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感覺自己做了保險後,很多之前的同學和朋友都對自己疏遠了。但是這個確實能判斷出誰是真的朋友。以前沒有做保險前,她還覺得自己人緣挺好的。
她現在迴想十年前自己沒做保險前,真的是性格率真,那時候自己不懂看人臉色,也不需要察言觀色。不太需要委屈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現在為了簽保單,有時候會需要和與自己氣場或者性格相差比較遠的人交流。
不知道是因為做保險了讓她成長,還是人隨著年齡增長為人處世的能力也在增長。她真的是後知後覺,以前她還覺得自己還有一些閨蜜好友,然而這十年來發現真的好友越來越少,或者屈指可數,甚至幾乎沒有。
即使是家人,都是話隻說幾分。反而她和高興的相處是比較信任對方的,他們不僅是夫妻,也是最好的搭檔。至少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的都是統一角度的,互相不會害彼此。
這天林麗還在想著這個季度的考核,還差兩個件數,不差傭金。她在碎片的時間裏就在一對一給一些自己認為有需要的客戶發送信息,用文案和圖片吸引他們注意看你這個信息。她和一個之前沒有聊過保險的高中同學發了信息。
沒想到這個同學很直接地告訴林麗說:“我並不看好保險。家裏之前有親戚做保險,為了支持她工作,簽了幾張保單,但是到底保什麽並不去了解。是我老婆的姐姐,有時候感覺她很煩的。為了考核又讓我們簽單。都是一些小單。她自己出錢,我就配合簽字。其他的不管。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保單。”
林麗說 :“很感激你能這麽直接地告訴我你對保險的感受。你的這個親戚現在還在做保險嗎?”
這個同學說:“現在沒有做了。但是我也不會交那些保單,感覺好煩的。反正不要我交保費就行。”
林麗問:“那你的車險呢,每年都有買嗎?”
他說:“那肯定有啊,要不然怎麽敢開車上路?”
林麗發了個表情,感覺這個果然是“抗保”分子。難怪這十年,偶爾一對一發保險的信息給他,從來沒有迴過。看來今天這個同學還是挺有空,才會和林麗說這麽多話。從這之後,林麗沒有再給他發過保險的信息。
這就像一個人已經在泥潭裏,他自己感覺很好,你卻老想拉他上來,他卻不配合,那就讓他自生自滅了。
林麗之前就聽廣西的保險同行說,那邊的人對於保險很反感。因為那邊做傳銷的人很多。林麗很佩服那邊能存活十幾年的保險業務員。他們都是靠什麽信念堅持幹了十幾年以上。實在太佩服了。
即使一些之前她的中學同學、老師也是沒有保險意識的。他們防備心很重。在林麗剛做保險那幾年,還幻想著小學、初中,自己在班上還是班委會的,應該發動一下,可以開到很多保單。但其實不是的。有的人雖然學曆也是碩士、博士,但是認知還是比較傳統。他們隻相信社保,因為他們大多在體製內工作,福利待遇好,而且接觸外界新的信息比較少,又擔心被騙。
她試過問了她小學的班上的幾個小時候玩得好的閨蜜,她們都在南寧工作。有的陰陽怪氣地跟她說:“我們都是窮鬼,買不起保險。你應該找那些大老板買保險。”
也有的同學壓根就不迴複她,之後微信裏就是潛伏在裏麵的網友,幾乎不聯係。或許她們還看不起做保險的,認為林麗是找不到工作,或者混不到飯吃。
小學班的同學,她就出過兩個同學的家庭的保單和車險,因為這兩個同學都是在深圳工作的,他們時不時會聚一下。算是知根知底,他們對林麗的專業很信任。而其他的小學同學大多在廣西工作,很多年沒有見麵,彼此沒有什麽信任度。
初中的同學中相對於小學同學和林麗投保了保單有七八個同學在她這裏投保了壽險、產險、醫療險等。高中和大學的同學投保的人數又相對多一些。林麗發現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同學對保險的接受度相對高。
雖然大城市的社保保障體係比內地更完善,報銷待遇更好,但是大家的保險意識都還不錯。因為這些大城市集中了95%的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想要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一定要有商業險。
而內地一旦得了大病,很多人家庭條件一般的,主要就靠社保和儲蓄。在當地治療幾乎就等同於等死。他們都會認為如果得了大病就等於沒命了,還要保險做什麽?
