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外商動動嘴,下麵跑斷腿
重生75:繼母分家後,我把妻女寵上天 作者:煜煜吃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長,李主任不是一個人過來上任嗎?沒聽說他帶著孩子。”
迴到家裏,陸遠找出奶粉。
聽完事情經過。
陸遠更加糊塗了。
一個小時前,村大隊接到公社電話。
發動所有人手。
挨家挨戶尋找奶粉。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陸山林並沒有當成一迴事。
準備用大喇叭問問鄉親們,誰家有奶粉。
緊接著,情況不對勁了。
陸山林即將進行廣播的時候,隔壁村的村長打來電話,詢問陸家莊能不能搞到奶粉。
隨後。
附近的其他村,生產隊,也都有電話打來。
合著公社不是隻通知了陸家莊找奶粉。
而是通知了下麵所有的村子和生產隊。
公社下轄社員,村民差不多兩萬人。
愣著找不到一袋奶粉。
這時,陸山林想到了陸遠。
一路打聽,得知陸遠一大早就帶陸月去了墳山。
陸山林又火急火燎地上了山。
“別管李主任要奶粉有什麽用,總之,這件事情絕對不小,你騎著我的自行車,立刻把奶粉送到公社。”
陸山林催促道。
發動整個公社尋找奶粉,這能是小事?
換成以往,這種立功露臉的事情,陸山林絕對要自己來。
偏偏。
陸遠昨晚將發財的生意分享給陸山林一家。
於情於理,陸山林都要表示表示。
陸遠用商量的口吻說道:“村長,我能不能給妞妞留一點?”
“我的祖宗,這都什麽時候了,大局為重!”
“別說留了,這點奶粉夠不夠用還兩說了。”
陸山林急迫道:“你家不是要蓋房子嗎,奶粉就算是你給村裏做出的貢獻,到時候我發動全村給你家蓋房子,村大隊給他們算工分。”
聽到這話,陸遠知道陸山林真的急了。
歉意地看向夏荷。
夏荷體貼道:“當家的,你都拿走吧,以後再給妮妮買。”
不多時。
陸遠騎上陸山林的二八自行車,風馳電掣地趕往公社。
冬天天黑得早。
不到五點鍾,路上已經是漆黑一片了。
摔了幾個跟頭,總算是來到了公社大院。
“陸遠同誌,你這次不但為你們村立了功,更是為公社,為縣裏,為整個地區做出了重要貢獻!”
令陸遠沒想到的是,公社主任李文斌親自迎接自己。
剛一見麵,一個個帶著榮譽的大帽子拋過來。
“主任,我能不能問一句,這麽急著要奶粉,到底是為什麽?”
聽到李文斌搬出整個地區表彰自己,陸遠實在是太好奇了。
“唉。”
李文斌臉上的笑容變得有些不自然。
“主任,林老先生的秘書又來問了,奶粉準備好了嗎?”
“好了好了,快給她。”
李文斌立刻將手裏的半袋奶粉拿給工作人員。
聽到林老先生四個字,陸遠眉頭一皺。
“小陸,今天晚上你就住在公社,明天一早再迴去。”
看到陸遠額頭和手上的擦傷,李文斌再次歎了一口氣。
拍拍陸遠的肩膀。
叫人安排陸遠住下。
“媽的,這叫什麽事!發動兩萬人,就為了讓資本家喝一口熱乎的牛奶。”
“誰讓咱們附近沒有養奶牛的人家,又好巧不巧的汽車拋錨。”
“都一個樣,反正我就是看不慣。”
公社宿舍。
幾名工作人員看到陸遠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嘟嘟囔囔的抱怨李文斌和上麵的人,對於資本家過分客氣了。
躺在床上的陸遠聽明白了。
林老先生,原名林耀祖。
當地大戶林家的大公子。
47年的時候,林耀祖帶著部分家人逃到港城。
搖身一變。
林耀祖成了身家億萬的大富豪。
隨著國際局勢的好轉。
林耀祖被允許迴鄉探親。
這些事情。
陸遠前一世都聽說過。
改革開放後。
李文斌拉到了第一筆投資,便是來自林耀祖。
按照行程。
林耀祖一行人下午祭祖,隨後乘車返迴市裏。
好巧不巧,汽車出現故障。
修到下午都沒有修好。
老頭認為這是先祖顯靈,讓他在家鄉住一晚。
抱著既來之而安之的想法。
決定明天再走。
如此一來,行程全亂了。
由於沒打算住在公社,行李和一應物品全都留在市裏賓館。
林耀祖性格和善,反倒是身邊的女秘書極為刁鑽。
年過六十的林耀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牛奶。
要求當地提前準備,絕對不能打斷林耀祖的生活習慣。
說得容易。
問題是當地不產奶牛,更沒有喝牛奶的習慣。
李文斌和外事部門人員說盡好話。
女秘書才勉強同意,用奶粉代替牛奶。
“果然是外商動動嘴,下麵跑斷腿。”
陸遠緊了緊被子。
這樣的事情。
改革開放以後將會絡繹不絕。
“天呐!你們是在開玩笑吧?讓林老先生坐這種車,你們是不是瘋了?”
