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止乎於禮
魂穿大齊:我隻想活命 作者:一念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祝淮陰舉著刀站在海岸邊又氣又羞,心道:“你個混蛋,都已經三房妻妾了,還成天撥撩我。哪有拿刀做聘禮的?我才不要呢!
我這一耳光給你記著,有賊心沒賊膽的家夥。你別讓我再私下見到你,我非唿到你求饒。”
祝淮陰將斬骨刀別在身後,站在岸邊直至船隻已不可見,這才離去。
吳天咂巴咂巴嘴唇,嘿嘿一笑:“讓你不給我看。我迴去和家裏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讓她們同意,準許我納你過門。
央央倒是好說,環兒也壓根不會有意見,隻是飛飛……哎……大不了我每月一兩五不要了,還不成嘛。”
吳天沿著海岸線行駛了十數日,眼見離東海越來越近,正想著再有一兩日便可以迴家,心中有點近鄉情怯。
這一路上他都在琢磨怎麽與家裏幾位夫人開口言說此事,又生怕祝淮陰反而不會答應,心裏很是惆悵。
今日,吳天正用著午飯,有一繡衣衛前來稟告:“大人,有一支船隊正在向我們這個方向靠近。”
吳天放下碗筷,疑問道:“船隊?哪來的船隊?咱們迴來的消息沒有任何人知道啊?難不成是祝淮陰派人快馬迴府稟告過了?你打出旗語,問問對方什麽來路?”
“是,大人。”
吳天想了想,還是不放心,遂親自跑上甲板,見對麵六艘大船打出一陣旗語,繡衣衛從旁解釋:“大人,對了暗語,對方說是咱們漕廠的運糧船。”
吳天豁然大悟:“哦,我說怎麽看那些船還挺眼熟呢,原來是咱們漕廠的船隊。他們天天南來北往的,偶遇上咱們了啊!
你讓他們別再靠近了,咱們是護送陣亡將士迴家的船隻。讓他們別擋了英靈的路,都給我讓開,讓咱們先行,給烈士們讓道。”
“得令。”
隨著吳天船隻上的旗語打出,對麵六艘大船果然一分為二,左右分開,讓出了中間的水路。
吳天命令船隻繼續航行,雙方眼瞅著越來越近,突然,對方領航的兩艘大船,飛速向著吳天衝撞了過來。
“砰~”
三艘大船迎麵相撞,海麵激蕩,水花四濺。
吳天一個站立不穩,跌倒在地,急忙趴在地上穩住身形,扯著嗓子喊道:“戒備,來者不善。”
隨著他話音剛落,對麵大船上之人架起了跳板,無數統一製式的壯漢躍上了吳天的座船。
雙方立馬抽家夥動起了手,怎奈吳天此行身邊的繡衣衛並不多,而對方人數不下數百人,頃刻間便將吳天一方屠殺的一幹二淨。
吳天身上沒有兵刃,早已被數把鋼刀架在脖子上,此時,出言疑問:“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會我東海的暗語?”
人群中走出一個身穿便服之人,笑盈盈的拱手說道:“吳大人,別來無恙否?”
吳天定睛觀瞧,忍不住驚唿出聲:“衛清水?臥槽泥馬,原來是你?”
衛清水哈哈大笑:“我現在是大元朝樞密院,樞密副使。吳大人,我此番奉天可汗之命,請你去一趟天京城做客。”
“樞密院?幹什麽的?”
“吳大人對我北元朝廷不太了解啊!
我樞密院奉命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凡宮禁宿衛,邊庭軍翼,征討戍守,簡閱差遣,舉功轉官,節製調度,無不由之。
我這個副使可比漕廠副廠督要強的不是一星半點了吧?吳大人你覺得呢?”
“哼,賣國之賊,縱是高官厚祿,你死後可有顏麵見列祖列宗?不對啊,你哪來的船隊?你懂造船?還有你是怎麽知道我的行蹤?”
“從你離開東海之時,我便得到了消息。我正愁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呢,偏巧你從碼頭坐船離開。我也是混跡半輩子漕運之人,自有耳目為我通風報信。
至於船隻嘛,吳大人你是貴人多忘事。你可還記得那年我返迴東海之時,遇到了颶風,損失了三千人還有六船的貨?”
吳天恍惚片刻,驚訝道:“這就是那六艘船?這些人就是那三千漕幫幫眾?全都隨你叛敵了?”
