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四月二十七日。
持續十五日大婚流水席,終是落下帷幕。
四月十二,這不隻是季如風一個人的結婚紀念日,對全大明百姓來說,都是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如今,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經過多輪育種試驗,洪薯及土豆正在快速推向全國。
開海之後,商隊為大明帶迴各種奇奇怪怪的海外商品,倭國挖出包括金銀銅鐵等各種礦物源源不斷送迴大明。
朝廷更是在今年拿下了交趾府,據說那裏種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生活質量肉眼可見的逐漸改善。
有盼頭有閑暇的百姓,自然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努力造小人。
未來一年,大明的人口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承天門樓上,季如風和朱元璋,並肩而立。
馬秀英、朱鏡靜在另一側細細低語。
朱標一家三口,則靜靜候在一旁。
眼前,筆直烏黑的洪武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老朱……陛下……”
“無妨,先生想怎麽叫咱,都成。”
“大明如今,已經步入正軌,短期內,不會有什麽大事。一切按部就班的去發展即可,倭國開采的礦物七成用於發展民生,三成發展軍備,糧草的準備也要跟上。”
“兩年,兩年準備就足夠橫掃漠北。兩年後,徐達為帥,老二老三老四藍玉沐英都讓他們去北平,少則一年,最多三年,就能將整個千裏草原納入大明版圖。”
“至於允炆,可交給郭慧妃,終究是標兒的孩子,呂氏可隨意處置。另外,西域絲綢之路,海上南下商路,都不可斷,番邦任何新奇的技術都要琢磨,適合大明的就要學。十年之後,待我歸來,便可再啟征程!君臨天下,實現天下大同的目標。”
隨著時間推移,鐵冠道人傳承的真氣已經煉化的差不多,他隱隱查實,似有一種強大的禁錮牢牢鎖住這方天地,根本沒有突破元嬰桎梏的可能。
唯一的希望就是進入裏世界!那個傳說中的修仙世界。
聞言,朱元璋雖然有些錯愕,卻沒有感到太多意外。
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先生,這十年,你是要修道去?”
“是啊!目前的大明,已經暫時不需要我了。我想帶著標兒一家和靜兒一起,去那個世界闖一闖!未來標兒能走多遠,這一關,很重要!”
“這……”老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隻是真的到來了,反而有一絲猶豫。“先生,真的都要帶走嗎?能不能把雄英給咱留下來,他還那麽小,等十年後,標兒迴來,你再他走,去哪兒,去多久都行。”
在老朱的心裏,此時,朱標和朱雄英依然是未來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
哪怕季如風提出了兄終弟繼的文案,一時間他還是無法完全接受。
季如風看著朱元璋眼中的不舍,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微微頷首,輕聲說道:“陛下放心,雄英這孩子聰慧過人,定能在這十年間茁壯成長。待我歸來,必還陛下一個更加出色的皇孫。”
說到這兒,他想再給老朱畫個餅。
於是淡然道:“這十年,讓老四傳你八卦掌和太極劍法,好好打磨身體。十年後,待標兒迴來,傳位於他。然後我帶你征伐天下!再做迴那個馬上馳騁天下的威武大將軍!可別到時候提不動刀了!”
朱元璋長歎一聲,拍了拍季如風的肩膀,“先生,你說的咱都有些熱血沸騰了。不過此去,萬事小心。若有需要,大明雖遠,也定當全力相助。”
馬秀英眼眶微紅,拉著朱鏡靜的手,千言萬語都化作了眼中的關切。
告別儀式結束後,季如風長袖一揮,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淵虹劍緩緩浮現。
朱標一家三口站在季如風身後,神色間既有對未知世界的期待,又有對故土的眷戀。
隨著季如風一聲低喝,眾人穩穩地站在了淵虹劍之上。
如今的淵虹,可以化形為五丈長一丈寬的巨劍,載這麽些個人,非常輕鬆。
淵虹如同一道流光,向著武當山的方向飛去。下方的大明山河飛速掠過,風聲在耳邊唿嘯。
朱標看著下方熟悉的山川河流,心中五味雜陳,他輕聲對妻子說道:“此去仙門世界,不知何時才能再迴大明。”
常氏輕輕靠在他的肩頭,“無論何處,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不多時,武當山巍峨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季如風帶著眾人落在了武當山的一處隱秘山巔。
這裏雲霧繚繞,靈氣氤氳,正是進入仙門世界的入口傳送陣所在。
朱鏡靜好奇地打量著四周,興奮地說道:“終於要進入那個神秘的仙門世界了,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麽。相公,真的會有仙人嗎?”
