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一些雇傭兵
末日黑科技,打造最強庇護帝國! 作者:宏老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納米昆蟲合金不僅能夠抵禦輻射,還可以屏蔽各種電磁波,因此成為了目前為止隱身性能最好的材料。
謝敘沒有使用傳統的火箭發動機,而是采用了一種冷動力發射方式,通過建造了一個超高動力的電磁推進平台將小型飛船送入太空。
0 ········· ·······
同時地球上所有的強光望遠鏡也全部開機。
借助之前兩條短電波的幫助,謝緒成功鎖定了廢棄飛船的位置。
那艘小飛船就像是個幽靈一樣無聲無息地靠過去,全程都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外星人發現了它。
這也證明了納米昆蟲合金確實有很好的隱身效果。
. 0 .......
在基地的研究室裏,大屏幕上顯示出了飛船的畫麵。
這是一個長度大約一百米的銀白色水滴狀物體,身上有類似導彈發射井的設計。
這時的飛船已經失去了所有動力,就像是塊空間垃圾毫無目的地漂浮著,周圍沒有任何其他船隻的身影。
可能是這支外星艦隊認為已經把人類逼到了絕境,而且地球的太空區域也已經被完全封鎖住,所以放心地將這艘船丟在這裏,等到以後有機會再過來撿起。
看著眼前的場景,謝敘激動不已,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真實的外星飛船。
創造操控的小無人飛船緩緩前進,幾乎將推力降到了最小值,在仔細檢查了周圍數萬公裏的情況後,才最終確認安全。
隨後,一個小小的機械臂伸了出來,慢慢向那艘失去控製的外星船移動過去。
“謝敘,成了!”
創造興奮地說,屏幕上顯示的飛船已經用激光切割在外星飛船外殼上弄了個小裂縫,一群迷你機器人快速進入其中,開始對外星飛船內部進行探測。
沒想到計劃真能這麽順利,謝敘也很激動。
如果能夠詳細研究這艘外星飛船,那他對這個外星艦隊的情況也就有數了。
隻有了解對方,才能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隨著迷你機器人的不斷探索,謝敘和創造的表情又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發現這些外星人竟然如此小心謹慎。
原來這艘飛船幾乎就是個空殼子,裏麵的設備和軟件全都給拆除了,幾乎找不到完整的電路板或組件。
“我就說,再怎麽大方,也不可能隨便丟棄一艘船!”
幸好,並不是全無收獲。
有了飛船外殼,謝敘與創造就能分析出這艘飛船主要用的材料是什麽,這對了解該文明的技術水平很有幫助。
很快,檢測結果出來了,令謝敘很吃驚——飛船的主要材質竟然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金屬,也就是鈦合金。
隻不過,在這種鈦合金裏似乎加了些其他金屬元素,增加了其硬度。
這種材料性能還不如人類所用的納米昆蟲合金。
按常理來說,一個可以星際航行的文明不應該使用這麽初級的材料。
“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群外星人造船太急了,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開發新材料,隻好先用這種合金湊合。”
謝敘如此分析。
另外一項重要發現是這艘飛船的動力係統,采用了極為熟悉的核聚變裝置。
“還有這台核心計算機原件、這些專門用來輸送能量的管道,跟我現在的飛船設計如出一轍。”
謝緒越看越覺得熟悉。
無論是材料還是動力係統,再到電子元件製作工藝,都和地球上的技術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某些細節。
“根據諾普森文明發展理論,各種文明的發展模式都有相似之處,在同一科技領域內的發展階段也有高度一致性。”
徹底分析了動力係統之後,謝敘哭笑不得地認識到,這個外星艦隊確實比地球文明領先了大約二十年左右。
但由於納米昆蟲合金的應用促進了近期科技的大爆發,很多地方的人類科技甚至超過了這個外星艦隊。
得出這些結論後,謝敘心裏總算踏實了不少。
“隻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外星艦隊在什麽地方。
可以確定它們就在太陽係內,但具體位置就不得而知了。”
謝敘的眼睛越來越亮,猶如繁星。
“兩天後正式出發!”
