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在公司團建時候,表現積極,很會來事,主動給各支行的行長們敬酒,還喝得微醺扮醉倒入老板懷裏。這讓林麗的同學很看不過去。當時,陳春燕借著酒勁和老板說,她很想去市場部,就是林麗那個同學做總監的部門。這個同學也是個人精,當場就捧殺,說陳春燕是個人才,他們部門總監一定不會放她的。他們市場部廟小,怕她大材小用了。
陳春燕也很聰明,聽出來這話裏的意思。大家都在表麵一片和氣下暗自較量。老板在團建時也不想談工作,就和陳春燕說,多喝點水解酒吧。他們老板是個還比較有品的男人,老婆在國外,他在國內卻能守身如玉。他很快就說去接個電話,就起身了。陳春燕那種招數還隻是小兒科。林麗的同學知道有的年輕人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她並不看好陳春燕。
有天,林麗剛好在他們公司附近見客戶,約了同學午飯。同學就問她和陳春燕很熟嘛?林麗說以前是她組員,覺得她學習能力很好,她離開平安後,當時好像欠了一些貸款,曾經問過林麗借3萬塊錢,當時林麗參加公司的旅遊在國外,就告訴她沒有這麽多錢。之後,不知道她還清沒有。
這個同學說,她了解到陳春燕欠的是30萬,在麵試時候,她說是被騙了貸的款,不知道是不是遇到那種殺豬盤。林麗慨歎自己對組員還是關心不夠,對他們的私生活她很少過問。
過了幾天,林麗約了陳春燕吃飯,才知道她確實之前有段時間因為收入不好,借了貸款,現在她已經在還了。她結識了一個香港的男友,他們奔著結婚的目的在交往。他也幫忙還了貸款。她現在基本還清了,之前她的征信都快不行了,多次逾期。
她現在都是隻花現金。林麗心想,陳春燕會不會後悔當初和她一起做了保險?雖然她們每次見麵依然相談甚歡。陳春燕說依舊身體不太好,弱弱的,時不時感冒或者肩頸勞損嚴重導致壓迫了神經,引起頭痛。
她在現在的公司其實福利待遇還不錯,但是林麗看出來她不是很開心。她隻是說內部人事關係複雜,她覺得做銷售時候,公司的人際關係稍微簡單一些,不用應對這些。她不善於應付這些。她還帶了林麗去看了他們的辦公環境,外企的辦公空間還是比較舒適的。
半年後,陳春燕離職了。過了一年左右,她約了林麗出來吃飯,在下沙附近。吃飯時候她說去了另一家銀保,當時諮詢林麗他們公司的年金險,想推薦客戶過來合作,林麗問她最近怎樣,才知道她分手了。主要是疫情時候,兩人經常見不到,就在電話裏吵架,吵著吵著就不聯係了。
對方在疫情前曾帶她迴家見過家長,但是很少帶她去認識他的朋友。她感覺對方可能覺得帶她去沒麵子吧。為此她就開始逼婚,但是這個男的說最初是很想和她結婚的,當時提出來,陳春燕拒絕這麽快結婚。之後交往了一段時間,他感覺兩人在個性和三觀上還是差異太大,不適合結婚。
陳春燕不久又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梅州做生意的年輕人,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走到一起。那年中秋,她還給林麗寄了一麻袋的梅州柚子。她時不時會讓林麗發一些產品計劃書給她進行對比。
她們並不是經常聯係。當她聽說林麗的公司有了居家養老權益匹配的保險時,又打來電話了解,林麗詳細給她講了一下。她說她現在在一家股份製銀行做銀保,他們還沒有這樣的產品。但是可以做多家中小保險公司的產品。她手上有一個銀行的客戶,是在林麗他們公司幾天前投保過帶有這個權益的產品,她在想怎麽把客戶發展過去他們那邊銀行。
她打算用他們的私行的實力來打動客戶,讓客戶做3000萬的保險金信托。這讓林麗心裏有些不舒服,如果她不知道還沒什麽。陳春燕是當著她的麵這麽操作的。她就覺得有點不地道。陳春燕還笑著和她說之前,她還讓一個林麗他們公司的客戶做了猶豫期退保,去投保了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收益率更高,計劃書演示的現金價值比較好看。
那刻,林麗覺得她們的三觀可能已經不在一個水平了。之後,陳春燕再找林麗,她沒有接電話。陳春燕在微信裏還留言讓她幫發下他們公司某個產品的計劃書過去。林麗就說她現在在開車去惠州路上,不方便。過了會,陳春燕迴複她找了以前的其他同事發了。
自此,林麗再沒有主動聯係過陳春燕,之後她沒有再找過林麗。但偶爾她們還是會在彼此朋友圈點下讚。林麗看著身邊已經離職的這些徒弟們,要不就不來往了,要不就偶爾聯係一下。她也釋然了,她不可能顧及到每個人,大家都有自己做事情的考慮。
這個季度,林麗也麵臨考核的困境,就是客戶都沒有什麽意願投保壽險。她的綜合開拓業績已經完成了考核傭金,但是還需要壽險的件數。她當時在最後兩天才遇到了一個老客戶加保了兩個單,完成了考核。到了月底最後一天,她看係統顯示的數據,她已經過了考核。
到了次月初,她看數據,還是過了考核的。可是,到了中旬,突然發現數據不對了,上麵數據標紅,顯示她沒過考核。按係統顯示的,就少了三塊錢傭金。她驚詫地說,不可能呀,之前她都是算的八九不離十的。她看了下發現綜合開拓的業績在係統裏和之前有點不一樣。
她趕緊去找內勤老師問,結果了解了是說因為公司數據係統迴算導致的,大概有十來個人和她一樣的情況,不是由於她的原因。於是她去找了區經理,領導也知道這個情況,就說讓她填了個表,特殊處理。這樣才把工號安全地保下來。