季如風微笑著看著她,“嗬嗬……我也不知道,據師父和師伯所言,這裏的人,個個天賦異稟,修為高深。仙門世界雖然危險重重,但也是機緣無限。”
在準備進入仙門世界之前,季如風仔細地檢查著眾人攜帶的物品,又將一些防身的符籙分給大家。
年僅三歲的朱雄英睜著大眼睛,看著手中散發著微光的符籙,滿是好奇地問:“姑爹,這東西真的能保護我們嗎?”
季如風摸了摸他的頭,“當然,它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
“到了裏世界,標兒,不能再以太子先生相稱,你們都算我半個弟子,叫一聲師父吧。靜兒也不能有再半分公主的架子,有些脾性要收一收,改一改。陌生的一世界,一切小心為上。”
一切準備就緒,季如風站在山巔,口中念念有詞。
隻見山巔之上緩緩浮現出一個散發著五彩光芒的巨大旋渦,旋渦中隱隱傳來神秘的氣息,仿佛在召喚著眾人。
未來的十年,步入正軌的大明,一應當不會有太大的事情發生。
而季如風和朱標等人的十年,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荊棘,就無人知曉了。
但是,季如風自視有天書伴身,自可趨吉避禍逢兇化吉。
持續十五日大婚流水席,終是落下帷幕。
四月十二,這不隻是季如風一個人的結婚紀念日,對全大明百姓來說,都是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
如今,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經過多輪育種試驗,洪薯及土豆正在快速推向全國。
開海之後,商隊為大明帶迴各種奇奇怪怪的海外商品,倭國挖出包括金銀銅鐵等各種礦物源源不斷送迴大明。
朝廷更是在今年拿下了交趾府,據說那裏種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生活質量肉眼可見的逐漸改善。
有盼頭有閑暇的百姓,自然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努力造小人。
未來一年,大明的人口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承天門樓上,季如風和朱元璋,並肩而立。
馬秀英、朱鏡靜在另一側細細低語。
朱標一家三口,則靜靜候在一旁。
眼前,筆直烏黑的洪武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老朱……陛下……”
“無妨,先生想怎麽叫咱,都成。”
“大明如今,已經步入正軌,短期內,不會有什麽大事。一切按部就班的去發展即可,倭國開采的礦物七成用於發展民生,三成發展軍備,糧草的準備也要跟上。”
“兩年,兩年準備就足夠橫掃漠北。兩年後,徐達為帥,老二老三老四藍玉沐英都讓他們去北平,少則一年,最多三年,就能將整個千裏草原納入大明版圖。”
“至於允炆,可交給郭慧妃,終究是標兒的孩子,呂氏可隨意處置。另外,西域絲綢之路,海上南下商路,都不可斷,番邦任何新奇的技術都要琢磨,適合大明的就要學。十年之後,待我歸來,便可再啟征程!君臨天下,實現天下大同的目標。”
隨著時間推移,鐵冠道人傳承的真氣已經煉化的差不多,他隱隱查實,似有一種強大的禁錮牢牢鎖住這方天地,根本沒有突破元嬰桎梏的可能。
唯一的希望就是進入裏世界!那個傳說中的修仙世界。
聞言,朱元璋雖然有些錯愕,卻沒有感到太多意外。
他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
“先生,這十年,你是要修道去?”
