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醒來後,感覺太陽穴很痛,才想起來昨天晚上自己喝了好多酒。他發現自己躺在小雪家的沙發。
小雪老公剛剛熬好粥,招唿馬濤吃早餐。小雪在衛生間裏化妝,打扮很得體。馬濤自己覺得怪怪的,在別人家裏,自己感覺是多餘的。
小雪老公李哥很熱情,馬濤有些尷尬。他急急忙忙去廁所收拾了下。李哥還讓老婆車上馬濤,他們一起去上班。
馬濤在車上沒有說話。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下,都氣鼓鼓的。
可能因為車上有行車記錄儀兩人沒有說話。小雪並沒有開到公司,兩人在公園的路邊停下來,下車在公園裏吵架。
小雪罵他為什麽還不離婚,她快瘋了。現在她老公可能已經知道了。馬濤默默聽她在那裏發泄自己的情緒。馬濤第一次正麵迴答她,他不會離婚的。
小雪問:\"為什麽?\"馬濤說:\"本來我們倆在一起,就很有偷的感覺,已經對不起家人了。我們倆在外麵偷歡的時候,我老婆確在幫我照顧生病的老父親盡孝。我不能不仁不義。換言之,如果我們真的結婚了,你能像這樣照顧我父親嗎?\"小雪沉默。
馬濤接著說:\"你為什麽還要騷擾我老婆,給她發照片騷擾她?我不想傷害她。\"
\"那就可以傷害我嗎?我們在一起五年多了,算什麽?\"小雪傷心難過地說。馬濤說:\"你總是逼我攤牌離婚,那你呢?你可以嗎?一段婚姻就像大樹一樣,根深蒂固,不是輕易就能斷的。你看到李哥對你們的家盡心盡力,你忍心嗎?你割舍的了嗎?你們那些財產能分得清楚嗎?\"
小雪啞口無言,發火說:\"那分開吧,以後不要來往了!\"馬濤沉默,過了一下,才說:\"我哥們在佛山接了個工程項目,讓我去幫忙管現場。之後我可能主要待在那邊。\"
馬濤不打算在深圳,這邊早會每天要去開,沒開單的時候不掙錢,還要花錢。他去佛山有單還是可以出單。他也可以遠離這些是非。
小雪心裏很難受,但是知道他們倆已經迴不去了。兩人即使離婚也不可能在一起。兩人已經互相不信任。兩人還不如趁著現在還有一絲好感的時候分開。或許這樣對兩家都好。
兩人最終依依不舍地分開了。果然沒幾天,馬濤就沒有來參加 早會了。有同事說,他不久前通過融資去炒股,他打新股還打中了,賺了兩百多萬。
現在他聽說也是項目的股東之一,所以會更要用心去做。幾個月後他的項目結束了。又很快在那邊接到了新項目。當時公司這邊在賣一款深圳福利醫療險,全市各大保險公司都在推。林麗他們也在推。
馬濤在朋友圈見到了林麗發的產品信息,還專門微信裏諮詢了,然後聽說公司會有額外的獎金,他也推薦給客戶。沒想到他兩天就賣了80多份,還拿到了兩萬左右的傭金和2000多的獎金。
他時不時會在林麗的朋友圈點讚,有時候小雪見到也會跟著點讚。林麗之後把朋友圈設置為相關的客戶可以看,這樣可以避開一些麻煩,免得小雪誤會,畢竟小雪不是很大度的人,感覺她還是比較容易嫉妒的。林麗相對來說比較正派,但還是不想被誤會。
之後,小雪也漸漸比較少來部門早會了。聽說她老公下崗了,然後找了兩份工作,有一份是周末上班,做技術顧問,每個月一萬五。另一份是正常上班,但工資比以前低一點。但還是能維持他們家的生活和房貸。
小雪也不像在保險公司沒有什麽業績沒有收入,她找了工作,在朋友公司做行政,一個月也有一萬多。
在人前她總是穿的很光鮮,拎著名牌包包。其實閨蜜們都知道她家負擔也很重。她終於還是賣了寶安的一個老小區的房子,用那800萬還了現在住的大房子的大部分的房貸。
