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引薦副礦長
重生75:繼母分家後,我把妻女寵上天 作者:煜煜吃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上午十一點,孫有福押著錢家幾口人來到公社。
十幾分鍾過後,一輛吉普車停到此地。
董光明帶著堂妹董慧芳從後門下車,擔任中間人的陸遠推開副駕駛的門跟著下來。
隨即,一群人進入公社大院辦理手續。
十分鍾後,離婚辦理妥當。
孫有福和錢家人走後,董光明安排董慧芳上車等自己一會,單獨將陸遠帶到一邊。
“小陸,這迴你幫了董哥大忙,錢建國這麽快答應離婚,你肯定做了不少的工作,明天上午你來一趟前進煤礦,董哥給你介紹個領導。”
“董哥,我要不要帶點東西過去。”
陸遠試探道。
“你看著辦吧,記得,明天早點過來。”
董光明叮囑道。
原以為事情怎麽樣,也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處理好。
萬萬沒有想到,陸遠的辦事效率這麽高。
昨天過去找錢建國,當天就把事情辦好。
如此一來,董光明的安排也要進行重新調整。
早上吃過飯。
陸遠帶上煙酒等禮物,騎著自行車出門去煤礦。
果不其然。
“小陸,一會看到何礦長該怎樣就怎麽樣,何礦長是軍轉幹部,卻討厭磨磨唧唧的人。”
見到陸遠帶來的東西,董光明心裏暗道孺子可教。
十盒錫紙包裝的大前門香煙,兩瓶當地難得一見的五糧液。
一大包奶糖,兩根鋼筆,一盒麥乳精。
大人孩子全都照顧到了。
送禮這門學問,陸遠算是學到家了。
不多時,董光明敲響一間辦公室的門。
聽到裏邊說一聲請進,二人一塊進入副礦長辦公室。
五十多歲的前進煤礦副礦長何勇正在低頭伏案寫東西。
聽到推門聲,何勇放下手中鋼筆,滿麵笑容道:“陸遠同誌,你好。”
“雖然咱們是第一次見麵,但是我早就聽過你的大名,鼎鼎有名的打熊英雄,陸家莊的年輕骨幹。”
陸遠客氣地說道:“何礦長過年好。”
“好好好,來,坐下說。”
寒暄過後,何勇示意陸遠和董光明坐下嘮嗑。
“過年期間,礦上的工人同誌們對於你們村製作的鹵味讚不絕口。”
何勇點燃一根香煙,提及前進煤礦和陸家莊的合作,屬於工農合作,互幫互助。
工人同誌們解決吃肉問題,同時也讓陸家莊的貧下中農得到了實惠。
這樣的合作完全可以繼續下去。
說完場麵話,何勇彈了彈煙灰,隨口說道:“陸遠同誌,你們村在保證肉食供應的情況下,你每月能夠給煤礦提供多少經過加工的鹵肉呢?”
來之前,董光明已經幫陸遠做好了鋪墊。
何勇是煤礦二把手,屬於分管後勤,治安等工作的行政副礦長。
隻要陸遠把事情辦得足夠漂亮,陸家莊和前進煤礦的關係會被徹底鎖死。
陸遠先是向董光明投去感激的目光,緊接著說道:“感謝何礦長對我們村的信任,最近一兩個月,我可以向前進煤礦提供五百斤的鹵肉。”
“包括鹵豬肉,麅子肉,等各種野味鹵肉,等到春暖花開,我還能向前進煤礦提供各類經過鹵製的山貨。”
“你是說蘑菇,木耳,野菜這些東西,也能進行鹵製?”
何勇頗為意外。
作為礦區二把手,何勇經常去市裏和省裏開會。
多少吃過幾次鹵肉。
沒想到在資源匱乏的山區,竟然有人能做出隻有省城才能見到的鹵肉食品。
更沒想到不但肉可以鹵,山貨野菜也能進行鹵製加工。
陸遠說道:“鹵製食品的種類很多,不光是葷菜,素菜經過鹵水加工,也能變得有滋有味,豆腐,木耳,豆角等一係列蔬菜,山貨經過鹵水鹵製,口感方麵將會提升一大截。”
煤礦工人屬於重體力勞動者,每天揮汗如雨,飲食口味偏重。
在這個生活物資匱乏的年代,喝酒成為少數幾種可以消除疲憊,愉悅身心的放鬆方式。
白酒配鹵味,神仙聞了都要下凡。
陸遠花了十分鍾介紹陸家莊每月,能夠向前進煤礦提供的生肉和鹵味數量。
何勇邊喝茶,邊聽陸遠的詳細介紹。
目光中除了驚訝還有一些意外。
一個小小的村治保主任,見識根本不像鄉下人。
見到煤礦二把手,不但沒有任何的局促,緊張。
反而是對答如流,口齒清晰。
將鹵味食品方麵的內容,介紹得頭頭是道。
這樣的人,怎麽看都不應該是鄉下人。
“老董,你覺得呢?”
