她不願因自己而亂了國法啊。”
長孫皇後得知大臣們請求大赦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不顧病體虛弱,堅決地對李世民說:“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若是因臣妾一人而大赦,日後必有人以此為借口,擾亂國法,那臣妾便成了國家的罪人了啊。”
李世民看著妻子如此堅持,心疼不已,隻好點頭說道:“朕知道了,朕不會違背你的意思。”
群臣見李世民似乎有所動搖,便紛紛請求特頒赦詔。李世民心中本已有些許應允之意,卻不想被長孫皇後知曉。長孫皇後強撐著病體,眼中透著決絕,對李世民說:“陛下,若您頒發赦詔,臣妾便不再服藥,以死謝罪。”
李世民大驚失色,趕忙上前安撫她:“觀音婢,你切莫激動,朕不發赦詔便是,你可不能做傻事啊。”
李世民雖不忍違逆妻子的意思,放棄了大赦天下的念頭,但看著妻子的病情日益沉重,他心急如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一個日夜,他都在苦思冥想,試圖尋找其他辦法來為愛妻祈福。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身著華麗龍袍,信步於那美輪美奐、繁花似錦的禦花園之中。園內百花齊放,各自爭奇鬥豔,好不熱鬧!那火紅的花朵宛如熊熊燃燒的烈焰,粉色的花瓣恰似天邊絢麗的雲霞,而潔白如雪的花兒則好似冬日裏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如此美景當前,本應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可此刻的李世民卻心不在焉,完全沒有心思去細細品味這滿園盎然的春色,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滿滿的都是揮之不去的憂慮之色。
就在這時,如同漆黑深夜中突然劃過的一道璀璨流星一般,李世民的腦海中猛地閃過一絲靈感,仿佛是一道劃破黑暗的希望之光瞬間照亮了他的思緒。緊接著,他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心中已然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加快腳步,急匆匆地返迴宮殿。迴到宮中後,他立即頒下詔書,其內容如下:“朕之愛妻皇後久病不愈,至今仍未能痊愈。今欲修複廢棄寺院,借由佛法之力祈求福祉降臨,以期助皇後早日康複。故而,天下共計三百九十二所曾荒廢的佛寺以及那些地處山水形勝之地且擁有七層寶塔的寺院,皆按照原來的名稱重新設立並予以修繕。”
此詔書一經頒布,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朝廷上下頓時沸騰起來,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和激烈的議論。其中,有一位性格耿直的大臣緊鎖眉頭,憂心忡忡地走到李世民麵前,抱拳施禮後直言進諫道:“陛下啊,您一直以來都並不推崇佛教,現今卻因皇後娘娘的病情而作出這般決策,微臣擔心此舉將會引發眾多非議與爭論啊。”麵對這位大臣的懇切之言,李世民目光堅毅,絲毫沒有動搖之意,他大手一揮,果斷地打斷了對方的話語:“朕心裏自然清楚此事的影響,但隻要能夠讓皇後恢複健康,朕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嚐試所有可能的方法!”
在民間,百姓們也都在談論這件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感慨地說:“陛下對皇後娘娘真是情深義重啊,為了娘娘,竟不惜改變自己一直堅持的做法。”
一位年輕人則滿臉好奇地問:“爺爺,那這些寺廟修好後,真的能讓皇後娘娘病好嗎?”
