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悄悄流逝,來到了五月份,早晨的長安,像是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在陽光中徐徐展開。天空湛藍如寶石,幾縷薄如蟬翼的白雲悠悠地飄蕩著,像是頑皮的孩童在天空嬉戲。宮牆下的花朵爭奇鬥豔,紅得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風拂過,花朵輕輕搖曳,送來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


    皇宮內的朝堂上,氣氛卻與這美好的天氣有些格格不入。


    此時,朝堂上的大臣們分列兩旁,個個神色肅穆。突然,殿外傳來一陣喧鬧聲,緊接著,一名侍從匆匆跑進朝堂,跪地稟報道:“陛下,吐蕃讚普棄宗弄讚派使者前來,已在殿外候旨。”


    李世民微微一皺眉,心中暗自思忖:“吐蕃使者?”他隨即揮了揮手,說道:“宣他們進來。”


    吐蕃使者們在眾人的注視下,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朝堂。他們的服飾十分獨特,色彩濃烈而鮮豔,與大唐官員們的服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者們頭戴彩色的氈帽,帽上裝飾著各種奇異的羽毛和珠寶,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他們身著寬鬆的長袍,袍上繡著精美的圖案,有奔騰的駿馬、展翅的雄鷹,這些圖案無不展現出吐蕃民族的豪放與不羈。


    為首的那位使者步履穩健地走到金碧輝煌、氣勢恢宏的大殿中央,然後恭恭敬敬地雙膝跪地,行了一個標準而又莊重的大禮。接著,他抬起頭來,略顯緊張但仍努力保持鎮定地開口說道:“偉大的大唐皇帝陛下啊!我乃是來自遙遠吐蕃的使者,此番受我們英明神武的讚普棄宗弄讚所托,特地千裏迢迢趕來此地,向您這位至高無上的天子求親呐!我吐蕃與貴國大唐若能成功聯姻,那必定是上天注定的良緣佳配呀。如此一來,不但對於我們兩個國家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更會成為兩國黎民百姓們共同的紐帶!”


    端坐在龍椅之上的李世民靜靜地聽完了使者這番言辭懇切的話語之後,心中不禁微微一動。畢竟,他作為一國之君,自然清楚吐蕃在西部地區擁有著不可小覷的強大實力和影響力。此次他們竟然主動派遣使者前來求親,想必背後定然有著深遠的政治意圖和利益考量。


    不過,盡管李世民表麵上依舊神色自若,但實際上在他內心深處,對於吐蕃這個國度的印象並不是特別好。在他的固有觀念當中,吐蕃地處邊陲之地,路途遙遠且環境惡劣;那裏的民眾大多以遊牧為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而且他們的風俗習慣較為粗獷豪放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野蠻未開化;至於文化方麵,則遠遠比不上大唐這樣的文明禮儀之邦發達和先進。所以,當聽到吐蕃讚普想要與大唐聯姻的時候,李世民雖然心中有所觸動,但更多的還是疑慮和警惕。於是,他麵色平靜如水,語氣沉穩地問道:“不知你們的吐蕃讚普為何會突然產生這樣的念頭呢?”


    使者抬起頭,眼中閃爍著真誠的光芒,說道:“陛下,我吐蕃讚普久仰大唐之繁榮昌盛,陛下之英明神武。大唐文化燦爛,如天上之繁星,令我吐蕃人民向往不已。若能與大唐聯姻,我吐蕃願與大唐永結友好,互幫互助。讚普更是希望能借此機會,學習大唐之文化禮儀,讓吐蕃也能走向繁榮。同時,聯姻可保兩國邊境安寧,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李世民微微點頭,看似在思考使者的話,實則心中已有了自己的判斷。他看向身邊的大臣們,目光中帶著詢問之意。


    房玄齡出列,拱手道:“陛下,吐蕃雖有此求親之意,但吐蕃之地,風俗與我大唐大異。公主若嫁過去,恐難以適應。且吐蕃與我大唐之間,了解尚不深切,貿然聯姻,或有隱患。”


    魏征也緊接著說道:“陛下,房大人所言極是。吐蕃之民俗,多尚武力,且地處高原,環境惡劣。我大唐公主嬌貴,怎能受此委屈?”