林麗想起多年前,她曾經聽到一個業務員對徒弟說,每天都如履薄冰,就是不知道哪個季度可能就會被考核掉。因為每個季度都要出四件單過考核,持續多年,這樣難保哪次沒有通過。這個人說她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但是隻要在做,就會拚盡全力。
這話讓林麗迴想起來覺得悲壯又可氣,不知道誰製定的原則。本來銷售工作就充滿了不穩定性,這樣的考核,不是逼著大家用盡一切辦法,不惜保住工號嘛。
林麗做新人的時候,在培訓課裏,老師說如果有客戶觀望新人能做多久,說不知道業務離職後,誰服務,就和客戶說你會做一輩子這個行業。這話現在迴想起來,有點搞笑。有時候不是你想做一輩子就可以做一輩子的,公司還不讓你做了呢?或者公司不在了呢?
林麗想,經曆過疫情的洗刷後,市場重新洗牌,客戶也重新洗牌,有很多以前的銷售邏輯和思路可能都發生改變了。萬變不離其中,變化就是主題。
看著身邊很多做了時間比她久的業務員在一次次考核中,都被考核掉了,林麗覺得很可惜。這些人當初有的進來的時候還是二三十歲,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現在被考核掉了,又沒有到退休年齡。
但是他們再重新出去找工作,年齡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很多行業都不要四十歲以上的人了。他們要麽就在保險行業換公司,要麽就去做了服務業,或者創業,還有的隻能呆家裏了。
她感覺這個行業對業務員並不這麽友好,晉升的空間表麵看相對自由,其實上升渠道一直都還是在業務線,無法走入高管行列裏。即使行業裏銷售業績最卓越的那些銷售皇後,一年2000萬左右收入的, 說白了還就隻是一個銷售。如果哪天業績不好或者沒有業績,一樣就被公司掃地出門了。
林麗開始有些糾結,隨著搬遷職場,公司為了降本增效,他們搬到的地方比之前的辦公空間要小,連桌子都沒有了。每天下了早會,她更不想呆在辦公室,就直接迴家吃午飯,下午約到了客戶再出去。
她感覺職場的氛圍越來越差,沒有了以前的活力,大家都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以前的很多業務高手,要麽不做了,要麽就躺平做了其他副業。
林麗這天在微信上看公眾號信息,突然看到一個以前的策劃同事給她信息。她很奇怪,她做保險這些年,有時候會給他發產品信息,都是愛理不理,基本不迴信息的。現在主動發信息,在說啥。
林麗點開看,發現他在問現在保險好做嗎?林麗說你覺得呢?
這個舊同事說,他看林麗做了這麽久還在做,應該是還可以的。他想了解一下,他在找新的機會,想找那種和人多一些交流的工作。
林麗說,你現在沒有做策劃了嗎?之前不是去了開發商嗎?
這個舊同事說,已經離職一年了。去年公司就做了裁員優化, 他聞訊就主動要求第一批,公司當時給了他25萬左右的補償。他就離職了,已經在家呆了快一年。他說地產行業就業環境現在很低迷。他感覺這個行業走向了沒落。他離職後,原來公司的同事有的才被裁員,他們已經沒有賠償金了。他第一批被裁的,現在覺得還比較慶幸。
林麗心裏很唏噓,沒想到他遇到了這些事情。她不想在微信聊太多關於保險銷售工作的事情。按照以往的失敗經驗,在微信裏說得越多,對方越不來。於是她就說這兩天什麽時間有空,讓他來公司了解一下,詳談。
這個舊同事說好,他說過來了提前一天告訴她。林麗也沒當迴事,因為她隻當他就是諮詢一下。以前她也問過這個同事車險到期沒有,每次他都是要了報價就去和別人買了。林麗就當他說話不是很算數,沒有當真。
兩天後,下午下班的時候,這個同事突然發信息給她,說第二天上午十點半過來看看。她於是發了定位給他。這才了解到他在龍崗那邊,過來的話坐地鐵大概要一個半小時。
這個同事說沒事,他可以早點出門。果然 ,第二天到了十點,他就已經發微信說他到了,在他們的茶水間。林麗過去看,她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同事餘華。他們已經有十年沒有見麵了,他變化不大。林麗遞了支水給他,把他帶進洽談室,這裏安靜一些。
林麗並不急著麵試。他們先寒暄一下近況。林麗才知道他離職後也找了一些工作,但是都沒有合適的,他對於地產行業分析,這個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不看好。他想嚐試換個賽道。
兩人還聊起了一些舊同事的趣事。拉近了很多距離。沒想到餘華已經有兩個兒子了,最大的在上四年級了。他之前在開發商工作的時候,在開盤時用了內部價買 下了現在他住的小區其中一套70平米的房子。在2019年他400多萬賣出去,比開盤時候賺了200萬左右,接著又買了小區二期新開盤的大戶型。他覺得自己還占了大便宜。
他們那個小區是有學位的,樓下就有幼兒園和學校,孩子自己下樓上學,放學就上樓。他們夫妻倆這一年都沒有上班。他最近一直在留意直播帶貨。
他還想去江浙一帶看一下小商品市場,了解一下那邊的工廠。他和林麗說他姐夫是福建人,做的生意很大,兩年前就和他說,然他關注日用品市場,未來是有機會的。尤其疫情後。但是他現在也想看看深圳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發展機會。
兩人聊了一小時,他才迴過神來,說今天是來麵試的。林麗就笑了下,說剛才也大致了解了他的近況。問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優點?
