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單騎入宮
魂穿大齊:我隻想活命 作者:一念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天聞言,大喜過望。
他欣然拉起祝大小姐的素手,笑盈盈的滿口答應:“你說,我無不依你。”
祝淮陰玉頰泛起一絲紅暈,低聲道:“這可是你說的,那我要光明正大的從午門進宮。”
“什麽?”吳天語調微微顫抖。
有些規矩他倒是也懂,午門乃是皇宮正門,又被稱之為“國門”,不能隨意進出。
門前有兩座小屋,是大內侍衛值守的班房。左右各有闕門,分別通往太廟和社稷壇。
太廟是皇族宗廟,用於祭祀祖先和功臣的地方。
社稷壇則是祈禱神明庇佑,保五穀豐登、江山太平之所。
這兩個地方,在華夏是何等的神聖。每逢國朝重大活動,方可開啟午門,由此進出。
從午門兩側通廡房,為六部九科的朝房。東廡房設有吏科、戶科和禮科公署;西廡房設有中書科、兵科、刑科和工科公署等。國政所在,重中之重。
其地理位置和政治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座簡單的大門。往日裏,唯有皇帝一人可以行走正門,滿朝文武在正式場合也可從午門的左右偏門進出。宮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乃是曆朝曆代不變的規矩。
事實上皇帝可能很多年也不出宮一趟,像吳天這種喜歡滿世界亂竄的街溜子,古今罕有。故而正門其實一年到頭開不了幾迴。
上述說的都是男子,如若是女子,那麽天下之間,唯有皇後一人有此殊榮了。
帝後大婚,需要祭告天地、臨軒命使、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告廟、冊後、命使奉迎、同牢與合香等,一係列流程。短短數十字,道不盡其中的繁瑣和慎重。
如此隆重的禮節,舉國之力,天下大慶,迎皇後鳳輿進宮之日,方可大開午門,自此母儀天下,受萬民供奉。
眼下祝淮陰之言,讓吳天一陣頭大,進退兩難。他個人是不怎麽在意繁文縟節,可架不住這天下人在乎。
錢霜央在東吳遷都金陵,吳家入主皇宮之時,曾懷抱幼子吳承義走過一趟午門。說白了,那是沾了孩子的光。此外,東吳並沒有第二個女人有此榮耀。
祝大小姐眼見吳天仿若石化一般,久久不語。遂負氣從他手中抽出柔荑,眼眶微紅,扭過身去背對著他,哽咽道:“你走吧。”
吳天想解釋一二,卻又說不出口。他知道自己如果一走了之,那和祝淮陰這一世緣分便真的盡了。
遂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氣,再次抓著祝大小姐的玉手,大步流星向著門外走去。
二人來到得意山莊大門口,吳天牽過侍衛手中一匹白馬良駒,當先翻身上馬,隨後探出右手,邀請祝淮陰共乘一騎。
祝大小姐嫣然一笑,飛身上馬,坐於吳天身前,輕輕靠在其懷中。
吳天摟著淮陰纖腰,雙腿一磕馬肚子,扭轉韁繩,大喊了一聲“駕”。良駒快如離弦之箭,向著皇宮狂奔而去。
一眾侍衛不明所以,匆忙跟在身後。
片刻以後,二人行至午門跟前,守衛將軍打老遠便見有人騎馬闖關,立即高唿戒備。兵卒們刀出鞘,弓拉弦。
待得值守將軍看清是吳天和祝淮陰以後,急忙上前請安:“末將見過太上皇,呦,祝大人迴來了,這是……”
吳天沒有廢話,大喝一聲:“打開午門。”
“是,速速打開宮門,恭迎太上皇迴宮。”
吳天正要趨馬前行,沒曾想小將攔住去路,躬身勸誡:“太上皇,末將多嘴。午門不能騎馬衝撞,於禮不合啊!
您可以隨意進出,不過……煩請祝大人下馬,從偏門進宮。”
吳天橫眉冷目,斬釘截鐵的朗聲而言:“所有人統統讓開。”
“太上皇……”
值守將軍好言相勸,雖見吳天即將暴怒,依舊領著大內侍衛跪地請罪,毫不退讓。
吳天調轉韁繩,用力拍打馬屁股,白馬從侍衛頭頂一躍而過,向著午門口策馬狂奔。
時逢大朝會剛散朝,文武百官站在大門口伸著脖子張望,聞聽太上皇領著祝淮陰硬闖宮門。一個個仿佛打了雞血,嘰嘰喳喳的議論紛紛。
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大之人,見白馬飛縱,越過衛兵頭頂,跟著連聲叫好,鼓掌喝彩。
許多上了歲數的老大人,指著二人跺著腳的罵街:“妖女啊,江湖草莽出身,便是不識禮數。將禮法至於何處啊?
