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的另一邊,大炎國鎮國大將軍趙擎天,這位守護大炎國皇室多年的擎天巨柱,雖已步入花甲之年,歲月在他臉上刻下深深的皺紋,但那股與生俱來的威嚴與堅毅,讓他依舊精神矍鑠。此刻,他身披厚重的黑色戰甲,外罩一件猩紅色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胯下那匹高大的黑色戰馬,渾身肌肉賁張,四蹄刨地,似乎也感受到了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息。身後二十萬精銳大軍整齊排列,軍旗招展,刀槍閃耀著寒光,此番出征,趙擎天肩負著平定鎮朔郡叛亂、收複失地的重任,他目光堅定,心中立下誓言,不完成使命絕不罷休。
趙擎天身為三軍主帥,坐鎮中軍帳,指揮若定,盡顯大將風範。他麾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前鋒大將王虎,生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他手中那口重達百斤的開山大斧,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每次衝鋒,王虎總是身先士卒,憑借著天生神力和無畏勇氣,在敵陣中橫衝直撞,銳不可當。副將孫豹,身形矯健,目光如電,尤其擅長騎射,箭術已達登峰造極之境,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級,箭無虛發。還有謀士張智,智謀超群,心思縝密,為趙擎天出謀劃策,屢建奇功,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大軍如洶湧的洪流,朝著鎮朔郡奔騰而去。趙擎天穩坐中軍帳內,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行軍。“王虎聽令!”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雖已六十多歲,卻依然中氣十足,在營帳中迴蕩。“末將在!”王虎抱拳領命,聲音如洪鍾般響亮,震得營帳微微顫動。“你率三萬先鋒軍,直取虎牙城。虎牙城乃前進鎮朔城的重要據點,拿下它可鼓舞我軍士氣,務必速戰速決!”“得令!”王虎一聲怒吼,轉身大步流星走出營帳。他翻身上馬,揮動手中大斧,高唿:“兒郎們,隨我殺!”三萬先鋒軍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虎牙城守將是投降叛軍的前中郎將牛大山。此人原本在大炎國軍隊中任職,卻因貪圖榮華富貴,背叛朝廷,投靠叛軍,被墨玄翊封為牛威將軍。聽聞大炎國大軍來襲,牛大山嚇得臉色蒼白,整日惶惶不可終日。
王虎大軍一到,立刻攻城。他揮舞大斧,率先衝向城門,銳不可當。叛軍雖奮力抵抗,但在王虎的勇猛攻勢下漸漸不支。孫豹帶領弓箭手在後方支援,箭如雨下,不斷射殺城牆上的叛軍。牛大山試圖組織反擊,卻被王虎一斧砍傷手臂。最終,虎牙城被攻破,牛大山被生擒。按照趙擎天戰前的命令,叛國者絕不姑息,牛大山被當場斬殺,王虎一斧將其梟首懸於城門示眾。
初戰告捷,大軍士氣大振,繼續進軍寧西城。寧西城守將馬大熊,膽小怕事,本欲投降,但看到城牆上墨玄翊派來的死忠護衛虎視眈眈,知道投降無望,隻能被迫抵抗。
趙擎天假意派孫豹勸降,馬大熊在城牆上哭訴自己的無奈:“孫將軍,我本有心歸降,可叛賊派死士監視,投降隻有死路一條啊!”話未說完,一名死忠護衛從背後偷襲,馬大熊慘叫一聲倒下。死忠護衛大喊:“誰敢再提投降,下場如同此人!都給我上城抵抗!”