剛好部門經理陳喜家,他老婆石玲瞞著他定下了西麗的一套大房子,付了200萬之後還要補齊首期,她當時就找了陳喜讓他也出200萬首期。陳喜本來是反對買房的。但是他們家的房子確實住不下了。
他們家二寶出生後,父母來帶孩子,他還要在旁邊租一套小戶型,現在石玲看上的這個房子是個四房的,120平方米左右。陳喜去看了房後,還比較喜歡這個房型。他決定湊錢。
他忍痛賣了股票,賬上出來了100多萬。還差幾十萬。他隻能和朋友們借一下。當時他和幾個經理說了,有兩個經理二話沒說,直接就轉了十幾萬給他,他一下子就借到了30萬。他還差50萬左右。當時他想到了他們組的小雪。
陳喜本來還很自信,他們組的小雪平時都是”經理、經理“地叫,嘴還挺甜的。他以為兩人關係還可以。然而他和小雪發了微信之後,小雪並沒有馬上迴複。反而另一個大姐直接就轉了十萬給陳喜。
到了第二天,陳喜就直接麵對麵和小雪說借錢的事,說一周後還。但小雪卻說沒有錢。她說雖然之前賣房有幾百萬,他們已經還了另一套房的房貸,現在手裏沒有現金了。
陳喜也聽出來了,她不想借。陳喜也沒說什麽。畢竟男人也不能太計較。陳喜最後和另一個總監借到了,湊齊了200萬。等到一周後,他再從保單裏的現金價值貸出來錢去還給別人。
陳喜和石玲為了買這個房,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他們把信用卡幾十萬都套出來,用來還給別人的錢。石玲為了緩解壓力,考慮到他們原來那套房的老破小的小區,沒有什麽投資價值了。於是,她把那套房賣了480多萬。
她悄悄賣了房也沒告訴老公。然後在朋友的慫恿下,去買了寶安西鄉一個小區,聽說那片在拆遷。她當時鬼使神差就買了那個房,390多萬,一次性付了。
等到陳喜發現那個房子被賣了,而且房款沒有分給他。他們夫妻倆為此大吵一架。石玲認為她的投資眼光是對的。到時候一拆遷就可以換新的房子。而且這套房想要給兒子做婚房。
陳喜認為她太自私了,他們現在貸款壓力很大,能還一點就還一點。不然他們每個月要負擔6萬多的貸款。盡管兩人月收入都很高。
夫妻倆吵架鬧得部門人盡皆知。陳喜還多次在部門早會上唱衰房地產,認為石玲的做法是錯誤的。
直到一兩年後,傳出來西鄉要拆遷一些區域,當時陳喜稍有安慰,認為石玲的投資也沒有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雖然西鄉一帶很多要拆遷的,但是偏偏就石玲的那個小區不在拆遷範圍內。
石玲就隻能先把房子租出去,這樣可以每個月有收入,大概每個月能租到6000元左右。她
當時,石玲也很大膽,做的是十年期的貸款。如果他們的收入能一直持續穩定就很好,但是疫情後,兩人的收入都直線下滑。好在石玲做了別的投資。她開始學習炒期貨,還做了餐飲的生意。
陳喜每個月月初就把自己的信用卡套出來,各種成本,部門的運營,秘書的工資……讓他焦頭爛額。他於是經常接產說會的講座到外省公司講課,這樣一場下來可以獲得幾萬的獎金,補貼自己的收入。他精力沒怎麽花在部門的運營管理上。
部門的管理是鬆散的,這時候業務都靠大家自覺。新人來了後不容易留住。都是讓新人自生自滅。
林麗看到石玲精力也沒有放在保險業務和團隊的管理上。小組都是自動波,石玲有時候自己一個月都沒來幾天早會,主管會也沒有來參加。經常在主管會被點名批評。
她偶爾來一下,就說孩子沒人帶,要帶孩子。或者說孩子生病了。其實可能她是店裏事務多,一下子開了幾家分店,有些顧不上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兼顧幾件事,要三頭六臂還是比較難。