他很謙虛實誠地說了出來,他比較認真負責,做人做事踏實。林麗問他是否了解保險行業,是否能接受銷售工作?
他點點頭,把自己對保險的看法說了出來。然後說了他自己可能不具備投保的條件。原來他大學時在大腿有骨肉瘤,還好是良性的,大學時做過手術。他身體不是太好,高中時候得過肺結核,工作後不久又查出腎炎。
他問林麗,他這種情況是不是買不了保險?
林麗和他介紹,保險有分健康險和理財險,如果是重疾險和醫療險是屬於健康險,這兩類對健康狀況要求比較高。像他的情況也不是說絕對買不了,要經過核保才知道,有可能有幾種結果,除外責任、加費、延期等。但投保意外險、理財險,就比較容易通過核保。此外現在有一些新出的醫療險,投保時對健康告知相對寬鬆,保費會高一點。
由於現在重疾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但重疾並不是不能治療的,在錢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控製病情的。未來的醫療險,一定會有針對既往症發生過重疾的情況可以投保。
餘華很佩服林麗做了十年左右,感覺她還比較專業又低調。他看了下時間,他說中午還約了人吃飯。問還要做什麽?
林麗發給他一個鏈接,讓他做性格測試,如果測試結果符合他們工作的要求,可以在係統幫他報名職前培訓。剛好下周就有一期,是包吃住的三天的培訓,剛好那個培訓地點在他家附近的北理莫斯科大學的教室。餘華很快就做了性格測試,測試報告還比較符合要求,林麗於是幫他報名培訓。
餘華看時間差不多了,急急忙忙地道別了。走的時候,林麗忘記給他紙質的培訓函,擔心他到時候進不了培訓班。等到培訓的 前一天下午,林麗親自給他送去了培訓函,一方麵可以試探他是否會去參加培訓,另一方麵也叮囑一下如果參加培訓的注意事項。
那天中午非常炎熱,林麗在導航看坐地鐵去餘華家,發現出了地鐵站至少還要走二十分鍾。那裏也有公交站,但是很少車,要等很久。她看烈日炎炎,不想站在那光禿禿的地方等車。那裏人煙稀少,打車也不方便,於是就自己打著陽傘走過去。
她走得一頭汗,大概二十分鍾,才遠遠看到餘華住的小區。她走到了幼兒園門口讓他下來拿培訓函。 幾分鍾後,餘華穿著休閑裝下來了。他可能剛才在做飯,還問林麗要不要上去吃飯?林麗遞給他培訓函後,說不去了。她還約了客戶。她就告訴了他培訓要帶換洗衣服,要住兩晚在那學校,要穿正裝培訓,戴領帶、穿皮鞋、穿西服外套。
隨後,她就說要迴去了,餘華指了下前麵有個公交站,林麗就在那個公交站等車去地鐵站。她知道自己是臨時到訪,如果去餘華家吃飯有些冒昧,所以婉拒了。
她等了二十分鍾,終於來了一個公交車。雖然餘華他們社區比市區的小區要大,但是出行不是太方便。林麗等迴到了市區才去吃了碗粉。
到了培訓那幾天,她還擔心餘華會不會不去培訓,或者中途跑掉。但是她在群裏看到了培訓班的班主任發出來的視頻,看到班上坐的滿滿的,餘華在那裏穿著正裝,很認真地做筆記。她就放心了。
培訓的幾天,她每天都會問一下他培訓的感受。餘華說挺好的,上課的老師講得不錯,他還說出來幾個講師的名字。看來還是比較認真聽課的。
林麗覺得很驚訝,餘華這種以前的抗保分子,現在居然能坐下來聽講。三天很快要過去了,結訓那天下午,林麗看到視頻裏,餘華還因為積極發言,獲得了班主任老師發的小玩偶和俄羅斯套娃。
培訓完就到下旬了。林麗開始促成他來公司複試,複試合格就可以下工號了。但是餘華有點猶豫,說有點趕,他家過來有點遠。他想去家附近的營業部。
可是按公司的流程,在哪個營業部做的性格測試,就基本在那個營業部下工號。不然就要等幾個月後重新去做性格測試和培訓。
