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蠟紙油印
全家要我做紈絝,我靠漫畫名天下 作者:芋素二荊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位副將盛臨樂都曾見過,絡腮胡子的是張副將,挺著大肚的劉副將。
張副將笑著說:“小臨樂,許久不見,還記得張叔不?剛在外麵老劉說看見你,還以為是他晃眼看錯了,沒想到你還真被將軍帶來了。”
盛臨樂屈膝行禮,道:“記得,謝謝張叔照顧我生意,畫本好看嗎?”
張副將豎起大拇指,誇讚說:“好看,畫得特別好,老張我看了你那畫本,學會了好幾個詞嘞。”
劉副將也應和說:“就是那卡片怎麽一本裏才插一張?湊齊五個角色還真不容易,我派人去你那書鋪買迴來的還不一樣,怎麽店裏賣的是白墨印的?”
盛臨樂想起這茬兒,忙說:“劉叔差哪個角色?金墨卡我那還有點庫存,迴去叫人給您送府上去。”
劉副將擺手,笑嗬嗬說:“不用,我找人換了,隻是你這金墨想必成本貴些,下次給我們的同鋪子裏賣得一樣就成了,不必特意如此。”
盛將軍才迴來,還不知道盛臨樂隨書送的卡片在城裏引起了一波集卡風潮,好奇問:“什麽卡片?老劉,你都多大年紀了,還玩這些?”
劉副將臉色一僵,輕咳兩聲,道:“我那是給小女收集,小孩子還不識字,就喜歡那些圖畫樣式。”
盛臨樂見縫插針展開識字圖,推銷說:“那劉叔,這畫兒一定適合您女兒。”
劉副將拎起一角,驚歎:“這也是你畫的?將軍,你這女兒以後莫不是要成名師大儒,又是四言圖畫,又是這識字圖畫,這比之酸儒秀才教人識字都好啊。”
盛將軍就愛聽別人誇他兒女,擺擺手裝得稀疏平常一般,淡然道:“不闖禍生事就好,哪裏還奢求她成為名師。”
劉副將說:“這也要成書嗎?劉叔訂五十本,送與老家去,讓族裏子弟人手一本,熏陶熏陶小臨樂這文墨才氣。”
這劉副將真會順勢拍馬屁,又沒寫什麽驚世駭俗的文章詩詞,哪來的才氣哦,說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盛臨樂勉強一笑,擺手說:“不印書,就是這一張紙,以後也會出新的,單賣兩文一張,不過這張是拿來給兵士們的,不能賣。”
張副將疑惑:“給他們做什麽?”
宋言淺上前向張副將解釋,這話由盛臨樂一個小孩子說出來不合適,八歲小孩揚言教兵士識字,說出來讓人覺得輕狂,宋言淺這個軍師來倡導更有分量。
張副將聽聞“嘖”了一聲,“你們讀書人腦子彎彎繞繞就是多,上了戰場那就是拚紅了眼亂砍。識字是能增加幾分膽識不成?”
劉副將卻不認同,說:“底下人識字也能方便咱們以後提拔人才,以前我手下就有一人,甚是英勇,上陣殺敵百人尚有餘力,就因為不識字鬧了不少笑話,還在陛下麵前出了醜,得個昭武副尉再難晉升。”
張副將也想起了那人,心有戚戚地說:“幸好陛下仁善,那次沒牽連到你我,如此還是讓兵士們識字的好。”
盛將軍給了盛臨樂一個搞定的眼神,宋言淺斜瞥了一眼這對父女,又說:“這識字圖雖方便,但隻有一張,三姑娘那書鋪還騰得出人手刻版印製嗎?既是我們決議要兵士識字,這花銷也不好叫兵士出錢,免得生出怨懟擾亂軍心。”
盛將軍一愣,這迴旋鏢又打他身上來了?宋言淺捋著不足一寸長的胡須,笑眯眯地說:“將軍,您認為呢?”
盛將軍搖了搖頭,隻能說:“十萬將士人手一張也才兩百兩銀子,這兩百兩銀子我掏了,不用動用軍餉。”
盛臨樂趕緊攔住她爹,忙說:“不用兩百兩,爹,咱們隻需要在兵士們的帳篷裏貼上一張就好了,每日進出人人都能瞧見的。”
盛將軍心裏熨貼,說:“你能為爹著想爹很感動,這點銀子不需節省。”
“爹,你先不要感動。”盛臨樂哭笑不得,忙說:“我哪兒印得出來十萬張啊,咱家書鋪甚至都沒有這麽多紙,你現實一點!”