林麗慶幸自己在深圳生活。有的同學在廣州生活的,其實廣州雖然是個小市民宜居的城市, 但是思想也是相對保守的。很多人對保險還是沒有那個意識。
林麗當時就遇到過,找當初高中的班長讓他投保,他在廣州生活,已經是碩士研究生了,他卻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單位有社保、團險夠了。林麗告訴他單位不是做一輩子的。如果有天不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很多福利待遇就消失了,到時候還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這些人的認知還達不到。他們老認為林麗就是想要賺他們錢,各種借口推脫,或者索性就不理她。林麗當時也和南寧的幾個女同學說了,一個同學家境比較好,在大專學校做老師的同學說,她有保險代理人,不會和林麗投保。林麗心想,隨便,看看你的保險代理人能做多久?據林麗了解內地的保險代理人離職率還是比較高的。
之後她就很少和這同學溝通,偶爾會點讚這個同學的朋友圈。然而這個同學的朋友圈不外乎是曬娃、曬吃的,曬老公多體貼包攬做飯做菜,而且他們中學的數學老師還很買賬,經常和這個同學互動。
林麗因為和小學初中的同學都沒有什麽交集了,那些沒有成為她客戶的同學,基本平時大家就不聯係了。
林麗認為成為了客戶,就是一輩子的朋友,能讓大家的交集和交往更進一步。林麗估計初中的數學老師對她沒有什麽印象。這個數學老師隻會記得經常在她麵前說話和出現的那些同學。而初中時候林麗還是比較低調的。
畢業後她參加過一次聚會。那次數學老師也參加了。當時數學老師還不解說,在內地工作也有三四千的工資,為什麽林麗他們還要費勁去深圳上班,一個月也就拿五六千。林麗不知道她作為老師為什麽思想這麽落後?
在林麗小時候的想法裏,廣西就不是她的故鄉,她一直都想脫離這裏的髒亂差、落後、封閉,她一直認為自己籍貫是潮汕的。她要迴到廣東工作。
在幾年前,這個數學老師做了奶奶。她時常會給林麗的朋友圈點讚。林麗也偶爾和她聊天。林麗看到她的孫女快滿月了。就問她孫女買保險了嗎?
這個老師說她做不了主,要問下兒子兒媳,他們有沒有買她不知道。林麗就發給她產品鏈接給他們看。
一天後,這老師迴複林麗說,她兒子沒有那個觀念。以後他們自己有保險代理人他們自己再買吧。
林麗當時也就是隨口一問。其實反而很多陌生的網友或者鄰居都是第一次溝通,就因為信任林麗就和她投保。林麗發現越熟的人的保單越難簽下來,反而不太熟或者比較陌生的還能因為你的專業而信任,因此投保。
或許找對客戶群很重要 。很多保險代理人都說他們最初入司的時候以為熟人的單好簽,其實非也。熟人有的並不希望你太了解她的家庭財務狀況。還有的人覺得太熟了,認為你想要賺他的錢。其實保險代理人在賺取自己傭金的同時,也是希望能幫助到客戶。
林麗當時剛做保險的第二個月就和妹妹談保險,妹妹說她魔怔了。妹妹的想法也是比較保守的,她當時也不太相信保險。林麗告訴她,讓她買就是對她好,大家都沒有存多少錢,萬一發生疾病風險可沒有這麽多錢借給她。妹妹和她說沒有這麽多錢買保險,要供房,還要供孩子。每個月都沒剩下多少錢。
林麗也能理解,告訴她可以買便宜點的方案,有好過沒有。現在孩子小,還可以有能力存錢,以後存錢更難,因為以後要花錢的地方更多。
妹妹還是猶豫。林麗當時就想著讓母親給妹妹施壓。母親就和妹妹說讓她支持姐姐的業務一下。妹妹於是就先給孩子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一份年金險,加起來一年保費不到4000元。
之後過了好幾個月又讓她給她自己投保了重疾險,好說歹說,讓妹夫也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但是過程確實很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估計他們心裏未必真的服,隻是迫於親戚而不得已投保了。
