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後續
七零穿書,炮灰的家族使命 作者:與爾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收到自己錄取通知書的知青們,都樂的找不著北。
甚至,有人都等不及過年,就去找大隊長開證明離開。
是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人,都可以離開了。
迴城,曾經讓無數知青心頭期盼的事,現在因為一紙錄取通知書而變的容易。
下鄉那麽久,迴城的急切心理,已經讓等不及跟家人匯報好消息的知青們迫不及待的想迴去。
開學的日子還早,可他們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差先迴家跟家裏人團聚慶祝。
對此,大隊長也不反對。
他們村子雖然偏僻,可轉車之後,也是有火車可以乘坐的。
國家的基建算是大體建好,也不擔心這大過年的,讓那些著急迴家的人沒辦法迴去。
證明開好,東西帶上,有些人就告別了這個困守自己幾年的地方。
離開的時候,他們都知道,這裏……他們日後是不會再來了。
不說他們,就是村裏人,自己心裏也清楚。
留不住的人,是沒有辦法強留的。
所以,對於這些人的離開,他們都看的很開。
可是,有些人想離開,並不是那麽容易。
當初因為結婚證的補辦熱潮,讓村裏存在婚姻關係的人,都領證了。
所以,那些結婚的知青要是想離開,就不是那麽容易的。
畢竟,有法律在,就算是你走了,也可以找到人。
是的,村裏也結婚的知青,這次也參加了高考。
有的人高考成績不錯,也拿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有大隊長的提前預警,倒是沒有那種毀壞人錄取通知書的事情發生。
可是,知青離開上大學的事,都已經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走向。
可是,結婚的知青,誰家又不是拖家帶口的?
現在才開放了高考,就算是去上大學,也隻能自己一個人去。
要是帶著家人,就要有明確的理由。
知青上大學,是憑自己本事去的。
可他們的家裏人,又沒有正當的理由,就不能跟著對方去當盲流。
不然,到時候被查到,還是會被遣送迴來。
可要是讓知青就這麽離開去上大學,天高皇帝遠的,有些事就會不受控製。
例如,有家庭的知青會在學校隱瞞自己的婚姻關係,選擇對自己發展好的人交往下去。
等時機合適了,會找鄉下的老婆或者是丈夫離婚。
到時候,拋妻棄子,都是常事。
當然,這些事雖然沒有發生,可萬一呢?
要知道,這上大學可是四年的時間。
每年也就一個寒暑假能夠休息。
要是有的人借口用的好,甚至四年都不用迴來一次。
最近,大隊長也是被不少人找上門,想要解決這些麻煩事。
溫暖沒出門,就聽了不少八卦。
她在村裏分肉的時候,多買了一些迴來儲存著。
反正,就算是拿到錄取通知書,她也不會立馬離開村裏。
畢竟,原主的家,在幾年前被她給賣了。
而原主的親人,是一個都沒有找到。
所以,溫暖現在就安穩的在單間躺平。
說實話,在這裏住了幾年,溫暖心裏還有些舍不得。
當然,這跟她日後的大房子比起來,那點不舍還是很容易就被放棄了。
是的,溫暖這輩子的目標,再怎麽也要給自己買個大房子。
就單間這樣的空間,對溫暖來說還是太過憋屈了。
沒條件還好,等之後有條件了,她肯定是要讓自己舒舒服服的過好每一天的。
這麽想著,溫暖已經在心裏規劃自己的未來住房了。
當初在報誌願的時候,溫暖都報的京市的。
雖然吧,她也知道,日後海市也是華國的一線城市。
可是,在八九十年代,全國的經濟相差不大。
去哪裏讀書,也沒什麽區別。
何況,溫暖前世就是北方人。
她怕自己適應不了南方的氣候,到時候去南方讀書也是受罪。
要是之後實在是想去南方,可以找時間去旅遊。
要是覺得合適,可以定居。
要是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及時撤離。
所以,溫暖的大學誌願,都報的京市。
現在,就等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了。
就是不知道,她的高考分數夠的到哪一個大學?
