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最新數據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 作者:宏老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謝敘構想,在建造過程中學習借鑒卡布人的智慧結晶極大促進了科技進步的速度超出所有人預料——原本估計需要耗時十年才能完成的研究吸收工作僅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便基本實現,甚至還做了額外改進使得整個裝置效能遠勝原始模型。
“創造,你們那邊準備工作怎麽樣?能否按時啟動?”利用即時通訊係統向創造詢問進度。
不一會兒傳迴迴應,“請放心,目前狀況良好。
儀器正在最後校驗當中,一旦完成馬上執行開啟指令,並把當前狀態參數傳輸過來給你審核。”
片刻之後一係列詳盡數據便出現在謝敘手中的設備上。
“反應堆正常運轉,冷卻機製穩定發揮效用……”,可以說這個項目集合了當今世界上最尖端科技之一。
當全部檢測均合格之後,創造立即下達命令準備啟動程序。
“各位請跟隨指示前往庇護區,即將進入倒計時階段,請盡快清場!”他轉身麵向蒲茗等同伴隨行者解釋情況並迅速指揮周圍人群撤離至指定位置。
這種安排主要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證人員安全即使萬一發生意外事故也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察覺到動靜後觀眾朋友們全都屏息以待期待接下來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並且紛紛在網上發送祝福話語鼓勵團隊成員加油鼓勁。
“太空中轉站那邊預備好了嗎?”緊接著,謝敘再次確認了一遍其他環節的狀態。
由於該設施體積龐大按理論計算所產生火焰可能會觸及高層大氣從而對低空航天器造成潛在威脅因此早在設計初期謝敘便充分考慮過相關風險並作出了妥善規劃避免任何不利影響的發生。
“所有的飛船和太空站我們都做了相應調整,保證它們的位置不會受到發動機尾焰的影響,請謝敘大人放心!”
太空總署那邊笑著迴應道,這種大事他們自然是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不太可能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出差錯。
“好,各部門注意,最後一分鍾準備,一分鍾之後按計劃啟動點火!”
一切準備就緒,謝敘也沒什麽特別需要叮囑的,就在保護室內靜靜地等待最後的啟動時刻。
蒲茗有些激動地握住謝敘的手,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沒錯,這就是她看中的男人,依然這麽魅力四射又自信滿滿。
“3……2……1,啟動!”
一個冷靜機械的聲音從係統中發出,一切都按照預定時間進行,一秒不差。
隨著啟動指令的下達,成千上萬個巨型核聚變反應爐隨即啟動。
從一開始的預熱階段,逐漸達到了全功率運行狀態。
巨大的能量通過專門管道輸送到各地,特別是集中到了發射倉。
伴隨著大量能量匯聚於此,壓力已經到達了一個天文數字,早就預備好的推進劑,在如此極端條件下瞬間釋放了出來。
頃刻間,強大的推進力將這些燃料噴射出去,形成了一道數萬米高的深藍色光束,一直從地表延伸到低空軌道。
這根直徑兩百多米,高數萬米的藍焰在黑暗中十分醒目。
許多人從太空中看向地球時,會發現眼前出現了讓人震驚的一幕:雖然現在這個地區正處於黑夜,但忽然有一道耀眼的光芒直射天空,如同閃電一般照亮夜色,整個區域內都被染上了淡淡的藍光。
然而對於龐大的格利澤518g星球來說,這樣的火焰其實微不足道。
如果從更遠處觀察的話,它隻是多了條細長的亮線而已。
“太空總署,你們那裏的情況如何?我們的行星引擎比預期多出了百分之三的輸出,可能是受行星引力作用的結果。
”工程師焦急地匯報說,盡管之前所有情況都有過估算,但這額外的力量足以造成不小的影響。
最直觀的後果便是對地殼的壓力增大及太空總署的一些設備受損。
位於四百公裏外的觀測站發現,一台近地探測衛星直接被高溫熔化掉了太陽能帆板,失去了信號。
不僅這一顆,在接下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至少二十個航天器或者探測器與控製中心失去聯係。
所幸這些都是無人設備,所以損失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黎明號,你們這邊火力有點大啊。
雖然我們這邊沒什麽太大問題,但也需要更新上千個航天器的軌道信息。”
太空總署立刻向團隊傳遞了監測數據,隨後中央指揮室馬上開始分析調整,行星引擎降低了一些運行功率,並保留了10%作為後備容量。
這時謝敘也顧不上其他人了,與幾位科學家一起迴到中心控製室,現場已經是忙碌異常。
無數傳感器正源源不斷地傳迴有關於行星引擎狀態及其它影響的數據。
最新的超級計算機滿負荷工作著,同時連接至智能助手以加速處理速度。
“第三批數據分析完成並已同步到係統裏,可以根據需要即時調節輸出參數,完成後立刻報告給我,以便進一步優化設置。”
孔浩天有條不紊地指揮整個過程,這位天才此時像機器人一樣高效且不知疲倦,在這裏連續工作近百天,近三年以來幾乎有一多半時間都在此度過。
即便連謝敘進入也沒有引起他的關注,隻專注於手頭的任務。
“真的挺棒,確實是個人才!”
