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他們的早會現在都沒有個係統,安排早會的功能組都是想什麽就什麽,其實並不是大家的需求。他們最近一兩周的早會都是直播早會,就是在公司的app係統裏的那些直播課程,每次播放都沒有什麽人聽。


    因為有很多內容聽起來並不適用。而且都是過氣的東西。有的直播的內容是為了完成公司要求的看這些課程的要求。但是對於業務隊伍來說究竟有多大幫助,其實未必。


    年底公司新上了一些產品和一些服務權益,部門的經理和主管們講不清楚,就會播放這些直播課程給大家看。林麗以前還會看一下,但是感覺這兩年的很多都是沒有什麽營養的。有的她就不看,除非是產品專家介紹新產品那種直播她會看一下,可以學習產品。其他的內容她都感覺沒有什麽價值。


    他們今天早會的主題是綜拓早會。貸款專員過來介紹了下新的貸款產品,然後還讓每個人發給客戶。


    林麗當時就發了幾個客戶,沒想到其中一個是上半年她招聘進來的一個徒弟,那個人來了做了幾個月,然後就沒做了。


    林麗問他現在在做什麽,他說在浙江那邊投資了一個直播的項目。林麗對於這塊了解不多,她感覺現在太多做直播的了。估計也不好做。


    那個舊同事說,他是五月份開始做的,當時投了20萬進去。沒想到,到了七八月份,生意旺季,他一個月就賺了15萬。還說三個月就迴本了。現在今年大概賺了30萬。林麗說那還不錯呀,比上班容易。


    這同事就長住在浙江那邊。他盯著貨倉和那些主播。林麗對於這個行業充滿了好奇。她就問他是在直播賣衣服?那個人說不是,他們是在賣麵料。


    林麗沒想到還能這麽好賣?這個同事說那些都是北方人買去的,然後他們就自己車衣服。南方人喜歡買成衣,而北方人喜歡買麵料。


    林麗還是第一次聽說,她覺得布料和成衣都是自己不熟悉的行業。一個同事坐在 林麗旁邊聽說了這個事情。她很有興趣,說之前部門裏另一個離職的同事也在做直播這方麵的。


    她還問這個人是不是過年迴來深圳,如果還在浙江,到時候他們去浙江旅遊的時候就去參觀一下,了解一下。


    不過林麗看到那個人說的那麽輕鬆賺到錢,感覺有點忽悠。一般人不會直接告訴別人自己賺到了錢,還巴不得悶聲發大財或者謙虛地說虧本。


    為什麽他還會主動說自己賺了多少錢,這不由得讓林麗思考。這個舊同事說,林麗發的這個消費貸利率有點高,6%。林麗告訴他如果掃碼測額申請,有額度了,係統會發一張利率優惠券的。


    這個舊同事說,他在另一個銀行的閃電貸申請了30萬,利率才3%,還是先息後本。林麗了解那家銀行的產品,這個先息後本最多也就一年。除非他一年內還清。


    那個舊同事接著說,如果他還需要錢,他還申請有白領貸,那個也才3.24%。林麗說那個也是不錯的。銀行還是比較便宜的。


    林麗接著說,如果有需要的時候再申請唄。他說現在年底,生意比較淡。他可能一月初就迴來深圳休息了。現在那邊的人都少了很多。


    林麗感覺他做這種也就是賺一波紅利,或者某個周期,似乎很難長期做。林麗對於不熟悉的行業一般不太有興趣。而且現在這樣的大環境,大家都消費降級了。


    這幾天是月底,大家都在忙著找客戶出單,想要快點完成考核件數,很多人並不差考核傭金。就是差件數,公司考核件數讓大家苦不堪言。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廢除。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的製度,現在還在延續。


    然而現在很多同行的業務員並不需要考核件數,更多是考核傭金。很多離職的業務員說當年離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的。件數隻不過是虛假繁榮,真正的還是要看傭金。


