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波斯獻女
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作者:五指雲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的天空湛藍,各國使節、商人、學者就像被磁石吸引的鐵屑一般,紛紛朝著這座世界的中心匯聚而來。
在皇宮那寬敞明亮的大殿內,李世民與大臣們正嚴肅地商討著國事,那此起彼伏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
這時,禮部尚書打破了這議事的氛圍:“陛下,有一位來自波斯的傳教士阿羅本求見,他還帶來了特殊的禮物。”
李世民微微皺了皺眉頭,眼中卻閃過一絲好奇的光亮,擺了擺手說道:“哦?傳他進來,朕倒要看看是何特殊禮物。”
不一會兒,阿羅本邁著略顯拘謹的步伐走進了大殿。他身著一身頗具異域風情的服飾,色彩斑斕卻又不失莊重,神色間滿是恭敬。一進殿,他便朝著李世民行了個極為標準的大禮,而後用那略顯生硬但還算清晰的漢語說道:“陛下,我是阿羅本,受波斯國王之托,特來向陛下獻上一份厚禮。”
說罷,他瀟灑地一揮手,隻見兩名波斯美女蓮步輕移,緩緩走上前來。
這兩位波斯美女一現身,大殿內頓時像平靜的湖麵投入了石子一般,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驚歎聲。大臣們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則微微張嘴,滿臉的詫異。那兩位美女身姿高挑白淨,走起路來水蛇般的細腰輕輕扭動,婀娜多姿,鼻梁高聳似山峰,大眼睛水汪汪的,猶如深邃的湖水,濃眉恰似那春日裏的柳葉,再加上身著華麗的長袍,裹著頭巾,更是透著一股別樣的神秘韻味。
李世民也不禁瞪大了眼睛,心裏暗自思忖著:“哎呀,這波斯女子,模樣怎的如此奇怪。”
阿羅本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趕忙說道:“陛下,波斯國王希望通過此舉表達對陛下的敬意和深厚友誼呀,願大唐與波斯能夠永結友好,世代往來呢。”
李世民迴過神來,微微一笑,起身走下龍椅,圍著兩位美女慢悠悠地轉了一圈,一邊打量一邊說道:“波斯國王倒是有心了。不過,你這位傳教士,不遠萬裏而來,又是為何呀?總不能光送這兩個人吧。”
阿羅本趕忙挺直了身子,恭敬地迴答道:“陛下,我是來傳播教義的呢。我聽聞大唐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陛下您更是聖明之主,心懷天下,所以特來獻上我們的信仰,盼著能在這大唐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呀。”
李世民一聽,來了興致,眼中放光,笑著說:“哦?那你且說說,你的教義有何特別之處?給朕講講。”
阿羅本一聽,心中暗喜,覺得有戲,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詳細講述起他那教義和經書中蘊含的智慧來。他說得眉飛色舞,李世民也聽得是津津有味,不時還微微點頭,仿佛打開了一扇了解異國文化的新大門,對這個異國的信仰有了全新的認識。
待阿羅本講完,李世民龍顏大悅,大手一揮,下令道:“既然你如此誠心,那朕便在長安為你建造一座‘羅馬寺’,準許你在全國傳播教義,也好讓我大唐子民多些見識。”
阿羅本一聽,那真是喜出望外啊,趕忙再次跪地,激動地謝恩:“陛下聖明,陛下真是千古明君呐,小人感激涕零,定當竭盡全力傳播教義,不負陛下厚愛呀。”
可這邊剛高興完,李世民再看向那兩位波斯美女時,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心裏犯起了愁。他暗自琢磨著:“這波斯國王送這兩位美女來,莫不是藏著什麽別的心思?難不成是美人計?哼,朕可不會輕易就被迷惑。”
這時候呀,一旁的大臣們也開始小聲地議論紛紛起來。一位老臣捋了捋胡須,一臉嚴肅地說:“陛下,這波斯美女雖看著美若天仙,但畢竟是異國之人呐,人心隔肚皮呀,不可不防啊。”另一位大臣也趕忙跟著點頭稱是:“陛下聖明,還是謹慎對待為好,免得日後生出什麽事端來呀。”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話,覺得有理,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繼續商討國事,自己則心事重重地迴到了後宮。剛坐下沒一會兒,李治恰好來向母後請安。
李治一進門,就瞧見父皇眉頭緊鎖,便湊上前去,乖巧地問道:“父皇,您為何事煩惱?”