年前溫暖沒去公社買東西,她在高考後已經將自己需要的東西都買了。
再說,她打算等過年後就拿著錄取通知書離開大青山村。
所以,也就不給自己添加東西。
今年分的錢,她也沒怎麽花銷。
至於糧食,溫暖有去地窖裏看,還有不少。
溫暖想著,等自己走的時候,可以將沒吃了的糧食跟村裏人換錢票。
最近村裏,最受歡迎的就是郵遞員。
每次對方來村裏,都會被看到的小孩子們高聲唿喊:“郵遞員叔叔來了,郵遞員叔叔來了……”
這喊聲就跟警報一樣,瞬間就能夠叫出來不少人。
等有一次,村裏的一位高考生拿到屬於自己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整個村裏的人都在沸騰。
之前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人都是知青,村裏人雖然羨慕,可也理解。
畢竟城裏的生活環境比村裏好,知青們看的書也比村裏娃娃們多。
所以,對方比自己孩子更有學問這個想法,都在大家的腦子裏根深蒂固了。
結果現在呢?
他們村裏娃娃也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上大學,怎麽不讓大家激動?
大學生,那個讓村裏人羨慕的稱唿,現在也能夠用在自己娃娃身上了。
這樣的話,那是不是表明,他們這些村裏娃也可以去爭取,努力上大學了?
現在有了個現成了標杆,村裏人出門聊天,三句話都會拐在他們村的驕傲上。
是的,就是驕傲。
他們村土生土長的大學生,可不就是他們村裏人心中的驕傲嘛。
讚美驕傲之後,就是警醒自己家的娃,讓他們好好跟著對方學習。
現在高考都開放了,日後上大學的人肯定會更多。
這幾年,村裏的娃娃都有上小學。
本來一些人家想著等小學讀完就不讓孩子繼續讀書了,隻要識文斷字,不當個睜眼瞎就行了。
村裏人嘛,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
結果呢?
現在這明晃晃的例子擺在那裏,村裏人看著眼熱的很。
所以,也在心裏打算,之後會繼續送孩子讀書。
甚至,有人都等不及過年,就去找大隊長開證明離開。
是的,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人,都可以離開了。
迴城,曾經讓無數知青心頭期盼的事,現在因為一紙錄取通知書而變的容易。
下鄉那麽久,迴城的急切心理,已經讓等不及跟家人匯報好消息的知青們迫不及待的想迴去。
開學的日子還早,可他們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差先迴家跟家裏人團聚慶祝。
對此,大隊長也不反對。
他們村子雖然偏僻,可轉車之後,也是有火車可以乘坐的。
國家的基建算是大體建好,也不擔心這大過年的,讓那些著急迴家的人沒辦法迴去。
證明開好,東西帶上,有些人就告別了這個困守自己幾年的地方。
離開的時候,他們都知道,這裏……他們日後是不會再來了。
不說他們,就是村裏人,自己心裏也清楚。
留不住的人,是沒有辦法強留的。
所以,對於這些人的離開,他們都看的很開。
可是,有些人想離開,並不是那麽容易。
當初因為結婚證的補辦熱潮,讓村裏存在婚姻關係的人,都領證了。
所以,那些結婚的知青要是想離開,就不是那麽容易的。
畢竟,有法律在,就算是你走了,也可以找到人。
是的,村裏也結婚的知青,這次也參加了高考。
有的人高考成績不錯,也拿到了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有大隊長的提前預警,倒是沒有那種毀壞人錄取通知書的事情發生。
可是,知青離開上大學的事,都已經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走向。
可是,結婚的知青,誰家又不是拖家帶口的?
現在才開放了高考,就算是去上大學,也隻能自己一個人去。
要是帶著家人,就要有明確的理由。
知青上大學,是憑自己本事去的。
可他們的家裏人,又沒有正當的理由,就不能跟著對方去當盲流。
不然,到時候被查到,還是會被遣送迴來。
可要是讓知青就這麽離開去上大學,天高皇帝遠的,有些事就會不受控製。
例如,有家庭的知青會在學校隱瞞自己的婚姻關係,選擇對自己發展好的人交往下去。
等時機合適了,會找鄉下的老婆或者是丈夫離婚。
到時候,拋妻棄子,都是常事。
當然,這些事雖然沒有發生,可萬一呢?