孫豹無奈退迴,將情況告知趙擎天。趙擎天眉頭緊皺:“看來這些叛賊鐵了心頑抗到底,傳令全軍,做好攻城準備!”然後王虎率大軍攻城,不到一炷香時間城門就被王虎攻破,王虎破城後率軍在城內與敵軍展開激烈的巷戰,經過一番戰鬥,將城內叛軍一一圍剿。
接連拿下兩城後,趙擎天大軍繼續向鎮朔城進發。然而,其他各路人馬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三皇子趙淩被叛軍將領王猛抵擋在烽火城之外。趙淩年輕氣盛,急於在這場平叛之戰中建功立業,樹立威望,為將來的奪嫡之爭做鋪墊。但他卻遇到了王猛這樣難纏的對手。王猛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深知烽火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憑借堅固的城牆和巧妙的防禦工事,布置了重重陷阱,讓趙淩的軍隊每前進一步都付出巨大代價,始終難以寸進。
其他響應平叛的各路人馬,也分別在祁連城、瑞雪城、朔方城、鎮武城等進攻路線上受阻。墨玄翊在登基後,利用鎮朔郡長期受前郡守王富仁及各城主盤剝欺壓,民怨沸騰的局麵,提出一係列深得人心的政策,他提出的政策讓百姓看到希望,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支持,他迅速拉起一支龐大的三十萬叛軍隊伍。他將手下的精英人才分別派去統領這些叛軍,與朝廷的軍隊展開頑強對抗,負隅頑抗。
蒼雪國這邊,拓跋淵等來了國王拓跋凜的援軍和封賞文書。他雄心勃勃,此番得到支援,更是如虎添翼。他率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趕來。拓跋淵作戰勇猛,戰術靈活多變,他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在戰場上,他們如同一群惡狼,數次擊退前來進攻鎮武城和朔方城的平叛軍隊。不僅如此,拓跋淵還派兵支援墨玄翊其他城池的防禦,這無疑大大打擊了趙擎天各路人馬的士氣。
趙擎天連下兩城後,在鎮朔城城下擺開進攻陣勢。二十萬大軍整齊排列,軍容嚴整,刀槍閃耀著冰冷的光芒,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殺氣。鎮朔城守將是穆影,墨玄翊的心腹,也是戰場上的宿將。他深知鎮朔城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則臨淵城危矣,剛剛升起的暗影國旗幟也將再一次覆滅。因此,他拚盡全力組織起城內五萬人馬奮力抵抗。
鎮朔城作為鎮朔郡的軍事文化中心,城牆高大堅固,曆經多年修築,防禦工事齊全。此前未經曆大戰就輕易被墨玄翊拿下。穆影在城牆上部署了大量防禦器械,滾石、檑木堆積如山,強弩手嚴陣以待,時刻準備給攻城的大軍致命一擊。趙擎天望著這座堅固的城池,眉頭微皺,深知此戰艱難。他轉頭對身邊的謀士張智說:“張智,你有何破城之策?”張智沉思片刻,目光在城牆上掃視一圈,緩緩道:“將軍,鎮朔城城牆高大堅固,強攻恐傷亡慘重。可先派小股部隊佯攻,試探敵軍防禦,找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再尋找破綻發動總攻。”
趙擎天點頭稱是,下令王虎帶領一千士兵佯攻東門。王虎領命而去,來到東門城下,大聲叫陣:“叛賊們,有種的出來與爺爺大戰三百迴合!”城上叛軍立刻發動攻擊,箭矢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地射下,滾石、檑木也順著城牆滾落,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王虎指揮士兵們靈活躲避,佯裝不敵,向後撤退。