幾年後,林麗在自己和組員麵臨考核的時候,也曾經讓妹妹和妹夫幫出過單,但是她有按時續保。那幾張單妹妹他們都不交費。直到疫情時候,林麗夫妻倆收入下降,沒有辦法就讓妹妹他們去退保了。然後妹妹再把錢發給她。這之後,林麗就沒有再幹這種幫人交保費的事情。
做保險的這十年,她學會了吞下了委屈。如果不是因為做保險業務員,有的客戶她完全可以不搭理的。特別是性格和自己相衝或者差異比較大的客戶。要是換做以前上班的時候,她完全不需要搭理。
林麗平時就不屑於拍馬屁,做了銷售工作後,她其實也不是很會照顧人。不像有的同事很懂得照顧人。林麗還是做了這個工作後才學習的。
在餐桌上,她以前都是被照顧的那個。然而現在她也要學習幫別人盛飯盛湯,用公筷夾菜。這些是她以前不屑於做的。
雖然她很少請客戶吃飯,為了節約展業成本,她主要就是下午上班時間在客戶的公司和客戶聊。有時候就請客戶喝下午茶。這樣成本低一點。
前兩天,林麗在電梯裏聽到一個同事說:“現在的很多客戶生意都很難做,車險都是能少一點就少一點費用。客戶都這麽難了,我們也很難簽到單。哎……”
林麗也深有同感,這個同事在說她這兩天去東莞見客戶,幾個開工廠的客戶都說沒有什麽訂單。她本來要和客戶談年金險,完成開門紅的業績的。結果落空而迴。
反而年底稅優險相對比較容易出,很多上班族為了次年申報個人所得稅時候能獲得退稅,會考慮。這個產品每年保費不高,1200元或2400元,按稅點抵扣。
林麗也一對一發了數十個她知道的大概年收入在12萬及以上的客戶,看他們是否需要。投保後既可以獲得終身的護理金的保障,又可以獲得退稅,即使未來沒有發護理金理賠的風險,賬戶還有2-2.5倍的現金價值,也相當於存了錢。
不過她發了後發現隻有寥寥幾個人問了下,大多數人沒有興趣,估計大家看到退稅沒有多少不感興趣。也可能這些人收入實際並不需要扣這麽多稅。
林麗最近了解了下一年半到兩年拿水碩雙學位那種,她不是很有需求。畢竟現在40歲以上的人想換工作其實很難,學曆並不是敲門磚。深圳本來對能力的要求大於學曆。大家都是務實的。
林麗有時候自己也有點迷茫,這份做了十年的保險業務工作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舍。而且到年底了,工作機會並不多。
她不知道能做什麽。最近還發現部門群裏新進來很多不認識的人。她查看了下行銷係統,發現這些人要麽是柏麗主任旗下的,要麽是陳喜經理旗下的。難道說因為年底是部門經理的考核時間,陳喜在保級,要保夠這麽多人才能保住經理的職級?
她現在迴想十年前自己沒做保險前,真的是性格率真,那時候自己不懂看人臉色,也不需要察言觀色。不太需要委屈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現在為了簽保單,有時候會需要和與自己氣場或者性格相差比較遠的人交流。
不知道是因為做保險了讓她成長,還是人隨著年齡增長為人處世的能力也在增長。她真的是後知後覺,以前她還覺得自己還有一些閨蜜好友,然而這十年來發現真的好友越來越少,或者屈指可數,甚至幾乎沒有。
即使是家人,都是話隻說幾分。反而她和高興的相處是比較信任對方的,他們不僅是夫妻,也是最好的搭檔。至少大多數的時候,他們的都是統一角度的,互相不會害彼此。
這天林麗還在想著這個季度的考核,還差兩個件數,不差傭金。她在碎片的時間裏就在一對一給一些自己認為有需要的客戶發送信息,用文案和圖片吸引他們注意看你這個信息。她和一個之前沒有聊過保險的高中同學發了信息。
沒想到這個同學很直接地告訴林麗說:“我並不看好保險。家裏之前有親戚做保險,為了支持她工作,簽了幾張保單,但是到底保什麽並不去了解。是我老婆的姐姐,有時候感覺她很煩的。為了考核又讓我們簽單。都是一些小單。她自己出錢,我就配合簽字。其他的不管。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保單。”
林麗說 :“很感激你能這麽直接地告訴我你對保險的感受。你的這個親戚現在還在做保險嗎?”
這個同學說:“現在沒有做了。但是我也不會交那些保單,感覺好煩的。反正不要我交保費就行。”
林麗問:“那你的車險呢,每年都有買嗎?”
他說:“那肯定有啊,要不然怎麽敢開車上路?”
