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開售啦
全家要我做紈絝,我靠漫畫名天下 作者:芋素二荊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大管事辦事效率果不其然很高,迴到書鋪三言兩語就摸清現在進度。
除了刻版,印刷昨天才開始正式進行,印刷比刻版速度快,連續印還節省墨水,故王充和另一位印刷匠是計算著時間才開印。
林大管事看了看印好的書頁,問:“如此甚好,預計是印多少本?”
李元走近迴答:“原本東家是打算印五百本,我怕賣不出,勸下來首批先印三百本試水,賣得好再連夜加印。”
林大管事點頭說:“確實,這樣的畫本從未見過,我們看著不錯,不代表百姓都能接受,你勸得對。”
李元精神一振,說:“庫裏都還新備了預印兩百本的紙,隻是剛東家提到的金墨我們甚少用到,庫房怕是沒有,漠城也不知哪家書鋪有這墨汁。”
金墨常用於抄寫經書和描摹佛像,尋常書鋪很少用於印刷,再有金墨濃稠,印字容易糊筆畫,也少有書鋪會存這種墨汁。
林大管事沉思片刻,一時也沒想到去哪兒搞這金墨迴來,“沒事,你隨我去謙益書苑、文華齋和敬文齋三家去問問,若沒有再另想辦法。”
李元想了想又補充說:“再不濟也可以去道觀和寺廟問問。”
林大管事給了他一個讚揚的眼神,捋了捋胡須道:“不錯。”
另一頭,盛臨樂在屋裏抓緊設計宣傳單和人物卡片。
宣傳單容易,什麽“大夏第一本畫本”“精選名賢古籍”“孩子啟蒙首選讀物”等等詞匯,怎麽吸引人眼球怎麽來,反正現在也沒廣告法,也不會有人說她誇大其詞就抓人坐牢。
再畫個簡單的封麵圖落在中間,底部留出的空位畫上簡易地圖,宣傳單就完成了。
再者就是人物卡片,單畫黑白水墨有些太單調了,可這批隻能用這紺青色的底紙,想做彩印都難,隻能下個月找到新的可替代的淺色紙張再說。
又花了三天畫完人物卡麵,林大管事也找到了金墨,攜李元前來將軍府要畫稿了。
這三日也不全是在找金墨,連帶著李元,林大管事還聯係了一家造紙商,找到了符合盛臨樂需求的硬紙。
林大管事從懷裏掏出一方白紙,說:“是個工匠試製出來的,成品不多,隻有一刀,若三姑娘覺得這紙能用,需得等到他們手上訂單做完才能加急趕製,預計下月中旬能拿貨。”
盛臨樂接過紙,觸感厚實,有點類似銅版紙的硬度,不知道紙漿裏加了什麽,放在光下還微微閃著細微的光,“就定這種了,這種紙貴嗎?”
林大管事點頭,老實迴答:“比磁青紙貴一倍價格,這種紙鮮為人知,造紙商尋常也不怎麽做,如果咱們長期定得多,價格或許還能談一談。”
盛臨樂拍案說:“肯定定得多,以後咱店裏出的書封麵都用這種紙來做,我早就看不慣書架上藍成一片了。加之以後書鋪推出會員卡和讀書卡,說不準都得用上這種紙!這紙的硬度簡直太棒了!”
林大管事和李元麵麵相覷,搞不懂三姑娘\/東家在激動什麽,這會員卡又是什麽東西,隻聽過會試和生員,難道要給考過會試的讀書人專門印發卡片不成?
李元抓撓脖子,為難地說:“東家,可這成本就上去了咱們的書也要跟著提價,同樣的書單因為封皮用紙不同就比別家貴,我要是顧客寧願選便宜的買。”
林大管事也緩聲說:“況且再如何跟造紙商談價,這紙的價格也不會降到同磁青紙一個價。”
盛臨樂頗有心得地看了一眼林大管事,摸著下巴搖了搖頭:“誰說我還要印跟別家一樣的書了?我們店以後就走原創路線,杜絕跟風。”
——————————
十一月廿日,《四言畫集精選》的宣發物料率先印成,共計六百張傳單分發至閑漢手裏。盛臨樂要了一百張,拿給李虎他們幾個小孩,讓他們去小孩堆裏宣傳宣傳。
當然,這是談了工錢的,這次正兒八經是每人每天五文錢,連發三天,李虎四人樂得合不上嘴,每天樂滋滋邀約去拿傳單。
擔心李虎他們年紀小被拐子拐走,盛臨樂要求他們必須結伴在將軍府附近的街巷裏發。
三天下來,城裏各大酒坊、茶館都開始討論起這本即將出售的《四言畫集精選》。
“這鬆雪齋以前也沒出過什麽好看的書啊,這迴莫不是也找書生寫了話本?”