何況石玲也是一個容易粗心大意的人 ,她經常容易忘記事情。她其中一家旗艦店剛剛開業,很多活動。經常邀請網紅和樂隊搞活動。
店裏的店長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從開業到現在幾個月了,店裏的培訓還沒到位,人手不夠。有時候石玲自己都親自上去上菜招唿客人了。
陳喜想著應該招一個美女店長來管理,會更容易招攬客人。而石玲不這麽想,她覺得需要一個男店長來管理會更好。
她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的股東聽了陳喜的話,他們找來了個形象好、嘴甜的女店長。然而這女店長其實對於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是不行,當時有客人被烤肉店油濺傷了,這個店長驚慌失措,還給石玲打電話了,不知道怎麽處理。
石玲來了後,趕緊給客人道歉,問要不要去醫院,還好客人也沒有什麽大礙,並沒有責怪。之後這個店長對於新人的培訓,也讓石玲很不滿意。石玲於是辭退了她。
之後石玲經過朋友介紹找來了個男店長,是個90後,人看上去比較憨厚踏實,處理問題很冷靜,有擔當。他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店長。
每次上完了菜,都會在旁邊詢問客人的意見,讓他們在網上給店裏打卡好評。這讓石玲看在眼裏,覺得這工資花的值。當時談好的試用期元的工資,轉正後,會分一點幹股給他。
這天,他們店被樓上的公司投訴他們晚上太吵,樂隊的聲音很大,擾民。影響了在加班的公司。
石玲很快就接到了街道辦和物業管理處的電話,責令他們整改。當時還通知她當天下午去街道辦開會,討論下怎麽整改。
石玲本來打算去的,這樣可以認識一下那些街道辦領導,以後好辦事。但是她又想如果她去的話,到時候會不會別人會要求要紅包。她一轉念,就想算了吧,讓店長去解決。
她當時就和店長交代了,讓他去。店長就按她說的來應對。到了下午,石玲正好這天帶著團隊的同事中午過來店裏吃飯。他們店是晚餐才開張,中午不開。他們自己在超市買了椰子、文昌雞、青菜、水果等過來,自己動手自己做吃的。大家邊聊邊吃,還挺開心的。
店長到了下午4點迴來了,說了下街道辦和物業的整改意見。他也告訴石玲,按照他以往的經驗,這種情況,給物業管理處的領導和街道辦領導紅包,基本就可以好說話了。下次如果再有投訴,他們也可以睜隻眼閉隻眼,還會幫忙安撫一下投訴的人。
石玲說那就這麽辦,她配合,需要多少錢紅包。那個店長也說了大概的數額。石玲就答應了。讓他去辦。
這家店生意越來越好,周邊都是大廠,很多公司晚上都到這裏搞團建,年底很多公司來做年會。這家店一年就盈利了。股東們很高興,就想複製這個模式多開幾家店。他們每家店投資大概200萬。裝修很簡單,都是在寫字樓的空中花園分出來的,用帳篷擺上桌椅,就可以了。
石玲和陳喜為了給店裏拉更多的生意,還在保險公司大力推薦他們的店。讓 很多區的團隊過來培訓和團建。公司會把經費打入店裏的賬戶。
這也是很穩定的合作對象,收入也會很穩定。畢竟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和客戶這方麵的需求都是很大的。平時業務員的團建、客戶服務活動、客戶生日活動等,公司也發現這個地方環境不錯,費用還比五星酒店低,年輕人喜歡這樣的網紅打卡地,體驗感大大提升。
小的團體活動可以來這裏進行,非常聚人氣。即使在疫情,這個店也是盈利的。之後他們就不斷複製這個店的成功經驗,兩年時間開了八家分店。這速度和利潤,比保險公司的業務賺錢多了。