林麗發了個表情,感覺這個果然是“抗保”分子。難怪這十年,偶爾一對一發保險的信息給他,從來沒有迴過。看來今天這個同學還是挺有空,才會和林麗說這麽多話。從這之後,林麗沒有再給他發過保險的信息。
這就像一個人已經在泥潭裏,他自己感覺很好,你卻老想拉他上來,他卻不配合,那就讓他自生自滅了。
林麗之前就聽廣西的保險同行說,那邊的人對於保險很反感。因為那邊做傳銷的人很多。林麗很佩服那邊能存活十幾年的保險業務員。他們都是靠什麽信念堅持幹了十幾年以上。實在太佩服了。
即使一些之前她的中學同學、老師也是沒有保險意識的。他們防備心很重。在林麗剛做保險那幾年,還幻想著小學、初中,自己在班上還是班委會的,應該發動一下,可以開到很多保單。但其實不是的。有的人雖然學曆也是碩士、博士,但是認知還是比較傳統。他們隻相信社保,因為他們大多在體製內工作,福利待遇好,而且接觸外界新的信息比較少,又擔心被騙。
她試過問了她小學的班上的幾個小時候玩得好的閨蜜,她們都在南寧工作。有的陰陽怪氣地跟她說:“我們都是窮鬼,買不起保險。你應該找那些大老板買保險。”
也有的同學壓根就不迴複她,之後微信裏就是潛伏在裏麵的網友,幾乎不聯係。或許她們還看不起做保險的,認為林麗是找不到工作,或者混不到飯吃。
小學班的同學,她就出過兩個同學的家庭的保單和車險,因為這兩個同學都是在深圳工作的,他們時不時會聚一下。算是知根知底,他們對林麗的專業很信任。而其他的小學同學大多在廣西工作,很多年沒有見麵,彼此沒有什麽信任度。
初中的同學中相對於小學同學和林麗投保了保單有七八個同學在她這裏投保了壽險、產險、醫療險等。高中和大學的同學投保的人數又相對多一些。林麗發現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同學對保險的接受度相對高。
雖然大城市的社保保障體係比內地更完善,報銷待遇更好,但是大家的保險意識都還不錯。因為這些大城市集中了95%的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想要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一定要有商業險。
而內地一旦得了大病,很多人家庭條件一般的,主要就靠社保和儲蓄。在當地治療幾乎就等同於等死。他們都會認為如果得了大病就等於沒命了,還要保險做什麽?
林麗慶幸自己在深圳生活。有的同學在廣州生活的,其實廣州雖然是個小市民宜居的城市, 但是思想也是相對保守的。很多人對保險還是沒有那個意識。
林麗當時就遇到過,找當初高中的班長讓他投保,他在廣州生活,已經是碩士研究生了,他卻認為保險是騙人的。單位有社保、團險夠了。林麗告訴他單位不是做一輩子的。如果有天不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很多福利待遇就消失了,到時候還是要靠自己啊。
可是這些人的認知還達不到。他們老認為林麗就是想要賺他們錢,各種借口推脫,或者索性就不理她。林麗當時也和南寧的幾個女同學說了,一個同學家境比較好,在大專學校做老師的同學說,她有保險代理人,不會和林麗投保。林麗心想,隨便,看看你的保險代理人能做多久?據林麗了解內地的保險代理人離職率還是比較高的。
之後她就很少和這同學溝通,偶爾會點讚這個同學的朋友圈。然而這個同學的朋友圈不外乎是曬娃、曬吃的,曬老公多體貼包攬做飯做菜,而且他們中學的數學老師還很買賬,經常和這個同學互動。
林麗因為和小學初中的同學都沒有什麽交集了,那些沒有成為她客戶的同學,基本平時大家就不聯係了。
林麗認為成為了客戶,就是一輩子的朋友,能讓大家的交集和交往更進一步。林麗估計初中的數學老師對她沒有什麽印象。這個數學老師隻會記得經常在她麵前說話和出現的那些同學。而初中時候林麗還是比較低調的。
畢業後她參加過一次聚會。那次數學老師也參加了。當時數學老師還不解說,在內地工作也有三四千的工資,為什麽林麗他們還要費勁去深圳上班,一個月也就拿五六千。林麗不知道她作為老師為什麽思想這麽落後?
在林麗小時候的想法裏,廣西就不是她的故鄉,她一直都想脫離這裏的髒亂差、落後、封閉,她一直認為自己籍貫是潮汕的。她要迴到廣東工作。
在幾年前,這個數學老師做了奶奶。她時常會給林麗的朋友圈點讚。林麗也偶爾和她聊天。林麗看到她的孫女快滿月了。就問她孫女買保險了嗎?