老者搖搖頭,歎道:“這就看上天的旨意了,不過陛下這份心,真是難得啊。”
負責修複寺廟的官員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四處召集工匠,籌集建築材料,一場大規模的修複工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在相州的修定寺,工匠們忙碌地清理著堆積如山的廢墟,小心翼翼地修複著破損的牆壁和佛像。一位年輕的工匠擦了擦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對身旁的同伴說:“咱可得用心幹呐,這可都是為了皇後娘娘祈福。說不定,娘娘的病就因為咱們的努力而好了呢,那咱們可就積了大德了。”
同伴用力地點點頭:“是啊,這活兒咱得當成自己家的事兒來幹,盼著皇後娘娘能早日康複。”
益州的善寂寺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扛著沉重的木材,喊著號子,有條不紊地搭建著新的建築。寺廟裏的和尚們整日誦經祈福,那悠揚的誦經聲在寺廟中迴蕩,他們都在為長孫皇後祈禱,希望她能早日擺脫病魔的糾纏。
若幹年後,大名鼎鼎的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來到益州的善寂寺。看著眼前的寺廟,還有人們虔誠的神情,讓他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創作衝動。他拿起筆,蘸滿墨汁,飽含深情地寫下了《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一文。文中“文德後以十亂乘時,恭讚塗山之業。”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大加讚賞,對李世民為妻子祈福的舉動更是讚歎不已,這篇文章也因此流傳千古,成為了人們傳頌愛情與美德的經典之作。
在長孫皇後的寢宮,李世民每天都會前來陪伴她,將修複寺廟的進展一一講給她聽。他溫柔地握住長孫皇後的手,眼中滿是愛意與期待:“觀音婢,朕為你修複寺廟,祈求佛祖保佑你早日康複。你一定要好起來,朕和孩子們都離不開你啊。”
長孫皇後眼中閃著淚花,感動地說:“陛下,您為臣妾做這麽多,臣妾真是無以為報。隻是這病,若是不好,陛下也莫要太過傷心,要保重自己和孩子們啊。”
李世民緊緊握住她的手,語氣堅定:“別說這些傻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還要一起度過許多時光呢。”
李承乾、李治等皇子們也常常來陪伴母親。李承乾看著母親虛弱不堪的樣子,心疼得眼眶泛紅,他哽咽著說:“母後,您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啊。等您病好了,兒臣想和您一起去看春日的繁花盛開,就像我們以前那樣。”
李治則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小手輕輕撫摸著母親的手臂,小聲說:“母後,您要是好了,兒臣每天都給您畫畫,畫您最喜歡的牡丹。兒臣要把牡丹畫得栩栩如生,就像它們在您麵前盛開一樣。”
長孫皇後微笑著,眼中滿是慈愛,她輕輕摸摸孩子們的頭:“我的孩子們,母後也想看著你們長大成人,看著你們都成為有作為的人啊。”
隨著寺廟修複工程的推進,李世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妻子康複的希望。他每天都會虔誠地向佛祖祈禱,希望妻子能夠戰勝病魔,重新恢複往日的健康與活力。而李世民為她修複寺廟的舉動,也成為了一段充滿愛意與深情的傳奇,讓後人感受到了他們之間那堅如磐石的感情。
皇宮的宮殿中,李承乾眉頭緊鎖,宛如兩道沉重的山巒。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每一步都帶著揪心的焦慮。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母親那日益憔悴的麵容,往日的溫婉微笑如今已被病痛折磨得消失不見。一想到母親如今被病魔纏身,他的眼眶泛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心中滿是擔憂與無助。終於,他像是從痛苦的漩渦中掙紮而出,停下腳步,決然地對身邊的侍從說:“我要去見父皇,我想請求大赦天下,為母親祈福。或許,隻有這樣,母親的病才有好轉的希望。”
侍從麵露難色,猶豫地說道:“太子殿下,大赦天下乃是關乎國家根本的大事,陛下和皇後娘娘是否會應允,實難預料啊。”
李承乾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不管如何,我都要試一試,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母後受苦。”
