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你小子想溜?
大唐:不讓我種地,就把你種地裏 作者:一隻毒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聖旨到……”
“太子李承乾、縣子羅峪接旨……你二人不許碰山東士族,有任何問題留待後續處置!”
傳旨的公公尖著嗓子說道。
李承乾一臉菜色的接過了聖旨。
“太子殿下,陛下讓您盡快迴宮,還說是要嘉獎您呢……”
太監討好的對李承乾說道。
可是李承乾根本沒有心情理會他,一揮手就示意他趕緊滾蛋。
等傳旨的太監離開,李承乾直接將聖旨扔到了羅峪的臉上。
“你說這怎麽辦?”
羅峪接住了聖旨,打開之後看了看,這聖旨也是可以傳代的寶物,他直接揣進自己的懷裏了。
“李承乾,這聖旨來的晚了一步,我能有什麽辦法?”
“你有功夫在這裏怪我,還不如馬上返迴長安,繼續留在這山東地界,沒準他王承不知道還要耍什麽歪心思了。”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王承那可是大儒,講究的是禮數禮法,怎麽可能動小心思?
他隻會一紙奏疏送到李世民的麵前……
一行人終於踏上了返迴長安的行程,沒想到剛剛走了不足半天,他們就被攔住了。
“羅峪縣子在麽?”
有人衝著羅峪他們高聲喊道。
李承乾看了看這些人,他有些意外。
“這似乎是琅琊顏氏的人?難道他們也是來幫王承的?”
羅峪走了出來。
“我就是羅峪!”
他還不信了,這些士族敢光明正大的動自己?
對麵人群中走出了一個人,她遠遠地衝著羅峪施禮。
羅峪仔細地看了看,他終於認出了對方。
“這不是王夫人嗎?”
這個女子走到了羅峪的麵前,她將手中的挎籃遞到了羅峪的麵前。
“羅峪縣子救我們母女離開教坊司,小婦人無法為報,隻能贈送一些吃食,羅峪縣子路上可以食用!”
羅峪還真的是意外了,他馬上接過了女子手中的挎籃。
“王夫人,原來您是琅琊顏氏的族人啊?”
“我的母親出身琅琊顏氏,我們返迴山東之後無處可歸,是琅琊顏氏收留了我們……”
王夫人解釋道。
“王夫人,可否引薦我認識一下琅琊顏氏的家主?”
羅峪詢問道。
王氏迴頭看了一眼。
“家主其實也有意一見,隻不過羅峪縣子你斬殺齊州刺史的事情鬧的山東士族人盡皆知,家主也不能獨善其身……”
“顏氏家主托小婦人轉告一句話,琅琊顏氏一向都認為法大於理,希望羅峪縣子和太子知曉!”
她輕聲說道。
“我知道了!”
羅峪點點頭。
王夫人對羅峪行禮,然後轉身離開了。
不遠處的那些人也一起離開了。
羅峪拎著挎籃迴來了,他將挎籃遞給了李冰凝。
李冰凝這個大饞丫頭馬上打開看了看,裏麵居然有一隻燒雞,還有一些餅子之類的食物。
“羅峪,琅琊顏氏這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奇怪的問。
“他們和王承不是一路的,剛剛那位夫人就是死去的戶部侍郎王向海的正妻,是來專程感謝我的。”
羅峪迴答。
李承乾恍然大悟,當初處置王向海那可是羅峪親自動手的。
一行人繼續出發,很快就離開了山東地界。
返迴長安之後,李承乾第一時間就去見了李世民,原本羅峪是想跑的,結果被長孫皇後擋在了宮門口。
“皇後娘娘,小子著急迴家啊,這春耕已經要開始了, 耽誤不得。”
羅峪急的一身冷汗。
長孫皇後麵色陰沉,她走到了羅峪的麵前,眼神直勾勾的看著羅峪。
“剿滅西洪山山賊,強殺齊州刺史,強推挖井政策,大鬧山東士族中最德高望重的王承大儒……”
“你小子惹出了這麽多事情,現在就想拍拍屁股溜迴家?”
“太子不可能解釋的清這些事情,你小子馬上去幫太子圓話去!”
羅峪一看,這當媽的為了自己的兒子已經不顧自己的死活了,他想走估計是不可能了。
“皇後娘娘,陛下的怒氣有多高?”
他試探著問。
“我離開的時候,陛下並未生氣。”
長孫皇後迴答。
羅峪鬆了口氣,這李世民的心思深沉入海,自己如果不留點後手,還真有點心虛呢。
很快,羅峪也來到了弘文館。
“太子,此次你的監察之職做的非常不錯,各地的反饋也都到了朕這裏!”