整理好飛船的相關數據後,謝敘將其發送給了地球科研團隊。
至於賀黛那邊,也已經完成了末日科技基地的所有傳送前準備工作。
在這片巨大的地下空間中,一座充滿科技感的建築聳立其中,周圍隨處可見的智能機器人仿佛螞蟻般忙碌,高大的指揮中心直指天際。
整個末日科技基地是一體化設計,甚至謝敘還在基地下方加裝了推進係統以及力場生成器等設備......
正因為擁有這座末日科技基地,地球文明才得以存活下來,這也是謝敘一手打造的心血結晶。
它不僅為地球提供庇護,也是謝敘規劃中要將之傳送到格利澤星球上的關鍵。
謝敘自己則會跟隨第三批移民隊伍前往目的地。
如今,到了離開的時刻。
站在遠處望去,謝敘能把整個末日科技基地盡收眼底。
望著這片承載著無數記憶的土地,想著即將離開母星去未知世界流浪,心中滿是感傷。
“這一走,不知何時再能迴來。”
謝敘歎了口氣,手中摩挲著一塊泰山石,神情略顯落寞。
“別擔心,地球始終在這裏。
等到你下次歸來時,依然可以把這裏視為家園。”
創造並不理解“母星”這個詞對於情感豐富的生命意味著什麽。
“那一天,並不會遙遠!”
謝敘猛地起身,緊緊握住手中的泰山石堅定地說道。
“告訴賀黛,即刻啟動末日科技基地傳送工程。
所有人登船!種子計劃正式啟動!”
隨著謝敘一聲令下,地球上的人類開啟了新的征程。
龐大複雜的末日科技基地在一陣強光中消失不見。
八百多萬人含淚告別家鄉,踏上征程。
還有一百多萬人留在更深處的秘密基地中靜靜等待,作為地球文明的後備力量,準備迎接未來可能的重建。
謝敘沒有使用傳統的火箭發動機,而是采用了一種冷動力發射方式,通過建造了一個超高動力的電磁推進平台將小型飛船送入太空。
0 ········· ·······
同時地球上所有的強光望遠鏡也全部開機。
借助之前兩條短電波的幫助,謝緒成功鎖定了廢棄飛船的位置。
那艘小飛船就像是個幽靈一樣無聲無息地靠過去,全程都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外星人發現了它。
這也證明了納米昆蟲合金確實有很好的隱身效果。
. 0 .......
在基地的研究室裏,大屏幕上顯示出了飛船的畫麵。
這是一個長度大約一百米的銀白色水滴狀物體,身上有類似導彈發射井的設計。
這時的飛船已經失去了所有動力,就像是塊空間垃圾毫無目的地漂浮著,周圍沒有任何其他船隻的身影。
可能是這支外星艦隊認為已經把人類逼到了絕境,而且地球的太空區域也已經被完全封鎖住,所以放心地將這艘船丟在這裏,等到以後有機會再過來撿起。
看著眼前的場景,謝敘激動不已,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真實的外星飛船。
創造操控的小無人飛船緩緩前進,幾乎將推力降到了最小值,在仔細檢查了周圍數萬公裏的情況後,才最終確認安全。
隨後,一個小小的機械臂伸了出來,慢慢向那艘失去控製的外星船移動過去。
“謝敘,成了!”
創造興奮地說,屏幕上顯示的飛船已經用激光切割在外星飛船外殼上弄了個小裂縫,一群迷你機器人快速進入其中,開始對外星飛船內部進行探測。
沒想到計劃真能這麽順利,謝敘也很激動。
如果能夠詳細研究這艘外星飛船,那他對這個外星艦隊的情況也就有數了。
隻有了解對方,才能確保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隨著迷你機器人的不斷探索,謝敘和創造的表情又變得凝重起來。
他們發現這些外星人竟然如此小心謹慎。
原來這艘飛船幾乎就是個空殼子,裏麵的設備和軟件全都給拆除了,幾乎找不到完整的電路板或組件。
“我就說,再怎麽大方,也不可能隨便丟棄一艘船!”