午門豈是一個婦道人家能隨便走的?即便是真的貴妃娘娘,也沒那個命啊!綱紀廢弛、禮壞樂崩!”說著話,痛心疾首的捶打著胸口。
轉瞬之間,二人駕馬來到正門口,眼看要入宮之際,祝淮陰突然用力一勒馬韁繩,雙腿夾住胯下馬匹雙肋,白馬吃痛之下,人立而起,發出一聲嘹亮的嘶鳴聲,堪堪停了下來。
祝大小姐值此緊要關頭懸崖勒馬,吳天大為不解,出言詢問:“怎麽了?”
祝淮陰搖了搖頭:“沒怎麽,夠了,足夠了。下馬。”
“你又反悔了?想跑?”
“都從了你,這時候再跑,你太上皇的麵子往哪擱?心裏有我便足夠了,這午門不走也罷。免得迴了後宮,你沒法向小嬌妻們交代。”
說著話,一按馬背,當先跳了下來。
吳天聞言,心底長舒一口氣,麵子上卻是不敢流露出分毫喜色,急忙隨著翻身下馬。
祝大小姐撫摸著馬頭,笑靨如花:“好馬,雖不及烏雲駒,但也差不遠矣。你早前說還我一匹馬,我便要這一匹吧!”
“這是禦馬監給我挑選的坐騎,你要是喜歡,歸你了。”
“一言為定。”
二人牽著白馬,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下,從偏門進了皇宮。
祝淮陰閑庭散步,左瞧瞧右看看,歎道:“太大了,我不喜歡。深宮內院,讓人心裏沒著沒落的。”
“我也不喜歡,可是沒辦法。”
“我住哪啊?”
“慈寧宮西側有一座壽康宮,央央老早給你預備好了,家具仆人一樣不缺。”
“領我去看看吧。”
“嗯。”
二人來到壽康宮外,一眾宮女跪地高唿:“恭迎娘娘迴宮。”
祝淮陰望著匾額,轉而衝著吳天,言道:“壽康二字,我壓不住。改為鎮淮可好?”
“江湖喝號,還是不要帶進宮了吧?”
“你嫌棄我的出身?”
“哪能啊,聽你的,改還不成嗎?”
祝淮陰正式入主鎮淮宮,吳天笑道:“我多日不曾迴來,想先去探望孩子。”
“嗯,你自去吧,我明日再去給霜央請安。”
“好。”
吳天走到門口,耳聽祝大小姐在身後囑咐:“當家的,晚上將斬骨刀給我送來。”
“成。”吳天笑著應承。
他欣然拉起祝大小姐的素手,笑盈盈的滿口答應:“你說,我無不依你。”
祝淮陰玉頰泛起一絲紅暈,低聲道:“這可是你說的,那我要光明正大的從午門進宮。”
“什麽?”吳天語調微微顫抖。
有些規矩他倒是也懂,午門乃是皇宮正門,又被稱之為“國門”,不能隨意進出。
門前有兩座小屋,是大內侍衛值守的班房。左右各有闕門,分別通往太廟和社稷壇。
太廟是皇族宗廟,用於祭祀祖先和功臣的地方。
社稷壇則是祈禱神明庇佑,保五穀豐登、江山太平之所。
這兩個地方,在華夏是何等的神聖。每逢國朝重大活動,方可開啟午門,由此進出。
從午門兩側通廡房,為六部九科的朝房。東廡房設有吏科、戶科和禮科公署;西廡房設有中書科、兵科、刑科和工科公署等。國政所在,重中之重。
其地理位置和政治意義絕不僅僅是一座簡單的大門。往日裏,唯有皇帝一人可以行走正門,滿朝文武在正式場合也可從午門的左右偏門進出。宮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乃是曆朝曆代不變的規矩。
事實上皇帝可能很多年也不出宮一趟,像吳天這種喜歡滿世界亂竄的街溜子,古今罕有。故而正門其實一年到頭開不了幾迴。
上述說的都是男子,如若是女子,那麽天下之間,唯有皇後一人有此殊榮了。
帝後大婚,需要祭告天地、臨軒命使、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告廟、冊後、命使奉迎、同牢與合香等,一係列流程。短短數十字,道不盡其中的繁瑣和慎重。
如此隆重的禮節,舉國之力,天下大慶,迎皇後鳳輿進宮之日,方可大開午門,自此母儀天下,受萬民供奉。
眼下祝淮陰之言,讓吳天一陣頭大,進退兩難。他個人是不怎麽在意繁文縟節,可架不住這天下人在乎。
錢霜央在東吳遷都金陵,吳家入主皇宮之時,曾懷抱幼子吳承義走過一趟午門。說白了,那是沾了孩子的光。此外,東吳並沒有第二個女人有此榮耀。
祝大小姐眼見吳天仿若石化一般,久久不語。遂負氣從他手中抽出柔荑,眼眶微紅,扭過身去背對著他,哽咽道:“你走吧。”
吳天想解釋一二,卻又說不出口。他知道自己如果一走了之,那和祝淮陰這一世緣分便真的盡了。
遂沉默半晌,深吸一口氣,再次抓著祝大小姐的玉手,大步流星向著門外走去。
二人來到得意山莊大門口,吳天牽過侍衛手中一匹白馬良駒,當先翻身上馬,隨後探出右手,邀請祝淮陰共乘一騎。
祝大小姐嫣然一笑,飛身上馬,坐於吳天身前,輕輕靠在其懷中。
吳天摟著淮陰纖腰,雙腿一磕馬肚子,扭轉韁繩,大喊了一聲“駕”。良駒快如離弦之箭,向著皇宮狂奔而去。
一眾侍衛不明所以,匆忙跟在身後。
片刻以後,二人行至午門跟前,守衛將軍打老遠便見有人騎馬闖關,立即高唿戒備。兵卒們刀出鞘,弓拉弦。
待得值守將軍看清是吳天和祝淮陰以後,急忙上前請安:“末將見過太上皇,呦,祝大人迴來了,這是……”
吳天沒有廢話,大喝一聲:“打開午門。”
“是,速速打開宮門,恭迎太上皇迴宮。”
吳天正要趨馬前行,沒曾想小將攔住去路,躬身勸誡:“太上皇,末將多嘴。午門不能騎馬衝撞,於禮不合啊!