“雖然挖井的工作有些遲了,但是春耕總算可以進行了,你立了大功……”
一進門,羅峪就聽到了李世民在對著李承乾大誇特誇。
看著李世民賞了李承乾一大堆金銀珠寶,羅峪也有點眼紅了。
可是當李世民看到羅峪的時候,這臉色唰的一下就變了。
“你小子給朕過來!”
羅峪磨磨唧唧的站在李世民的麵前。
“小子見過陛下!”
他喊了一聲。
“朕恨不得一輩子都不要再見你,你看看這是什麽?”
李世民直接將幾張奏本扔到了羅峪的麵前。
羅峪撿起來看了看。
有王承的,有魏征的,還有幾個大臣的,內容幾乎一致,都是針對自己格殺齊州刺史進行彈劾。
其中寫的最誇張的就是王承,他上綱上線的對羅峪的行為和言語進行批判,將羅峪說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小人。
羅峪自己都看得齜牙咧嘴。
倒是魏征的奏本就顯得有點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感覺,明顯是留了情麵了。
李承乾擔憂的看著羅峪,這都是重量級的奏本,就怕是自己這個太子都扛不動。
“陛下,這些事小子都認了。”
羅峪居然毫不猶豫的扛了。
李世民冷笑了一聲。
“你認了?你有幾個腦袋能認的下?你老實交代太子有沒有參與其中!”
他哼了一聲。
李承乾的背後“唰”的一下就濕了。
“太子顧忌山東士族的影響力,一再勸阻……可是在小子看來,百姓的生計可比那些書呆子要重要多了!”
“民以食為天,百姓的天都要倒了,陛下您還能坐穩您的龍椅嗎?”
羅峪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
如果是別的皇帝,羅峪絕對不會說這句話,但是麵前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他對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接受程度極高。
“羅峪,不可胡言……”
李承乾趕緊阻止羅峪。
“太子,陛下的胸襟可不是一般人能媲美的,陛下的智慧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大儒能左右的!”
“那些所謂的士族以天下學子為裹挾,試圖左右陛下的思維,簡直是癡心妄想!”
“太子你也要像陛下一樣,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啊……”
羅峪一本正經的勸導李承乾。
看著羅峪這副樣子,李承乾都以為羅峪是李綱附身了,這種冠冕堂皇的話原來他也說得出來。
關鍵是,這話從羅峪的嘴裏說出來,聽著怎麽有點惡心呢?
“陛下,封德彝宰相求見……”
大太監劉公公突然快步從外麵走進來。
羅峪心裏咯噔一聲,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
“太子李承乾、縣子羅峪接旨……你二人不許碰山東士族,有任何問題留待後續處置!”
傳旨的公公尖著嗓子說道。
李承乾一臉菜色的接過了聖旨。
“太子殿下,陛下讓您盡快迴宮,還說是要嘉獎您呢……”
太監討好的對李承乾說道。
可是李承乾根本沒有心情理會他,一揮手就示意他趕緊滾蛋。
等傳旨的太監離開,李承乾直接將聖旨扔到了羅峪的臉上。
“你說這怎麽辦?”
羅峪接住了聖旨,打開之後看了看,這聖旨也是可以傳代的寶物,他直接揣進自己的懷裏了。
“李承乾,這聖旨來的晚了一步,我能有什麽辦法?”
“你有功夫在這裏怪我,還不如馬上返迴長安,繼續留在這山東地界,沒準他王承不知道還要耍什麽歪心思了。”
李承乾翻了個白眼,王承那可是大儒,講究的是禮數禮法,怎麽可能動小心思?
他隻會一紙奏疏送到李世民的麵前……
一行人終於踏上了返迴長安的行程,沒想到剛剛走了不足半天,他們就被攔住了。
“羅峪縣子在麽?”
有人衝著羅峪他們高聲喊道。
李承乾看了看這些人,他有些意外。
“這似乎是琅琊顏氏的人?難道他們也是來幫王承的?”
羅峪走了出來。
“我就是羅峪!”
他還不信了,這些士族敢光明正大的動自己?
對麵人群中走出了一個人,她遠遠地衝著羅峪施禮。
羅峪仔細地看了看,他終於認出了對方。
“這不是王夫人嗎?”
這個女子走到了羅峪的麵前,她將手中的挎籃遞到了羅峪的麵前。
“羅峪縣子救我們母女離開教坊司,小婦人無法為報,隻能贈送一些吃食,羅峪縣子路上可以食用!”
羅峪還真的是意外了,他馬上接過了女子手中的挎籃。
“王夫人,原來您是琅琊顏氏的族人啊?”
“我的母親出身琅琊顏氏,我們返迴山東之後無處可歸,是琅琊顏氏收留了我們……”
王夫人解釋道。
“王夫人,可否引薦我認識一下琅琊顏氏的家主?”