李世民看了看李治,歎了口氣,把波斯美女的事兒說了一遍。李治一聽,眼睛瞪得老大,笑嘻嘻地說:“父皇,那您打算怎麽辦呀?總不能就這麽晾著人家吧。”
李世民站起身來,在屋子裏來迴踱步,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皺,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麽好主意,一拍手說道:“有了!朕命人製作兩個鐵籠子,把她們關進去,每天呢,讓宮女給她們送食物和水,但就是不讓她們出來。這樣一來,既不會傷了兩國的和氣,也能避免那些潛在的麻煩。”
李承乾一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父皇,這……這法子是不是有點太那啥了呀,把人關籠子裏,多不好呀,人家好歹也是波斯國王送來的。”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說道:“你懂什麽,這叫防患於未然,安全第一,知道不?”
於是乎,那兩位波斯美女就這麽被關進了鐵籠子裏,安置在皇宮的一個偏僻的偏殿中。每天都有宮女按時按點地送去食物和水,那場麵看著還挺是那麽迴事兒。
有一迴,李世民心情還算不錯,就帶著李治一起來到籠子前看看。李治湊到籠子邊,好奇地看著裏麵的波斯美女,眼睛裏滿是新奇,笑著對李世民說:“父皇,您看她們的眼睛,就像藍色的寶石一樣,亮晶晶的,真好看。不過,這樣關著她們,是不是有點可憐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說:“可憐?你這小子就是心太軟。若是她們有什麽不軌企圖,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到時候可就悔之晚矣了。”
籠子裏的波斯美女呀,一臉的哀怨,嘴裏嘟囔著她們自己的語言,手還不停地比劃著,可惜李世民和李治是一句都聽不懂呀。李治看著她們那可憐巴巴的樣子,對李世民說:“父皇,她們好像很不開心呢,一直在那說著什麽,咱也聽不懂呀,要不,找個懂波斯語的人來問問?”
李世民皺了皺眉,不耐煩地說:“管不了那麽多了,安全為上,等過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吧。”
阿羅本在長安傳教了一陣子後,不知從哪兒聽說了波斯美女被關起來的消息,那可急壞了呀,連忙急匆匆地趕到皇宮。一見到李世民,他就焦急地說:“陛下,您為何把那兩位美女關起來呀?她們可並無惡意啊,純粹就是波斯國王表達友好的心意呀,陛下您這可誤會大了呀。”
李世民看著他那著急的樣子,卻不慌不忙地笑著說:“阿羅本,莫要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心思。朕隻是多留個心眼兒啊。”
阿羅本一聽,趕忙擺手解釋道:“陛下,您真的誤會了。這兩位美女和中土的美女並無不同,她們可以陪伴陛下,為陛下生兒育女呢,是很正常的女子,絕無什麽危險之處啊。”
李世民一聽“生兒育女”這詞兒,瞪大了眼睛,一臉驚訝地說:“生兒育女?你這是何意?莫不是想讓她們紮根在朕的後宮不成?”
