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設置新崗位
重生75:繼母分家後,我把妻女寵上天 作者:煜煜吃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大爺,今天恐怕不行,我一會帶著人去一趟前進煤礦,下次有時間,咱們爺倆再好好喝它幾杯。”
“也罷,那你就先去忙正事,老夫也要抽點時間,將那些祖傳的秘本整理出來,想想應該傳授小孫子小孫女,哪些該學的本事。”
有了傳承人,趙大爺像是年輕了幾十歲。
趙家祖祖輩輩傳下的陰陽五行,中醫秘方不計其數。
混亂年代,這些東西全都被毀了。
萬幸,趙大爺早已經看熟讀懂,牢牢地記在腦海裏。
找個時間,將它們全部寫下來。
縱然某天蹬腿去見先祖,也不至於讓家傳古方失傳。
來到村委會,陸遠招唿人跟自己裝車。
前進煤礦,後勤科主任辦公室。
董光明愁眉不展地坐在辦公位上,堂妹的婚事處理好了。
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反而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就在這時,外邊傳來了敲門聲。
“請進。”
董光明迴頭道。
“董哥,忙著呢?”
看到陸遠來了,董光明放下筆,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
“小陸你來得正好,你足智多謀,一肚子的辦法,幫我想想應該將慧芳安排到哪裏上班。”
聽到這話,陸遠不解地說道:“董哥,這事有這麽難的?你那是後勤科科長,安排人上班還用發愁嗎?”
“咱們煤礦基本沒有女工,能夠容納女工的部門隻有婦聯和洗煤車間,後者收入高,可是工作起來沒白天沒黑夜,慧芳帶著三個孩子,其中一個斷奶不久,離不開人照顧。”
“可要是去婦聯,以她的性格又未必能幹得了。”
安排妹子進廠上班不難,難的是怎麽找到一個適合董慧芳的位置。
對其他人來說,能進國企工作是祖墳冒了青煙,沒有挑肥揀瘦的權力,更不會有人挑挑揀選。
領導安排在哪個車間,就去哪個車間。
換到董光明自己的親堂妹,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
不同於其他男女工一半一半的國有單位。
前進煤礦主要以男礦工為主。
女職工數量隻有一百多人,婦聯的主要工作是調解家庭矛盾,幫助職工排解後顧之憂。
裏麵的女工全都是老娘們,每天七嘴八舌說長道短。
董慧芳是個本分人。
如果將她安排到婦聯工作,先不說會不會受欺負。
萬一學的和其他老娘們一樣變成長舌婦,屬實得不償失。
至於安排到洗煤車間,董光明又舍不得。
陸遠笑嗬嗬道:“董哥,您這屬於是燈下黑,想讓慧芳大姐有班上,又能幹一些輕巧的活,為啥不單獨設立一個崗位呢。”
“哦?說說看,你有什麽辦法。”
董光明好奇道。
陸遠看了一眼掛在牆上的廠區平麵圖,說道:“煤礦是不是隻有百貨商店,沒有肉店?”
“肉店……”
聽到這個詞,董光明掏出一支煙,分析陸遠話中的意思。
片刻後,董光明恍然大悟,爽朗大笑道:“好你個陸遠,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
“對對對,單獨設立一個崗位,解決礦工和家屬的賣肉問題。”
“好辦法,真是好辦法!”
後勤科負責煤礦工人的吃喝拉撒,自然也有權利設立臨時的銷售點。
目前,煤礦通過和陸家莊合作,獲得了充足的肉食品供應。
年前,陸家莊提供的各種肉食品,大部分以福利的性質發給了工人。
過完年以後,陸家莊還會繼續給煤礦供肉。
後續這些肉應該怎麽處理,後勤科和董光明尚未拿出一個妥善的辦法。
如果開設工廠附屬肉店,對外銷售各種獸肉,不但解決了董慧芳的工作問題,還能滿足工人和家屬的日常所需。
工作量不算繁重,每天有大把時間照顧孩子。
解決了心裏的一個大問題,董光明開心地將陸遠拉到椅子坐下,又親手給陸遠泡了一杯茶。
諸多國有煤礦中,前進煤礦屬於中小型煤礦。
和動輒幾千數萬工人的大型礦場比起來,前進煤礦的內部配套生活設施不算多。
小商店出售各種針頭線腦,肥皂百貨等商品。
規模不大,商品也少。
究其原因,又和煤礦特殊性有關。
每個季度,煤礦會將各類生活物資,以勞保用品的方式發給礦工。
絕大多數的時候,礦工幾乎不用花錢購買生活物資。
久而久之,導致了商店成為擺設。
“對了,你今天怎麽來了?是來送肉的吧?”
