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蜀國後,整個帝國的版圖就完整如初了。


    但齊天帝來不及在導江城和將士們暢飲慶功酒。


    他在第二天就離開了導江城。


    臨走前,齊天帝命恩和森臨時負責治理蜀地,並命菲力浦率大軍班師迴朝在後。


    而他自己則在蕾蒂雅等幾百精騎的簇擁下,急著趕迴帝都。


    不為別的,劉誌天隻是想趕迴去,陪在穆青煙身邊。


    因為,她馬上要分娩了。


    就在兵臨導江城之前,閻天安就派人送信,告訴齊天帝,說皇後快生了。


    那時候,蜀國還沒有滅亡,劉誌天無法拋下大軍,趕迴去。


    他怕影響了軍中士氣。


    等到導江城破,蜀國被滅成了定局,劉誌天的心情就迫切起來。


    但他左趕右趕,還是慢了一天。


    劉誌天是4月6日傍晚入的皇宮。


    而穆青煙是在4月5日順利生產,且母子平安。


    寶寶是帶把的,六斤七兩。


    在皇後的寢室裏,劉誌天小心翼翼地從穆青煙手中,接過剛睡著的兒子。


    這個新生命,全身軟乎乎的。


    劉誌天想親兒子一口,又怕自己的胡茬,紮破他那嬌嫩的皮膚。


    兒子很輕,但在他心中,卻感覺重如千斤。


    劉誌天抱著傻笑了一會,終究是把兒子交迴穆青煙,才鬆了一口氣,仿佛他剛才抱的不是兒子,而是一個父親沉重的責任。


    穆青煙輕輕搖晃著他,嘴裏還小聲地哼著家鄉的歌謠。


    小家夥睡得更沉了,小臉蛋上還露出了微笑。


    夫妻兩人對視,也是微微一笑。


    “誌天,你當爸爸了,歡喜嗎?”


    “歡喜,歡喜得不得了。”


    劉誌天俯下身子,輕柔地親了一口穆青煙的臉頰。


    “想好了給他取什麽名字了嗎?”


    “想好了。我早就想好了,如果是男的,就叫做昊龍;如果是女的,就叫做麗瑤。”


    穆青煙側著腦袋,笑道:“劉昊龍……嗯,夫君取的這名字真好。”


    “關鍵是娘子生的好。明年,我們再努努力,再生一個女兒出來。這樣,我們就有一個小王子和一個小公主了。”


    劉誌天一邊說,一邊脫了袍子,倚在床上,摟著穆青煙。


    “這種事情,哪能是想生就生的。也得看陛下你努力不努力了。”


    “努力!等你恢複了,朕一定好好努力的。我們爭取一年生一個。”


    “去,我又不是母豬。”


    話雖如此,穆青煙卻露出笑容,甜蜜地倚在劉誌天的胸膛上。


    此刻,夫妻兩人對未來,都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


    到了建初四年的秋天,籌建近兩年的監權司終於查破了一個超級係列案,震驚了朝野上下。


    這個案子也叫做“張老實大案”。


    起因要從張老實和萊尼亞斯的密切交往開始。


    自從向齊天帝投誠後,萊尼亞斯因獻城有功,保全了其家族的龐大財富,還被封為逍遙侯。


    可惜,齊天帝並沒有封萊尼亞斯一官半職。


    這讓萊尼亞斯非常失落。


    畢竟,他是前朝的大司馬。


    以前的時候,萊尼亞斯隻要大筆一揮,便可以財源滾滾來。


    如今,他當個逍遙侯,隻有名,而無實權。


    萊尼亞斯不甘心,便開始找機會結交齊天帝國的新貴們。


    他第一個結交的,便是大司農張老實。


    在萊尼亞斯三番五次的邀請下,張老實便開始到他府上做客。


    每一次歸去,萊尼亞斯都在張老實的車上,放一名美貌歌姬和一些金子。


    時間一長,張老實便覺得逍遙侯萊尼亞斯這個人,挺實在,能處。


    兩人便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沒多久,在張老實的引薦下,進京述職的秦藝也成了萊尼亞斯的府上“貴賓”。


    那時候,秦藝是兆西區的大總管兼驍勇將軍,是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


    萊尼亞斯如法炮製,也是在秦藝的車上塞美人、塞金子。


    三人越行越近,成了密友。


    萊尼亞斯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迴報。


    建初三年5月,齊天帝下旨,要求各地清查土地和地上房屋,並畫圖登記在冊,列明每一塊土地、房屋的所有人是誰。


    因為土地和房屋關乎帝國的稅收。


    房屋如果是用於經營性的,同樣也要交稅。


    齊天帝此舉,目的在於充實國庫。


    所以,他在聖旨中,明確強調,各地務必要認真清查,不漏報、不瞞報。


    敢從中舞弊謀利者,必重懲。


    同時,齊天帝又交代大司農張老實,讓他多派人下去,逐個地區去核查。


    萊尼亞斯聽到這個消息後,很快就意識到,這裏有一個巨大的商機。


    他是前朝的人,很清楚這裏的貓膩。


    以前的天驕帝國,其實算是國力很強盛,但國庫裏就是沒錢。


    一到打仗,特別是和蠻族人打仗,神啟皇帝就不得不提升稅收比例。


    平時的時候,一畝田地每年收稅是銀幣一枚。


    到戰時,就變成了兩枚,有時候甚至是三枚。


    可是,就算是加稅,國庫依然是非常緊張,造成地主、佃農和士兵都是怨聲載道。


    一方麵是地主、佃農覺得稅收太重,同時另一方麵是士兵覺得軍餉太薄。


    軍餉太薄是因為層層盤剝造成的。


    打個比方說,雲中城的守軍,核定每年軍餉是15萬金幣。天驕帝國的司馬總署也確實是按15萬金幣的標準,往嶺北總管發放的。


    可按照舊慣例,嶺北總管收到這筆錢後,必須得向司馬總署“上貢”2萬金幣。


    然後,嶺北總管又將剩下的13萬金幣轉給嶺北將軍。嶺北將軍笑納後,又塞迴嶺北總管1萬金幣,隻剩下12萬了。


    接下來,嶺北的四個旅長把這12萬分了,又各自上貢5000金幣給嶺北將軍。到此,這筆錢隻剩下10萬了。


    以此類推,真正分到底層士兵手上時,15萬金幣可能隻剩下了3萬。


    至於稅收方麵,倒也不是每一個地主都會怨聲載道。它也分人。


    比如說,張三和李四,都是兆西安興郡的地主,手裏各有田地1000畝。


    可張三和李四又不一樣。


    五年前,他的侄女剛好嫁給了安興郡的小司農。


    這小司農其實並不算小。


    他就是管整個安興郡的土地登記的。


    有一次發洪水,很多農田受了災。


    張三靈機一動,便拿出一筆錢,讓侄女替自己說情,說自己的1000畝農田全被淹毀了,請求安興郡的小司農,在登記冊上,把自己名下的農田一筆勾銷。


    看在錢和娘家人的情分上,小司農答應了。


    從此,天驕朝廷的稅就不會收到張三的頭上,隻會收李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紀元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瞎編的豆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瞎編的豆腐並收藏新紀元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