盛將軍:白感動了。
雕版是來不及了,這識字圖也不需印得精細,能看清字畫就好,盛臨樂想用蠟紙油印,記得初中時學校為了節約印刷成本,提高效率就會用這種法子印試卷。
蠟紙容易做,隻需要在紙上壓上蠟油晾幹就能刻字,將白紙墊在蠟紙下麵,往蠟紙上刷墨就能拓印出成品,比刻版效率高出好幾倍。
隻是這種印刷的效果容易出現花糊的情況,這也是盛臨樂為什麽說這識字圖隻值兩文的緣故。
宋言淺說:“放在帳篷裏不如掛在外麵,巡邏路過也能看上兩眼,若是下雨刮風讓人收起來,之前三姑娘擺畫的架子就十分適合擺這識字圖,也方便收納。”
盛臨樂:“那我家木匠得累死……”
張副將被逗樂,笑說:“那點木工活,隨便拉個兵出來都能做,用不著你家木匠。”
盛臨樂朝張副將拱拱手,耍寶說:“張叔救我家木匠一命,感激不盡啊。”
四個大人捧腹大笑。
盛臨樂本在軍營逛一逛,看看這識字圖到底有沒有受眾,結果盛將軍說軍中人員混雜,不讓她一個小姑娘隨處閑逛,待了半日到就讓阿堯送迴了將軍府。
當日,盛將軍下令派出兩百人上山伐木造擺識字圖的架子,嚇得一眾在山頭埋伏,試圖刺探敵情的宣國探子四處逃竄。
這些大夏人好端端突然砍樹作甚?莫不是知道我們在山上想一舉殲滅?宣國探子們驚出一身冷汗。
盛臨樂迴府後,馬不停蹄開始做蠟紙,走之前讓雲硯去書鋪取的便宜草紙也放在了小院。
在廊下支起火爐,融化紅燭後,用豬鬃刷均勻地將蠟油塗抹到宣紙上,為了防止蠟麵不均,盛臨樂還拆了一扇漆麵櫃門壓在上麵。
室外溫度低,蠟紙很快冷卻,盛臨樂摸了摸手感,油滑平整,在蠟紙角落用木頭筆刻了個‘盛字’,拓印到白紙上,效果還算差強人意。
雲硯全程圍觀,看到印出黑字那瞬間,眼睛都睜大了,結結巴巴問:“姑娘,這字怎麽印上去的?”
盛臨樂解釋說:“很簡單的道理,我把這蠟紙上有蠟的地方刮掉了,墨水不就從紙上滲下去了嗎?”
“你看會了吧?來,你來照著我畫的這圖往蠟紙上刻,圖不會畫就放著等會我來。”
還得再做一些蠟紙,這玩意兒容易報廢,印不了一段時間就要換新的。還好事先挑的都是筆畫少的字,不然今天胳膊都要刻廢掉。
張副將笑著說:“小臨樂,許久不見,還記得張叔不?剛在外麵老劉說看見你,還以為是他晃眼看錯了,沒想到你還真被將軍帶來了。”
盛臨樂屈膝行禮,道:“記得,謝謝張叔照顧我生意,畫本好看嗎?”
張副將豎起大拇指,誇讚說:“好看,畫得特別好,老張我看了你那畫本,學會了好幾個詞嘞。”
劉副將也應和說:“就是那卡片怎麽一本裏才插一張?湊齊五個角色還真不容易,我派人去你那書鋪買迴來的還不一樣,怎麽店裏賣的是白墨印的?”
盛臨樂想起這茬兒,忙說:“劉叔差哪個角色?金墨卡我那還有點庫存,迴去叫人給您送府上去。”
劉副將擺手,笑嗬嗬說:“不用,我找人換了,隻是你這金墨想必成本貴些,下次給我們的同鋪子裏賣得一樣就成了,不必特意如此。”
盛將軍才迴來,還不知道盛臨樂隨書送的卡片在城裏引起了一波集卡風潮,好奇問:“什麽卡片?老劉,你都多大年紀了,還玩這些?”
劉副將臉色一僵,輕咳兩聲,道:“我那是給小女收集,小孩子還不識字,就喜歡那些圖畫樣式。”
盛臨樂見縫插針展開識字圖,推銷說:“那劉叔,這畫兒一定適合您女兒。”
劉副將拎起一角,驚歎:“這也是你畫的?將軍,你這女兒以後莫不是要成名師大儒,又是四言圖畫,又是這識字圖畫,這比之酸儒秀才教人識字都好啊。”
盛將軍就愛聽別人誇他兒女,擺擺手裝得稀疏平常一般,淡然道:“不闖禍生事就好,哪裏還奢求她成為名師。”
劉副將說:“這也要成書嗎?劉叔訂五十本,送與老家去,讓族裏子弟人手一本,熏陶熏陶小臨樂這文墨才氣。”
這劉副將真會順勢拍馬屁,又沒寫什麽驚世駭俗的文章詩詞,哪來的才氣哦,說得人怪不好意思的。
盛臨樂勉強一笑,擺手說:“不印書,就是這一張紙,以後也會出新的,單賣兩文一張,不過這張是拿來給兵士們的,不能賣。”
張副將疑惑:“給他們做什麽?”
