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趙姨娘這麽一鬧,瞬間安靜了許多,日子也過得順暢了些,沒人找麻煩的日子真好,夫君雖說冷淡了一些,可也在漸漸改變,總之日子在一步步的向好的方向發展。


    “夫人,老夫人叫您去一趟壽安堂。”門房來報。


    這幾天我給老太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得到文許言的愛,就必須得到老太君的支持,其實我真不想在這個時代待得太久,主要是天天鬥來鬥去的太煩人,又沒有超市、美容院,對我這種愛享受的人,嫌麻煩的人來說,沒有了這些,簡直就是要了卿命。


    到了壽安堂,我向老太君請了安,老太君連忙叫我坐下。


    “昨兒,宮裏的吳太妃給老夫人送了一些宮中的時鮮料子,老夫人一早就打發人各房送了過去,唯獨給夫人留了這匹蜀錦,我說叫丫鬟們送到夫人房裏,老夫人硬是不答應,非要請夫人過來坐坐。”夏青笑著說道。


    老太君如此看重我,我心裏也非常高興,這可是努力換來的,如若不是如此,我怎麽能在這文家立足呢?


    不過,有一個更大的問題現在正困擾著我,我到底是走,還是留下?


    對於我突然的轉變,老太君仿佛很好奇,經常問起我在家時的情況。


    為了不讓老太君懷疑,我盡量編造得合理一些,要不然這段時間的偽裝就露了餡,“我在娘家時,原有一個哥哥,可哥哥命苦,生了一場大病就去了,在娘家時,哥哥疼我,我年幼,又貪玩,經常跟著哥哥去私塾裏聽課,塗老先生說女孩子要認得幾個字也是好的,所以也沒有趕過我。”


    也不知道這謊話能不能蒙混過關,反正我自己都心虛。


    “原來如此,我就說怎麽前些日子滿京城裏的人都在說文家夫人大字不識,這些日子大家又說文家夫人才貌雙全。”一旁的李嬤嬤笑著說。


    李嬤嬤是相信了,可老太君的臉上卻有一絲不信任,“文兒,你敢保證句句屬實?”


    我盯著老太君的眼睛,很篤定地說,“句句都是真話。”


    “我母親對我說,文翰林家世代書香門第,叫我嫁過去後要謹言慎行,不能露出鋒芒,免得惹出事端來,丟鬱家的臉麵說,還讓婆家的臉也丟了,所以前些年,我都秉承母親的教誨,不敢有一絲行差踏錯。”這番話說得自己都有些感動了。


    “你母親真是糊塗,嫁過來就是文家的正頭娘子,藏什麽拙,沒得讓別人占了先機。”老太君喝了一口茶,又順便把趙姨娘諷刺了一番。


    正聊到緊要處,聽得門房來報,文許言來給老太君請安了。


    文許言下朝後顯得心事重重,老太君看出了他滿臉的焦慮,“我兒今日怎麽感覺心事重重?”


    老太君的話好像打開了文許言的心房,“前方戰事吃緊,安奴國已經兵臨城下了,武安大將軍戰死沙場。”文許言很沉重的說。


    “武安將軍?怎麽會?”老太君的茶含在嘴裏沒有咽下去。


    “那宗大將軍呢?他在哪裏?”我焦急地問道。


    “大將軍在涼州,一時趕不迴來,現在隻有餘太後和劉首輔在堅守城門,城中已經亂成一團了。”文許言顯得有些慌亂。


    “這可如何是好,假如安奴人打進了城內,必然生靈塗炭,我們這一家老小該如何處置?”老太君也慌了神。


    “朝中大臣們做何反應?主戰還是主和?”老太君詢問道。


    “一半一半,一半人主戰,一半人主和,吵得不可開交,皇帝也被吵得頭暈。”文許言說道。


    此時,管家貴福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不好了,安奴人都到城外了,現在外麵全都是官兵,亂成了一團。”


    如果安奴人打進來,將是生靈塗炭,文家老少幾十口人,要撤離城中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事情。


    “不好了,主君,安奴人打進來了,我們還是撤吧,守在這裏隻有等死。”趙姨娘帶著女兒過來了。


    “不行,皇帝都沒有走,我也不能走,母親帶著夫人們離開,我要堅守城中。”文許言作為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對於心中的理想是非常堅持的,他寧願戰死沙場,也不會投降。


    “你們都走,我和主君一起守在家裏。”如果大家都走了,就剩文許言一人在城裏,實在有些可憐。


    見我不走,趙姨娘也囁嚅著說,“那我也不走,不過大姐兒一定要帶迴鄉下的老宅子裏。”


    老太君見大家都不願意離開文府,當即表了態,“好,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在一起也好,現在有餘太後和劉首輔堅守前線,我們也靜待佳音吧。”