“這是那六艘船沒錯,不過那三千人沒有隨我判敵,他們不同意歸順我大元,皆被我殺了。當年隨我迴去的那些人,才是與我一同投靠了大元的兄弟。”
“我說你帶領船隊離開東海的時候,漕廠那些人為何會全聽你的話。原來那些人早就隨你一起叛變了啊!
狗日的秦錚有眼無珠,用了你這麽一個狼心狗肺之徒。你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
“哈哈哈……多說無益。吳大人,別想拖延時間了。敘舊也敘過了,隨我走一趟天京城吧,你也算故地重遊。我們天可汗對你可是想念的緊啊。
你一把火燒了我大元十多萬兵馬,你可真了不起。我家樞密使大人,更是對你念念不忘,這一次可算是得償所願了!”
“樞密使?誰啊?”
“原大齊都察院左都禦使,周世榮周大人。”
吳天聞言,驚的一身冷汗,心底悲歎:“這下徹底完犢子嘍。”
耳聽衛清水吩咐左右:“來人,將這艘船鑿沉,別留下任何痕跡,以後世上可就沒有吳天這個人了。”
吳天急道:“且慢,我可以跟你們走,能不能別動這艘船。衛清水,這船上皆是死難將士的骨灰,別無他物。
他們都是鹽漕舊部,生前可是你的袍澤兄弟,你忍心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嗎?”
衛清水不以為意:“死都死了,還要什麽骨灰啊!來人啊,帶吳大人先走,綁緊了,別讓他跑了。鑿船!”
吳天破口大罵:“狗日的衛清水,你沒有人性啊!你遲早不得好死,天理難容。”
“哈哈哈……我怎麽樣尚且不知道,但我知道吳大人你此番是在劫難逃了!帶走帶走。”
————————
南齊宣和元年,吳天被迫登位,自劃疆土,稱大齊遺臣,欲拯救黎民,解百姓於倒懸。
同年,其妻吳錢氏身懷六甲,得異人桑道長點撥,為夫納環兒為妾以衝喜,企圖補齊命格。
同年,吳天欲舉兵征伐,分兵五路,誌在奪取江北沿海,鞏固根基,安定民生。
大軍出征在即,缺銀少糧。二夫人白飛飛為夫解難,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販精鹽於西遼,換取牛羊肉供將士裹腹。
三夫人環兒運大齊寶藏迴東海,並意外從中獲取軍械圖紙。銀糧滿倉,各路大軍兵馬未行,先賞金銀,後戰四野。
同年,因東海乏善可陳之才,吳天遂破除科舉舊製,於學宮之中開科取士,廣納賢才,不問出處。
同年,東海護衛軍攻克鹽瀆等地,收繳南齊鹽場,開拓鹽道,惠及天下百姓。
大軍各自為戰之際,揚州戰事失利。祝淮陰擅自增援,致敵軍脫逃,主將宋鐵柱重傷,性命垂危。
吳天憂心兄弟,親臨軍前探視。本應依軍法將祝淮陰處斬。然,行刑前秦錚率諸將為其求情,願以鹽漕之利補償陣亡將士。吳天赦其死罪,改判杖責一十八下,允其將功補過。
後,吳天親自率軍謀取延陵。於城外與卞威揚所部大軍激戰,殺敵數萬,自身亦折損萬餘人。親衛先鋒大將顧湧泉死戰不退,力竭而亡。
祝淮陰養傷期間,與吳天互生情愫,怎奈祝大小姐早有婚約,二人發乎情而止乎禮,並未越界。
祝淮陰傷愈後奉命領軍征戰通州,大軍一舉功成。自此,東海一統江北沿海諸地,自成一派,天下風雲起。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世事無常,吳天運送陣亡將士骨灰,走水路歸東海時,莫名杳無音訊,行蹤不明,下落成謎。
(第四卷:終!)
【注:寫到這一卷的時候,突然來了好多人莫名其妙給我打一兩星的差評,然後就出了個6.5分的低評分。
說實話,我當時真的心灰意冷。我知道我可能寫的不夠好,但不至於那麽差吧?
我本想不寫了,因為我知道這種低評分一出以後,馬上就沒有人看了,很快流量就會掉完。
我抑鬱了整整兩天,那兩天我沒碼字。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我發現有讀者老爺催我更新。有人認可我,這讓我又有了動力。
現在,不管如何,我也會把這本寫完的。
謝謝你們支持!小夥伴們,真心謝謝你們。咱們相約第五卷哦!】
【再注:讀者大老爺!
我每天要花五個小時碼字並改文,能不能換您幫我點點催更小按鈕,添加一下書架收藏。拜托了!
禮物裏有看廣告的用愛發電,請給我賞一點支持吧!