宋言淺上前向張副將解釋,這話由盛臨樂一個小孩子說出來不合適,八歲小孩揚言教兵士識字,說出來讓人覺得輕狂,宋言淺這個軍師來倡導更有分量。
張副將聽聞“嘖”了一聲,“你們讀書人腦子彎彎繞繞就是多,上了戰場那就是拚紅了眼亂砍。識字是能增加幾分膽識不成?”
劉副將卻不認同,說:“底下人識字也能方便咱們以後提拔人才,以前我手下就有一人,甚是英勇,上陣殺敵百人尚有餘力,就因為不識字鬧了不少笑話,還在陛下麵前出了醜,得個昭武副尉再難晉升。”
張副將也想起了那人,心有戚戚地說:“幸好陛下仁善,那次沒牽連到你我,如此還是讓兵士們識字的好。”
盛將軍給了盛臨樂一個搞定的眼神,宋言淺斜瞥了一眼這對父女,又說:“這識字圖雖方便,但隻有一張,三姑娘那書鋪還騰得出人手刻版印製嗎?既是我們決議要兵士識字,這花銷也不好叫兵士出錢,免得生出怨懟擾亂軍心。”
盛將軍一愣,這迴旋鏢又打他身上來了?宋言淺捋著不足一寸長的胡須,笑眯眯地說:“將軍,您認為呢?”
盛將軍搖了搖頭,隻能說:“十萬將士人手一張也才兩百兩銀子,這兩百兩銀子我掏了,不用動用軍餉。”
盛臨樂趕緊攔住她爹,忙說:“不用兩百兩,爹,咱們隻需要在兵士們的帳篷裏貼上一張就好了,每日進出人人都能瞧見的。”
盛將軍心裏熨貼,說:“你能為爹著想爹很感動,這點銀子不需節省。”
“爹,你先不要感動。”盛臨樂哭笑不得,忙說:“我哪兒印得出來十萬張啊,咱家書鋪甚至都沒有這麽多紙,你現實一點!”
盛將軍:白感動了。
雕版是來不及了,這識字圖也不需印得精細,能看清字畫就好,盛臨樂想用蠟紙油印,記得初中時學校為了節約印刷成本,提高效率就會用這種法子印試卷。
蠟紙容易做,隻需要在紙上壓上蠟油晾幹就能刻字,將白紙墊在蠟紙下麵,往蠟紙上刷墨就能拓印出成品,比刻版效率高出好幾倍。
隻是這種印刷的效果容易出現花糊的情況,這也是盛臨樂為什麽說這識字圖隻值兩文的緣故。
宋言淺說:“放在帳篷裏不如掛在外麵,巡邏路過也能看上兩眼,若是下雨刮風讓人收起來,之前三姑娘擺畫的架子就十分適合擺這識字圖,也方便收納。”
盛臨樂:“那我家木匠得累死……”
張副將被逗樂,笑說:“那點木工活,隨便拉個兵出來都能做,用不著你家木匠。”
盛臨樂朝張副將拱拱手,耍寶說:“張叔救我家木匠一命,感激不盡啊。”
四個大人捧腹大笑。
盛臨樂本在軍營逛一逛,看看這識字圖到底有沒有受眾,結果盛將軍說軍中人員混雜,不讓她一個小姑娘隨處閑逛,待了半日到就讓阿堯送迴了將軍府。
當日,盛將軍下令派出兩百人上山伐木造擺識字圖的架子,嚇得一眾在山頭埋伏,試圖刺探敵情的宣國探子四處逃竄。
這些大夏人好端端突然砍樹作甚?莫不是知道我們在山上想一舉殲滅?宣國探子們驚出一身冷汗。
盛臨樂迴府後,馬不停蹄開始做蠟紙,走之前讓雲硯去書鋪取的便宜草紙也放在了小院。
在廊下支起火爐,融化紅燭後,用豬鬃刷均勻地將蠟油塗抹到宣紙上,為了防止蠟麵不均,盛臨樂還拆了一扇漆麵櫃門壓在上麵。
室外溫度低,蠟紙很快冷卻,盛臨樂摸了摸手感,油滑平整,在蠟紙角落用木頭筆刻了個‘盛字’,拓印到白紙上,效果還算差強人意。
雲硯全程圍觀,看到印出黑字那瞬間,眼睛都睜大了,結結巴巴問:“姑娘,這字怎麽印上去的?”
盛臨樂解釋說:“很簡單的道理,我把這蠟紙上有蠟的地方刮掉了,墨水不就從紙上滲下去了嗎?”
“你看會了吧?來,你來照著我畫的這圖往蠟紙上刻,圖不會畫就放著等會我來。”
還得再做一些蠟紙,這玩意兒容易報廢,印不了一段時間就要換新的。還好事先挑的都是筆畫少的字,不然今天胳膊都要刻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