見到這一幕,謝敘心裏非但不覺得不高興,反而對孔浩天的好感增加了很多。
有時候,推動一個文明的發展,確實需要有這樣出色的頭腦來帶頭。
要是光靠他一個人的話,未免也太辛苦了。
現在有了孔浩天的幫助,能分擔一些壓力,謝敘覺得很欣慰。
不隻是孔浩天,似乎人類文明因為戰勝卡布文明的關係,整體的運勢變得更好了。
這段時間裏,很多優秀的科學家不斷湧現,原本難得一見的天才如今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
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人類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幾乎每天都能提出新理論,並且將新技術應用於實踐中去。
“創造,你們那邊準備工作怎麽樣?能否按時啟動?”利用即時通訊係統向創造詢問進度。
不一會兒傳迴迴應,“請放心,目前狀況良好。
儀器正在最後校驗當中,一旦完成馬上執行開啟指令,並把當前狀態參數傳輸過來給你審核。”
片刻之後一係列詳盡數據便出現在謝敘手中的設備上。
“反應堆正常運轉,冷卻機製穩定發揮效用……”,可以說這個項目集合了當今世界上最尖端科技之一。
當全部檢測均合格之後,創造立即下達命令準備啟動程序。
“各位請跟隨指示前往庇護區,即將進入倒計時階段,請盡快清場!”他轉身麵向蒲茗等同伴隨行者解釋情況並迅速指揮周圍人群撤離至指定位置。
這種安排主要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證人員安全即使萬一發生意外事故也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察覺到動靜後觀眾朋友們全都屏息以待期待接下來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並且紛紛在網上發送祝福話語鼓勵團隊成員加油鼓勁。
“太空中轉站那邊預備好了嗎?”緊接著,謝敘再次確認了一遍其他環節的狀態。
由於該設施體積龐大按理論計算所產生火焰可能會觸及高層大氣從而對低空航天器造成潛在威脅因此早在設計初期謝敘便充分考慮過相關風險並作出了妥善規劃避免任何不利影響的發生。
“所有的飛船和太空站我們都做了相應調整,保證它們的位置不會受到發動機尾焰的影響,請謝敘大人放心!”
太空總署那邊笑著迴應道,這種大事他們自然是一切都準備妥當了,不太可能會在這個關鍵時刻出差錯。
“好,各部門注意,最後一分鍾準備,一分鍾之後按計劃啟動點火!”
一切準備就緒,謝敘也沒什麽特別需要叮囑的,就在保護室內靜靜地等待最後的啟動時刻。
蒲茗有些激動地握住謝敘的手,眼神中充滿了敬佩。
沒錯,這就是她看中的男人,依然這麽魅力四射又自信滿滿。
“3……2……1,啟動!”
一個冷靜機械的聲音從係統中發出,一切都按照預定時間進行,一秒不差。
隨著啟動指令的下達,成千上萬個巨型核聚變反應爐隨即啟動。
從一開始的預熱階段,逐漸達到了全功率運行狀態。
巨大的能量通過專門管道輸送到各地,特別是集中到了發射倉。
伴隨著大量能量匯聚於此,壓力已經到達了一個天文數字,早就預備好的推進劑,在如此極端條件下瞬間釋放了出來。
頃刻間,強大的推進力將這些燃料噴射出去,形成了一道數萬米高的深藍色光束,一直從地表延伸到低空軌道。
這根直徑兩百多米,高數萬米的藍焰在黑暗中十分醒目。
許多人從太空中看向地球時,會發現眼前出現了讓人震驚的一幕:雖然現在這個地區正處於黑夜,但忽然有一道耀眼的光芒直射天空,如同閃電一般照亮夜色,整個區域內都被染上了淡淡的藍光。
然而對於龐大的格利澤518g星球來說,這樣的火焰其實微不足道。
如果從更遠處觀察的話,它隻是多了條細長的亮線而已。
“太空總署,你們那裏的情況如何?我們的行星引擎比預期多出了百分之三的輸出,可能是受行星引力作用的結果。
”工程師焦急地匯報說,盡管之前所有情況都有過估算,但這額外的力量足以造成不小的影響。
最直觀的後果便是對地殼的壓力增大及太空總署的一些設備受損。
位於四百公裏外的觀測站發現,一台近地探測衛星直接被高溫熔化掉了太陽能帆板,失去了信號。
不僅這一顆,在接下來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至少二十個航天器或者探測器與控製中心失去聯係。
所幸這些都是無人設備,所以損失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黎明號,你們這邊火力有點大啊。
雖然我們這邊沒什麽太大問題,但也需要更新上千個航天器的軌道信息。”
太空總署立刻向團隊傳遞了監測數據,隨後中央指揮室馬上開始分析調整,行星引擎降低了一些運行功率,並保留了10%作為後備容量。
這時謝敘也顧不上其他人了,與幾位科學家一起迴到中心控製室,現場已經是忙碌異常。
無數傳感器正源源不斷地傳迴有關於行星引擎狀態及其它影響的數據。
最新的超級計算機滿負荷工作著,同時連接至智能助手以加速處理速度。
“第三批數據分析完成並已同步到係統裏,可以根據需要即時調節輸出參數,完成後立刻報告給我,以便進一步優化設置。”
孔浩天有條不紊地指揮整個過程,這位天才此時像機器人一樣高效且不知疲倦,在這裏連續工作近百天,近三年以來幾乎有一多半時間都在此度過。
即便連謝敘進入也沒有引起他的關注,隻專注於手頭的任務。
“真的挺棒,確實是個人才!”
見到這一幕,謝敘心裏非但不覺得不高興,反而對孔浩天的好感增加了很多。
有時候,推動一個文明的發展,確實需要有這樣出色的頭腦來帶頭。
要是光靠他一個人的話,未免也太辛苦了。
現在有了孔浩天的幫助,能分擔一些壓力,謝敘覺得很欣慰。
不隻是孔浩天,似乎人類文明因為戰勝卡布文明的關係,整體的運勢變得更好了。
這段時間裏,很多優秀的科學家不斷湧現,原本難得一見的天才如今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
由於大家的共同努力,人類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幾乎每天都能提出新理論,並且將新技術應用於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