不知睡了多久,刺耳的吵鬧聲將陸遠驚醒。
此刻。
宿舍隻剩下自己。
掀開被子走到窗邊,陸遠看到李文斌為首的一群人,正和一名濃妝豔抹的女人說著什麽。
“曼麗小姐,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坐國產汽車,那就隻能等到中午,市裏派專車歸來了。”
屋外,李文斌壓著火。
耐心解釋剩餘汽車全都經過檢查,絕對不會半路拋錨。
“你們根本不明白,這些車沒有暖風,林老先生年老體衰,你們這地方又這麽冷,如果凍壞了,這個責任誰來負?”
女秘書沒好氣地數落此地要什麽沒什麽。
不但連一杯牛奶都提供不了。
甚至就連帶有暖風的汽車都沒有。
港城不比東北,一年四季都很暖和。
十一月份的東北氣溫已經逼近零度。
從這裏到市區,起碼要三個小時。
如果凍壞了林老先生,秘書也要跟著受責備。
行程已經亂了。
不可能繼續留到中午,等著進口汽車過來接人。
“主任,這輛車能修。”
一個年輕的聲音從後麵傳到人群裏。
李文斌迴頭一看,愕然道:“你剛才說什麽?你能修這輛進口車?”
陸遠走上前,目光複雜地望著拋錨的進口車。
“同誌,你別逞能了,這輛車我們修了一夜,連具體毛病都找不到。”
駕駛進口車的司機插話道。
“這輛車的問題不在修,而在於拆。”
“拆?”
眾人齊刷刷看向陸遠。
修車誰都知道,拆車什麽意思?
“你真的有辦法讓這輛車發動嗎?”
女秘書忙不迭問道。
“曼麗小姐,你先稍等一下。”
李文斌將陸遠拉到一邊,低聲道:“陸遠,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是真會修車,還是故意耍這個女資本家?”
迴到家裏,陸遠找出奶粉。
聽完事情經過。
陸遠更加糊塗了。
一個小時前,村大隊接到公社電話。
發動所有人手。
挨家挨戶尋找奶粉。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陸山林並沒有當成一迴事。
準備用大喇叭問問鄉親們,誰家有奶粉。
緊接著,情況不對勁了。
陸山林即將進行廣播的時候,隔壁村的村長打來電話,詢問陸家莊能不能搞到奶粉。
隨後。
附近的其他村,生產隊,也都有電話打來。
合著公社不是隻通知了陸家莊找奶粉。
而是通知了下麵所有的村子和生產隊。
公社下轄社員,村民差不多兩萬人。
愣著找不到一袋奶粉。
這時,陸山林想到了陸遠。
一路打聽,得知陸遠一大早就帶陸月去了墳山。
陸山林又火急火燎地上了山。
“別管李主任要奶粉有什麽用,總之,這件事情絕對不小,你騎著我的自行車,立刻把奶粉送到公社。”
陸山林催促道。
發動整個公社尋找奶粉,這能是小事?
換成以往,這種立功露臉的事情,陸山林絕對要自己來。
偏偏。
陸遠昨晚將發財的生意分享給陸山林一家。
於情於理,陸山林都要表示表示。
陸遠用商量的口吻說道:“村長,我能不能給妞妞留一點?”
“我的祖宗,這都什麽時候了,大局為重!”
“別說留了,這點奶粉夠不夠用還兩說了。”
陸山林急迫道:“你家不是要蓋房子嗎,奶粉就算是你給村裏做出的貢獻,到時候我發動全村給你家蓋房子,村大隊給他們算工分。”
聽到這話,陸遠知道陸山林真的急了。
歉意地看向夏荷。
夏荷體貼道:“當家的,你都拿走吧,以後再給妮妮買。”
不多時。
陸遠騎上陸山林的二八自行車,風馳電掣地趕往公社。
冬天天黑得早。
不到五點鍾,路上已經是漆黑一片了。
摔了幾個跟頭,總算是來到了公社大院。
“陸遠同誌,你這次不但為你們村立了功,更是為公社,為縣裏,為整個地區做出了重要貢獻!”
