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中堅力量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 作者:宏老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打算在格利澤外圍太空建立兩個星港,並以此為基礎設置長期軌道站,部署戰鬥船隻及監測點來防備外來威脅。
明天下午三點,我們將正式啟動定居儀式。”
會上,一位智囊團成員站起來發言說。
“希望各位做好充分準備!”連富民起身時語氣激昂,“讓我們迎接人類曆史新篇章的到來吧!感謝賀黛女士和所有一線人員所付出的努力,你們將獲得聯邦頒發的榮譽勳章;同樣也感謝謝敘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將被授予終身成就獎!”
會議室裏洋溢著歡聲笑語,眾人已在太空中漂泊許久,地球正麵臨消亡之際,然而前方則是一片光明。
很多科學家已經躍躍欲試,渴望在新時代有所作為。
最後,會議一致決定將此次移民作為新紀元開始的標誌——人類進入了全新時代!
目前的落地準備工作不用謝敘太過操心,這次他隻公開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關於卡布族的詳細資料則暫時保密。
那個令人擔憂的推測,將一直留在心底深處。
至於留在地球上的其餘人口如何處理,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徹底開發格利澤,利用其資源擴大艦隊規模,將所有人接過來。
“另一個辦法,讓地球上的人繼續留下,咱們用格利澤星球的資源快速發展人類科技。
等有了足夠的實力,再迴地球,用先進的技術改造它,把它重新變成適合人住的地方。”
目前,地球上還有超過八千萬的人類生存著,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卡布文明的威脅已經不在了,但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怎樣處理這些留在地球上的人。
看著這兩個選擇,謝敘陷入了沉思之中,靜靜地坐在椅子裏,臉上映射出的光亮也略顯暗淡。
若最後的結果真是如此,那最終地球還是難逃被毀的命運,上麵所有人可能都會失去生命。
大家還在熱烈討論,大多數人傾向於暫時讓人待在地球上。
等未來格利澤星的技術進步了再返迴,徹底整治地球的困境。
“我認為我們得把所有人接到一起。
我打算在火星建設一座中轉站,新建造的星際船會負責這個接送工作。”
經過長時間思考,謝敘緩緩起身開口道,眼中閃耀著如繁星般的深邃光芒。
會議室原本嘈雜的聲音頓時變得安靜下來,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謝敘身上。
他在這個聯合政府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畢竟在某種意義上說,要是沒有謝敘,也許今天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存在。
雖然謝敘沒說明具體原因,但無人追問,他們相信謝敘決斷肯定是有道理的。
既然他說了,那麽解決方案就有了。
“我也同意!我們應該不落下任何一個同胞,不能自己去了好地方就把別人扔在這裏忍受痛苦。”
賀黛馬上表態讚同,在她過去的經曆中曾經待過地下避難所,那種生活是她再也不想體驗一次的。
\"同意!\" 連富民接著說道,約翰與耶華互相看了看也表示支持。
這時,事情的發展已非個人能左右了。
\"行吧,看來大家都沒意見,就這麽定了。
你們做好登陸準備吧,我們的第三批移民也要出發了。”
說完話後謝敘就離開了會議現場。
留在這兒也沒什麽實質意義了,此時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那些外星資料占據了。
於是第三隊遷徙者帶著兩艘生態飛船先去了新世界,謝敘則指揮五十多架戰鬥船隻藏身木衛之後靜候消息。
期間,創造在發現的那個外太空基地旁搭建了一個宇宙級維修站,並且不間斷地派遣考察團隊前去探尋對方科技成果。
借由這些新技術的幫助,人類的進步速度顯著加快。
比如物質強化及能量武器這兩塊都有重大突破。
就拿前者來說,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調整分子排列順序的新方式,能夠使材料更加堅硬。
結合現有的納米金屬工藝,完全有希望讓未來的宇宙船隻變得更加耐用。
而在後者即攻擊型設備領域,則展示了從未見過的能量發射器。
謝敘曾見識過隊友使用此類裝備時的強大威力。
這不同於常見的鐳射炮槍械,而是一種全新類型的能量裝置。
“你看,這是我們最近識別出來的未知元素,取名為熵。
它能在極高溫高強磁場環境中發生分裂反應,進而釋放巨量無輻射能量……”在一個實驗場所內,藍色寶石般璀璨的物體正在強大磁流管內被固定著等待檢測。
創造展示了一次該材料的作用過程:一點點樣本被加速到了光速的十分之一並最終撞擊目標物體,引發了一場小規模但極為猛烈的爆炸——其威力幾乎相當於小型核彈爆發的效果!
而且通過控製用量還可在戰場上實現定點投放效果。
如果這項技術真能成熟推廣開來,那麽傳統的火藥炸彈以及激光炮都將成為曆史陳跡。
“不過遺憾之處在於每次激發都需要消耗巨大能量支持,因此現階段隻考慮用於大型戰鬥艦船上。”
謝敘雖感美中不足但仍對前景充滿信心。
隨著時間流逝很快又過了數日。
期間第二批移居團體安全抵達目的地;與此同時實驗室這邊也取得了更多研究成果。
空蕩的研究區裏現在隻剩下他二人還在研究屏幕顯示的各種信息——這是來自那個古老文明的獨特語言符號。
這些符號被成功破譯,轉換成了謝敘能看懂的文字。
“我們的艦隊開始了漫長的漂流,因為災難來得太突然,沒有星球作為後備資源,艦隊的每一份物資都變得無比珍貴。”
“星際漂流的第十年,我們的艦隊不得不拋棄了第十艘飛船,並將它拆解,迴收任何可以再利用的東西。
長期的太空飛行使得生態旗艦的自然係統出現了故障,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犧牲,我們再次麵臨滅絕的風險!”