李承乾心急如焚地匆匆趕到李世民的書房,隻見李世民正對著一堆奏報出神,那緊蹙的眉頭和眼中的憂愁盡顯無遺,顯然也是為皇後的病情憂心不已。
李承乾“撲通”一聲跪下,聲音帶著哭腔,顫抖地說道:“父皇,兒臣懇請大赦天下,為母後祈福。兒臣每見母後被病痛折磨,便如萬箭穿心,實在不忍啊。”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又何嚐不想為心愛的妻子做些什麽呢?可大赦天下,這並非輕而易舉就能決定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啊。他小心翼翼地伸出雙手,輕柔地將李承乾扶了起來,然後用一種異常沉重的語氣開口說道:“承乾啊,這件事情實在是關係重大,牽扯甚廣,容朕靜下心來仔細斟酌一番,你暫且先行退下吧。”說完之後,他輕輕地揮了揮手,示意李承乾離開。
看著李承乾漸行漸遠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之中,李世民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他邁著緩慢而沉重的步伐,懷揣著滿心的憂慮與愁緒,朝著長孫皇後的寢宮走去。當他踏入寢宮的那一刻,一股壓抑到極致的靜謐撲麵而來。整個寢宮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霾所籠罩,讓人感到唿吸困難。
隻見長孫皇後靜靜地躺在床榻之上,那張原本嬌豔如花的麵容此刻已變得蒼白如紙,沒有絲毫血色。然而,即便身體已經如此孱弱,她仍然強打起精神,努力支撐著自己,就像是一朵在凜冽寒風中苦苦掙紮、搖搖欲墜的殘花一般,看在眼裏著實令人生出無盡的憐惜與心疼之情。
李世民緩緩地走到床邊,慢慢地蹲下身子,伸出那雙寬厚而溫暖的大手,緊緊地握住了長孫皇後那隻早已冰涼刺骨的玉手。就在指尖相觸的瞬間,他分明感覺到自己的心猛地抽搐了一下,那種疼痛猶如萬箭穿心一般難以忍受。
他微微俯下身去,壓低聲音輕聲問道:“觀音婢啊,承乾想要大赦天下,以此來為你祈求福澤庇佑,不知你對此事作何想法?”說話間,他的目光始終停留在長孫皇後的臉上,眼神中滿含關切與期待。
長孫皇後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隻是那笑容顯得無比虛弱,就如同風中即將熄滅的殘燭一般,隨時都有可能消散不見。她輕啟朱唇,緩聲說道:“陛下啊,所謂生死皆由天命注定,富貴貧賤亦非人力可以隨意操控改變。況且赦免那些囚犯乃是關乎國家社稷的大事,陛下您向來都是以公正無私著稱於世,從不盲目崇尚佛教教義。又怎能僅僅因為妾身我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婦道人家,便輕易打破天下既定的法律製度,擾亂朝綱秩序呢?”
李世民聽了,心中一陣感動,他深知妻子一向深明大義,即便在病重之際,依然心係國家。
李承乾見父皇沒有立刻答應,心中焦急萬分,便將此事告知了房玄齡。房玄齡聽後,不禁眉頭緊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那原本平靜的麵容此刻變得異常凝重,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一般。許久之後,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堅定而又嚴肅地望向李承乾,語氣低沉地開口說道:“太子殿下,皇後娘娘素來以賢良淑德著稱於世,她所提出的顧慮自然不無道理。然而,您可別忘了,陛下與娘娘之間情比金堅、恩愛有加,這份深情厚意可謂感天動地。所以,關於此事,說不定尚有轉圜的空間和餘地呢。”
這一消息猶如一陣疾風驟雨,眨眼間便傳遍了整個朝堂。諸位大臣聞之,皆麵麵相覷,隨後便是一陣嘈雜的議論聲此起彼伏。有的大臣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則三五成群,圍成一團激烈地討論著。一時間,朝堂之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隻見一位年事已高的大臣輕撫著自己下巴處那長長的胡須,微微眯起雙眼,轉頭對著身邊的同僚輕聲說道:“諸位同仁,你們看呐!皇後娘娘如今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實在令人憂心忡忡啊!太子殿下出於一片赤誠的孝心,懇請陛下大赦天下,以求為娘娘祈福去病,如此舉動著實感人肺腑。依我之見,咱們身為臣子,是否也應當順應時勢,向陛下進諫一番,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呢?”