“是啊!目前的大明,已經暫時不需要我了。我想帶著標兒一家和靜兒一起,去那個世界闖一闖!未來標兒能走多遠,這一關,很重要!”
“這……”老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隻是真的到來了,反而有一絲猶豫。“先生,真的都要帶走嗎?能不能把雄英給咱留下來,他還那麽小,等十年後,標兒迴來,你再他走,去哪兒,去多久都行。”
在老朱的心裏,此時,朱標和朱雄英依然是未來繼承皇位的不二人選。
哪怕季如風提出了兄終弟繼的文案,一時間他還是無法完全接受。
季如風看著朱元璋眼中的不舍,心中亦是感慨萬千。
他微微頷首,輕聲說道:“陛下放心,雄英這孩子聰慧過人,定能在這十年間茁壯成長。待我歸來,必還陛下一個更加出色的皇孫。”
說到這兒,他想再給老朱畫個餅。
於是淡然道:“這十年,讓老四傳你八卦掌和太極劍法,好好打磨身體。十年後,待標兒迴來,傳位於他。然後我帶你征伐天下!再做迴那個馬上馳騁天下的威武大將軍!可別到時候提不動刀了!”
朱元璋長歎一聲,拍了拍季如風的肩膀,“先生,你說的咱都有些熱血沸騰了。不過此去,萬事小心。若有需要,大明雖遠,也定當全力相助。”
馬秀英眼眶微紅,拉著朱鏡靜的手,千言萬語都化作了眼中的關切。
告別儀式結束後,季如風長袖一揮,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淵虹劍緩緩浮現。
朱標一家三口站在季如風身後,神色間既有對未知世界的期待,又有對故土的眷戀。
隨著季如風一聲低喝,眾人穩穩地站在了淵虹劍之上。
如今的淵虹,可以化形為五丈長一丈寬的巨劍,載這麽些個人,非常輕鬆。
淵虹如同一道流光,向著武當山的方向飛去。下方的大明山河飛速掠過,風聲在耳邊唿嘯。
朱標看著下方熟悉的山川河流,心中五味雜陳,他輕聲對妻子說道:“此去仙門世界,不知何時才能再迴大明。”
常氏輕輕靠在他的肩頭,“無論何處,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不多時,武當山巍峨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季如風帶著眾人落在了武當山的一處隱秘山巔。
這裏雲霧繚繞,靈氣氤氳,正是進入仙門世界的入口傳送陣所在。
朱鏡靜好奇地打量著四周,興奮地說道:“終於要進入那個神秘的仙門世界了,也不知道會遇到什麽。相公,真的會有仙人嗎?”
季如風微笑著看著她,“嗬嗬……我也不知道,據師父和師伯所言,這裏的人,個個天賦異稟,修為高深。仙門世界雖然危險重重,但也是機緣無限。”
在準備進入仙門世界之前,季如風仔細地檢查著眾人攜帶的物品,又將一些防身的符籙分給大家。
年僅三歲的朱雄英睜著大眼睛,看著手中散發著微光的符籙,滿是好奇地問:“姑爹,這東西真的能保護我們嗎?”
季如風摸了摸他的頭,“當然,它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
“到了裏世界,標兒,不能再以太子先生相稱,你們都算我半個弟子,叫一聲師父吧。靜兒也不能有再半分公主的架子,有些脾性要收一收,改一改。陌生的一世界,一切小心為上。”
一切準備就緒,季如風站在山巔,口中念念有詞。
隻見山巔之上緩緩浮現出一個散發著五彩光芒的巨大旋渦,旋渦中隱隱傳來神秘的氣息,仿佛在召喚著眾人。
未來的十年,步入正軌的大明,一應當不會有太大的事情發生。
而季如風和朱標等人的十年,是一帆風順還是充滿荊棘,就無人知曉了。
但是,季如風自視有天書伴身,自可趨吉避禍逢兇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