    不過公司那些高管都是在閉門造車,一群不懂業務的人在領導業務,而且他們都在辦公室裏,自己也不去麵對客戶,也不去了解市場,就是想當然。當看到有出大額的年金險的時候,就會在會議上說,現在市場很好啊,很容易出大單啊。


    或者說沒出單就是因為懶,不去見客戶,有沒有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老是找公司的原因,認為公司管理有問題,你們找過自己的原因沒有?你們就是在混日子,沒有去發展客戶……


    這些話林麗都聽得耳朵起繭了。她曾經也做過六年的業務主管,對於這些內勤的做法感覺很搞笑。不過和她沒有利益衝突,她也不想提。


    前幾個月,她的師父丁羽因為這兩年來降級為業務員後,也總是到了季度就要麵臨考核的問題。大家都是一樣的,在考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沒有單出的時候,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很可能會找朋友出一些過考核的小保單。


    當時丁羽也找人每個季度出了一兩張的小保單。然而公司品控的部門就發了郵件下來,要求她要簽字一個文件,就是說同一個客戶一年內同時投保了三次及以上,要業務員在表格裏簽名承諾這些小保單會按時續交。


    其實就是公司擔心這些保單到時候會不如期續交。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總是做好了各種甩鍋的安排。一旦出現這方麵的問題,就要業務員承擔責任了。這是公司最擅長的做法。


    丁羽當時非常生氣,為什麽要簽名這個東西?她於是就投訴到了公司。她和公司說別人也交了保費,又不是白嫖,為什麽要簽這樣的東西?公司那邊雖然也解釋了,但是很牽強,不外乎就是擔心續交的問題。


    即使客戶第二年不續保,其實公司也不虧本,畢竟那些錢交進去,退保也不是全部退出來,真正有損失的還是客戶。但是公司可能為了應對監管,銀保監會監管各保險公司的退保率、續保率。其實這兩個指標的管控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業務員都知道其實並沒有。但是因為監管的會關注,導致公司就應對,減輕他們自己的責任。而推給業務員。


    大家對於這幾年公司的做法都是不可理喻。感覺換了管理層之後,這些管理層都是紙上談兵,沒有做過銷售的人,整天在那裏研究些啥,然後就想當然地製定管理製度。


    丁羽的投訴還是有用的,那個表格公司就不要求她簽了,不了了之,公司內勤還是欺軟怕硬的,也擔心被投訴到監管部門。


    丁羽以前說過她很少投訴別人,像電信、移動那些話費扣錢有誤的時候,她都懶得投訴,就算了。她認為投訴可能會導致別人被扣錢或者失業。別人也挺不容易的。


    但是隨著公司不斷調整人事,換了領導後,每個領導的風格都不一樣。有的領導管理的方式讓人恨不能接受。她開始了投訴。這是她第二次投訴公司了。她第一次投訴是在疫情的時候,那時候大批的主管被強製下課。


    估計當時公司也是為了減輕管理成本吧,總是找主管們的各種不足如不參加主管會、不參加培訓、出勤率不達標等問題來處分主管。強製讓主管降級,這些做法都是業務員的基本法裏沒有的。


    當時丁羽直接投訴了他們區的那個區經理,她並不是第一個人投訴這個區經理,在那一年,公司總部一定收到很多主管投訴這個區經理。有的主管投訴後,就離職了,因為看不慣這個區經理的管理方式,然後就去了競爭對手的公司了。


    丁羽當時的投訴很犀利,而且有確切的證據。公司總部很快就處理了,還責令那個區經理要盡快處理。區經理就找了她談話。


    不過沒有什麽效果,因為區經理隻是想息事寧人,並不是想處理問題之後在內勤裁員減薪的優化過程中,這個區經理也麵臨降級。


    聽說他之後被調到了集團,但是職級和他之前的下屬一樣。他的下屬就坐在他後麵的座位。幾個月後,他自己麵子上掛不住,他就辭職了。


    但是今年底看到一些其他省市的係統內的業務員發的朋友圈,發現這個區經理去了海南分公司可能做了總經理之類。


    不知道當地的業務員是多麽地悲哀,遇到這樣的高管。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公司這幾年在轉型,很多高管退休的退休,被同行挖走的挖走 ,還有的直接轉行了。