此言一出,周圍的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這位老臣的看法。就連一向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魏征此時也頷首表示認同。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流露出一絲感慨之色,緩聲道:“皇後娘娘品行高潔,端莊賢惠,實乃後宮眾妃之楷模。她不僅對陛下忠貞不渝,盡心盡力地輔佐其處理朝政事務,而且還為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倘若此次能夠大赦天下,興許真能感動上蒼,為娘娘降下福祉,保佑娘娘盡早恢複健康,重掌鳳印啊!”
於是,大臣們紛紛來到李世民麵前,請求大赦天下。李世民看著這些臣子,心中感慨萬千,他微微皺眉,無奈地說道:“朕又何嚐不想為皇後祈福,隻是皇後堅決不同意,朕也陷入兩難之境啊。”
這時,李治紅著眼眶,匆匆來到李世民身邊。他眼中含淚,小手緊緊拉著李世民的衣角,帶著哭腔說道:“父皇,兒臣也想讓母後快點好起來,大臣們說得對,咱們大赦天下吧。”
李世民輕輕摸了摸李治的頭,眼中滿是慈愛與無奈,他歎了口氣:“治兒,你母後的性子你還不了解嗎?她是不會同意的,她不願因自己而亂了國法啊。”
長孫皇後得知大臣們請求大赦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不顧病體虛弱,堅決地對李世民說:“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若是因臣妾一人而大赦,日後必有人以此為借口,擾亂國法,那臣妾便成了國家的罪人了啊。”
李世民看著妻子如此堅持,心疼不已,隻好點頭說道:“朕知道了,朕不會違背你的意思。”
群臣見李世民似乎有所動搖,便紛紛請求特頒赦詔。李世民心中本已有些許應允之意,卻不想被長孫皇後知曉。長孫皇後強撐著病體,眼中透著決絕,對李世民說:“陛下,若您頒發赦詔,臣妾便不再服藥,以死謝罪。”
李世民大驚失色,趕忙上前安撫她:“觀音婢,你切莫激動,朕不發赦詔便是,你可不能做傻事啊。”
李世民雖不忍違逆妻子的意思,放棄了大赦天下的念頭,但看著妻子的病情日益沉重,他心急如焚,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每一個日夜,他都在苦思冥想,試圖尋找其他辦法來為愛妻祈福。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身著華麗龍袍,信步於那美輪美奐、繁花似錦的禦花園之中。園內百花齊放,各自爭奇鬥豔,好不熱鬧!那火紅的花朵宛如熊熊燃燒的烈焰,粉色的花瓣恰似天邊絢麗的雲霞,而潔白如雪的花兒則好似冬日裏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如此美景當前,本應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可此刻的李世民卻心不在焉,完全沒有心思去細細品味這滿園盎然的春色,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滿滿的都是揮之不去的憂慮之色。
就在這時,如同漆黑深夜中突然劃過的一道璀璨流星一般,李世民的腦海中猛地閃過一絲靈感,仿佛是一道劃破黑暗的希望之光瞬間照亮了他的思緒。緊接著,他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喜色,心中已然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加快腳步,急匆匆地返迴宮殿。迴到宮中後,他立即頒下詔書,其內容如下:“朕之愛妻皇後久病不愈,至今仍未能痊愈。今欲修複廢棄寺院,借由佛法之力祈求福祉降臨,以期助皇後早日康複。故而,天下共計三百九十二所曾荒廢的佛寺以及那些地處山水形勝之地且擁有七層寶塔的寺院,皆按照原來的名稱重新設立並予以修繕。”
此詔書一經頒布,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整個朝廷上下頓時沸騰起來,引發了一場軒然大波和激烈的議論。其中,有一位性格耿直的大臣緊鎖眉頭,憂心忡忡地走到李世民麵前,抱拳施禮後直言進諫道:“陛下啊,您一直以來都並不推崇佛教,現今卻因皇後娘娘的病情而作出這般決策,微臣擔心此舉將會引發眾多非議與爭論啊。”麵對這位大臣的懇切之言,李世民目光堅毅,絲毫沒有動搖之意,他大手一揮,果斷地打斷了對方的話語:“朕心裏自然清楚此事的影響,但隻要能夠讓皇後恢複健康,朕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嚐試所有可能的方法!”