    正在我們一家人討論離開與否時,城門外的大戰已經開始了,隻見箭矢齊發,哀嚎聲響成一片,劉首輔和餘太後親臨戰場。


    “凡是披甲士兵有退縮者,當誅,凡是衝鋒者,均有賞,將士們,這是你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成敗就在此一役。”餘太後立於城頭,臉上表現得極其淡定。


    大夏國是一個相對包容的時代,雖然不至於出一個像武則天一樣的人物,但是女人還有一點點自由,餘太後就是這些女人中的翹楚。


    大夏國皇帝被安奴國綁架,餘太後與劉首輔以兩人之力硬是撐起了整個國家,文武百官遇到安奴國的彎刀隻有一味的求饒、求和、納歲幣,想用好處打動貪婪的安奴人,可隻要把貪婪的口子打開,哪裏有個夠呢?


    劉首輔堅決不同意求和,餘太後拍板決定一戰,“如果我大夏國的國運如此,那我就與大夏國同歸於盡,哀家都這把歲數了,還有幾天活頭。”


    有了餘太後的支持,劉首輔立刻馬首是瞻,走到了抗擊安奴人的前線。


    戰爭進行得很激烈,每天都有傷亡的將士,文許言雖是文官,但他自小習武,在此時正是他表現的機會,他披上盔甲,英姿颯爽,“今日,我必殺安奴人。”


    “主君,刀劍無眼,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對文許言說道。


    老太君和趙姨娘都送到了門口,趙姨娘淚眼婆娑,大姐兒文安和拉著母親的衣角,小小的人兒真是惹人愛憐,如果不是趙姨娘一天到晚教唆她,這該是一個多好的孩子。


    “爹爹,一定要凱旋歸來,安和等著爹爹。”


    “乖,在家裏要聽大人的話,爹爹辦完事情就迴來。”文許言的眼睛多了幾分柔情。


    “孩兒,一定要小心,保護好自己,我以為你這輩子也不會舞刀弄槍了,沒有想到,還是沒有阻止你去戰場啊。”老太君的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


    “你父親征戰了一輩子,身上傷痕無數,他臨死前千叮囑萬囑咐再也不要你走他的老路,可萬萬沒有想到,你還是走上了老侯爺的路,真是天意難違。”老太君無奈地搖搖頭。


    文許言揮別了家人,帶著他的貼身隨從文耀陽出發了。


    戰場上廝殺正烈,一批批的將士倒下了,可城門依然沒有失守,安奴人的士氣正盛,文許言趕到前線,劉首輔看到了他,立刻拍著他的肩膀說,“難得文翰林有這份愛國之心,可刀劍無眼,千萬保護好自己。”


    文許言說道,“我少年時也曾習武,隻是家中隻有我一個獨子,母親再三阻止,我才棄武從文,做了一個閑職。”


    劉首輔點點頭,文許言便加入了戰鬥隊伍。


    安奴人在城外攻擊了一夜,火光也燃燒了一夜。


    不過戰況很膠著,大家互有傷亡,大夏國的士兵們整夜未眠,均是疲憊不堪。


    文許言在城頭上堅守,英俊的臉上也出現了青色的胡茬,可以想象這一夜戰鬥有多麽激烈。


    “如此守城,遲早會有兵敗的危險,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手一搏”。文許言提議道。


    “文翰林,安奴人很強勁,而且他們有60萬之眾,我們的人才20萬,怎麽與之對戰?”宦官首領黃東阻止了文許言。


    在主和派中,黃東是首領,在安奴人還沒有打進來時,他就一直主張求和,現在見到城池即將失守,便跑過來遊說餘太後,叫她放棄抵抗,給安奴人一些好處,他們自然會退,這場戰爭就沒有必要再進行下去了。


    “現在安奴人一樣很疲憊,我們此時求和有什麽意義,與其求和,還不如放手一搏。”文許言堅持自己的意見。


    “文翰林隻不過是一介文人,什麽時候也懂得打仗了?”黃東輕蔑地說。


    “我家世代文武雙修,可能黃總管不知道吧,老侯爺征戰一生,參加過大小戰爭,隻是家母年事已高,不願我再走老侯爺的路,這才從了文。”文許言反駁道。


    “主君,好樣的。”我也來到了城樓之上。


    “夫人怎麽來了。”文許言很感動。


    “我必須來,家裏有姨娘照看,主君不必擔心,賽牡丹在宗將軍上戰場時擊鼓助威,我就不能來給你喊加油嗎?”我笑靨如花。


    “加油?”文許言滿臉問號。


    “就是給你助威,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我拽了一句文。


    小時候最不喜歡背那些生澀難懂的文言文,沒有想到這會子還用上了,看來知識還是有用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主母之我要逆天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風解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風解語並收藏穿越主母之我要逆天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