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說,這裏就是我們齊天帝國的——太廟?”
“沒錯。這裏就是朕要建的太廟。可以說,整座山都是太廟。你們上山的時候,難道沒注意到,此山中,除了軍士,一個山民也沒有。
他們都高高興興地搬到別處村莊居住了。以後,這座山就叫做太廟山,也算是朕的皇陵。非朝廷許可,一般人不得進山。”
“可是,陛下,按照傳統的慣例。皇陵不是要單獨建造的嗎?”
“沒錯,那是神族三千年來的慣例。每一個新帝剛上台,就開始讓人建造自己的陵墓。工程浩大,占地又廣,實在是勞民傷財。
到了現在,朕不想再搞他們那一套了。朕認為,君臣關係應該是相互合作、平等、尊重的關係。隻不過是君主決策,臣子執行,有所不同而已。
既然君臣生前是合作的關係,那死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以顯得君臣一心。所以,朕決定,就把太廟山,作為齊天帝國君臣的墓園。
看,中間用黃布圈起來的那一塊,便是朕給自己預留的墓室。麵積不大,簡簡單單。這肯定是史上最節儉的帝王墓室了。”
說著,劉誌天指了指自己墓室的位置。
三人急忙起身,瞅了一眼,又坐下來。
那黃布圈起來的地方,目測麵積不過三十多平方米。
對於一個君王的墓室來說,何止是節儉,簡直就是寒酸到了極點。
劉誌天見三人臉色十分詫異,笑了笑,繼續說道:“這個大墓園,一共準備了二十五個墓地。百年之後,朕就睡在墓園的中間。其餘二十四個墓地就留給二十四個有功之臣。
你們三個,如果將來不出什麽大錯的話,就和其他功臣,一起陪伴在朕身邊。這樣的話,黃泉路上也熱鬧一些。生前一起闖,死後一起走。”
劉誌天雖然已經貴為君王,但談論生死之事時,卻毫無忌諱。
沈離寒、蕾蒂雅、閻天安也是飽經刀光劍影的人,對此也同樣沒覺得不妥。
隻是蕾蒂雅有些不解,便問道:“可是,陛下,我雖然很敬佩雷蒙德將軍。但他畢竟是前朝之人,恐怕算不得本朝的有功之臣吧?”
“當然算得。那一天,我們攻入帝都,雖然已經鎖定勝局。但神族的精銳尚存。雷蒙德被艾娜授與戰、降之權。他願意降,本就是大功一件。
要不然,恐怕我們還要犧牲許多將士的性命,才能真正拿下神族的皇宮內城。當然,要真論起來,獻出南城門的萊尼亞斯,也算是功臣。但朕不恥他為人,便沒有列為功臣。”
“陛下說的對,是蕾蒂雅目光短淺了。”
“朕這段時間來,常常反思他們神族失敗的原因,替他們總結了幾點。比如說,剝削過重,貧富差距過大,宗室和權貴奢靡,朝堂腐敗無能,等等。
朕覺得,要想長治久安,必須把他們做錯的事情,一一糾正過來。凡是神族皇家喜歡做的,朕一件都沒有做。
比如說,入主皇宮後,朕讓人清點了宮裏的人數,不禁嚇了一大跳。神族以前的皇宮裏,宮女近四萬,嬪妃三千六百有餘,太監、雜役、廚子等九千餘人。
神啟在各地還有不少他的別宮。每一處別宮同樣有不少宮女、嬪妃、太監。光是這三類人,皇宮加別宮已經超過十萬人。此外,神族還供養著數萬僧侶,天天為他們祈求神靈保佑。
嘿嘿——朕實在是想不明白。皇帝他一個人,一日不過三餐,躺下不過一張床,死後不過一個坑。何苦要讓這麽多宮女、嬪妃、太監,陪著他,何必要供養這麽多僧侶!
要知道,光是每月給宮女、嬪妃、太監、僧侶的俸祿,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朕不像他們,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一大幫人陪伴。所以,朕就把他們盡量遣散了,為國庫省下一大筆開支。”
“陛下聖明!”
“陛下將前朝嬪妃、宮女賞賜給有功的將士們。他們不知有多歡喜,紛紛稱讚陛下,比天上的太陽更暖人心;比甘甜的聖水更沁人心腑!”
