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局中有局
魂穿大齊:我隻想活命 作者:一念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聶耳言道:“抓捕的這個暗門團夥共有首腦六十四人,乃是南方暗八門聯盟。
他們四處流竄、坑蒙拐騙、偷搶碰瓷,幾乎什麽局都做,確實算不上好人。
唐紅菱便是團夥主事之一,那丫頭別看年紀小,實乃老江湖。她在團隊的配合下,假意演戲要被父母發賣,而後碰巧被佟掌櫃收養。
那夥人一瞧佟娘子身上帶有不少銀票,本指望弄個幾百兩銀錢花花。結果意外迷問出佟胖子竟然對大哥有恩,二人無比相熟。
如此一來,賊人便沒敢妄動,怕引火燒身。據說本想撤退之際,又恰逢佟娘子不打算再在西湖逗留,要離開臨安去蚌阜定居。兩廂正巧落得個分道揚鑣。”
環兒越聽越狐疑:“照你這麽說,那些人既然敬畏皇權,怕招來禍事,為何後來會做局誆騙大哥?
他們是怎麽認出大哥的身份?布局後又想做甚?也沒見那幫人有所動作啊!”
聶耳歎道:“這裏麵牽扯了一些事情,故而我沒敢先去迴稟大哥。起因是這樣的……”
小耳朵娓娓道來,言明唐紅菱招供,在得知佟娘子和吳天相識,甚至還是救命恩人以後,暗門便打消了對其下手的計劃。
隻因吳天當年還是太子太保之時,曾舍生忘死、千裏奔波,護送先帝血詔、龍吟兵符和傳國玉璽南渡,憑一己之力助南齊複國,最後卻落得個亡命天涯的結局。
吳天這些事跡在朝堂之上沒人當迴事,文武百官嗤之以鼻,可在江湖之中他堪稱義薄雲天,擔得起忠義二字。
對向來將義氣和麵子瞧的比命都重的江湖人士來說,吳天乃是出了名的仁義無雙,響當當的一條硬漢。
江湖上提起東吳太上皇,最多敬畏一二,但要是提起東海金蟾,足可謂肅然起敬。
那夥人得知佟胖子的往事,及時收了手,怎奈後來發生了一些事,讓這些江湖之人心中泛起了疑慮。
江南暗八門聯盟不是正經門派,平日裏並不是時時刻刻在一起。這夥人裏幹什麽行當的都有,三五成群,各自謀生,不定時相聚一次。
就在今年入夏之時,暗門大聚會,各自將近來江湖上的情報互通有無,意外莫名得知一些出人意料的消息。
先是有人說了北元在天京城外用繡衣暗衛和丐幫幫眾屍骸堆積白骨京觀一事。
後又有人言表在南方曾見到有人偷偷向各路草莽起義軍還有百越土著部落出售精鐵、食鹽、藥材等重要物資。
暗門首腦坐在一起仔細合計,覺得東吳朝廷不該不知道蠻夷賊寇幹的那些慘絕人寰的畜牲行徑,畢竟白骨京觀之事在北方早傳遍了。
東海繡衣,自打去年在天京城內自閉城門、死戰不退、舍身救主之後,已是天下名揚,不再是秘而不宣之事。
如此了得的情報機構,怎麽可能打探不出京觀之舉。那麽為何南邊沒有一點動靜,連一則國喪吊唁祭文都沒有通告?