您可以隨意進出,不過……煩請祝大人下馬,從偏門進宮。”
吳天橫眉冷目,斬釘截鐵的朗聲而言:“所有人統統讓開。”
“太上皇……”
值守將軍好言相勸,雖見吳天即將暴怒,依舊領著大內侍衛跪地請罪,毫不退讓。
吳天調轉韁繩,用力拍打馬屁股,白馬從侍衛頭頂一躍而過,向著午門口策馬狂奔。
時逢大朝會剛散朝,文武百官站在大門口伸著脖子張望,聞聽太上皇領著祝淮陰硬闖宮門。一個個仿佛打了雞血,嘰嘰喳喳的議論紛紛。
有那看熱鬧不嫌事大之人,見白馬飛縱,越過衛兵頭頂,跟著連聲叫好,鼓掌喝彩。
許多上了歲數的老大人,指著二人跺著腳的罵街:“妖女啊,江湖草莽出身,便是不識禮數。將禮法至於何處啊?
午門豈是一個婦道人家能隨便走的?即便是真的貴妃娘娘,也沒那個命啊!綱紀廢弛、禮壞樂崩!”說著話,痛心疾首的捶打著胸口。
轉瞬之間,二人駕馬來到正門口,眼看要入宮之際,祝淮陰突然用力一勒馬韁繩,雙腿夾住胯下馬匹雙肋,白馬吃痛之下,人立而起,發出一聲嘹亮的嘶鳴聲,堪堪停了下來。
祝大小姐值此緊要關頭懸崖勒馬,吳天大為不解,出言詢問:“怎麽了?”
祝淮陰搖了搖頭:“沒怎麽,夠了,足夠了。下馬。”
“你又反悔了?想跑?”
“都從了你,這時候再跑,你太上皇的麵子往哪擱?心裏有我便足夠了,這午門不走也罷。免得迴了後宮,你沒法向小嬌妻們交代。”
說著話,一按馬背,當先跳了下來。
吳天聞言,心底長舒一口氣,麵子上卻是不敢流露出分毫喜色,急忙隨著翻身下馬。
祝大小姐撫摸著馬頭,笑靨如花:“好馬,雖不及烏雲駒,但也差不遠矣。你早前說還我一匹馬,我便要這一匹吧!”
“這是禦馬監給我挑選的坐騎,你要是喜歡,歸你了。”
“一言為定。”
二人牽著白馬,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下,從偏門進了皇宮。
祝淮陰閑庭散步,左瞧瞧右看看,歎道:“太大了,我不喜歡。深宮內院,讓人心裏沒著沒落的。”
“我也不喜歡,可是沒辦法。”
“我住哪啊?”
“慈寧宮西側有一座壽康宮,央央老早給你預備好了,家具仆人一樣不缺。”
“領我去看看吧。”
“嗯。”
二人來到壽康宮外,一眾宮女跪地高唿:“恭迎娘娘迴宮。”
祝淮陰望著匾額,轉而衝著吳天,言道:“壽康二字,我壓不住。改為鎮淮可好?”
“江湖喝號,還是不要帶進宮了吧?”
“你嫌棄我的出身?”
“哪能啊,聽你的,改還不成嗎?”
祝淮陰正式入主鎮淮宮,吳天笑道:“我多日不曾迴來,想先去探望孩子。”
“嗯,你自去吧,我明日再去給霜央請安。”
“好。”
吳天走到門口,耳聽祝大小姐在身後囑咐:“當家的,晚上將斬骨刀給我送來。”
“成。”吳天笑著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