“一看你就沒好好看那閑漢發的紙,人家上麵寫了,這是啟蒙書,給小孩子看的。”
“據說還是畫本,莫不是通篇都是畫兒?那有甚好看,還不如去謙益書院買《遇狐記》下篇。”
“什麽?《遇狐記》下篇已經出了,兄台莫不是哄我,昨日我去問夥計都還說沒有。”
“嗐,我這不是順嘴一說嘛,兄台原諒則個。說迴這鬆雪齋新書,好像叫什麽四言,名字也怪模怪樣,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內容。”
“都說了是啟蒙讀物了,跟你我也沒關係,倒是李兄家中有孩子,不如李兄明日代我們去看看這新書到底如何?”
“好說好說,我正巧也在給我家那小子尋啟蒙書,要是這鬆雪齋的書好,以後就買他家了。”
類似的對話還發生在其他地方,盛臨樂坐在酒樓包間,氣定神閑,慢悠悠夾菜吃飯。
林大管事聽著外間的對話,臉上的笑意快要溢出來,這兩天到處都能聽到路人討論他們書鋪的新書,小東家用這傳單廣而告之,怕是明天書鋪門檻都要被人踏平。
不行,得再去書鋪檢查檢查有無疏漏,好多年不曾有這般澎湃心情,林大管事放下樣書,連飯都不吃就匆匆告辭:“三姑娘,我這眉頭跳得厲害,我再迴書鋪看看才安心,您慢用。”
盛臨樂無奈搖了搖頭,雲硯笑說:“姑娘,瞧這林大管事,怕是今夜都要睡不好覺了。”
這批畫本封皮仍用的磁青紙,《四言畫集精選》是托宋言淺寫的大字,本想叫盛將軍題字,結果德安縣的事遲遲沒解決幹淨,到現在盛將軍還沒迴來。大字下印了一行“月刊第一期”字樣。
書皮上用白墨印了畫,畫的自然也是五位主角,老學究坐在鬆竹之下的蒲團上,年輕夫妻和兩個小孩圍在老學究周圍,仿佛在認真聽他訴說諸般故事。
封底則標注了鬆雪齋的地址和牌印。
書裏夾著人物卡片,盛臨樂手裏白墨卡和金墨卡各有一套。年輕夫妻女子執筆,男子持書,若把兩張卡拚在一起就會發現畫中兩人在相視對望,脈脈溫情。
而兩個小孩就更活潑一些,女孩舉著青梅投擲,男孩在騎竹馬,對應李白《長幹行》中那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意境。
老學究就最為簡單,就是書生經典形象——伏案讀書。
因為老學究被印在最後,原先計算的紙又多出許多,王充就把剩餘的紙全都印成了老學究,以至於現在待售畫本裏,夾得最多的也都是老學究卡片。
盛臨樂心想這是陰差陽錯搞出了普通卡和稀有卡,連續開出老學究的人怕不是得氣夠嗆。
除了刻版,印刷昨天才開始正式進行,印刷比刻版速度快,連續印還節省墨水,故王充和另一位印刷匠是計算著時間才開印。
林大管事看了看印好的書頁,問:“如此甚好,預計是印多少本?”
李元走近迴答:“原本東家是打算印五百本,我怕賣不出,勸下來首批先印三百本試水,賣得好再連夜加印。”
林大管事點頭說:“確實,這樣的畫本從未見過,我們看著不錯,不代表百姓都能接受,你勸得對。”
李元精神一振,說:“庫裏都還新備了預印兩百本的紙,隻是剛東家提到的金墨我們甚少用到,庫房怕是沒有,漠城也不知哪家書鋪有這墨汁。”
金墨常用於抄寫經書和描摹佛像,尋常書鋪很少用於印刷,再有金墨濃稠,印字容易糊筆畫,也少有書鋪會存這種墨汁。
林大管事沉思片刻,一時也沒想到去哪兒搞這金墨迴來,“沒事,你隨我去謙益書苑、文華齋和敬文齋三家去問問,若沒有再另想辦法。”
李元想了想又補充說:“再不濟也可以去道觀和寺廟問問。”
林大管事給了他一個讚揚的眼神,捋了捋胡須道:“不錯。”
另一頭,盛臨樂在屋裏抓緊設計宣傳單和人物卡片。
宣傳單容易,什麽“大夏第一本畫本”“精選名賢古籍”“孩子啟蒙首選讀物”等等詞匯,怎麽吸引人眼球怎麽來,反正現在也沒廣告法,也不會有人說她誇大其詞就抓人坐牢。
再畫個簡單的封麵圖落在中間,底部留出的空位畫上簡易地圖,宣傳單就完成了。
再者就是人物卡片,單畫黑白水墨有些太單調了,可這批隻能用這紺青色的底紙,想做彩印都難,隻能下個月找到新的可替代的淺色紙張再說。
又花了三天畫完人物卡麵,林大管事也找到了金墨,攜李元前來將軍府要畫稿了。
這三日也不全是在找金墨,連帶著李元,林大管事還聯係了一家造紙商,找到了符合盛臨樂需求的硬紙。
林大管事從懷裏掏出一方白紙,說:“是個工匠試製出來的,成品不多,隻有一刀,若三姑娘覺得這紙能用,需得等到他們手上訂單做完才能加急趕製,預計下月中旬能拿貨。”
盛臨樂接過紙,觸感厚實,有點類似銅版紙的硬度,不知道紙漿裏加了什麽,放在光下還微微閃著細微的光,“就定這種了,這種紙貴嗎?”