再而江南莫名其妙出現了戰略物資供應渠道,這些東西普通行商壓根接觸不到,能形成規模的出售,實屬非常態。
暗門團隊裏有那愛猜忌之人,加之記恨吳天在金陵等地打黑除惡,擋了財路。
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繡衣在天京陣亡數千少年兒郎,皆是未成年的半大小子。
能培養孩子充當死士的會是什麽好人嗎?按此理推斷,十有八九那吳天是個陰間狡詐之徒。
這個想法一出,立馬又有人跟著猜疑,能向賊寇出售戰略物資之人,非皇家莫屬,肯定也是吳天的安排了。
可想其目的昭人若揭,必然是特意養匪自重,為的就是謀取私利。想來江南百姓日子過不安穩,吳家初掌江山方能亂中久存。
要不說這人心啊,一旦把別人往壞處去想,定然是沒有好了。不管別人往日裏口碑多好,真正的為人如何。
人一旦心裏認定了某人是壞人,便總能找到一係列莫須有的證據作為偽證,從而名正言順、大義凜然的說服自己去相信,信的心安理得。
同理,一個人如果對你產生了偏見,你也不要試圖去糾正,去挽迴,哪怕你曾經對他掏心掏肺的好,也要放手。
因為不值得,真正信任你的人,不會猜疑你。萬萬別去試探人心,人心最經不起考驗。
言歸正傳,當時暗門團隊中各抒己見,有人說吳天就是國賊,可能是番邦蠻夷收買的奸細。
有人說吳天是小人,養孩童死士,資敵叛國,不顧兵卒死活,以戰謀財,罪不可恕。反正說什麽的都有,將他當年的功績全然拋諸腦後。
再後來沒幾日,恰逢吳天當時高調禦駕親征,大軍駐紮在臨安城外。西湖又是暗門聚會的大本營。
吳天自軍營離開,進了城,立馬落在了那夥人的眼線裏。當時小耳朵跟著吳天,怕其警覺,相隔的老遠,竟然也沒有看出端倪。
暗門中人別的本事可能不夠強大,唯獨觀人、做局的手藝那是出神入化。有人認出了太上皇的身份,隨後倉促間連同唐紅菱主動搭訕,請君入甕。
這夥人給吳天布了幾個局,借唐姑娘的美色和佟胖子的友情,考驗他到底是個什麽人性。如若發現真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國賊,那說不得隻有殺了。
結果吳天不欺暗室,言行有禮,對唐紅菱這麽一個小美人,夜裏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輕薄之舉。
對佟胖子病故一事更是悲從中來,亦沒有絲毫作假。這讓唐姑娘準備好的劇毒一時間不確定該不該下手。
吳天在臨安的第二天,走訪了醫館,懷疑起了佟掌櫃的死因,分明是起了為友人報仇的念頭。
這一舉動,讓趁著其外出,正在私下合計的一眾匪首,又覺得東吳太上皇恐怕真不是什麽壞人。
有人猜想,白骨京觀之事可能朝廷知曉,隻是憋著想辦法報仇,尚還沒有找著合適的機會。
至於向南方起義軍還有百越土著出售戰略物資一事,許是朝廷真的缺錢,畢竟聽說北方來了無數逃難的百姓,那麽多張嘴等著吃飯。
暗門中人又一番自我攻略,最後決定再試吳天一番。遂請唐紅菱等其歸來以後,主動配合起醫館郎中的說辭,看看東吳太上皇什麽反應。
想著如能打消他心頭顧慮,興許會露出本性姿態。故而才有了唐姑娘後來那一番主動交代佟胖子“死因”。
當時這些狀況,搞的吳天頗為措手不及,眼前迷霧重重,想不明白其中門道。
他們四處流竄、坑蒙拐騙、偷搶碰瓷,幾乎什麽局都做,確實算不上好人。
唐紅菱便是團夥主事之一,那丫頭別看年紀小,實乃老江湖。她在團隊的配合下,假意演戲要被父母發賣,而後碰巧被佟掌櫃收養。
那夥人一瞧佟娘子身上帶有不少銀票,本指望弄個幾百兩銀錢花花。結果意外迷問出佟胖子竟然對大哥有恩,二人無比相熟。
如此一來,賊人便沒敢妄動,怕引火燒身。據說本想撤退之際,又恰逢佟娘子不打算再在西湖逗留,要離開臨安去蚌阜定居。兩廂正巧落得個分道揚鑣。”
環兒越聽越狐疑:“照你這麽說,那些人既然敬畏皇權,怕招來禍事,為何後來會做局誆騙大哥?
他們是怎麽認出大哥的身份?布局後又想做甚?也沒見那幫人有所動作啊!”
聶耳歎道:“這裏麵牽扯了一些事情,故而我沒敢先去迴稟大哥。起因是這樣的……”
小耳朵娓娓道來,言明唐紅菱招供,在得知佟娘子和吳天相識,甚至還是救命恩人以後,暗門便打消了對其下手的計劃。
隻因吳天當年還是太子太保之時,曾舍生忘死、千裏奔波,護送先帝血詔、龍吟兵符和傳國玉璽南渡,憑一己之力助南齊複國,最後卻落得個亡命天涯的結局。
吳天這些事跡在朝堂之上沒人當迴事,文武百官嗤之以鼻,可在江湖之中他堪稱義薄雲天,擔得起忠義二字。
對向來將義氣和麵子瞧的比命都重的江湖人士來說,吳天乃是出了名的仁義無雙,響當當的一條硬漢。
江湖上提起東吳太上皇,最多敬畏一二,但要是提起東海金蟾,足可謂肅然起敬。
那夥人得知佟胖子的往事,及時收了手,怎奈後來發生了一些事,讓這些江湖之人心中泛起了疑慮。
江南暗八門聯盟不是正經門派,平日裏並不是時時刻刻在一起。這夥人裏幹什麽行當的都有,三五成群,各自謀生,不定時相聚一次。
就在今年入夏之時,暗門大聚會,各自將近來江湖上的情報互通有無,意外莫名得知一些出人意料的消息。
先是有人說了北元在天京城外用繡衣暗衛和丐幫幫眾屍骸堆積白骨京觀一事。
後又有人言表在南方曾見到有人偷偷向各路草莽起義軍還有百越土著部落出售精鐵、食鹽、藥材等重要物資。
暗門首腦坐在一起仔細合計,覺得東吳朝廷不該不知道蠻夷賊寇幹的那些慘絕人寰的畜牲行徑,畢竟白骨京觀之事在北方早傳遍了。
東海繡衣,自打去年在天京城內自閉城門、死戰不退、舍身救主之後,已是天下名揚,不再是秘而不宣之事。
如此了得的情報機構,怎麽可能打探不出京觀之舉。那麽為何南邊沒有一點動靜,連一則國喪吊唁祭文都沒有通告?