幸好,並不是全無收獲。
有了飛船外殼,謝敘與創造就能分析出這艘飛船主要用的材料是什麽,這對了解該文明的技術水平很有幫助。
很快,檢測結果出來了,令謝敘很吃驚——飛船的主要材質竟然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金屬,也就是鈦合金。
隻不過,在這種鈦合金裏似乎加了些其他金屬元素,增加了其硬度。
這種材料性能還不如人類所用的納米昆蟲合金。
按常理來說,一個可以星際航行的文明不應該使用這麽初級的材料。
“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這群外星人造船太急了,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開發新材料,隻好先用這種合金湊合。”
謝敘如此分析。
另外一項重要發現是這艘飛船的動力係統,采用了極為熟悉的核聚變裝置。
“還有這台核心計算機原件、這些專門用來輸送能量的管道,跟我現在的飛船設計如出一轍。”
謝緒越看越覺得熟悉。
無論是材料還是動力係統,再到電子元件製作工藝,都和地球上的技術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某些細節。
“根據諾普森文明發展理論,各種文明的發展模式都有相似之處,在同一科技領域內的發展階段也有高度一致性。”
徹底分析了動力係統之後,謝敘哭笑不得地認識到,這個外星艦隊確實比地球文明領先了大約二十年左右。
但由於納米昆蟲合金的應用促進了近期科技的大爆發,很多地方的人類科技甚至超過了這個外星艦隊。
得出這些結論後,謝敘心裏總算踏實了不少。
“隻是不知道現在這個外星艦隊在什麽地方。
可以確定它們就在太陽係內,但具體位置就不得而知了。”
謝敘的眼睛越來越亮,猶如繁星。
“兩天後正式出發!”
整理好飛船的相關數據後,謝敘將其發送給了地球科研團隊。
至於賀黛那邊,也已經完成了末日科技基地的所有傳送前準備工作。
在這片巨大的地下空間中,一座充滿科技感的建築聳立其中,周圍隨處可見的智能機器人仿佛螞蟻般忙碌,高大的指揮中心直指天際。
整個末日科技基地是一體化設計,甚至謝敘還在基地下方加裝了推進係統以及力場生成器等設備......
正因為擁有這座末日科技基地,地球文明才得以存活下來,這也是謝敘一手打造的心血結晶。
它不僅為地球提供庇護,也是謝敘規劃中要將之傳送到格利澤星球上的關鍵。
謝敘自己則會跟隨第三批移民隊伍前往目的地。
如今,到了離開的時刻。
站在遠處望去,謝敘能把整個末日科技基地盡收眼底。
望著這片承載著無數記憶的土地,想著即將離開母星去未知世界流浪,心中滿是感傷。
“這一走,不知何時再能迴來。”
謝敘歎了口氣,手中摩挲著一塊泰山石,神情略顯落寞。
“別擔心,地球始終在這裏。
等到你下次歸來時,依然可以把這裏視為家園。”
創造並不理解“母星”這個詞對於情感豐富的生命意味著什麽。
“那一天,並不會遙遠!”
謝敘猛地起身,緊緊握住手中的泰山石堅定地說道。
“告訴賀黛,即刻啟動末日科技基地傳送工程。
所有人登船!種子計劃正式啟動!”
隨著謝敘一聲令下,地球上的人類開啟了新的征程。
龐大複雜的末日科技基地在一陣強光中消失不見。
八百多萬人含淚告別家鄉,踏上征程。
還有一百多萬人留在更深處的秘密基地中靜靜等待,作為地球文明的後備力量,準備迎接未來可能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