各自落座,董光明看了一眼門口。
門外不遠處停著一輛馬車,上麵放著十幾個麻袋。
“董哥,這迴送來的肉不一樣,不是野豬肉,也不是麅子肉,而是熊瞎子肉。”
“啥!熊瞎子肉?這我得瞧瞧。”
得知陸遠前兩天進山打了一口熊瞎子,董光明倍感意外,加上陸遠一塊出門瞧熱鬧。
打開麻袋,看到裏邊的熊肉,董光明非常滿意。
早些年,董光明吃過幾迴熊肉。
相比於腥臊的野豬肉,熊肉身上的腥味較少,口感也比野豬肉好不少。
“叮鈴鈴……”
董光明剛剛放下叫人過來稱重的電話,麵前的電話機又一次響了。
“老董,陸遠是不是來送肉了?”
“沒錯,他現在就在我這邊。”
“你過來一下,先別讓他走。”
聽到何勇下達的吩咐,董光明走出辦公室喊道:“小陸,一會有人過來稱重,我先去一趟何礦長的辦公室,東西換好以後你先別走,我有點東西給你。”
董光明走後不久,幾名後勤科工作人員拿著大秤來到馬車旁。
這次,陸遠一共帶來五百斤野豬肉,四百斤黑瞎子肉。
按照兩方商量好的交換原則。
甭管什麽肉,通通一斤肉換兩斤大米或者是兩斤白麵。
確認一共九百斤,工作人員從物資倉庫搬來了十幾袋大米,總重量七百斤。
之後,又有人扛來四袋白麵。
七十年代的商品包裝非常簡單,無論大米還是白麵,全都是五十斤一袋的標準重量。
換好東西,陸遠留在辦公室等著董光明。
左等右等,過了大概半個小時,董光明總算是迴來了。
相比於剛剛,重新迴到辦公室的董光明,臉色有些凝重。
“也罷,那你就先去忙正事,老夫也要抽點時間,將那些祖傳的秘本整理出來,想想應該傳授小孫子小孫女,哪些該學的本事。”
有了傳承人,趙大爺像是年輕了幾十歲。
趙家祖祖輩輩傳下的陰陽五行,中醫秘方不計其數。
混亂年代,這些東西全都被毀了。
萬幸,趙大爺早已經看熟讀懂,牢牢地記在腦海裏。
找個時間,將它們全部寫下來。
縱然某天蹬腿去見先祖,也不至於讓家傳古方失傳。
來到村委會,陸遠招唿人跟自己裝車。
前進煤礦,後勤科主任辦公室。
董光明愁眉不展地坐在辦公位上,堂妹的婚事處理好了。
接下來的工作安排,反而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就在這時,外邊傳來了敲門聲。
“請進。”
董光明迴頭道。
“董哥,忙著呢?”
看到陸遠來了,董光明放下筆,滿臉笑容地迎了上去。
“小陸你來得正好,你足智多謀,一肚子的辦法,幫我想想應該將慧芳安排到哪裏上班。”
聽到這話,陸遠不解地說道:“董哥,這事有這麽難的?你那是後勤科科長,安排人上班還用發愁嗎?”
“咱們煤礦基本沒有女工,能夠容納女工的部門隻有婦聯和洗煤車間,後者收入高,可是工作起來沒白天沒黑夜,慧芳帶著三個孩子,其中一個斷奶不久,離不開人照顧。”
“可要是去婦聯,以她的性格又未必能幹得了。”
安排妹子進廠上班不難,難的是怎麽找到一個適合董慧芳的位置。
對其他人來說,能進國企工作是祖墳冒了青煙,沒有挑肥揀瘦的權力,更不會有人挑挑揀選。
領導安排在哪個車間,就去哪個車間。
換到董光明自己的親堂妹,情況就有些不一樣了。
不同於其他男女工一半一半的國有單位。
前進煤礦主要以男礦工為主。
女職工數量隻有一百多人,婦聯的主要工作是調解家庭矛盾,幫助職工排解後顧之憂。
裏麵的女工全都是老娘們,每天七嘴八舌說長道短。
董慧芳是個本分人。
如果將她安排到婦聯工作,先不說會不會受欺負。
萬一學的和其他老娘們一樣變成長舌婦,屬實得不償失。
至於安排到洗煤車間,董光明又舍不得。
陸遠笑嗬嗬道:“董哥,您這屬於是燈下黑,想讓慧芳大姐有班上,又能幹一些輕巧的活,為啥不單獨設立一個崗位呢。”
“哦?說說看,你有什麽辦法。”
董光明好奇道。
陸遠看了一眼掛在牆上的廠區平麵圖,說道:“煤礦是不是隻有百貨商店,沒有肉店?”