林麗就和他說先來複試唄,下了工號出單了就可以有傭金了。餘華可能真的還沒找到合適的事情或者他也不知道何去何從,還真的就來了。
陳喜和他先麵試,對他的見解讚賞有加,然後示意林麗帶餘華去和區經理麵試。接下去的,不需要林麗管了,內勤那邊就把入司要辦的流程幫他弄了。餘華迴來說,區經理居然是87年的,比他就大了一歲。林麗對於這個新來的區經理沒有怎麽接觸,很驚訝原來他居然是87年的。之前她還以為是80後的,看上去不年輕。
餘華和區經理對比起來感覺他們是兩個年代的人,一個還是顏值保持很年輕,一個已經有了大叔的樣子。餘華很快就按要求往係統裏上傳 資料。這時,他老實地在健康告知裏告知了自己的既往病史。誰知道,內勤那邊說要審核資料,需要他提供近期複查的資料。
餘華不解,辦入司還要提供複查資料?內勤說因為一入司,公司會給他們買團險,健康狀況會影響核保結果。餘華開始在那裏嘟噥。林麗以為可能入不了了。她現在也不是非要招聘人進來不可,她也沒有晉升欲望。
但是感覺內勤比她還想要餘華進來。這個內勤和餘華說,讓他去辦一下,這兩天就可以出工號。餘華到了下午兩點的時候,林麗打電話問他去複查了嗎?感覺他還在午睡,還沒清醒。到下午四點的時候,他突然在微信裏迴複,說他已經去了附近的醫院複查了。
半小時後,他的檢查報告就發過來了。就這樣他的入司手續完整了,到了晚上八點左右終於出了工號。林麗叮囑他第二天過來早會,熟悉下同事,然後錄下人臉。早會他們是人臉識別打卡。
餘華還是比較有職業精神的人。林麗發現從地產營銷行業裏出來的人,職業化程度都不錯。之前招聘過的幾個地產從業人員也是這樣,相較地產的銷售人員,地產的營銷策劃人員素質和職業化程度會高很多。
餘華第二天來公司上班,八點就到了。林麗這時候還在地鐵裏。柏麗主任已經到了,告訴她,新人到了。柏麗主任告訴新人怎麽打卡。
很快,新人就打好了。林麗到的時候,看到他穿著西裝革履,感覺很不錯,他很認真地聽早會。早會後又主動和同事交流。大家覺得他還挺活躍的。
當天中午,方玲還請大家吃飯,歡迎新人。他們就在公司樓下的酒樓吃粵菜。餘華因為身體原因,有很多食物忌口,他們點菜粵菜更適合他。飯桌上,餘華很活躍,方玲不停稱讚說他不錯。
前麵幾天他都是很活躍,話比較多。秘書很奇怪,為什麽餘華穿紅色的襪子。林麗估計他是本命年吧。接著就到了國慶長假,林麗提前了一天迴老家去祭拜父親。當時和餘華打了個招唿,說如果有事情就微信聯係。他也迴複好。月底是出單高峰。內勤在和林麗說要讓新人出單,他才有收入,才能拿到傭金和新人的業績津貼。
林麗又不好追問餘華,以免他有壓力或反感。柏麗主任說幫她在微信和餘華說了,讓他可以給孩子買點。餘華對於重疾險不感興趣,認為迴報率太低。他對於3.5%預定利於那種增額終身壽險有點興趣。一開始他自己做計劃是做每年交2萬,6年交的那種,算了下傭金才2000多,加上訓練津貼還不到5000元。他似乎有些猶豫。
林麗也沒有極力促成,而是和他說自家買的話還是理性,你自己選擇適合的保費。到了月底最後一天的晚上11點,他居然做了一張每年交6000元,交20年的理財險。他自己操作完成的,沒有問過林麗。
林麗在老家看到了他出單了,很驚訝,說真是個自動波,都不需要她操心呢。過了會,餘華才問林麗在哪裏簽收保單迴執。林麗就告訴了他,一問他是自己家買的,老婆做投保人,這樣避開了自保件。公司對於自保件有很多限製,不算件數和競賽方案。
節後迴來上班,餘華就沒再過來早會,他說孩子肺炎住院了。林麗讓他請病假就不會被扣錢,他很快就去醫院開了個自己的病假。大半個月過去了,他沒有迴來,新人的培訓他都沒有參加。
林麗聽小組的一個大姐說,這個餘華在林麗提前迴家那天,在電梯裏自言自語說,又浪費了一天。當時還在電梯問這個大姐,他做單是做月底還是下個月一號?