穆影在城牆上看到敵軍撤退,以為得勝,心中稍鬆,緊繃的神經也略微放鬆了些。然而,他不知這正是趙擎天的計謀。此時,夜幕降臨,月色如水灑在大地上。孫豹帶領一隊精銳士兵,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摸到城牆下。他們小心翼翼地架起雲梯,開始向上攀爬。
就在孫豹等人快要爬上城牆時,一名叛軍士兵在巡邏時發現了異常,大聲唿喊:“有敵軍偷襲!”城牆上頓時警報聲大作,叛軍紛紛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與孫豹等人展開激戰。孫豹毫不畏懼,手持長刀,與叛軍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形敏捷,長刀揮舞間,寒光閃爍,不斷有叛軍倒下。但由於叛軍人數眾多,且占據地利優勢,孫豹等人漸漸陷入困境,形勢危急。
趙擎天在中軍帳中得知孫豹遇襲,臉色一沉,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兒郎們,隨我殺過去,救迴兄弟們!”王虎一馬當先,帶領大軍如潮水般衝向鎮朔城。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平叛大軍與叛軍在城牆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戰場上刀光劍影,鮮血四濺,慘叫連連。
穆影在城牆上沉著指揮,他看到王虎勇猛無比,在敵陣中橫衝直撞,對己方威脅極大,便命令弓箭手集中火力射擊王虎。頓時,無數箭矢朝著王虎射去,王虎躲避不及,身中數箭,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驚人的毅力,依然奮勇向前,帶領士兵們衝到城門下,用攻城錘猛撞城門。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時,遠處傳來一陣如雷鳴般的馬蹄聲。拓跋淵率軍趕到了。拓跋淵騎在一匹高大的紅鬃戰馬上,身披黑色重甲,那重甲上隱隱泛著幽冷的光芒,仿佛訴說著無數被它見證的殺戮。他的臉龐猶如刀削一般,冷峻而堅毅,眼神中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與冷酷。他手持修羅刀,那長刀寬闊厚重,刀刃上隱隱有血紅色的光芒流動,仿佛是被鮮血浸染多年而形成的。拓跋淵目光兇狠,猶如餓狼般掃視著戰場,看到鎮朔城危急,立刻下令全軍衝鋒:“殺!為了蒼雪國,為了榮耀!”
拓跋淵一馬當先,衝入平叛大軍陣營,如入無人之境。他手中的修羅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落下,都帶起一片血光。平叛大軍的士兵們紛紛圍上來,試圖阻擋他的攻勢,但都被他輕易斬殺。
趙擎天麾下的偏將李勇見拓跋淵如此英勇,他想在趙擎天麵前表現一番,於是朝著拓跋淵迎了上去。李勇手持長槍,大喝一聲,朝著拓跋淵刺去。拓跋淵冷笑一聲,身體微微一側,輕鬆躲過這一擊,然後反手一刀,修羅刀劃過一道血紅色的弧線,直接砍斷了李勇的長槍,接著順勢一刀,李勇躲避不及,被修羅刀砍中肩膀,鮮血噴湧而出,慘叫著倒在地上。
緊接著,裨將周平拍馬趕到,他揮舞著大刀,朝著拓跋淵的頭部狠狠劈下。拓跋淵卻不慌不忙,他雙腿用力夾緊馬腹,戰馬人立而起,躲過這致命一擊。同時,他手中修羅刀快速下劈,正中周平的戰馬頸部。戰馬吃痛,嘶鳴一聲,轟然倒地,將周平甩了出去。一旁的卓立上一槍周平當場斃命。
此時,王虎看到拓跋淵如此囂張,怒目圓睜,揮舞著開山大斧衝了過來:“賊子,休要張狂!吃我一斧!”拓跋淵與王虎戰在一起,兩人你來我往,斧刀相交,火星四濺。王虎力大無窮,每一次斧擊都帶著千鈞之力;拓跋淵則刀法詭異,身形靈活,總能巧妙避開王虎的攻擊,並伺機反擊。
在激烈的戰鬥中,拓跋淵看準時機,虛晃一刀,王虎以為他要正麵攻擊,舉斧抵擋。沒想到拓跋淵突然變招,修羅刀從側麵切入,砍傷了王虎的手臂。王虎吃痛,但依然咬牙堅持戰鬥。