在民間,百姓們也都在談論這件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感慨地說:“陛下對皇後娘娘真是情深義重啊,為了娘娘,竟不惜改變自己一直堅持的做法。”
一位年輕人則滿臉好奇地問:“爺爺,那這些寺廟修好後,真的能讓皇後娘娘病好嗎?”
老者搖搖頭,歎道:“這就看上天的旨意了,不過陛下這份心,真是難得啊。”
負責修複寺廟的官員們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四處召集工匠,籌集建築材料,一場大規模的修複工程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在相州的修定寺,工匠們忙碌地清理著堆積如山的廢墟,小心翼翼地修複著破損的牆壁和佛像。一位年輕的工匠擦了擦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對身旁的同伴說:“咱可得用心幹呐,這可都是為了皇後娘娘祈福。說不定,娘娘的病就因為咱們的努力而好了呢,那咱們可就積了大德了。”
同伴用力地點點頭:“是啊,這活兒咱得當成自己家的事兒來幹,盼著皇後娘娘能早日康複。”
益州的善寂寺也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們扛著沉重的木材,喊著號子,有條不紊地搭建著新的建築。寺廟裏的和尚們整日誦經祈福,那悠揚的誦經聲在寺廟中迴蕩,他們都在為長孫皇後祈禱,希望她能早日擺脫病魔的糾纏。
若幹年後,大名鼎鼎的初唐四傑之一王勃來到益州的善寂寺。看著眼前的寺廟,還有人們虔誠的神情,讓他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創作衝動。他拿起筆,蘸滿墨汁,飽含深情地寫下了《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一文。文中“文德後以十亂乘時,恭讚塗山之業。”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大加讚賞,對李世民為妻子祈福的舉動更是讚歎不已,這篇文章也因此流傳千古,成為了人們傳頌愛情與美德的經典之作。
在長孫皇後的寢宮,李世民每天都會前來陪伴她,將修複寺廟的進展一一講給她聽。他溫柔地握住長孫皇後的手,眼中滿是愛意與期待:“觀音婢,朕為你修複寺廟,祈求佛祖保佑你早日康複。你一定要好起來,朕和孩子們都離不開你啊。”
長孫皇後眼中閃著淚花,感動地說:“陛下,您為臣妾做這麽多,臣妾真是無以為報。隻是這病,若是不好,陛下也莫要太過傷心,要保重自己和孩子們啊。”
李世民緊緊握住她的手,語氣堅定:“別說這些傻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我們還要一起度過許多時光呢。”
李承乾、李治等皇子們也常常來陪伴母親。李承乾看著母親虛弱不堪的樣子,心疼得眼眶泛紅,他哽咽著說:“母後,您一定要快點好起來啊。等您病好了,兒臣想和您一起去看春日的繁花盛開,就像我們以前那樣。”
李治則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小手輕輕撫摸著母親的手臂,小聲說:“母後,您要是好了,兒臣每天都給您畫畫,畫您最喜歡的牡丹。兒臣要把牡丹畫得栩栩如生,就像它們在您麵前盛開一樣。”
長孫皇後微笑著,眼中滿是慈愛,她輕輕摸摸孩子們的頭:“我的孩子們,母後也想看著你們長大成人,看著你們都成為有作為的人啊。”
隨著寺廟修複工程的推進,李世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仿佛看到了妻子康複的希望。他每天都會虔誠地向佛祖祈禱,希望妻子能夠戰勝病魔,重新恢複往日的健康與活力。而李世民為她修複寺廟的舉動,也成為了一段充滿愛意與深情的傳奇,讓後人感受到了他們之間那堅如磐石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