“肉店……”
聽到這個詞,董光明掏出一支煙,分析陸遠話中的意思。
片刻後,董光明恍然大悟,爽朗大笑道:“好你個陸遠,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
“對對對,單獨設立一個崗位,解決礦工和家屬的賣肉問題。”
“好辦法,真是好辦法!”
後勤科負責煤礦工人的吃喝拉撒,自然也有權利設立臨時的銷售點。
目前,煤礦通過和陸家莊合作,獲得了充足的肉食品供應。
年前,陸家莊提供的各種肉食品,大部分以福利的性質發給了工人。
過完年以後,陸家莊還會繼續給煤礦供肉。
後續這些肉應該怎麽處理,後勤科和董光明尚未拿出一個妥善的辦法。
如果開設工廠附屬肉店,對外銷售各種獸肉,不但解決了董慧芳的工作問題,還能滿足工人和家屬的日常所需。
工作量不算繁重,每天有大把時間照顧孩子。
解決了心裏的一個大問題,董光明開心地將陸遠拉到椅子坐下,又親手給陸遠泡了一杯茶。
諸多國有煤礦中,前進煤礦屬於中小型煤礦。
和動輒幾千數萬工人的大型礦場比起來,前進煤礦的內部配套生活設施不算多。
小商店出售各種針頭線腦,肥皂百貨等商品。
規模不大,商品也少。
究其原因,又和煤礦特殊性有關。
每個季度,煤礦會將各類生活物資,以勞保用品的方式發給礦工。
絕大多數的時候,礦工幾乎不用花錢購買生活物資。
久而久之,導致了商店成為擺設。
“對了,你今天怎麽來了?是來送肉的吧?”
各自落座,董光明看了一眼門口。
門外不遠處停著一輛馬車,上麵放著十幾個麻袋。
“董哥,這迴送來的肉不一樣,不是野豬肉,也不是麅子肉,而是熊瞎子肉。”
“啥!熊瞎子肉?這我得瞧瞧。”
得知陸遠前兩天進山打了一口熊瞎子,董光明倍感意外,加上陸遠一塊出門瞧熱鬧。
打開麻袋,看到裏邊的熊肉,董光明非常滿意。
早些年,董光明吃過幾迴熊肉。
相比於腥臊的野豬肉,熊肉身上的腥味較少,口感也比野豬肉好不少。
“叮鈴鈴……”
董光明剛剛放下叫人過來稱重的電話,麵前的電話機又一次響了。
“老董,陸遠是不是來送肉了?”
“沒錯,他現在就在我這邊。”
“你過來一下,先別讓他走。”
聽到何勇下達的吩咐,董光明走出辦公室喊道:“小陸,一會有人過來稱重,我先去一趟何礦長的辦公室,東西換好以後你先別走,我有點東西給你。”
董光明走後不久,幾名後勤科工作人員拿著大秤來到馬車旁。
這次,陸遠一共帶來五百斤野豬肉,四百斤黑瞎子肉。
按照兩方商量好的交換原則。
甭管什麽肉,通通一斤肉換兩斤大米或者是兩斤白麵。
確認一共九百斤,工作人員從物資倉庫搬來了十幾袋大米,總重量七百斤。
之後,又有人扛來四袋白麵。
七十年代的商品包裝非常簡單,無論大米還是白麵,全都是五十斤一袋的標準重量。
換好東西,陸遠留在辦公室等著董光明。
左等右等,過了大概半個小時,董光明總算是迴來了。
相比於剛剛,重新迴到辦公室的董光明,臉色有些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