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雙方士兵都殺紅了眼,鮮血染紅了大地。平叛大軍和叛軍以及蒼雪國的援軍混戰在一起,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慘烈的戰爭交響曲。
趙擎天見拓跋淵如此勇猛,心中一沉。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深知此刻絕不能慌亂,否則大軍必將陷入絕境。他立刻登上高台,大聲唿喊:“將士們,不要慌亂!堅守陣地,我們一定能打敗叛軍和外敵!”在趙擎天的鼓舞下,平叛大軍漸漸穩住陣腳,與叛軍和蒼雪國援軍展開更加激烈的拚殺。
鎮朔城下,這場殘酷的大戰仍在繼續,勝負尚未分明,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浴血奮戰,而這片土地,也注定要見證一場載入史冊的慘烈廝殺……
趙擎天身為三軍主帥,坐鎮中軍帳,指揮若定,盡顯大將風範。他麾下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前鋒大將王虎,生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壯碩,猶如一座移動的小山。他手中那口重達百斤的開山大斧,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芒,每次衝鋒,王虎總是身先士卒,憑借著天生神力和無畏勇氣,在敵陣中橫衝直撞,銳不可當。副將孫豹,身形矯健,目光如電,尤其擅長騎射,箭術已達登峰造極之境,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級,箭無虛發。還有謀士張智,智謀超群,心思縝密,為趙擎天出謀劃策,屢建奇功,多次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大軍如洶湧的洪流,朝著鎮朔郡奔騰而去。趙擎天穩坐中軍帳內,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行軍。“王虎聽令!”他的聲音洪亮而威嚴,雖已六十多歲,卻依然中氣十足,在營帳中迴蕩。“末將在!”王虎抱拳領命,聲音如洪鍾般響亮,震得營帳微微顫動。“你率三萬先鋒軍,直取虎牙城。虎牙城乃前進鎮朔城的重要據點,拿下它可鼓舞我軍士氣,務必速戰速決!”“得令!”王虎一聲怒吼,轉身大步流星走出營帳。他翻身上馬,揮動手中大斧,高唿:“兒郎們,隨我殺!”三萬先鋒軍如離弦之箭般衝了出去,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虎牙城守將是投降叛軍的前中郎將牛大山。此人原本在大炎國軍隊中任職,卻因貪圖榮華富貴,背叛朝廷,投靠叛軍,被墨玄翊封為牛威將軍。聽聞大炎國大軍來襲,牛大山嚇得臉色蒼白,整日惶惶不可終日。
王虎大軍一到,立刻攻城。他揮舞大斧,率先衝向城門,銳不可當。叛軍雖奮力抵抗,但在王虎的勇猛攻勢下漸漸不支。孫豹帶領弓箭手在後方支援,箭如雨下,不斷射殺城牆上的叛軍。牛大山試圖組織反擊,卻被王虎一斧砍傷手臂。最終,虎牙城被攻破,牛大山被生擒。按照趙擎天戰前的命令,叛國者絕不姑息,牛大山被當場斬殺,王虎一斧將其梟首懸於城門示眾。
初戰告捷,大軍士氣大振,繼續進軍寧西城。寧西城守將馬大熊,膽小怕事,本欲投降,但看到城牆上墨玄翊派來的死忠護衛虎視眈眈,知道投降無望,隻能被迫抵抗。
趙擎天假意派孫豹勸降,馬大熊在城牆上哭訴自己的無奈:“孫將軍,我本有心歸降,可叛賊派死士監視,投降隻有死路一條啊!”話未說完,一名死忠護衛從背後偷襲,馬大熊慘叫一聲倒下。死忠護衛大喊:“誰敢再提投降,下場如同此人!都給我上城抵抗!”