阿羅本尷尬地笑了笑,撓撓頭說:“陛下,我就是想說她們是普普通通的好女子,您大可放心的。”
李世民聽了這話,心裏頭有些猶豫了,他又仔細地看了看籠子裏的美女,那心中原本的恐懼,漸漸地消去了一些。在阿羅本的再三勸說下,他咬咬牙,決定試著和她們接觸接觸看。於是,他便讓人把波斯美女給放了出來,還專門安排了一個單獨的宮殿給她們住,又派了幾個乖巧伶俐的宮女去照顧她們的起居。
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還有些小心翼翼的,每次去看望她們,都帶著幾分警惕。可隨著接觸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發現這兩位波斯美女確實沒有什麽危險,而且,她們性格溫柔善良,還各有各的才藝,會唱一些好聽的波斯歌曲,跳些別具風情的舞蹈呢。李世民慢慢地就放鬆了下來,開始經常去看望她們,和她們聊天,雖說語言不通吧,但靠著手勢和一些簡單的詞語,倒也能勉強交流交流,後來索性從長安的波斯商人中選出來一個可靠的,進宮做了李世民的翻譯。
有一天,李世民心情大好,對李治說:“治兒,這兩位波斯美女其實也挺有趣的。她們給朕講了好多波斯的故事,那可真是大開眼界。”
李治一聽,笑嘻嘻地打趣道:“父皇,看來您已經喜歡上她們了,這相處下來,感覺還挺融洽的嘛。”
李世民一聽,笑罵道:“就你小子會說話,淨打趣朕,朕這不過是多了解了解她們國家的事兒罷了。”
然而,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李世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突然又改變了主意。他把阿羅本找來,一臉嚴肅地對他說:“阿羅本,這兩位美女,你還是帶迴去吧。寡人宮女充盈,這後宮都快住不下了,也沒閑房安置她們了,今悉數退還你們的美意,你等自留用之吧!”
阿羅本一聽,那是又驚訝又疑惑,瞪大了眼睛問道:“陛下,這是為何?您之前不是都已經接受她們了嗎?怎麽這會兒又要讓我帶迴去了呢?這……這也太突然了。”李世民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她們雖有趣,但畢竟是波斯人,與我大唐的風俗不同,時間長了,朕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朕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讓她們迴去比較妥當,你就別再多問了。”
阿羅本心裏雖然很是不舍,但也知道皇帝決定了的事兒那是沒法改變的,隻好無奈地點點頭,帶著兩位波斯美女準備離開長安。在離開的時候,那兩位波斯美女眼中含淚,一步三迴頭的,她們對李世民和大唐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是真的舍不得走啊。
這事,很快就在長安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的了。百姓們在街頭巷尾那是議論紛紛。一位白胡子老者摸著胡須,慢悠悠地說:“陛下這麽處理,既沒有傷了和波斯的和氣,又妥善地解決了這事兒,高啊,實在是高。”
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卻笑嘻嘻地說:“聽說那兩位波斯美女美若天仙呢,就這麽走了,真是可惜了,要是能留下來讓咱也瞧瞧就好了。”旁邊的人一聽,都紛紛笑罵他沒個正形兒。
在皇宮裏頭呢,李承乾對李世民說:“父皇,那座‘羅馬寺’還在呢,以後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傳教士來,到時候長安可就更熱鬧了。”
李世民點點頭,一臉欣慰地說:“隻要他們不做危害大唐之事,朕是歡迎的。大唐嘛,就得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這樣才能彰顯我大唐的大國風範呐。”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長安依舊是繁華如初,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世民繼續用心地治理著大唐,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而這次與波斯的外交小插曲呢,也漸漸成了人們口中的一段趣談,就像那酒桌上的下酒菜一樣,被大家時不時地拿出來說一說,也被記載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見證著大唐與各國交往時的那種豐富多彩和複雜多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的外國使節那是越來越多了,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不同膚色、穿著各異的外國人。在這種文化的交融碰撞之中,大唐的文化也如同那盛開的花朵一般,不斷地向四周傳播散發著芬芳。