“臣也感謝陛下,賞賜給臣一座大豪宅。臣也效仿陛下,將府中大部分侍女、仆人盡量遣散。隻是,這豪宅實在太大。臣一家人住在裏麵,顯得過於空曠,一時間有些不習慣。”
劉誌天哈哈大笑,拍了拍沈離寒的肩膀,笑道:“你現在不習慣是正常的。等過幾年,就習慣了。”
齊天帝入主舊帝國的皇城後,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去把青煙皇後接迴來養胎。
第二件事就是清理舊人。
原帝國的嬪妃、宮女,大多都許配給有功的將士。
她們很多都是神啟年間入宮的,正值青春。
但皇宮裏,僅有神啟皇帝一個男人。別說雨露均沾了,就是一人親一口,神啟也親不過來。
絕大多數嬪妃和宮女,這一輩子,都不會有一個男人走進她們的生活。
或許,幾個要好的姐妹,會聊起宮中唯一的男主人——神啟,然後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渡過無男人問津的一生。
而就在最近,皇宮的新主人——劉誌天、穆青煙兩人在皇宮裏舉辦了好幾場相親大會。
一邊是宮裏的嬪妃、宮女;另一邊則是有功將士。
那場麵之熱鬧,簡直就是鼓樂喧天、紅飛翠舞、人歡馬叫。
兩大陣營一見麵,都是樂得合不攏嘴,哈喇子各自流了一地。
打下新江山的將士們,何曾見過如此多的燕燕鶯鶯,排成排,手挽手。
個個張大嘴巴,直勾勾地看過去,隻有脖子在不停地轉動。
真的是百花看盡,又見百花。
此生何憾?
而對麵的妙齡女子們見到這幫雄昂昂的肌肉男,早已是花有意,正待良人來折。
到最後,全部嬪妃和大部分宮女,都嫁出宮去。
臨走時,她們集體來到新皇後穆青煙麵前,千恩萬謝,拜了三拜,才抹去眼淚,高興地離開待了許多年的皇宮。
唯有天永皇帝年間進來的一些宮女,年齡確實是大了,沒有人看上,隻好落寞地繼續留在皇宮中。
這些老宮女,她們年輕時,也曾經是嬌豔欲滴的一朵鮮花。隻可惜,她們沒趕上好時候。
現在,花期已過,蜜蜂們不會再來了。
不管怎麽說,劉誌天、穆青煙此舉,可謂是一舉多得,既節省了每月的固定開支,又為有功將士、嬪妃、宮女們造了福。
“沒錯。這裏就是朕要建的太廟。可以說,整座山都是太廟。你們上山的時候,難道沒注意到,此山中,除了軍士,一個山民也沒有。
他們都高高興興地搬到別處村莊居住了。以後,這座山就叫做太廟山,也算是朕的皇陵。非朝廷許可,一般人不得進山。”
“可是,陛下,按照傳統的慣例。皇陵不是要單獨建造的嗎?”
“沒錯,那是神族三千年來的慣例。每一個新帝剛上台,就開始讓人建造自己的陵墓。工程浩大,占地又廣,實在是勞民傷財。
到了現在,朕不想再搞他們那一套了。朕認為,君臣關係應該是相互合作、平等、尊重的關係。隻不過是君主決策,臣子執行,有所不同而已。
既然君臣生前是合作的關係,那死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以顯得君臣一心。所以,朕決定,就把太廟山,作為齊天帝國君臣的墓園。
看,中間用黃布圈起來的那一塊,便是朕給自己預留的墓室。麵積不大,簡簡單單。這肯定是史上最節儉的帝王墓室了。”
說著,劉誌天指了指自己墓室的位置。
三人急忙起身,瞅了一眼,又坐下來。
那黃布圈起來的地方,目測麵積不過三十多平方米。
對於一個君王的墓室來說,何止是節儉,簡直就是寒酸到了極點。
劉誌天見三人臉色十分詫異,笑了笑,繼續說道:“這個大墓園,一共準備了二十五個墓地。百年之後,朕就睡在墓園的中間。其餘二十四個墓地就留給二十四個有功之臣。
你們三個,如果將來不出什麽大錯的話,就和其他功臣,一起陪伴在朕身邊。這樣的話,黃泉路上也熱鬧一些。生前一起闖,死後一起走。”
劉誌天雖然已經貴為君王,但談論生死之事時,卻毫無忌諱。
沈離寒、蕾蒂雅、閻天安也是飽經刀光劍影的人,對此也同樣沒覺得不妥。
隻是蕾蒂雅有些不解,便問道:“可是,陛下,我雖然很敬佩雷蒙德將軍。但他畢竟是前朝之人,恐怕算不得本朝的有功之臣吧?”