如果您看的過眼,請給我一個五星好評,助我拉一拉評分!
拜謝了!!!】
我這一耳光給你記著,有賊心沒賊膽的家夥。你別讓我再私下見到你,我非唿到你求饒。”
祝淮陰將斬骨刀別在身後,站在岸邊直至船隻已不可見,這才離去。
吳天咂巴咂巴嘴唇,嘿嘿一笑:“讓你不給我看。我迴去和家裏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讓她們同意,準許我納你過門。
央央倒是好說,環兒也壓根不會有意見,隻是飛飛……哎……大不了我每月一兩五不要了,還不成嘛。”
吳天沿著海岸線行駛了十數日,眼見離東海越來越近,正想著再有一兩日便可以迴家,心中有點近鄉情怯。
這一路上他都在琢磨怎麽與家裏幾位夫人開口言說此事,又生怕祝淮陰反而不會答應,心裏很是惆悵。
今日,吳天正用著午飯,有一繡衣衛前來稟告:“大人,有一支船隊正在向我們這個方向靠近。”
吳天放下碗筷,疑問道:“船隊?哪來的船隊?咱們迴來的消息沒有任何人知道啊?難不成是祝淮陰派人快馬迴府稟告過了?你打出旗語,問問對方什麽來路?”
“是,大人。”
吳天想了想,還是不放心,遂親自跑上甲板,見對麵六艘大船打出一陣旗語,繡衣衛從旁解釋:“大人,對了暗語,對方說是咱們漕廠的運糧船。”
吳天豁然大悟:“哦,我說怎麽看那些船還挺眼熟呢,原來是咱們漕廠的船隊。他們天天南來北往的,偶遇上咱們了啊!
你讓他們別再靠近了,咱們是護送陣亡將士迴家的船隻。讓他們別擋了英靈的路,都給我讓開,讓咱們先行,給烈士們讓道。”
“得令。”
隨著吳天船隻上的旗語打出,對麵六艘大船果然一分為二,左右分開,讓出了中間的水路。
吳天命令船隻繼續航行,雙方眼瞅著越來越近,突然,對方領航的兩艘大船,飛速向著吳天衝撞了過來。
“砰~”
三艘大船迎麵相撞,海麵激蕩,水花四濺。
吳天一個站立不穩,跌倒在地,急忙趴在地上穩住身形,扯著嗓子喊道:“戒備,來者不善。”
隨著他話音剛落,對麵大船上之人架起了跳板,無數統一製式的壯漢躍上了吳天的座船。
雙方立馬抽家夥動起了手,怎奈吳天此行身邊的繡衣衛並不多,而對方人數不下數百人,頃刻間便將吳天一方屠殺的一幹二淨。
吳天身上沒有兵刃,早已被數把鋼刀架在脖子上,此時,出言疑問:“你們是什麽人?為什麽會我東海的暗語?”
人群中走出一個身穿便服之人,笑盈盈的拱手說道:“吳大人,別來無恙否?”
吳天定睛觀瞧,忍不住驚唿出聲:“衛清水?臥槽泥馬,原來是你?”
衛清水哈哈大笑:“我現在是大元朝樞密院,樞密副使。吳大人,我此番奉天可汗之命,請你去一趟天京城做客。”
“樞密院?幹什麽的?”
“吳大人對我北元朝廷不太了解啊!
我樞密院奉命掌天下兵甲機密之務。凡宮禁宿衛,邊庭軍翼,征討戍守,簡閱差遣,舉功轉官,節製調度,無不由之。
我這個副使可比漕廠副廠督要強的不是一星半點了吧?吳大人你覺得呢?”
“哼,賣國之賊,縱是高官厚祿,你死後可有顏麵見列祖列宗?不對啊,你哪來的船隊?你懂造船?還有你是怎麽知道我的行蹤?”
“從你離開東海之時,我便得到了消息。我正愁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呢,偏巧你從碼頭坐船離開。我也是混跡半輩子漕運之人,自有耳目為我通風報信。
至於船隻嘛,吳大人你是貴人多忘事。你可還記得那年我返迴東海之時,遇到了颶風,損失了三千人還有六船的貨?”
吳天恍惚片刻,驚訝道:“這就是那六艘船?這些人就是那三千漕幫幫眾?全都隨你叛敵了?”
“這是那六艘船沒錯,不過那三千人沒有隨我判敵,他們不同意歸順我大元,皆被我殺了。當年隨我迴去的那些人,才是與我一同投靠了大元的兄弟。”
“我說你帶領船隊離開東海的時候,漕廠那些人為何會全聽你的話。原來那些人早就隨你一起叛變了啊!