    整個行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內勤以前那些有經驗的,很多在這波優化中離開了。有的去了競爭公司做了高管。也有的轉行了。


    現在的內勤都比較年輕,很多是95後,沒有什麽經驗,也不懂得跟人溝通。做事情也不太負責任,不像以前的那些80後的內勤,會和業務員好好溝通,先得人心,再做事。以前大家都是很服從管理的。這幾年大家的逆反情緒還是比較明顯的。


    今年五月份,公司為了壓縮職場的辦公成本,所有的辦公室都縮減了三分之二的麵積。林麗他們也搬到了科技園的另一個職場。說那裏是公司自己的物業,有兩萬平方米,和體檢中心在一起。


    林麗開始還以為場地很大,結果發現還很擁擠,那裏匯集了兩個營業區,合二為一。去之前,他們被告知你那裏很高大上,是甲級寫字樓,裝修豪華。等他們過去發現每個人就一個座位。而且電梯和廁所還被限製使用。他們隻能用其中一個門的電梯,每天上下班都要等電梯。雖然那個樓隻有六層樓,卻比那種超高層的寫字樓等電梯還麻煩。


    他們業務員女性多,上廁所就是一個麻煩。然而第一天去那裏,就被廁所的保潔阿姨告知,他們不能在那層上廁所,在上午11點前,那層的廁所都是鎖門的。他們隻能往樓上或者樓下去上廁所。


    很多人和區經理提意見,之後才說因為保潔就一個,而他們業務員超過五百人。這給保潔增加了工作量。


    他們隻能去其他地方上廁所。其實那個樓裏有三個門,都有電梯,但是體檢中心占了其中兩個門的電梯。開始時候,林麗試過去其他兩個門穿行過來職場,但是不久,就被體檢中心的 前台攔下了。告訴他們說不能穿行,說路不通。原來體檢中心直接用大盆的搖錢樹擺了一排堵住了去路。


    大家覺得這歧視也太明顯了。都是同一個公司的子公司。他們一天體檢都沒有六十個人,霸占這麽大麵積的兩層樓。而業務員時不時還會帶客戶來參觀展廳,早上還在那裏開會,卻被擠去一個門的電梯,還是最遠的一個門。


    之後在公司係統調研關於新職場的看法,大家都打了差評。很多人在陰陽怪氣地說,500強的廁所,都不是讓自己業務員上的。500多個人上午的喝水、上廁所的問題都得不到解決。


    一直到了年底的時候,才放開了廁所門。估計是很多人去公司總部提了意見。而且那個體檢中心並不怎樣,來訪的人並不多,體檢費還比較高,基本都是5000元以上的體檢套餐。


    他們還在和保險代理人說,他們以前就是做高端體檢,體檢套餐都是2萬以上的。但是硬件條件,林麗覺得它還達不到。


    有次,她帶過一個投保保險被核保的客戶來這個高端體檢中心體檢。客戶體檢後對她說體驗很差。以前在外麵的體檢機構,那些護士都是一對一服務。這邊的護士並沒有那麽靈活,而且排隊要等好久,像b超那些都等了一個小時。


    林麗之前自己去另一個高端體檢中心,一進去馬上有護士帶你去換一整套的家居服 ,然後一對一引導,體檢全程一小時就做完了,而且還是很細的體檢。不需要排隊等候太久。醫生都會和你好好溝通,聊天,問一下既往史。


    這邊的流程沒有那麽順,本來林麗以為那個客戶體檢完最多九點半。然而到了十點半,客戶才拿到了餐券。


    客戶是做餐廳生意的,他還急著迴去要忙午市的生意。他說這個體檢太耗時間了。之前去其他地方體檢,都是效率很高的。這邊隻是名聲在外,其實不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轉角再轉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走的米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走的米莎並收藏轉角再轉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