“當然算得。那一天,我們攻入帝都,雖然已經鎖定勝局。但神族的精銳尚存。雷蒙德被艾娜授與戰、降之權。他願意降,本就是大功一件。
要不然,恐怕我們還要犧牲許多將士的性命,才能真正拿下神族的皇宮內城。當然,要真論起來,獻出南城門的萊尼亞斯,也算是功臣。但朕不恥他為人,便沒有列為功臣。”
“陛下說的對,是蕾蒂雅目光短淺了。”
“朕這段時間來,常常反思他們神族失敗的原因,替他們總結了幾點。比如說,剝削過重,貧富差距過大,宗室和權貴奢靡,朝堂腐敗無能,等等。
朕覺得,要想長治久安,必須把他們做錯的事情,一一糾正過來。凡是神族皇家喜歡做的,朕一件都沒有做。
比如說,入主皇宮後,朕讓人清點了宮裏的人數,不禁嚇了一大跳。神族以前的皇宮裏,宮女近四萬,嬪妃三千六百有餘,太監、雜役、廚子等九千餘人。
神啟在各地還有不少他的別宮。每一處別宮同樣有不少宮女、嬪妃、太監。光是這三類人,皇宮加別宮已經超過十萬人。此外,神族還供養著數萬僧侶,天天為他們祈求神靈保佑。
嘿嘿——朕實在是想不明白。皇帝他一個人,一日不過三餐,躺下不過一張床,死後不過一個坑。何苦要讓這麽多宮女、嬪妃、太監,陪著他,何必要供養這麽多僧侶!
要知道,光是每月給宮女、嬪妃、太監、僧侶的俸祿,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朕不像他們,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一大幫人陪伴。所以,朕就把他們盡量遣散了,為國庫省下一大筆開支。”
“陛下聖明!”
“陛下將前朝嬪妃、宮女賞賜給有功的將士們。他們不知有多歡喜,紛紛稱讚陛下,比天上的太陽更暖人心;比甘甜的聖水更沁人心腑!”
“臣也感謝陛下,賞賜給臣一座大豪宅。臣也效仿陛下,將府中大部分侍女、仆人盡量遣散。隻是,這豪宅實在太大。臣一家人住在裏麵,顯得過於空曠,一時間有些不習慣。”
劉誌天哈哈大笑,拍了拍沈離寒的肩膀,笑道:“你現在不習慣是正常的。等過幾年,就習慣了。”
齊天帝入主舊帝國的皇城後,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去把青煙皇後接迴來養胎。
第二件事就是清理舊人。
原帝國的嬪妃、宮女,大多都許配給有功的將士。
她們很多都是神啟年間入宮的,正值青春。
但皇宮裏,僅有神啟皇帝一個男人。別說雨露均沾了,就是一人親一口,神啟也親不過來。
絕大多數嬪妃和宮女,這一輩子,都不會有一個男人走進她們的生活。
或許,幾個要好的姐妹,會聊起宮中唯一的男主人——神啟,然後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渡過無男人問津的一生。
而就在最近,皇宮的新主人——劉誌天、穆青煙兩人在皇宮裏舉辦了好幾場相親大會。
一邊是宮裏的嬪妃、宮女;另一邊則是有功將士。
那場麵之熱鬧,簡直就是鼓樂喧天、紅飛翠舞、人歡馬叫。
兩大陣營一見麵,都是樂得合不攏嘴,哈喇子各自流了一地。
打下新江山的將士們,何曾見過如此多的燕燕鶯鶯,排成排,手挽手。
個個張大嘴巴,直勾勾地看過去,隻有脖子在不停地轉動。
真的是百花看盡,又見百花。
此生何憾?
而對麵的妙齡女子們見到這幫雄昂昂的肌肉男,早已是花有意,正待良人來折。
到最後,全部嬪妃和大部分宮女,都嫁出宮去。
臨走時,她們集體來到新皇後穆青煙麵前,千恩萬謝,拜了三拜,才抹去眼淚,高興地離開待了許多年的皇宮。
唯有天永皇帝年間進來的一些宮女,年齡確實是大了,沒有人看上,隻好落寞地繼續留在皇宮中。
這些老宮女,她們年輕時,也曾經是嬌豔欲滴的一朵鮮花。隻可惜,她們沒趕上好時候。
現在,花期已過,蜜蜂們不會再來了。
不管怎麽說,劉誌天、穆青煙此舉,可謂是一舉多得,既節省了每月的固定開支,又為有功將士、嬪妃、宮女們造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