要知道,這上大學可是四年的時間。
每年也就一個寒暑假能夠休息。
要是有的人借口用的好,甚至四年都不用迴來一次。
最近,大隊長也是被不少人找上門,想要解決這些麻煩事。
溫暖沒出門,就聽了不少八卦。
她在村裏分肉的時候,多買了一些迴來儲存著。
反正,就算是拿到錄取通知書,她也不會立馬離開村裏。
畢竟,原主的家,在幾年前被她給賣了。
而原主的親人,是一個都沒有找到。
所以,溫暖現在就安穩的在單間躺平。
說實話,在這裏住了幾年,溫暖心裏還有些舍不得。
當然,這跟她日後的大房子比起來,那點不舍還是很容易就被放棄了。
是的,溫暖這輩子的目標,再怎麽也要給自己買個大房子。
就單間這樣的空間,對溫暖來說還是太過憋屈了。
沒條件還好,等之後有條件了,她肯定是要讓自己舒舒服服的過好每一天的。
這麽想著,溫暖已經在心裏規劃自己的未來住房了。
當初在報誌願的時候,溫暖都報的京市的。
雖然吧,她也知道,日後海市也是華國的一線城市。
可是,在八九十年代,全國的經濟相差不大。
去哪裏讀書,也沒什麽區別。
何況,溫暖前世就是北方人。
她怕自己適應不了南方的氣候,到時候去南方讀書也是受罪。
要是之後實在是想去南方,可以找時間去旅遊。
要是覺得合適,可以定居。
要是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及時撤離。
所以,溫暖的大學誌願,都報的京市。
現在,就等錄取通知書的到來了。
就是不知道,她的高考分數夠的到哪一個大學?
年前溫暖沒去公社買東西,她在高考後已經將自己需要的東西都買了。
再說,她打算等過年後就拿著錄取通知書離開大青山村。
所以,也就不給自己添加東西。
今年分的錢,她也沒怎麽花銷。
至於糧食,溫暖有去地窖裏看,還有不少。
溫暖想著,等自己走的時候,可以將沒吃了的糧食跟村裏人換錢票。
最近村裏,最受歡迎的就是郵遞員。
每次對方來村裏,都會被看到的小孩子們高聲唿喊:“郵遞員叔叔來了,郵遞員叔叔來了……”
這喊聲就跟警報一樣,瞬間就能夠叫出來不少人。
等有一次,村裏的一位高考生拿到屬於自己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整個村裏的人都在沸騰。
之前拿到錄取通知書的人都是知青,村裏人雖然羨慕,可也理解。
畢竟城裏的生活環境比村裏好,知青們看的書也比村裏娃娃們多。
所以,對方比自己孩子更有學問這個想法,都在大家的腦子裏根深蒂固了。
結果現在呢?
他們村裏娃娃也能夠憑借自己的本事上大學,怎麽不讓大家激動?
大學生,那個讓村裏人羨慕的稱唿,現在也能夠用在自己娃娃身上了。
這樣的話,那是不是表明,他們這些村裏娃也可以去爭取,努力上大學了?
現在有了個現成了標杆,村裏人出門聊天,三句話都會拐在他們村的驕傲上。
是的,就是驕傲。
他們村土生土長的大學生,可不就是他們村裏人心中的驕傲嘛。
讚美驕傲之後,就是警醒自己家的娃,讓他們好好跟著對方學習。
現在高考都開放了,日後上大學的人肯定會更多。
這幾年,村裏的娃娃都有上小學。
本來一些人家想著等小學讀完就不讓孩子繼續讀書了,隻要識文斷字,不當個睜眼瞎就行了。
村裏人嘛,讀那麽多書有什麽用?
結果呢?
現在這明晃晃的例子擺在那裏,村裏人看著眼熱的很。
所以,也在心裏打算,之後會繼續送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