那個大姐說讓他問師傅,師傅會給他建議。但是他沒問林麗。林麗之後看到他是指定一號的。這樣就少拿了一個月的津貼。
不知道他會不會怪林麗。當時下了工號那個月就剩下七天要早會的時間,林麗和他說本科學曆公司有個學曆津貼兩千元,但是要來早會和參加每次的培訓。
林麗知道他過來不容易,當時入司內勤和他說,也可以在他家附近的營業點打卡,但是要申請。之後他也沒有去申請。
這次的經曆讓林麗複盤,她覺得可能自己當時心態認為自己不急於晉升,不是很積極,帶徒弟也沒有很用心帶。主要是她過於相信他的職業化,以為他自學能力和心理素質過硬。
、
陳春燕也很聰明,聽出來這話裏的意思。大家都在表麵一片和氣下暗自較量。老板在團建時也不想談工作,就和陳春燕說,多喝點水解酒吧。他們老板是個還比較有品的男人,老婆在國外,他在國內卻能守身如玉。他很快就說去接個電話,就起身了。陳春燕那種招數還隻是小兒科。林麗的同學知道有的年輕人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她並不看好陳春燕。
有天,林麗剛好在他們公司附近見客戶,約了同學午飯。同學就問她和陳春燕很熟嘛?林麗說以前是她組員,覺得她學習能力很好,她離開平安後,當時好像欠了一些貸款,曾經問過林麗借3萬塊錢,當時林麗參加公司的旅遊在國外,就告訴她沒有這麽多錢。之後,不知道她還清沒有。
這個同學說,她了解到陳春燕欠的是30萬,在麵試時候,她說是被騙了貸的款,不知道是不是遇到那種殺豬盤。林麗慨歎自己對組員還是關心不夠,對他們的私生活她很少過問。
過了幾天,林麗約了陳春燕吃飯,才知道她確實之前有段時間因為收入不好,借了貸款,現在她已經在還了。她結識了一個香港的男友,他們奔著結婚的目的在交往。他也幫忙還了貸款。她現在基本還清了,之前她的征信都快不行了,多次逾期。
她現在都是隻花現金。林麗心想,陳春燕會不會後悔當初和她一起做了保險?雖然她們每次見麵依然相談甚歡。陳春燕說依舊身體不太好,弱弱的,時不時感冒或者肩頸勞損嚴重導致壓迫了神經,引起頭痛。
她在現在的公司其實福利待遇還不錯,但是林麗看出來她不是很開心。她隻是說內部人事關係複雜,她覺得做銷售時候,公司的人際關係稍微簡單一些,不用應對這些。她不善於應付這些。她還帶了林麗去看了他們的辦公環境,外企的辦公空間還是比較舒適的。
半年後,陳春燕離職了。過了一年左右,她約了林麗出來吃飯,在下沙附近。吃飯時候她說去了另一家銀保,當時諮詢林麗他們公司的年金險,想推薦客戶過來合作,林麗問她最近怎樣,才知道她分手了。主要是疫情時候,兩人經常見不到,就在電話裏吵架,吵著吵著就不聯係了。
對方在疫情前曾帶她迴家見過家長,但是很少帶她去認識他的朋友。她感覺對方可能覺得帶她去沒麵子吧。為此她就開始逼婚,但是這個男的說最初是很想和她結婚的,當時提出來,陳春燕拒絕這麽快結婚。之後交往了一段時間,他感覺兩人在個性和三觀上還是差異太大,不適合結婚。
陳春燕不久又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一個梅州做生意的年輕人,兩人一見如故,很快就走到一起。那年中秋,她還給林麗寄了一麻袋的梅州柚子。她時不時會讓林麗發一些產品計劃書給她進行對比。
她們並不是經常聯係。當她聽說林麗的公司有了居家養老權益匹配的保險時,又打來電話了解,林麗詳細給她講了一下。她說她現在在一家股份製銀行做銀保,他們還沒有這樣的產品。但是可以做多家中小保險公司的產品。她手上有一個銀行的客戶,是在林麗他們公司幾天前投保過帶有這個權益的產品,她在想怎麽把客戶發展過去他們那邊銀行。
她打算用他們的私行的實力來打動客戶,讓客戶做3000萬的保險金信托。這讓林麗心裏有些不舒服,如果她不知道還沒什麽。陳春燕是當著她的麵這麽操作的。她就覺得有點不地道。陳春燕還笑著和她說之前,她還讓一個林麗他們公司的客戶做了猶豫期退保,去投保了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收益率更高,計劃書演示的現金價值比較好看。
那刻,林麗覺得她們的三觀可能已經不在一個水平了。之後,陳春燕再找林麗,她沒有接電話。陳春燕在微信裏還留言讓她幫發下他們公司某個產品的計劃書過去。林麗就說她現在在開車去惠州路上,不方便。過了會,陳春燕迴複她找了以前的其他同事發了。
自此,林麗再沒有主動聯係過陳春燕,之後她沒有再找過林麗。但偶爾她們還是會在彼此朋友圈點下讚。林麗看著身邊已經離職的這些徒弟們,要不就不來往了,要不就偶爾聯係一下。她也釋然了,她不可能顧及到每個人,大家都有自己做事情的考慮。
這個季度,林麗也麵臨考核的困境,就是客戶都沒有什麽意願投保壽險。她的綜合開拓業績已經完成了考核傭金,但是還需要壽險的件數。她當時在最後兩天才遇到了一個老客戶加保了兩個單,完成了考核。到了月底最後一天,她看係統顯示的數據,她已經過了考核。
到了次月初,她看數據,還是過了考核的。可是,到了中旬,突然發現數據不對了,上麵數據標紅,顯示她沒過考核。按係統顯示的,就少了三塊錢傭金。她驚詫地說,不可能呀,之前她都是算的八九不離十的。她看了下發現綜合開拓的業績在係統裏和之前有點不一樣。
她趕緊去找內勤老師問,結果了解了是說因為公司數據係統迴算導致的,大概有十來個人和她一樣的情況,不是由於她的原因。於是她去找了區經理,領導也知道這個情況,就說讓她填了個表,特殊處理。這樣才把工號安全地保下來。
林麗想起多年前,她曾經聽到一個業務員對徒弟說,每天都如履薄冰,就是不知道哪個季度可能就會被考核掉。因為每個季度都要出四件單過考核,持續多年,這樣難保哪次沒有通過。這個人說她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但是隻要在做,就會拚盡全力。
這話讓林麗迴想起來覺得悲壯又可氣,不知道誰製定的原則。本來銷售工作就充滿了不穩定性,這樣的考核,不是逼著大家用盡一切辦法,不惜保住工號嘛。
林麗做新人的時候,在培訓課裏,老師說如果有客戶觀望新人能做多久,說不知道業務離職後,誰服務,就和客戶說你會做一輩子這個行業。這話現在迴想起來,有點搞笑。有時候不是你想做一輩子就可以做一輩子的,公司還不讓你做了呢?或者公司不在了呢?