有一迴,一位外國使節進宮麵見李世民,滿臉崇敬地說:“陛下,大唐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這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還有那禮儀製度,每一樣都讓人著迷呐,我們迴去後,一定要好好傳播,讓我們國家的人也都見識見識大唐的魅力。”
李世民一聽,龍顏大悅,笑著說:“歡迎之至,希望各國都能了解我大唐的好,多多與我大唐交流往來。”
而那座曾經的“羅馬寺”,雖然在後來的朝代變遷中消失不見了,隻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記載,但它在曆史上卻留下了獨特的印記,後世的學者們在研究唐朝曆史時,常常會提到它,把它當作是大唐與波斯等西方國家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見證。
在皇宮那寬敞明亮的大殿內,李世民與大臣們正嚴肅地商討著國事,那此起彼伏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
這時,禮部尚書打破了這議事的氛圍:“陛下,有一位來自波斯的傳教士阿羅本求見,他還帶來了特殊的禮物。”
李世民微微皺了皺眉頭,眼中卻閃過一絲好奇的光亮,擺了擺手說道:“哦?傳他進來,朕倒要看看是何特殊禮物。”
不一會兒,阿羅本邁著略顯拘謹的步伐走進了大殿。他身著一身頗具異域風情的服飾,色彩斑斕卻又不失莊重,神色間滿是恭敬。一進殿,他便朝著李世民行了個極為標準的大禮,而後用那略顯生硬但還算清晰的漢語說道:“陛下,我是阿羅本,受波斯國王之托,特來向陛下獻上一份厚禮。”
說罷,他瀟灑地一揮手,隻見兩名波斯美女蓮步輕移,緩緩走上前來。
這兩位波斯美女一現身,大殿內頓時像平靜的湖麵投入了石子一般,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驚歎聲。大臣們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則微微張嘴,滿臉的詫異。那兩位美女身姿高挑白淨,走起路來水蛇般的細腰輕輕扭動,婀娜多姿,鼻梁高聳似山峰,大眼睛水汪汪的,猶如深邃的湖水,濃眉恰似那春日裏的柳葉,再加上身著華麗的長袍,裹著頭巾,更是透著一股別樣的神秘韻味。
李世民也不禁瞪大了眼睛,心裏暗自思忖著:“哎呀,這波斯女子,模樣怎的如此奇怪。”
阿羅本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趕忙說道:“陛下,波斯國王希望通過此舉表達對陛下的敬意和深厚友誼呀,願大唐與波斯能夠永結友好,世代往來呢。”
李世民迴過神來,微微一笑,起身走下龍椅,圍著兩位美女慢悠悠地轉了一圈,一邊打量一邊說道:“波斯國王倒是有心了。不過,你這位傳教士,不遠萬裏而來,又是為何呀?總不能光送這兩個人吧。”
阿羅本趕忙挺直了身子,恭敬地迴答道:“陛下,我是來傳播教義的呢。我聽聞大唐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陛下您更是聖明之主,心懷天下,所以特來獻上我們的信仰,盼著能在這大唐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呀。”
李世民一聽,來了興致,眼中放光,笑著說:“哦?那你且說說,你的教義有何特別之處?給朕講講。”
阿羅本一聽,心中暗喜,覺得有戲,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詳細講述起他那教義和經書中蘊含的智慧來。他說得眉飛色舞,李世民也聽得是津津有味,不時還微微點頭,仿佛打開了一扇了解異國文化的新大門,對這個異國的信仰有了全新的認識。
待阿羅本講完,李世民龍顏大悅,大手一揮,下令道:“既然你如此誠心,那朕便在長安為你建造一座‘羅馬寺’,準許你在全國傳播教義,也好讓我大唐子民多些見識。”
阿羅本一聽,那真是喜出望外啊,趕忙再次跪地,激動地謝恩:“陛下聖明,陛下真是千古明君呐,小人感激涕零,定當竭盡全力傳播教義,不負陛下厚愛呀。”
可這邊剛高興完,李世民再看向那兩位波斯美女時,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心裏犯起了愁。他暗自琢磨著:“這波斯國王送這兩位美女來,莫不是藏著什麽別的心思?難不成是美人計?哼,朕可不會輕易就被迷惑。”
這時候呀,一旁的大臣們也開始小聲地議論紛紛起來。一位老臣捋了捋胡須,一臉嚴肅地說:“陛下,這波斯美女雖看著美若天仙,但畢竟是異國之人呐,人心隔肚皮呀,不可不防啊。”另一位大臣也趕忙跟著點頭稱是:“陛下聖明,還是謹慎對待為好,免得日後生出什麽事端來呀。”
李世民聽著大臣們的話,覺得有理,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繼續商討國事,自己則心事重重地迴到了後宮。剛坐下沒一會兒,李治恰好來向母後請安。
李治一進門,就瞧見父皇眉頭緊鎖,便湊上前去,乖巧地問道:“父皇,您為何事煩惱?”