羅峪詢問道。
王氏迴頭看了一眼。
“家主其實也有意一見,隻不過羅峪縣子你斬殺齊州刺史的事情鬧的山東士族人盡皆知,家主也不能獨善其身……”
“顏氏家主托小婦人轉告一句話,琅琊顏氏一向都認為法大於理,希望羅峪縣子和太子知曉!”
她輕聲說道。
“我知道了!”
羅峪點點頭。
王夫人對羅峪行禮,然後轉身離開了。
不遠處的那些人也一起離開了。
羅峪拎著挎籃迴來了,他將挎籃遞給了李冰凝。
李冰凝這個大饞丫頭馬上打開看了看,裏麵居然有一隻燒雞,還有一些餅子之類的食物。
“羅峪,琅琊顏氏這是什麽意思?”
李承乾奇怪的問。
“他們和王承不是一路的,剛剛那位夫人就是死去的戶部侍郎王向海的正妻,是來專程感謝我的。”
羅峪迴答。
李承乾恍然大悟,當初處置王向海那可是羅峪親自動手的。
一行人繼續出發,很快就離開了山東地界。
返迴長安之後,李承乾第一時間就去見了李世民,原本羅峪是想跑的,結果被長孫皇後擋在了宮門口。
“皇後娘娘,小子著急迴家啊,這春耕已經要開始了, 耽誤不得。”
羅峪急的一身冷汗。
長孫皇後麵色陰沉,她走到了羅峪的麵前,眼神直勾勾的看著羅峪。
“剿滅西洪山山賊,強殺齊州刺史,強推挖井政策,大鬧山東士族中最德高望重的王承大儒……”
“你小子惹出了這麽多事情,現在就想拍拍屁股溜迴家?”
“太子不可能解釋的清這些事情,你小子馬上去幫太子圓話去!”
羅峪一看,這當媽的為了自己的兒子已經不顧自己的死活了,他想走估計是不可能了。
“皇後娘娘,陛下的怒氣有多高?”
他試探著問。
“我離開的時候,陛下並未生氣。”
長孫皇後迴答。
羅峪鬆了口氣,這李世民的心思深沉入海,自己如果不留點後手,還真有點心虛呢。
很快,羅峪也來到了弘文館。
“太子,此次你的監察之職做的非常不錯,各地的反饋也都到了朕這裏!”
“雖然挖井的工作有些遲了,但是春耕總算可以進行了,你立了大功……”
一進門,羅峪就聽到了李世民在對著李承乾大誇特誇。
看著李世民賞了李承乾一大堆金銀珠寶,羅峪也有點眼紅了。
可是當李世民看到羅峪的時候,這臉色唰的一下就變了。
“你小子給朕過來!”
羅峪磨磨唧唧的站在李世民的麵前。
“小子見過陛下!”
他喊了一聲。
“朕恨不得一輩子都不要再見你,你看看這是什麽?”
李世民直接將幾張奏本扔到了羅峪的麵前。
羅峪撿起來看了看。
有王承的,有魏征的,還有幾個大臣的,內容幾乎一致,都是針對自己格殺齊州刺史進行彈劾。
其中寫的最誇張的就是王承,他上綱上線的對羅峪的行為和言語進行批判,將羅峪說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小人。
羅峪自己都看得齜牙咧嘴。
倒是魏征的奏本就顯得有點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感覺,明顯是留了情麵了。
李承乾擔憂的看著羅峪,這都是重量級的奏本,就怕是自己這個太子都扛不動。
“陛下,這些事小子都認了。”
羅峪居然毫不猶豫的扛了。
李世民冷笑了一聲。
“你認了?你有幾個腦袋能認的下?你老實交代太子有沒有參與其中!”
他哼了一聲。
李承乾的背後“唰”的一下就濕了。
“太子顧忌山東士族的影響力,一再勸阻……可是在小子看來,百姓的生計可比那些書呆子要重要多了!”
“民以食為天,百姓的天都要倒了,陛下您還能坐穩您的龍椅嗎?”
羅峪直勾勾的看著李世民。
如果是別的皇帝,羅峪絕對不會說這句話,但是麵前的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他對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接受程度極高。
“羅峪,不可胡言……”
李承乾趕緊阻止羅峪。
“太子,陛下的胸襟可不是一般人能媲美的,陛下的智慧也不是那些所謂的大儒能左右的!”
“那些所謂的士族以天下學子為裹挾,試圖左右陛下的思維,簡直是癡心妄想!”
“太子你也要像陛下一樣,堅定自己要做的事情啊……”
羅峪一本正經的勸導李承乾。
看著羅峪這副樣子,李承乾都以為羅峪是李綱附身了,這種冠冕堂皇的話原來他也說得出來。
關鍵是,這話從羅峪的嘴裏說出來,聽著怎麽有點惡心呢?
“陛下,封德彝宰相求見……”
大太監劉公公突然快步從外麵走進來。
羅峪心裏咯噔一聲,有種大事不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