明天下午三點,我們將正式啟動定居儀式。”
會上,一位智囊團成員站起來發言說。
“希望各位做好充分準備!”連富民起身時語氣激昂,“讓我們迎接人類曆史新篇章的到來吧!感謝賀黛女士和所有一線人員所付出的努力,你們將獲得聯邦頒發的榮譽勳章;同樣也感謝謝敘做出的巨大貢獻,他將被授予終身成就獎!”
會議室裏洋溢著歡聲笑語,眾人已在太空中漂泊許久,地球正麵臨消亡之際,然而前方則是一片光明。
很多科學家已經躍躍欲試,渴望在新時代有所作為。
最後,會議一致決定將此次移民作為新紀元開始的標誌——人類進入了全新時代!
目前的落地準備工作不用謝敘太過操心,這次他隻公開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關於卡布族的詳細資料則暫時保密。
那個令人擔憂的推測,將一直留在心底深處。
至於留在地球上的其餘人口如何處理,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徹底開發格利澤,利用其資源擴大艦隊規模,將所有人接過來。
“另一個辦法,讓地球上的人繼續留下,咱們用格利澤星球的資源快速發展人類科技。
等有了足夠的實力,再迴地球,用先進的技術改造它,把它重新變成適合人住的地方。”
目前,地球上還有超過八千萬的人類生存著,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卡布文明的威脅已經不在了,但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怎樣處理這些留在地球上的人。
看著這兩個選擇,謝敘陷入了沉思之中,靜靜地坐在椅子裏,臉上映射出的光亮也略顯暗淡。
若最後的結果真是如此,那最終地球還是難逃被毀的命運,上麵所有人可能都會失去生命。
大家還在熱烈討論,大多數人傾向於暫時讓人待在地球上。
等未來格利澤星的技術進步了再返迴,徹底整治地球的困境。
“我認為我們得把所有人接到一起。
我打算在火星建設一座中轉站,新建造的星際船會負責這個接送工作。”
經過長時間思考,謝敘緩緩起身開口道,眼中閃耀著如繁星般的深邃光芒。
會議室原本嘈雜的聲音頓時變得安靜下來,每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謝敘身上。
他在這個聯合政府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畢竟在某種意義上說,要是沒有謝敘,也許今天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存在。
雖然謝敘沒說明具體原因,但無人追問,他們相信謝敘決斷肯定是有道理的。
既然他說了,那麽解決方案就有了。
“我也同意!我們應該不落下任何一個同胞,不能自己去了好地方就把別人扔在這裏忍受痛苦。”
賀黛馬上表態讚同,在她過去的經曆中曾經待過地下避難所,那種生活是她再也不想體驗一次的。
\"同意!\" 連富民接著說道,約翰與耶華互相看了看也表示支持。
這時,事情的發展已非個人能左右了。
\"行吧,看來大家都沒意見,就這麽定了。
你們做好登陸準備吧,我們的第三批移民也要出發了。”
說完話後謝敘就離開了會議現場。
留在這兒也沒什麽實質意義了,此時他的全部注意力都被那些外星資料占據了。
於是第三隊遷徙者帶著兩艘生態飛船先去了新世界,謝敘則指揮五十多架戰鬥船隻藏身木衛之後靜候消息。
期間,創造在發現的那個外太空基地旁搭建了一個宇宙級維修站,並且不間斷地派遣考察團隊前去探尋對方科技成果。
借由這些新技術的幫助,人類的進步速度顯著加快。
比如物質強化及能量武器這兩塊都有重大突破。
就拿前者來說,似乎找到了一種可以調整分子排列順序的新方式,能夠使材料更加堅硬。
結合現有的納米金屬工藝,完全有希望讓未來的宇宙船隻變得更加耐用。
而在後者即攻擊型設備領域,則展示了從未見過的能量發射器。
謝敘曾見識過隊友使用此類裝備時的強大威力。
這不同於常見的鐳射炮槍械,而是一種全新類型的能量裝置。
“你看,這是我們最近識別出來的未知元素,取名為熵。
它能在極高溫高強磁場環境中發生分裂反應,進而釋放巨量無輻射能量……”在一個實驗場所內,藍色寶石般璀璨的物體正在強大磁流管內被固定著等待檢測。
創造展示了一次該材料的作用過程:一點點樣本被加速到了光速的十分之一並最終撞擊目標物體,引發了一場小規模但極為猛烈的爆炸——其威力幾乎相當於小型核彈爆發的效果!
而且通過控製用量還可在戰場上實現定點投放效果。
如果這項技術真能成熟推廣開來,那麽傳統的火藥炸彈以及激光炮都將成為曆史陳跡。
“不過遺憾之處在於每次激發都需要消耗巨大能量支持,因此現階段隻考慮用於大型戰鬥艦船上。”
謝敘雖感美中不足但仍對前景充滿信心。
隨著時間流逝很快又過了數日。
期間第二批移居團體安全抵達目的地;與此同時實驗室這邊也取得了更多研究成果。
空蕩的研究區裏現在隻剩下他二人還在研究屏幕顯示的各種信息——這是來自那個古老文明的獨特語言符號。
這些符號被成功破譯,轉換成了謝敘能看懂的文字。
“我們的艦隊開始了漫長的漂流,因為災難來得太突然,沒有星球作為後備資源,艦隊的每一份物資都變得無比珍貴。”
“星際漂流的第十年,我們的艦隊不得不拋棄了第十艘飛船,並將它拆解,迴收任何可以再利用的東西。
長期的太空飛行使得生態旗艦的自然係統出現了故障,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犧牲,我們再次麵臨滅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