這個老師說她做不了主,要問下兒子兒媳,他們有沒有買她不知道。林麗就發給她產品鏈接給他們看。
一天後,這老師迴複林麗說,她兒子沒有那個觀念。以後他們自己有保險代理人他們自己再買吧。
林麗當時也就是隨口一問。其實反而很多陌生的網友或者鄰居都是第一次溝通,就因為信任林麗就和她投保。林麗發現越熟的人的保單越難簽下來,反而不太熟或者比較陌生的還能因為你的專業而信任,因此投保。
或許找對客戶群很重要 。很多保險代理人都說他們最初入司的時候以為熟人的單好簽,其實非也。熟人有的並不希望你太了解她的家庭財務狀況。還有的人覺得太熟了,認為你想要賺他的錢。其實保險代理人在賺取自己傭金的同時,也是希望能幫助到客戶。
林麗當時剛做保險的第二個月就和妹妹談保險,妹妹說她魔怔了。妹妹的想法也是比較保守的,她當時也不太相信保險。林麗告訴她,讓她買就是對她好,大家都沒有存多少錢,萬一發生疾病風險可沒有這麽多錢借給她。妹妹和她說沒有這麽多錢買保險,要供房,還要供孩子。每個月都沒剩下多少錢。
林麗也能理解,告訴她可以買便宜點的方案,有好過沒有。現在孩子小,還可以有能力存錢,以後存錢更難,因為以後要花錢的地方更多。
妹妹還是猶豫。林麗當時就想著讓母親給妹妹施壓。母親就和妹妹說讓她支持姐姐的業務一下。妹妹於是就先給孩子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一份年金險,加起來一年保費不到4000元。
之後過了好幾個月又讓她給她自己投保了重疾險,好說歹說,讓妹夫也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但是過程確實很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估計他們心裏未必真的服,隻是迫於親戚而不得已投保了。
幾年後,林麗在自己和組員麵臨考核的時候,也曾經讓妹妹和妹夫幫出過單,但是她有按時續保。那幾張單妹妹他們都不交費。直到疫情時候,林麗夫妻倆收入下降,沒有辦法就讓妹妹他們去退保了。然後妹妹再把錢發給她。這之後,林麗就沒有再幹這種幫人交保費的事情。
做保險的這十年,她學會了吞下了委屈。如果不是因為做保險業務員,有的客戶她完全可以不搭理的。特別是性格和自己相衝或者差異比較大的客戶。要是換做以前上班的時候,她完全不需要搭理。
林麗平時就不屑於拍馬屁,做了銷售工作後,她其實也不是很會照顧人。不像有的同事很懂得照顧人。林麗還是做了這個工作後才學習的。
在餐桌上,她以前都是被照顧的那個。然而現在她也要學習幫別人盛飯盛湯,用公筷夾菜。這些是她以前不屑於做的。
雖然她很少請客戶吃飯,為了節約展業成本,她主要就是下午上班時間在客戶的公司和客戶聊。有時候就請客戶喝下午茶。這樣成本低一點。
前兩天,林麗在電梯裏聽到一個同事說:“現在的很多客戶生意都很難做,車險都是能少一點就少一點費用。客戶都這麽難了,我們也很難簽到單。哎……”
林麗也深有同感,這個同事在說她這兩天去東莞見客戶,幾個開工廠的客戶都說沒有什麽訂單。她本來要和客戶談年金險,完成開門紅的業績的。結果落空而迴。
反而年底稅優險相對比較容易出,很多上班族為了次年申報個人所得稅時候能獲得退稅,會考慮。這個產品每年保費不高,1200元或2400元,按稅點抵扣。
林麗也一對一發了數十個她知道的大概年收入在12萬及以上的客戶,看他們是否需要。投保後既可以獲得終身的護理金的保障,又可以獲得退稅,即使未來沒有發護理金理賠的風險,賬戶還有2-2.5倍的現金價值,也相當於存了錢。
不過她發了後發現隻有寥寥幾個人問了下,大多數人沒有興趣,估計大家看到退稅沒有多少不感興趣。也可能這些人收入實際並不需要扣這麽多稅。
林麗最近了解了下一年半到兩年拿水碩雙學位那種,她不是很有需求。畢竟現在40歲以上的人想換工作其實很難,學曆並不是敲門磚。深圳本來對能力的要求大於學曆。大家都是務實的。
林麗有時候自己也有點迷茫,這份做了十年的保險業務工作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不舍。而且到年底了,工作機會並不多。
她不知道能做什麽。最近還發現部門群裏新進來很多不認識的人。她查看了下行銷係統,發現這些人要麽是柏麗主任旗下的,要麽是陳喜經理旗下的。難道說因為年底是部門經理的考核時間,陳喜在保級,要保夠這麽多人才能保住經理的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