令陸遠沒想到的是,公社主任李文斌親自迎接自己。
剛一見麵,一個個帶著榮譽的大帽子拋過來。
“主任,我能不能問一句,這麽急著要奶粉,到底是為什麽?”
聽到李文斌搬出整個地區表彰自己,陸遠實在是太好奇了。
“唉。”
李文斌臉上的笑容變得有些不自然。
“主任,林老先生的秘書又來問了,奶粉準備好了嗎?”
“好了好了,快給她。”
李文斌立刻將手裏的半袋奶粉拿給工作人員。
聽到林老先生四個字,陸遠眉頭一皺。
“小陸,今天晚上你就住在公社,明天一早再迴去。”
看到陸遠額頭和手上的擦傷,李文斌再次歎了一口氣。
拍拍陸遠的肩膀。
叫人安排陸遠住下。
“媽的,這叫什麽事!發動兩萬人,就為了讓資本家喝一口熱乎的牛奶。”
“誰讓咱們附近沒有養奶牛的人家,又好巧不巧的汽車拋錨。”
“都一個樣,反正我就是看不慣。”
公社宿舍。
幾名工作人員看到陸遠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嘟嘟囔囔的抱怨李文斌和上麵的人,對於資本家過分客氣了。
躺在床上的陸遠聽明白了。
林老先生,原名林耀祖。
當地大戶林家的大公子。
47年的時候,林耀祖帶著部分家人逃到港城。
搖身一變。
林耀祖成了身家億萬的大富豪。
隨著國際局勢的好轉。
林耀祖被允許迴鄉探親。
這些事情。
陸遠前一世都聽說過。
改革開放後。
李文斌拉到了第一筆投資,便是來自林耀祖。
按照行程。
林耀祖一行人下午祭祖,隨後乘車返迴市裏。
好巧不巧,汽車出現故障。
修到下午都沒有修好。
老頭認為這是先祖顯靈,讓他在家鄉住一晚。
抱著既來之而安之的想法。
決定明天再走。
如此一來,行程全亂了。
由於沒打算住在公社,行李和一應物品全都留在市裏賓館。
林耀祖性格和善,反倒是身邊的女秘書極為刁鑽。
年過六十的林耀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牛奶。
要求當地提前準備,絕對不能打斷林耀祖的生活習慣。
說得容易。
問題是當地不產奶牛,更沒有喝牛奶的習慣。
李文斌和外事部門人員說盡好話。
女秘書才勉強同意,用奶粉代替牛奶。
“果然是外商動動嘴,下麵跑斷腿。”
陸遠緊了緊被子。
這樣的事情。
改革開放以後將會絡繹不絕。
“天呐!你們是在開玩笑吧?讓林老先生坐這種車,你們是不是瘋了?”
不知睡了多久,刺耳的吵鬧聲將陸遠驚醒。
此刻。
宿舍隻剩下自己。
掀開被子走到窗邊,陸遠看到李文斌為首的一群人,正和一名濃妝豔抹的女人說著什麽。
“曼麗小姐,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坐國產汽車,那就隻能等到中午,市裏派專車歸來了。”
屋外,李文斌壓著火。
耐心解釋剩餘汽車全都經過檢查,絕對不會半路拋錨。
“你們根本不明白,這些車沒有暖風,林老先生年老體衰,你們這地方又這麽冷,如果凍壞了,這個責任誰來負?”
女秘書沒好氣地數落此地要什麽沒什麽。
不但連一杯牛奶都提供不了。
甚至就連帶有暖風的汽車都沒有。
港城不比東北,一年四季都很暖和。
十一月份的東北氣溫已經逼近零度。
從這裏到市區,起碼要三個小時。
如果凍壞了林老先生,秘書也要跟著受責備。
行程已經亂了。
不可能繼續留到中午,等著進口汽車過來接人。
“主任,這輛車能修。”
一個年輕的聲音從後麵傳到人群裏。
李文斌迴頭一看,愕然道:“你剛才說什麽?你能修這輛進口車?”
陸遠走上前,目光複雜地望著拋錨的進口車。
“同誌,你別逞能了,這輛車我們修了一夜,連具體毛病都找不到。”
駕駛進口車的司機插話道。
“這輛車的問題不在修,而在於拆。”
“拆?”
眾人齊刷刷看向陸遠。
修車誰都知道,拆車什麽意思?
“你真的有辦法讓這輛車發動嗎?”
女秘書忙不迭問道。
“曼麗小姐,你先稍等一下。”
李文斌將陸遠拉到一邊,低聲道:“陸遠,你老實告訴我,你到底是真會修車,還是故意耍這個女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