林麗想,經曆過疫情的洗刷後,市場重新洗牌,客戶也重新洗牌,有很多以前的銷售邏輯和思路可能都發生改變了。萬變不離其中,變化就是主題。
看著身邊很多做了時間比她久的業務員在一次次考核中,都被考核掉了,林麗覺得很可惜。這些人當初有的進來的時候還是二三十歲,十幾二十年過去了,現在被考核掉了,又沒有到退休年齡。
但是他們再重新出去找工作,年齡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很多行業都不要四十歲以上的人了。他們要麽就在保險行業換公司,要麽就去做了服務業,或者創業,還有的隻能呆家裏了。
她感覺這個行業對業務員並不這麽友好,晉升的空間表麵看相對自由,其實上升渠道一直都還是在業務線,無法走入高管行列裏。即使行業裏銷售業績最卓越的那些銷售皇後,一年2000萬左右收入的, 說白了還就隻是一個銷售。如果哪天業績不好或者沒有業績,一樣就被公司掃地出門了。
林麗開始有些糾結,隨著搬遷職場,公司為了降本增效,他們搬到的地方比之前的辦公空間要小,連桌子都沒有了。每天下了早會,她更不想呆在辦公室,就直接迴家吃午飯,下午約到了客戶再出去。
她感覺職場的氛圍越來越差,沒有了以前的活力,大家都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以前的很多業務高手,要麽不做了,要麽就躺平做了其他副業。
林麗這天在微信上看公眾號信息,突然看到一個以前的策劃同事給她信息。她很奇怪,她做保險這些年,有時候會給他發產品信息,都是愛理不理,基本不迴信息的。現在主動發信息,在說啥。
林麗點開看,發現他在問現在保險好做嗎?林麗說你覺得呢?
這個舊同事說,他看林麗做了這麽久還在做,應該是還可以的。他想了解一下,他在找新的機會,想找那種和人多一些交流的工作。
林麗說,你現在沒有做策劃了嗎?之前不是去了開發商嗎?
這個舊同事說,已經離職一年了。去年公司就做了裁員優化, 他聞訊就主動要求第一批,公司當時給了他25萬左右的補償。他就離職了,已經在家呆了快一年。他說地產行業就業環境現在很低迷。他感覺這個行業走向了沒落。他離職後,原來公司的同事有的才被裁員,他們已經沒有賠償金了。他第一批被裁的,現在覺得還比較慶幸。
林麗心裏很唏噓,沒想到他遇到了這些事情。她不想在微信聊太多關於保險銷售工作的事情。按照以往的失敗經驗,在微信裏說得越多,對方越不來。於是她就說這兩天什麽時間有空,讓他來公司了解一下,詳談。
這個舊同事說好,他說過來了提前一天告訴她。林麗也沒當迴事,因為她隻當他就是諮詢一下。以前她也問過這個同事車險到期沒有,每次他都是要了報價就去和別人買了。林麗就當他說話不是很算數,沒有當真。
兩天後,下午下班的時候,這個同事突然發信息給她,說第二天上午十點半過來看看。她於是發了定位給他。這才了解到他在龍崗那邊,過來的話坐地鐵大概要一個半小時。
這個同事說沒事,他可以早點出門。果然 ,第二天到了十點,他就已經發微信說他到了,在他們的茶水間。林麗過去看,她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同事餘華。他們已經有十年沒有見麵了,他變化不大。林麗遞了支水給他,把他帶進洽談室,這裏安靜一些。
林麗並不急著麵試。他們先寒暄一下近況。林麗才知道他離職後也找了一些工作,但是都沒有合適的,他對於地產行業分析,這個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不看好。他想嚐試換個賽道。
兩人還聊起了一些舊同事的趣事。拉近了很多距離。沒想到餘華已經有兩個兒子了,最大的在上四年級了。他之前在開發商工作的時候,在開盤時用了內部價買 下了現在他住的小區其中一套70平米的房子。在2019年他400多萬賣出去,比開盤時候賺了200萬左右,接著又買了小區二期新開盤的大戶型。他覺得自己還占了大便宜。
他們那個小區是有學位的,樓下就有幼兒園和學校,孩子自己下樓上學,放學就上樓。他們夫妻倆這一年都沒有上班。他最近一直在留意直播帶貨。
他還想去江浙一帶看一下小商品市場,了解一下那邊的工廠。他和林麗說他姐夫是福建人,做的生意很大,兩年前就和他說,然他關注日用品市場,未來是有機會的。尤其疫情後。但是他現在也想看看深圳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發展機會。
兩人聊了一小時,他才迴過神來,說今天是來麵試的。林麗就笑了下,說剛才也大致了解了他的近況。問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優點?