孫豹無奈退迴,將情況告知趙擎天。趙擎天眉頭緊皺:“看來這些叛賊鐵了心頑抗到底,傳令全軍,做好攻城準備!”然後王虎率大軍攻城,不到一炷香時間城門就被王虎攻破,王虎破城後率軍在城內與敵軍展開激烈的巷戰,經過一番戰鬥,將城內叛軍一一圍剿。
接連拿下兩城後,趙擎天大軍繼續向鎮朔城進發。然而,其他各路人馬的情況卻不容樂觀。三皇子趙淩被叛軍將領王猛抵擋在烽火城之外。趙淩年輕氣盛,急於在這場平叛之戰中建功立業,樹立威望,為將來的奪嫡之爭做鋪墊。但他卻遇到了王猛這樣難纏的對手。王猛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深知烽火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他憑借堅固的城牆和巧妙的防禦工事,布置了重重陷阱,讓趙淩的軍隊每前進一步都付出巨大代價,始終難以寸進。
其他響應平叛的各路人馬,也分別在祁連城、瑞雪城、朔方城、鎮武城等進攻路線上受阻。墨玄翊在登基後,利用鎮朔郡長期受前郡守王富仁及各城主盤剝欺壓,民怨沸騰的局麵,提出一係列深得人心的政策,他提出的政策讓百姓看到希望,得到了大部分百姓的支持,他迅速拉起一支龐大的三十萬叛軍隊伍。他將手下的精英人才分別派去統領這些叛軍,與朝廷的軍隊展開頑強對抗,負隅頑抗。
蒼雪國這邊,拓跋淵等來了國王拓跋凜的援軍和封賞文書。他雄心勃勃,此番得到支援,更是如虎添翼。他率領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趕來。拓跋淵作戰勇猛,戰術靈活多變,他的軍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在戰場上,他們如同一群惡狼,數次擊退前來進攻鎮武城和朔方城的平叛軍隊。不僅如此,拓跋淵還派兵支援墨玄翊其他城池的防禦,這無疑大大打擊了趙擎天各路人馬的士氣。
趙擎天連下兩城後,在鎮朔城城下擺開進攻陣勢。二十萬大軍整齊排列,軍容嚴整,刀槍閃耀著冰冷的光芒,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殺氣。鎮朔城守將是穆影,墨玄翊的心腹,也是戰場上的宿將。他深知鎮朔城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則臨淵城危矣,剛剛升起的暗影國旗幟也將再一次覆滅。因此,他拚盡全力組織起城內五萬人馬奮力抵抗。
鎮朔城作為鎮朔郡的軍事文化中心,城牆高大堅固,曆經多年修築,防禦工事齊全。此前未經曆大戰就輕易被墨玄翊拿下。穆影在城牆上部署了大量防禦器械,滾石、檑木堆積如山,強弩手嚴陣以待,時刻準備給攻城的大軍致命一擊。趙擎天望著這座堅固的城池,眉頭微皺,深知此戰艱難。他轉頭對身邊的謀士張智說:“張智,你有何破城之策?”張智沉思片刻,目光在城牆上掃視一圈,緩緩道:“將軍,鎮朔城城牆高大堅固,強攻恐傷亡慘重。可先派小股部隊佯攻,試探敵軍防禦,找出他們的薄弱環節,再尋找破綻發動總攻。”
趙擎天點頭稱是,下令王虎帶領一千士兵佯攻東門。王虎領命而去,來到東門城下,大聲叫陣:“叛賊們,有種的出來與爺爺大戰三百迴合!”城上叛軍立刻發動攻擊,箭矢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地射下,滾石、檑木也順著城牆滾落,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王虎指揮士兵們靈活躲避,佯裝不敵,向後撤退。
穆影在城牆上看到敵軍撤退,以為得勝,心中稍鬆,緊繃的神經也略微放鬆了些。然而,他不知這正是趙擎天的計謀。此時,夜幕降臨,月色如水灑在大地上。孫豹帶領一隊精銳士兵,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摸到城牆下。他們小心翼翼地架起雲梯,開始向上攀爬。
就在孫豹等人快要爬上城牆時,一名叛軍士兵在巡邏時發現了異常,大聲唿喊:“有敵軍偷襲!”城牆上頓時警報聲大作,叛軍紛紛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與孫豹等人展開激戰。孫豹毫不畏懼,手持長刀,與叛軍展開殊死搏鬥。他身形敏捷,長刀揮舞間,寒光閃爍,不斷有叛軍倒下。但由於叛軍人數眾多,且占據地利優勢,孫豹等人漸漸陷入困境,形勢危急。
趙擎天在中軍帳中得知孫豹遇襲,臉色一沉,當機立斷,立刻下令全軍出擊:“兒郎們,隨我殺過去,救迴兄弟們!”王虎一馬當先,帶領大軍如潮水般衝向鎮朔城。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平叛大軍與叛軍在城牆下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戰場上刀光劍影,鮮血四濺,慘叫連連。
穆影在城牆上沉著指揮,他看到王虎勇猛無比,在敵陣中橫衝直撞,對己方威脅極大,便命令弓箭手集中火力射擊王虎。頓時,無數箭矢朝著王虎射去,王虎躲避不及,身中數箭,但他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驚人的毅力,依然奮勇向前,帶領士兵們衝到城門下,用攻城錘猛撞城門。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時,遠處傳來一陣如雷鳴般的馬蹄聲。拓跋淵率軍趕到了。拓跋淵騎在一匹高大的紅鬃戰馬上,身披黑色重甲,那重甲上隱隱泛著幽冷的光芒,仿佛訴說著無數被它見證的殺戮。他的臉龐猶如刀削一般,冷峻而堅毅,眼神中透著久經沙場的沉穩與冷酷。他手持修羅刀,那長刀寬闊厚重,刀刃上隱隱有血紅色的光芒流動,仿佛是被鮮血浸染多年而形成的。拓跋淵目光兇狠,猶如餓狼般掃視著戰場,看到鎮朔城危急,立刻下令全軍衝鋒:“殺!為了蒼雪國,為了榮耀!”