狗日的秦錚有眼無珠,用了你這麽一個狼心狗肺之徒。你這種人,不會有好下場!”
“哈哈哈……多說無益。吳大人,別想拖延時間了。敘舊也敘過了,隨我走一趟天京城吧,你也算故地重遊。我們天可汗對你可是想念的緊啊。
你一把火燒了我大元十多萬兵馬,你可真了不起。我家樞密使大人,更是對你念念不忘,這一次可算是得償所願了!”
“樞密使?誰啊?”
“原大齊都察院左都禦使,周世榮周大人。”
吳天聞言,驚的一身冷汗,心底悲歎:“這下徹底完犢子嘍。”
耳聽衛清水吩咐左右:“來人,將這艘船鑿沉,別留下任何痕跡,以後世上可就沒有吳天這個人了。”
吳天急道:“且慢,我可以跟你們走,能不能別動這艘船。衛清水,這船上皆是死難將士的骨灰,別無他物。
他們都是鹽漕舊部,生前可是你的袍澤兄弟,你忍心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嗎?”
衛清水不以為意:“死都死了,還要什麽骨灰啊!來人啊,帶吳大人先走,綁緊了,別讓他跑了。鑿船!”
吳天破口大罵:“狗日的衛清水,你沒有人性啊!你遲早不得好死,天理難容。”
“哈哈哈……我怎麽樣尚且不知道,但我知道吳大人你此番是在劫難逃了!帶走帶走。”
————————
南齊宣和元年,吳天被迫登位,自劃疆土,稱大齊遺臣,欲拯救黎民,解百姓於倒懸。
同年,其妻吳錢氏身懷六甲,得異人桑道長點撥,為夫納環兒為妾以衝喜,企圖補齊命格。
同年,吳天欲舉兵征伐,分兵五路,誌在奪取江北沿海,鞏固根基,安定民生。
大軍出征在即,缺銀少糧。二夫人白飛飛為夫解難,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私販精鹽於西遼,換取牛羊肉供將士裹腹。
三夫人環兒運大齊寶藏迴東海,並意外從中獲取軍械圖紙。銀糧滿倉,各路大軍兵馬未行,先賞金銀,後戰四野。
同年,因東海乏善可陳之才,吳天遂破除科舉舊製,於學宮之中開科取士,廣納賢才,不問出處。
同年,東海護衛軍攻克鹽瀆等地,收繳南齊鹽場,開拓鹽道,惠及天下百姓。
大軍各自為戰之際,揚州戰事失利。祝淮陰擅自增援,致敵軍脫逃,主將宋鐵柱重傷,性命垂危。
吳天憂心兄弟,親臨軍前探視。本應依軍法將祝淮陰處斬。然,行刑前秦錚率諸將為其求情,願以鹽漕之利補償陣亡將士。吳天赦其死罪,改判杖責一十八下,允其將功補過。
後,吳天親自率軍謀取延陵。於城外與卞威揚所部大軍激戰,殺敵數萬,自身亦折損萬餘人。親衛先鋒大將顧湧泉死戰不退,力竭而亡。
祝淮陰養傷期間,與吳天互生情愫,怎奈祝大小姐早有婚約,二人發乎情而止乎禮,並未越界。
祝淮陰傷愈後奉命領軍征戰通州,大軍一舉功成。自此,東海一統江北沿海諸地,自成一派,天下風雲起。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世事無常,吳天運送陣亡將士骨灰,走水路歸東海時,莫名杳無音訊,行蹤不明,下落成謎。
(第四卷:終!)
【注:寫到這一卷的時候,突然來了好多人莫名其妙給我打一兩星的差評,然後就出了個6.5分的低評分。
說實話,我當時真的心灰意冷。我知道我可能寫的不夠好,但不至於那麽差吧?
我本想不寫了,因為我知道這種低評分一出以後,馬上就沒有人看了,很快流量就會掉完。
我抑鬱了整整兩天,那兩天我沒碼字。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我發現有讀者老爺催我更新。有人認可我,這讓我又有了動力。
現在,不管如何,我也會把這本寫完的。
謝謝你們支持!小夥伴們,真心謝謝你們。咱們相約第五卷哦!】
【再注:讀者大老爺!
我每天要花五個小時碼字並改文,能不能換您幫我點點催更小按鈕,添加一下書架收藏。拜托了!
禮物裏有看廣告的用愛發電,請給我賞一點支持吧!
如果您看的過眼,請給我一個五星好評,助我拉一拉評分!
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