    其他大臣們也紛紛點頭,朝堂上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李世民心中暗自讚同大臣們的看法,他覺得吐蕃不過是一個野蠻之地,與大唐聯姻,簡直是高攀。他清了清嗓子,對吐蕃使者說道:“此事重大,朕需與大臣們細細商議。你們先退下,在驛館等候消息。”


    吐蕃使者們雖有些失望,但也不敢違抗,再次行禮後,緩緩退出朝堂。


    待吐蕃使者離開後,朝堂上頓時熱鬧起來,大臣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一位大臣皺著眉頭說道:“陛下,吐蕃求親,斷不可答應。吐蕃之人,茹毛飲血,不懂禮儀,若公主嫁過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嗎?”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而且吐蕃近年來雖有發展,但與我大唐相比,仍是天壤之別。我們何必把公主許配給他們呢?”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微微點頭,說道:“朕亦有此顧慮。吐蕃不過是一個蠻夷之邦,朕的公主金枝玉葉,怎能嫁給他們的讚普?”


    在驛館中,吐蕃使者們也在焦急地商議著。


    一位年輕的使者擔憂地說:“大人,看大唐皇帝的態度,似乎不太願意答應我們的求親。這可如何是好?我們迴去如何向讚普交代?”


    為首的使者皺著眉頭,安慰道:“莫慌。大唐皇帝需要時間考慮,也是人之常情。我們且等待幾日,再看看情況。”


    然而,李世民這邊卻已經有了決定。他派人聯係在吐蕃的探子,進一步了解吐蕃的情況,探子迴來後向他稟報:“陛下,吐蕃之地,多為高原草場,百姓以遊牧為生。他們的生活方式簡單粗獷,性格豪放好鬥。雖有自己的文化,但與我大唐相比,確實顯得落後。而且,吐蕃讚普雖有雄才大略,但在處理一些事務上,手段頗為強硬。”


    李世民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凝重地聽完了探子的詳細匯報。他微微眯起雙眸,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輕蔑笑容,心中對於吐蕃這個國度的輕視愈發加深了幾分。隻見他輕輕一揮手,示意探子退下,然後轉頭看向下方站立著的諸位大臣,朗聲道:“諸位愛卿,方才探子所報,那吐蕃不過是一片野蠻未開化之地罷了。朕怎能忍心讓朕的愛女嫁到那樣艱苦的地方去受苦呢?此事斷不可行!”


    大臣們聽聞此言,紛紛躬身行禮,異口同聲地高唿道:“陛下聖明啊!”一時間,朝堂之上迴蕩著這整齊而響亮的聲音,彰顯出眾人對皇帝決定的擁護和支持。


    時光匆匆而過,數日之後,李世民再次傳召了吐蕃使者進宮麵聖。當這些滿懷期待的使者踏入朝堂之時,他們一眼便望見了端坐在上方、神色威嚴無比的李世民。其目光猶如寒星般銳利,隱隱透露出絲絲冷冽之意,令人不寒而栗。


    李世民沉默片刻後,終於緩緩張開嘴唇,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朕經過反複思量,深知吐蕃與我大唐之間無論是風俗還是文化都存在著天壤之別。因此,對於此次貴國所求之親,朕實在無法應允。爾等還是速速返迴本國去吧。”


    這番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砸在了吐蕃使者們的心頭,他們瞬間呆立當場,臉上原本洋溢著的喜悅之情刹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和極度的失望。尤其是為首的那位使者,更是麵色慘白如紙,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但他很快迴過神來,急忙向前一步,拱手作揖,急切地說道:“尊敬的陛下啊,請您三思而後行!此番聯姻之舉對於我們兩國而言皆是大有裨益之事。我吐蕃乃是誠心誠意期望能夠與大唐交好結盟,懇請陛下務必重新斟酌一番啊!”


    李世民搖搖頭,語氣堅定地說:“朕的決定不會改變,你們無須多言。”


    吐蕃使者們無奈,隻得垂頭喪氣地離開了朝堂,踏上了返迴吐蕃的路途。


    吐蕃讚普棄宗弄讚在吐蕃焦急地等待著使者的消息。當他得知求親被拒後,氣得暴跳如雷。


    他在宮殿中怒吼道:“李世民竟然如此瞧不起我吐蕃!我吐蕃雖地處偏遠,但也不是好欺負的。他不答應聯姻,難道是想與我吐蕃為敵嗎?”


    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勸道:“讚普息怒。大唐皇帝拒絕求親,一是對我們不夠了解,還有就是有人說我們壞話。我們可以再想其他辦法。”


    棄宗弄讚卻不聽勸,他一拳砸在桌子上,說道:“哼!我要讓李世民知道,我吐蕃不是可以隨意輕視的。傳我命令,加強邊境軍事力量,準備給大唐一點顏色看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指雲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指雲門並收藏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