等到陸遠介紹完畢,何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董光明微微一笑道:“肉食品供應,一直是咱們煤礦的老大難問題,一年到頭,也就冬天的時候,肉食供應相對豐富一些,但也僅僅隻是勉強夠用。”
“陸家莊發揮山區優勢,有能力向煤礦提供大量生肉,而且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將部分生肉變成美味可口的鹵肉。”
“不但幫助前進煤礦解決了肉食供應短缺問題,而且豐富了食品的種類和口味。”
“工人同誌們吃飽吃好,才能更有動力地完成生產勞動,向上級部門交出一張張滿意的答卷,提供大量的優質煤炭支援生產建設。”
“我認為礦上不但要持續增加工人同誌們的飯菜種類,不但要讓工人們吃飽,更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在職工食堂設立一個單獨的鹵菜窗口,除了供應礦區工人,還可以讓家屬們一塊品嚐著這種有影響的食品,體現領導們關心職工的良苦用心。”
“嗯,這個建議很好。”
何勇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麵子裏子都有了,而且油水還不少。
賣給職工一個價格,額外出售給家屬,又是一個價格。
別看前進煤礦隻有一千多名礦工,家屬數量著實不少。
整整三千多人。
人口眾多,加之位置偏僻,煤礦始終存在著物資供應頭重腳輕的問題。
主食供應不存在問題,甚至每年都有富餘。
可要說起肉食,這個問題太難了。
春夏秋三個季節,受溫度和運輸能力影響,相關部門定期供應給前進煤礦的豬肉,主要以活豬為主。
將活豬送到煤礦,再由食堂進行屠宰。
十幾分鍾過後,一輛吉普車停到此地。
董光明帶著堂妹董慧芳從後門下車,擔任中間人的陸遠推開副駕駛的門跟著下來。
隨即,一群人進入公社大院辦理手續。
十分鍾後,離婚辦理妥當。
孫有福和錢家人走後,董光明安排董慧芳上車等自己一會,單獨將陸遠帶到一邊。
“小陸,這迴你幫了董哥大忙,錢建國這麽快答應離婚,你肯定做了不少的工作,明天上午你來一趟前進煤礦,董哥給你介紹個領導。”
“董哥,我要不要帶點東西過去。”
陸遠試探道。
“你看著辦吧,記得,明天早點過來。”
董光明叮囑道。
原以為事情怎麽樣,也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處理好。
萬萬沒有想到,陸遠的辦事效率這麽高。
昨天過去找錢建國,當天就把事情辦好。
如此一來,董光明的安排也要進行重新調整。
早上吃過飯。
陸遠帶上煙酒等禮物,騎著自行車出門去煤礦。
果不其然。
“小陸,一會看到何礦長該怎樣就怎麽樣,何礦長是軍轉幹部,卻討厭磨磨唧唧的人。”
見到陸遠帶來的東西,董光明心裏暗道孺子可教。
十盒錫紙包裝的大前門香煙,兩瓶當地難得一見的五糧液。
一大包奶糖,兩根鋼筆,一盒麥乳精。
大人孩子全都照顧到了。
送禮這門學問,陸遠算是學到家了。
不多時,董光明敲響一間辦公室的門。
聽到裏邊說一聲請進,二人一塊進入副礦長辦公室。
五十多歲的前進煤礦副礦長何勇正在低頭伏案寫東西。
聽到推門聲,何勇放下手中鋼筆,滿麵笑容道:“陸遠同誌,你好。”
“雖然咱們是第一次見麵,但是我早就聽過你的大名,鼎鼎有名的打熊英雄,陸家莊的年輕骨幹。”
陸遠客氣地說道:“何礦長過年好。”
“好好好,來,坐下說。”
寒暄過後,何勇示意陸遠和董光明坐下嘮嗑。
“過年期間,礦上的工人同誌們對於你們村製作的鹵味讚不絕口。”
何勇點燃一根香煙,提及前進煤礦和陸家莊的合作,屬於工農合作,互幫互助。
工人同誌們解決吃肉問題,同時也讓陸家莊的貧下中農得到了實惠。
這樣的合作完全可以繼續下去。
說完場麵話,何勇彈了彈煙灰,隨口說道:“陸遠同誌,你們村在保證肉食供應的情況下,你每月能夠給煤礦提供多少經過加工的鹵肉呢?”