李世民看了看李治,歎了口氣,把波斯美女的事兒說了一遍。李治一聽,眼睛瞪得老大,笑嘻嘻地說:“父皇,那您打算怎麽辦呀?總不能就這麽晾著人家吧。”
李世民站起身來,在屋子裏來迴踱步,雙手背在身後,眉頭緊皺,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麽好主意,一拍手說道:“有了!朕命人製作兩個鐵籠子,把她們關進去,每天呢,讓宮女給她們送食物和水,但就是不讓她們出來。這樣一來,既不會傷了兩國的和氣,也能避免那些潛在的麻煩。”
李承乾一聽,瞪大了眼睛,驚訝地說:“父皇,這……這法子是不是有點太那啥了呀,把人關籠子裏,多不好呀,人家好歹也是波斯國王送來的。”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說道:“你懂什麽,這叫防患於未然,安全第一,知道不?”
於是乎,那兩位波斯美女就這麽被關進了鐵籠子裏,安置在皇宮的一個偏僻的偏殿中。每天都有宮女按時按點地送去食物和水,那場麵看著還挺是那麽迴事兒。
有一迴,李世民心情還算不錯,就帶著李治一起來到籠子前看看。李治湊到籠子邊,好奇地看著裏麵的波斯美女,眼睛裏滿是新奇,笑著對李世民說:“父皇,您看她們的眼睛,就像藍色的寶石一樣,亮晶晶的,真好看。不過,這樣關著她們,是不是有點可憐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說:“可憐?你這小子就是心太軟。若是她們有什麽不軌企圖,那才是真正的可怕,到時候可就悔之晚矣了。”
籠子裏的波斯美女呀,一臉的哀怨,嘴裏嘟囔著她們自己的語言,手還不停地比劃著,可惜李世民和李治是一句都聽不懂呀。李治看著她們那可憐巴巴的樣子,對李世民說:“父皇,她們好像很不開心呢,一直在那說著什麽,咱也聽不懂呀,要不,找個懂波斯語的人來問問?”
李世民皺了皺眉,不耐煩地說:“管不了那麽多了,安全為上,等過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吧。”
阿羅本在長安傳教了一陣子後,不知從哪兒聽說了波斯美女被關起來的消息,那可急壞了呀,連忙急匆匆地趕到皇宮。一見到李世民,他就焦急地說:“陛下,您為何把那兩位美女關起來呀?她們可並無惡意啊,純粹就是波斯國王表達友好的心意呀,陛下您這可誤會大了呀。”
李世民看著他那著急的樣子,卻不慌不忙地笑著說:“阿羅本,莫要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心思。朕隻是多留個心眼兒啊。”
阿羅本一聽,趕忙擺手解釋道:“陛下,您真的誤會了。這兩位美女和中土的美女並無不同,她們可以陪伴陛下,為陛下生兒育女呢,是很正常的女子,絕無什麽危險之處啊。”
李世民一聽“生兒育女”這詞兒,瞪大了眼睛,一臉驚訝地說:“生兒育女?你這是何意?莫不是想讓她們紮根在朕的後宮不成?”