林大管事點頭,老實迴答:“比磁青紙貴一倍價格,這種紙鮮為人知,造紙商尋常也不怎麽做,如果咱們長期定得多,價格或許還能談一談。”
盛臨樂拍案說:“肯定定得多,以後咱店裏出的書封麵都用這種紙來做,我早就看不慣書架上藍成一片了。加之以後書鋪推出會員卡和讀書卡,說不準都得用上這種紙!這紙的硬度簡直太棒了!”
林大管事和李元麵麵相覷,搞不懂三姑娘\/東家在激動什麽,這會員卡又是什麽東西,隻聽過會試和生員,難道要給考過會試的讀書人專門印發卡片不成?
李元抓撓脖子,為難地說:“東家,可這成本就上去了咱們的書也要跟著提價,同樣的書單因為封皮用紙不同就比別家貴,我要是顧客寧願選便宜的買。”
林大管事也緩聲說:“況且再如何跟造紙商談價,這紙的價格也不會降到同磁青紙一個價。”
盛臨樂頗有心得地看了一眼林大管事,摸著下巴搖了搖頭:“誰說我還要印跟別家一樣的書了?我們店以後就走原創路線,杜絕跟風。”
——————————
十一月廿日,《四言畫集精選》的宣發物料率先印成,共計六百張傳單分發至閑漢手裏。盛臨樂要了一百張,拿給李虎他們幾個小孩,讓他們去小孩堆裏宣傳宣傳。
當然,這是談了工錢的,這次正兒八經是每人每天五文錢,連發三天,李虎四人樂得合不上嘴,每天樂滋滋邀約去拿傳單。
擔心李虎他們年紀小被拐子拐走,盛臨樂要求他們必須結伴在將軍府附近的街巷裏發。
三天下來,城裏各大酒坊、茶館都開始討論起這本即將出售的《四言畫集精選》。
“這鬆雪齋以前也沒出過什麽好看的書啊,這迴莫不是也找書生寫了話本?”
“一看你就沒好好看那閑漢發的紙,人家上麵寫了,這是啟蒙書,給小孩子看的。”
“據說還是畫本,莫不是通篇都是畫兒?那有甚好看,還不如去謙益書院買《遇狐記》下篇。”
“什麽?《遇狐記》下篇已經出了,兄台莫不是哄我,昨日我去問夥計都還說沒有。”
“嗐,我這不是順嘴一說嘛,兄台原諒則個。說迴這鬆雪齋新書,好像叫什麽四言,名字也怪模怪樣,不知道到底是什麽內容。”
“都說了是啟蒙讀物了,跟你我也沒關係,倒是李兄家中有孩子,不如李兄明日代我們去看看這新書到底如何?”
“好說好說,我正巧也在給我家那小子尋啟蒙書,要是這鬆雪齋的書好,以後就買他家了。”
類似的對話還發生在其他地方,盛臨樂坐在酒樓包間,氣定神閑,慢悠悠夾菜吃飯。
林大管事聽著外間的對話,臉上的笑意快要溢出來,這兩天到處都能聽到路人討論他們書鋪的新書,小東家用這傳單廣而告之,怕是明天書鋪門檻都要被人踏平。
不行,得再去書鋪檢查檢查有無疏漏,好多年不曾有這般澎湃心情,林大管事放下樣書,連飯都不吃就匆匆告辭:“三姑娘,我這眉頭跳得厲害,我再迴書鋪看看才安心,您慢用。”
盛臨樂無奈搖了搖頭,雲硯笑說:“姑娘,瞧這林大管事,怕是今夜都要睡不好覺了。”
這批畫本封皮仍用的磁青紙,《四言畫集精選》是托宋言淺寫的大字,本想叫盛將軍題字,結果德安縣的事遲遲沒解決幹淨,到現在盛將軍還沒迴來。大字下印了一行“月刊第一期”字樣。
書皮上用白墨印了畫,畫的自然也是五位主角,老學究坐在鬆竹之下的蒲團上,年輕夫妻和兩個小孩圍在老學究周圍,仿佛在認真聽他訴說諸般故事。
封底則標注了鬆雪齋的地址和牌印。
書裏夾著人物卡片,盛臨樂手裏白墨卡和金墨卡各有一套。年輕夫妻女子執筆,男子持書,若把兩張卡拚在一起就會發現畫中兩人在相視對望,脈脈溫情。
而兩個小孩就更活潑一些,女孩舉著青梅投擲,男孩在騎竹馬,對應李白《長幹行》中那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意境。
老學究就最為簡單,就是書生經典形象——伏案讀書。
因為老學究被印在最後,原先計算的紙又多出許多,王充就把剩餘的紙全都印成了老學究,以至於現在待售畫本裏,夾得最多的也都是老學究卡片。
盛臨樂心想這是陰差陽錯搞出了普通卡和稀有卡,連續開出老學究的人怕不是得氣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