來之前,董光明已經幫陸遠做好了鋪墊。
何勇是煤礦二把手,屬於分管後勤,治安等工作的行政副礦長。
隻要陸遠把事情辦得足夠漂亮,陸家莊和前進煤礦的關係會被徹底鎖死。
陸遠先是向董光明投去感激的目光,緊接著說道:“感謝何礦長對我們村的信任,最近一兩個月,我可以向前進煤礦提供五百斤的鹵肉。”
“包括鹵豬肉,麅子肉,等各種野味鹵肉,等到春暖花開,我還能向前進煤礦提供各類經過鹵製的山貨。”
“你是說蘑菇,木耳,野菜這些東西,也能進行鹵製?”
何勇頗為意外。
作為礦區二把手,何勇經常去市裏和省裏開會。
多少吃過幾次鹵肉。
沒想到在資源匱乏的山區,竟然有人能做出隻有省城才能見到的鹵肉食品。
更沒想到不但肉可以鹵,山貨野菜也能進行鹵製加工。
陸遠說道:“鹵製食品的種類很多,不光是葷菜,素菜經過鹵水加工,也能變得有滋有味,豆腐,木耳,豆角等一係列蔬菜,山貨經過鹵水鹵製,口感方麵將會提升一大截。”
煤礦工人屬於重體力勞動者,每天揮汗如雨,飲食口味偏重。
在這個生活物資匱乏的年代,喝酒成為少數幾種可以消除疲憊,愉悅身心的放鬆方式。
白酒配鹵味,神仙聞了都要下凡。
陸遠花了十分鍾介紹陸家莊每月,能夠向前進煤礦提供的生肉和鹵味數量。
何勇邊喝茶,邊聽陸遠的詳細介紹。
目光中除了驚訝還有一些意外。
一個小小的村治保主任,見識根本不像鄉下人。
見到煤礦二把手,不但沒有任何的局促,緊張。
反而是對答如流,口齒清晰。
將鹵味食品方麵的內容,介紹得頭頭是道。
這樣的人,怎麽看都不應該是鄉下人。
“老董,你覺得呢?”
等到陸遠介紹完畢,何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董光明微微一笑道:“肉食品供應,一直是咱們煤礦的老大難問題,一年到頭,也就冬天的時候,肉食供應相對豐富一些,但也僅僅隻是勉強夠用。”
“陸家莊發揮山區優勢,有能力向煤礦提供大量生肉,而且又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將部分生肉變成美味可口的鹵肉。”
“不但幫助前進煤礦解決了肉食供應短缺問題,而且豐富了食品的種類和口味。”
“工人同誌們吃飽吃好,才能更有動力地完成生產勞動,向上級部門交出一張張滿意的答卷,提供大量的優質煤炭支援生產建設。”
“我認為礦上不但要持續增加工人同誌們的飯菜種類,不但要讓工人們吃飽,更好吃得好,吃得有營養,在職工食堂設立一個單獨的鹵菜窗口,除了供應礦區工人,還可以讓家屬們一塊品嚐著這種有影響的食品,體現領導們關心職工的良苦用心。”
“嗯,這個建議很好。”
何勇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麵子裏子都有了,而且油水還不少。
賣給職工一個價格,額外出售給家屬,又是一個價格。
別看前進煤礦隻有一千多名礦工,家屬數量著實不少。
整整三千多人。
人口眾多,加之位置偏僻,煤礦始終存在著物資供應頭重腳輕的問題。
主食供應不存在問題,甚至每年都有富餘。
可要說起肉食,這個問題太難了。
春夏秋三個季節,受溫度和運輸能力影響,相關部門定期供應給前進煤礦的豬肉,主要以活豬為主。
將活豬送到煤礦,再由食堂進行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