小雪老公剛剛熬好粥,招唿馬濤吃早餐。小雪在衛生間裏化妝,打扮很得體。馬濤自己覺得怪怪的,在別人家裏,自己感覺是多餘的。
小雪老公李哥很熱情,馬濤有些尷尬。他急急忙忙去廁所收拾了下。李哥還讓老婆車上馬濤,他們一起去上班。
馬濤在車上沒有說話。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下,都氣鼓鼓的。
可能因為車上有行車記錄儀兩人沒有說話。小雪並沒有開到公司,兩人在公園的路邊停下來,下車在公園裏吵架。
小雪罵他為什麽還不離婚,她快瘋了。現在她老公可能已經知道了。馬濤默默聽她在那裏發泄自己的情緒。馬濤第一次正麵迴答她,他不會離婚的。
小雪問:\"為什麽?\"馬濤說:\"本來我們倆在一起,就很有偷的感覺,已經對不起家人了。我們倆在外麵偷歡的時候,我老婆確在幫我照顧生病的老父親盡孝。我不能不仁不義。換言之,如果我們真的結婚了,你能像這樣照顧我父親嗎?\"小雪沉默。
馬濤接著說:\"你為什麽還要騷擾我老婆,給她發照片騷擾她?我不想傷害她。\"
\"那就可以傷害我嗎?我們在一起五年多了,算什麽?\"小雪傷心難過地說。馬濤說:\"你總是逼我攤牌離婚,那你呢?你可以嗎?一段婚姻就像大樹一樣,根深蒂固,不是輕易就能斷的。你看到李哥對你們的家盡心盡力,你忍心嗎?你割舍的了嗎?你們那些財產能分得清楚嗎?\"
小雪啞口無言,發火說:\"那分開吧,以後不要來往了!\"馬濤沉默,過了一下,才說:\"我哥們在佛山接了個工程項目,讓我去幫忙管現場。之後我可能主要待在那邊。\"
馬濤不打算在深圳,這邊早會每天要去開,沒開單的時候不掙錢,還要花錢。他去佛山有單還是可以出單。他也可以遠離這些是非。
小雪心裏很難受,但是知道他們倆已經迴不去了。兩人即使離婚也不可能在一起。兩人已經互相不信任。兩人還不如趁著現在還有一絲好感的時候分開。或許這樣對兩家都好。
兩人最終依依不舍地分開了。果然沒幾天,馬濤就沒有來參加 早會了。有同事說,他不久前通過融資去炒股,他打新股還打中了,賺了兩百多萬。
現在他聽說也是項目的股東之一,所以會更要用心去做。幾個月後他的項目結束了。又很快在那邊接到了新項目。當時公司這邊在賣一款深圳福利醫療險,全市各大保險公司都在推。林麗他們也在推。
馬濤在朋友圈見到了林麗發的產品信息,還專門微信裏諮詢了,然後聽說公司會有額外的獎金,他也推薦給客戶。沒想到他兩天就賣了80多份,還拿到了兩萬左右的傭金和2000多的獎金。
他時不時會在林麗的朋友圈點讚,有時候小雪見到也會跟著點讚。林麗之後把朋友圈設置為相關的客戶可以看,這樣可以避開一些麻煩,免得小雪誤會,畢竟小雪不是很大度的人,感覺她還是比較容易嫉妒的。林麗相對來說比較正派,但還是不想被誤會。
之後,小雪也漸漸比較少來部門早會了。聽說她老公下崗了,然後找了兩份工作,有一份是周末上班,做技術顧問,每個月一萬五。另一份是正常上班,但工資比以前低一點。但還是能維持他們家的生活和房貸。
小雪也不像在保險公司沒有什麽業績沒有收入,她找了工作,在朋友公司做行政,一個月也有一萬多。
在人前她總是穿的很光鮮,拎著名牌包包。其實閨蜜們都知道她家負擔也很重。她終於還是賣了寶安的一個老小區的房子,用那800萬還了現在住的大房子的大部分的房貸。
剛好部門經理陳喜家,他老婆石玲瞞著他定下了西麗的一套大房子,付了200萬之後還要補齊首期,她當時就找了陳喜讓他也出200萬首期。陳喜本來是反對買房的。但是他們家的房子確實住不下了。