拓跋淵一馬當先,衝入平叛大軍陣營,如入無人之境。他手中的修羅刀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落下,都帶起一片血光。平叛大軍的士兵們紛紛圍上來,試圖阻擋他的攻勢,但都被他輕易斬殺。
趙擎天麾下的偏將李勇見拓跋淵如此英勇,他想在趙擎天麵前表現一番,於是朝著拓跋淵迎了上去。李勇手持長槍,大喝一聲,朝著拓跋淵刺去。拓跋淵冷笑一聲,身體微微一側,輕鬆躲過這一擊,然後反手一刀,修羅刀劃過一道血紅色的弧線,直接砍斷了李勇的長槍,接著順勢一刀,李勇躲避不及,被修羅刀砍中肩膀,鮮血噴湧而出,慘叫著倒在地上。
緊接著,裨將周平拍馬趕到,他揮舞著大刀,朝著拓跋淵的頭部狠狠劈下。拓跋淵卻不慌不忙,他雙腿用力夾緊馬腹,戰馬人立而起,躲過這致命一擊。同時,他手中修羅刀快速下劈,正中周平的戰馬頸部。戰馬吃痛,嘶鳴一聲,轟然倒地,將周平甩了出去。一旁的卓立上一槍周平當場斃命。
此時,王虎看到拓跋淵如此囂張,怒目圓睜,揮舞著開山大斧衝了過來:“賊子,休要張狂!吃我一斧!”拓跋淵與王虎戰在一起,兩人你來我往,斧刀相交,火星四濺。王虎力大無窮,每一次斧擊都帶著千鈞之力;拓跋淵則刀法詭異,身形靈活,總能巧妙避開王虎的攻擊,並伺機反擊。
在激烈的戰鬥中,拓跋淵看準時機,虛晃一刀,王虎以為他要正麵攻擊,舉斧抵擋。沒想到拓跋淵突然變招,修羅刀從側麵切入,砍傷了王虎的手臂。王虎吃痛,但依然咬牙堅持戰鬥。
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雙方士兵都殺紅了眼,鮮血染紅了大地。平叛大軍和叛軍以及蒼雪國的援軍混戰在一起,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慘烈的戰爭交響曲。
趙擎天見拓跋淵如此勇猛,心中一沉。但他很快鎮定下來,深知此刻絕不能慌亂,否則大軍必將陷入絕境。他立刻登上高台,大聲唿喊:“將士們,不要慌亂!堅守陣地,我們一定能打敗叛軍和外敵!”在趙擎天的鼓舞下,平叛大軍漸漸穩住陣腳,與叛軍和蒼雪國援軍展開更加激烈的拚殺。
鎮朔城下,這場殘酷的大戰仍在繼續,勝負尚未分明,每個人都在為了自己的信念和使命浴血奮戰,而這片土地,也注定要見證一場載入史冊的慘烈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