他很謙虛實誠地說了出來,他比較認真負責,做人做事踏實。林麗問他是否了解保險行業,是否能接受銷售工作?
他點點頭,把自己對保險的看法說了出來。然後說了他自己可能不具備投保的條件。原來他大學時在大腿有骨肉瘤,還好是良性的,大學時做過手術。他身體不是太好,高中時候得過肺結核,工作後不久又查出腎炎。
他問林麗,他這種情況是不是買不了保險?
林麗和他介紹,保險有分健康險和理財險,如果是重疾險和醫療險是屬於健康險,這兩類對健康狀況要求比較高。像他的情況也不是說絕對買不了,要經過核保才知道,有可能有幾種結果,除外責任、加費、延期等。但投保意外險、理財險,就比較容易通過核保。此外現在有一些新出的醫療險,投保時對健康告知相對寬鬆,保費會高一點。
由於現在重疾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但重疾並不是不能治療的,在錢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控製病情的。未來的醫療險,一定會有針對既往症發生過重疾的情況可以投保。
餘華很佩服林麗做了十年左右,感覺她還比較專業又低調。他看了下時間,他說中午還約了人吃飯。問還要做什麽?
林麗發給他一個鏈接,讓他做性格測試,如果測試結果符合他們工作的要求,可以在係統幫他報名職前培訓。剛好下周就有一期,是包吃住的三天的培訓,剛好那個培訓地點在他家附近的北理莫斯科大學的教室。餘華很快就做了性格測試,測試報告還比較符合要求,林麗於是幫他報名培訓。
餘華看時間差不多了,急急忙忙地道別了。走的時候,林麗忘記給他紙質的培訓函,擔心他到時候進不了培訓班。等到培訓的 前一天下午,林麗親自給他送去了培訓函,一方麵可以試探他是否會去參加培訓,另一方麵也叮囑一下如果參加培訓的注意事項。
那天中午非常炎熱,林麗在導航看坐地鐵去餘華家,發現出了地鐵站至少還要走二十分鍾。那裏也有公交站,但是很少車,要等很久。她看烈日炎炎,不想站在那光禿禿的地方等車。那裏人煙稀少,打車也不方便,於是就自己打著陽傘走過去。
她走得一頭汗,大概二十分鍾,才遠遠看到餘華住的小區。她走到了幼兒園門口讓他下來拿培訓函。 幾分鍾後,餘華穿著休閑裝下來了。他可能剛才在做飯,還問林麗要不要上去吃飯?林麗遞給他培訓函後,說不去了。她還約了客戶。她就告訴了他培訓要帶換洗衣服,要住兩晚在那學校,要穿正裝培訓,戴領帶、穿皮鞋、穿西服外套。
隨後,她就說要迴去了,餘華指了下前麵有個公交站,林麗就在那個公交站等車去地鐵站。她知道自己是臨時到訪,如果去餘華家吃飯有些冒昧,所以婉拒了。
她等了二十分鍾,終於來了一個公交車。雖然餘華他們社區比市區的小區要大,但是出行不是太方便。林麗等迴到了市區才去吃了碗粉。
到了培訓那幾天,她還擔心餘華會不會不去培訓,或者中途跑掉。但是她在群裏看到了培訓班的班主任發出來的視頻,看到班上坐的滿滿的,餘華在那裏穿著正裝,很認真地做筆記。她就放心了。
培訓的幾天,她每天都會問一下他培訓的感受。餘華說挺好的,上課的老師講得不錯,他還說出來幾個講師的名字。看來還是比較認真聽課的。
林麗覺得很驚訝,餘華這種以前的抗保分子,現在居然能坐下來聽講。三天很快要過去了,結訓那天下午,林麗看到視頻裏,餘華還因為積極發言,獲得了班主任老師發的小玩偶和俄羅斯套娃。
培訓完就到下旬了。林麗開始促成他來公司複試,複試合格就可以下工號了。但是餘華有點猶豫,說有點趕,他家過來有點遠。他想去家附近的營業部。
可是按公司的流程,在哪個營業部做的性格測試,就基本在那個營業部下工號。不然就要等幾個月後重新去做性格測試和培訓。
林麗就和他說先來複試唄,下了工號出單了就可以有傭金了。餘華可能真的還沒找到合適的事情或者他也不知道何去何從,還真的就來了。
陳喜和他先麵試,對他的見解讚賞有加,然後示意林麗帶餘華去和區經理麵試。接下去的,不需要林麗管了,內勤那邊就把入司要辦的流程幫他弄了。餘華迴來說,區經理居然是87年的,比他就大了一歲。林麗對於這個新來的區經理沒有怎麽接觸,很驚訝原來他居然是87年的。之前她還以為是80後的,看上去不年輕。