他們家二寶出生後,父母來帶孩子,他還要在旁邊租一套小戶型,現在石玲看上的這個房子是個四房的,120平方米左右。陳喜去看了房後,還比較喜歡這個房型。他決定湊錢。
他忍痛賣了股票,賬上出來了100多萬。還差幾十萬。他隻能和朋友們借一下。當時他和幾個經理說了,有兩個經理二話沒說,直接就轉了十幾萬給他,他一下子就借到了30萬。他還差50萬左右。當時他想到了他們組的小雪。
陳喜本來還很自信,他們組的小雪平時都是”經理、經理“地叫,嘴還挺甜的。他以為兩人關係還可以。然而他和小雪發了微信之後,小雪並沒有馬上迴複。反而另一個大姐直接就轉了十萬給陳喜。
到了第二天,陳喜就直接麵對麵和小雪說借錢的事,說一周後還。但小雪卻說沒有錢。她說雖然之前賣房有幾百萬,他們已經還了另一套房的房貸,現在手裏沒有現金了。
陳喜也聽出來了,她不想借。陳喜也沒說什麽。畢竟男人也不能太計較。陳喜最後和另一個總監借到了,湊齊了200萬。等到一周後,他再從保單裏的現金價值貸出來錢去還給別人。
陳喜和石玲為了買這個房,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他們把信用卡幾十萬都套出來,用來還給別人的錢。石玲為了緩解壓力,考慮到他們原來那套房的老破小的小區,沒有什麽投資價值了。於是,她把那套房賣了480多萬。
她悄悄賣了房也沒告訴老公。然後在朋友的慫恿下,去買了寶安西鄉一個小區,聽說那片在拆遷。她當時鬼使神差就買了那個房,390多萬,一次性付了。
等到陳喜發現那個房子被賣了,而且房款沒有分給他。他們夫妻倆為此大吵一架。石玲認為她的投資眼光是對的。到時候一拆遷就可以換新的房子。而且這套房想要給兒子做婚房。
陳喜認為她太自私了,他們現在貸款壓力很大,能還一點就還一點。不然他們每個月要負擔6萬多的貸款。盡管兩人月收入都很高。
夫妻倆吵架鬧得部門人盡皆知。陳喜還多次在部門早會上唱衰房地產,認為石玲的做法是錯誤的。
直到一兩年後,傳出來西鄉要拆遷一些區域,當時陳喜稍有安慰,認為石玲的投資也沒有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雖然西鄉一帶很多要拆遷的,但是偏偏就石玲的那個小區不在拆遷範圍內。
石玲就隻能先把房子租出去,這樣可以每個月有收入,大概每個月能租到6000元左右。她
當時,石玲也很大膽,做的是十年期的貸款。如果他們的收入能一直持續穩定就很好,但是疫情後,兩人的收入都直線下滑。好在石玲做了別的投資。她開始學習炒期貨,還做了餐飲的生意。
陳喜每個月月初就把自己的信用卡套出來,各種成本,部門的運營,秘書的工資……讓他焦頭爛額。他於是經常接產說會的講座到外省公司講課,這樣一場下來可以獲得幾萬的獎金,補貼自己的收入。他精力沒怎麽花在部門的運營管理上。
部門的管理是鬆散的,這時候業務都靠大家自覺。新人來了後不容易留住。都是讓新人自生自滅。
林麗看到石玲精力也沒有放在保險業務和團隊的管理上。小組都是自動波,石玲有時候自己一個月都沒來幾天早會,主管會也沒有來參加。經常在主管會被點名批評。
她偶爾來一下,就說孩子沒人帶,要帶孩子。或者說孩子生病了。其實可能她是店裏事務多,一下子開了幾家分店,有些顧不上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同時兼顧幾件事,要三頭六臂還是比較難。
何況石玲也是一個容易粗心大意的人 ,她經常容易忘記事情。她其中一家旗艦店剛剛開業,很多活動。經常邀請網紅和樂隊搞活動。