阿羅本尷尬地笑了笑,撓撓頭說:“陛下,我就是想說她們是普普通通的好女子,您大可放心的。”
李世民聽了這話,心裏頭有些猶豫了,他又仔細地看了看籠子裏的美女,那心中原本的恐懼,漸漸地消去了一些。在阿羅本的再三勸說下,他咬咬牙,決定試著和她們接觸接觸看。於是,他便讓人把波斯美女給放了出來,還專門安排了一個單獨的宮殿給她們住,又派了幾個乖巧伶俐的宮女去照顧她們的起居。
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還有些小心翼翼的,每次去看望她們,都帶著幾分警惕。可隨著接觸的次數越來越多,他發現這兩位波斯美女確實沒有什麽危險,而且,她們性格溫柔善良,還各有各的才藝,會唱一些好聽的波斯歌曲,跳些別具風情的舞蹈呢。李世民慢慢地就放鬆了下來,開始經常去看望她們,和她們聊天,雖說語言不通吧,但靠著手勢和一些簡單的詞語,倒也能勉強交流交流,後來索性從長安的波斯商人中選出來一個可靠的,進宮做了李世民的翻譯。
有一天,李世民心情大好,對李治說:“治兒,這兩位波斯美女其實也挺有趣的。她們給朕講了好多波斯的故事,那可真是大開眼界。”
李治一聽,笑嘻嘻地打趣道:“父皇,看來您已經喜歡上她們了,這相處下來,感覺還挺融洽的嘛。”
李世民一聽,笑罵道:“就你小子會說話,淨打趣朕,朕這不過是多了解了解她們國家的事兒罷了。”
然而,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李世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突然又改變了主意。他把阿羅本找來,一臉嚴肅地對他說:“阿羅本,這兩位美女,你還是帶迴去吧。寡人宮女充盈,這後宮都快住不下了,也沒閑房安置她們了,今悉數退還你們的美意,你等自留用之吧!”
阿羅本一聽,那是又驚訝又疑惑,瞪大了眼睛問道:“陛下,這是為何?您之前不是都已經接受她們了嗎?怎麽這會兒又要讓我帶迴去了呢?這……這也太突然了。”李世民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她們雖有趣,但畢竟是波斯人,與我大唐的風俗不同,時間長了,朕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朕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讓她們迴去比較妥當,你就別再多問了。”
阿羅本心裏雖然很是不舍,但也知道皇帝決定了的事兒那是沒法改變的,隻好無奈地點點頭,帶著兩位波斯美女準備離開長安。在離開的時候,那兩位波斯美女眼中含淚,一步三迴頭的,她們對李世民和大唐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是真的舍不得走啊。
這事,很快就在長安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的了。百姓們在街頭巷尾那是議論紛紛。一位白胡子老者摸著胡須,慢悠悠地說:“陛下這麽處理,既沒有傷了和波斯的和氣,又妥善地解決了這事兒,高啊,實在是高。”
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卻笑嘻嘻地說:“聽說那兩位波斯美女美若天仙呢,就這麽走了,真是可惜了,要是能留下來讓咱也瞧瞧就好了。”旁邊的人一聽,都紛紛笑罵他沒個正形兒。
在皇宮裏頭呢,李承乾對李世民說:“父皇,那座‘羅馬寺’還在呢,以後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傳教士來,到時候長安可就更熱鬧了。”
李世民點點頭,一臉欣慰地說:“隻要他們不做危害大唐之事,朕是歡迎的。大唐嘛,就得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這樣才能彰顯我大唐的大國風範呐。”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過去,長安依舊是繁華如初,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世民繼續用心地治理著大唐,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而這次與波斯的外交小插曲呢,也漸漸成了人們口中的一段趣談,就像那酒桌上的下酒菜一樣,被大家時不時地拿出來說一說,也被記載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見證著大唐與各國交往時的那種豐富多彩和複雜多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的外國使節那是越來越多了,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不同膚色、穿著各異的外國人。在這種文化的交融碰撞之中,大唐的文化也如同那盛開的花朵一般,不斷地向四周傳播散發著芬芳。
有一迴,一位外國使節進宮麵見李世民,滿臉崇敬地說:“陛下,大唐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這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還有那禮儀製度,每一樣都讓人著迷呐,我們迴去後,一定要好好傳播,讓我們國家的人也都見識見識大唐的魅力。”
李世民一聽,龍顏大悅,笑著說:“歡迎之至,希望各國都能了解我大唐的好,多多與我大唐交流往來。”
而那座曾經的“羅馬寺”,雖然在後來的朝代變遷中消失不見了,隻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記載,但它在曆史上卻留下了獨特的印記,後世的學者們在研究唐朝曆史時,常常會提到它,把它當作是大唐與波斯等西方國家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