餘華和區經理對比起來感覺他們是兩個年代的人,一個還是顏值保持很年輕,一個已經有了大叔的樣子。餘華很快就按要求往係統裏上傳 資料。這時,他老實地在健康告知裏告知了自己的既往病史。誰知道,內勤那邊說要審核資料,需要他提供近期複查的資料。
餘華不解,辦入司還要提供複查資料?內勤說因為一入司,公司會給他們買團險,健康狀況會影響核保結果。餘華開始在那裏嘟噥。林麗以為可能入不了了。她現在也不是非要招聘人進來不可,她也沒有晉升欲望。
但是感覺內勤比她還想要餘華進來。這個內勤和餘華說,讓他去辦一下,這兩天就可以出工號。餘華到了下午兩點的時候,林麗打電話問他去複查了嗎?感覺他還在午睡,還沒清醒。到下午四點的時候,他突然在微信裏迴複,說他已經去了附近的醫院複查了。
半小時後,他的檢查報告就發過來了。就這樣他的入司手續完整了,到了晚上八點左右終於出了工號。林麗叮囑他第二天過來早會,熟悉下同事,然後錄下人臉。早會他們是人臉識別打卡。
餘華還是比較有職業精神的人。林麗發現從地產營銷行業裏出來的人,職業化程度都不錯。之前招聘過的幾個地產從業人員也是這樣,相較地產的銷售人員,地產的營銷策劃人員素質和職業化程度會高很多。
餘華第二天來公司上班,八點就到了。林麗這時候還在地鐵裏。柏麗主任已經到了,告訴她,新人到了。柏麗主任告訴新人怎麽打卡。
很快,新人就打好了。林麗到的時候,看到他穿著西裝革履,感覺很不錯,他很認真地聽早會。早會後又主動和同事交流。大家覺得他還挺活躍的。
當天中午,方玲還請大家吃飯,歡迎新人。他們就在公司樓下的酒樓吃粵菜。餘華因為身體原因,有很多食物忌口,他們點菜粵菜更適合他。飯桌上,餘華很活躍,方玲不停稱讚說他不錯。
前麵幾天他都是很活躍,話比較多。秘書很奇怪,為什麽餘華穿紅色的襪子。林麗估計他是本命年吧。接著就到了國慶長假,林麗提前了一天迴老家去祭拜父親。當時和餘華打了個招唿,說如果有事情就微信聯係。他也迴複好。月底是出單高峰。內勤在和林麗說要讓新人出單,他才有收入,才能拿到傭金和新人的業績津貼。
林麗又不好追問餘華,以免他有壓力或反感。柏麗主任說幫她在微信和餘華說了,讓他可以給孩子買點。餘華對於重疾險不感興趣,認為迴報率太低。他對於3.5%預定利於那種增額終身壽險有點興趣。一開始他自己做計劃是做每年交2萬,6年交的那種,算了下傭金才2000多,加上訓練津貼還不到5000元。他似乎有些猶豫。
林麗也沒有極力促成,而是和他說自家買的話還是理性,你自己選擇適合的保費。到了月底最後一天的晚上11點,他居然做了一張每年交6000元,交20年的理財險。他自己操作完成的,沒有問過林麗。
林麗在老家看到了他出單了,很驚訝,說真是個自動波,都不需要她操心呢。過了會,餘華才問林麗在哪裏簽收保單迴執。林麗就告訴了他,一問他是自己家買的,老婆做投保人,這樣避開了自保件。公司對於自保件有很多限製,不算件數和競賽方案。
節後迴來上班,餘華就沒再過來早會,他說孩子肺炎住院了。林麗讓他請病假就不會被扣錢,他很快就去醫院開了個自己的病假。大半個月過去了,他沒有迴來,新人的培訓他都沒有參加。
林麗聽小組的一個大姐說,這個餘華在林麗提前迴家那天,在電梯裏自言自語說,又浪費了一天。當時還在電梯問這個大姐,他做單是做月底還是下個月一號?
那個大姐說讓他問師傅,師傅會給他建議。但是他沒問林麗。林麗之後看到他是指定一號的。這樣就少拿了一個月的津貼。
不知道他會不會怪林麗。當時下了工號那個月就剩下七天要早會的時間,林麗和他說本科學曆公司有個學曆津貼兩千元,但是要來早會和參加每次的培訓。
林麗知道他過來不容易,當時入司內勤和他說,也可以在他家附近的營業點打卡,但是要申請。之後他也沒有去申請。
這次的經曆讓林麗複盤,她覺得可能自己當時心態認為自己不急於晉升,不是很積極,帶徒弟也沒有很用心帶。主要是她過於相信他的職業化,以為他自學能力和心理素質過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