再而江南莫名其妙出現了戰略物資供應渠道,這些東西普通行商壓根接觸不到,能形成規模的出售,實屬非常態。
暗門團隊裏有那愛猜忌之人,加之記恨吳天在金陵等地打黑除惡,擋了財路。
便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繡衣在天京陣亡數千少年兒郎,皆是未成年的半大小子。
能培養孩子充當死士的會是什麽好人嗎?按此理推斷,十有八九那吳天是個陰間狡詐之徒。
這個想法一出,立馬又有人跟著猜疑,能向賊寇出售戰略物資之人,非皇家莫屬,肯定也是吳天的安排了。
可想其目的昭人若揭,必然是特意養匪自重,為的就是謀取私利。想來江南百姓日子過不安穩,吳家初掌江山方能亂中久存。
要不說這人心啊,一旦把別人往壞處去想,定然是沒有好了。不管別人往日裏口碑多好,真正的為人如何。
人一旦心裏認定了某人是壞人,便總能找到一係列莫須有的證據作為偽證,從而名正言順、大義凜然的說服自己去相信,信的心安理得。
同理,一個人如果對你產生了偏見,你也不要試圖去糾正,去挽迴,哪怕你曾經對他掏心掏肺的好,也要放手。
因為不值得,真正信任你的人,不會猜疑你。萬萬別去試探人心,人心最經不起考驗。
言歸正傳,當時暗門團隊中各抒己見,有人說吳天就是國賊,可能是番邦蠻夷收買的奸細。
有人說吳天是小人,養孩童死士,資敵叛國,不顧兵卒死活,以戰謀財,罪不可恕。反正說什麽的都有,將他當年的功績全然拋諸腦後。
再後來沒幾日,恰逢吳天當時高調禦駕親征,大軍駐紮在臨安城外。西湖又是暗門聚會的大本營。
吳天自軍營離開,進了城,立馬落在了那夥人的眼線裏。當時小耳朵跟著吳天,怕其警覺,相隔的老遠,竟然也沒有看出端倪。
暗門中人別的本事可能不夠強大,唯獨觀人、做局的手藝那是出神入化。有人認出了太上皇的身份,隨後倉促間連同唐紅菱主動搭訕,請君入甕。
這夥人給吳天布了幾個局,借唐姑娘的美色和佟胖子的友情,考驗他到底是個什麽人性。如若發現真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國賊,那說不得隻有殺了。
結果吳天不欺暗室,言行有禮,對唐紅菱這麽一個小美人,夜裏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輕薄之舉。
對佟胖子病故一事更是悲從中來,亦沒有絲毫作假。這讓唐姑娘準備好的劇毒一時間不確定該不該下手。
吳天在臨安的第二天,走訪了醫館,懷疑起了佟掌櫃的死因,分明是起了為友人報仇的念頭。
這一舉動,讓趁著其外出,正在私下合計的一眾匪首,又覺得東吳太上皇恐怕真不是什麽壞人。
有人猜想,白骨京觀之事可能朝廷知曉,隻是憋著想辦法報仇,尚還沒有找著合適的機會。
至於向南方起義軍還有百越土著出售戰略物資一事,許是朝廷真的缺錢,畢竟聽說北方來了無數逃難的百姓,那麽多張嘴等著吃飯。
暗門中人又一番自我攻略,最後決定再試吳天一番。遂請唐紅菱等其歸來以後,主動配合起醫館郎中的說辭,看看東吳太上皇什麽反應。
想著如能打消他心頭顧慮,興許會露出本性姿態。故而才有了唐姑娘後來那一番主動交代佟胖子“死因”。
當時這些狀況,搞的吳天頗為措手不及,眼前迷霧重重,想不明白其中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