店裏的店長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從開業到現在幾個月了,店裏的培訓還沒到位,人手不夠。有時候石玲自己都親自上去上菜招唿客人了。
陳喜想著應該招一個美女店長來管理,會更容易招攬客人。而石玲不這麽想,她覺得需要一個男店長來管理會更好。
她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的股東聽了陳喜的話,他們找來了個形象好、嘴甜的女店長。然而這女店長其實對於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還是不行,當時有客人被烤肉店油濺傷了,這個店長驚慌失措,還給石玲打電話了,不知道怎麽處理。
石玲來了後,趕緊給客人道歉,問要不要去醫院,還好客人也沒有什麽大礙,並沒有責怪。之後這個店長對於新人的培訓,也讓石玲很不滿意。石玲於是辭退了她。
之後石玲經過朋友介紹找來了個男店長,是個90後,人看上去比較憨厚踏實,處理問題很冷靜,有擔當。他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店長。
每次上完了菜,都會在旁邊詢問客人的意見,讓他們在網上給店裏打卡好評。這讓石玲看在眼裏,覺得這工資花的值。當時談好的試用期元的工資,轉正後,會分一點幹股給他。
這天,他們店被樓上的公司投訴他們晚上太吵,樂隊的聲音很大,擾民。影響了在加班的公司。
石玲很快就接到了街道辦和物業管理處的電話,責令他們整改。當時還通知她當天下午去街道辦開會,討論下怎麽整改。
石玲本來打算去的,這樣可以認識一下那些街道辦領導,以後好辦事。但是她又想如果她去的話,到時候會不會別人會要求要紅包。她一轉念,就想算了吧,讓店長去解決。
她當時就和店長交代了,讓他去。店長就按她說的來應對。到了下午,石玲正好這天帶著團隊的同事中午過來店裏吃飯。他們店是晚餐才開張,中午不開。他們自己在超市買了椰子、文昌雞、青菜、水果等過來,自己動手自己做吃的。大家邊聊邊吃,還挺開心的。
店長到了下午4點迴來了,說了下街道辦和物業的整改意見。他也告訴石玲,按照他以往的經驗,這種情況,給物業管理處的領導和街道辦領導紅包,基本就可以好說話了。下次如果再有投訴,他們也可以睜隻眼閉隻眼,還會幫忙安撫一下投訴的人。
石玲說那就這麽辦,她配合,需要多少錢紅包。那個店長也說了大概的數額。石玲就答應了。讓他去辦。
這家店生意越來越好,周邊都是大廠,很多公司晚上都到這裏搞團建,年底很多公司來做年會。這家店一年就盈利了。股東們很高興,就想複製這個模式多開幾家店。他們每家店投資大概200萬。裝修很簡單,都是在寫字樓的空中花園分出來的,用帳篷擺上桌椅,就可以了。
石玲和陳喜為了給店裏拉更多的生意,還在保險公司大力推薦他們的店。讓 很多區的團隊過來培訓和團建。公司會把經費打入店裏的賬戶。
這也是很穩定的合作對象,收入也會很穩定。畢竟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和客戶這方麵的需求都是很大的。平時業務員的團建、客戶服務活動、客戶生日活動等,公司也發現這個地方環境不錯,費用還比五星酒店低,年輕人喜歡這樣的網紅打卡地,體驗感大大提升。
小的團體活動可以來這裏進行,非常聚人氣。即使在疫情,這個店也是盈利的。之後他們就不斷複製這個店的成功經驗,兩年時間開了八家分店。這速度和利潤,比保險公司的業務賺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