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131集
在爬十八盤的途中,山娃看到了一位老太太,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牽著青春貌美的女兒,非常虔誠的一步一台階、一階一磕頭,嘴裏還念念有詞,默默地祈禱著保佑聽不懂的咒語。上下山的遊客們路過時,看到了這一場景,無不為之感動,感歎不已!
山娃也學著老太太一步一磕頭,祭拜了泰山奶奶,祈禱自己調動工作順利,保佑媽媽身體健康和全家平平安安。然後,徑自向泰山的南天門攀爬而去,經過4個多小時攀爬,到晚上9點多鍾,終於到了南天門。
到了南天門,累得他渾身冒汗,腰腿酸痛、骨頭像散了架一樣難受,大口地喘著粗氣,他再也攀爬不動了。當晚就住在了南天門的“泰山招待所”。準備明天早起再登上玉皇頂,去觀賞極頂的一青鬆,然後再去日觀峰觀看日出。
第二天早上5點,天剛剛蒙蒙亮,山娃就和遊客們一起登上了玉皇頂,終於在泰山極頂上,看到了“泰山頂上一青鬆”。
可是,讓他萬萬沒想到是,極頂上的青鬆不是又高、又大、又粗、又壯的參天大樹,而是一棵不到半人高,隻有大拇指粗細的一棵小小的鬆樹苗,這讓他大跌眼鏡。
但遊客們卻讚歎不已,因為泰山玉皇頂海拔的高度為1532.7米。在這樣的極頂高度,還傲然挺拔的長著一棵小鬆樹,實屬不容易,極為罕見。當遊客們路過它身旁,無不驚歎於它的頑強。在這高寒、狂風肆虐的極頂,它宛如一位無畏的堅強戰士,堅守著自己的陣地。人們凝視著她,心中湧起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奇跡的讚美。
這棵半人高、大拇指粗細的小鬆樹,以其不屈不饒的姿態,成為了泰山極頂上一道別樣的風景,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山娃這才明白了這個極頂小鬆樹的真正涵義,不在於她的高大雄壯,而在於她的生命力頑強。
泰山,這座古老而神聖的山脈,承載著無數人的向往與敬仰。而日觀峰,則是泰山觀賞日出的絕佳之地。山娃懷揣著滿心的期待,登上了五嶽獨尊的這座神秘泰山山峰。
泰山的清晨,山間的夏風冷冽而清寒,仿佛要穿透每一寸肌膚。但這絲毫不能阻擋山娃急切的腳步,他沿著蜿蜒的山路砥礪前行,四周是一片寂靜,隻有他自己的唿吸聲和腳步聲在這空曠的山間迴響。
終於,山娃登上了日觀峰。此時,峰頂上已經聚集了不少和他一樣懷揣著期待的人們。大家靜靜地站著,麵向東方,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神聖的日出儀式。
漸漸地,東方的天空開始泛起了一絲魚肚白,那白色如同一層薄紗,輕輕地覆蓋著大地。接著,這白色慢慢地變得溫暖起來,染上了淡淡的橙色和粉色,就像是一位畫家在小心翼翼地調色一樣一樣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邊的色彩愈發濃烈,那橙色和粉色逐漸交融,形成了一片絢爛的雲霞。逐漸又漸變成了紅色雲霞,就在這時,太陽探出了它的腦袋,先是一個小小的紅點,然後慢慢地變大、變圓。那一瞬間,萬道金光刺破了雲霞,灑向了大地。山峰、樹木、人群,一切都被這金色的光芒所籠罩,熠熠生輝。
太陽越升越高,光芒也越來越強烈。原本灰暗的山穀瞬間被照亮,清晰地展現在眼前。山峰的輪廓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仿佛是大地的脊梁。而那流動的雲海,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團團金色的,如夢如幻。
此時此刻,山娃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泰山的日出,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在這壯麗的自然景觀麵前,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大自然的偉大。那一輪紅日,仿佛是新生命的誕生,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它驅散了黑暗,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也讓他心中的陰霾和惆悵一掃而空。
當山娃緩緩地離開日觀峰,那美麗的日出畫麵,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山娃知道,這將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當山娃和遊客們下山重返十八盤的時候,他感到雙腿發軟,吃力的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向下攀爬著,就和下樓梯一樣一樣的感覺,快要到了十八盤的下端,他實在走不動了,兩腿像灌滿了鉛液,一屁股坐在了台階旁的泰山石上,大口的喘著粗氣。汗流浹背的山娃看著台階上眼前川流不息的遊客,卻感到非常的陌生,一種孤獨寂寞感油然而生,在泰山的懷抱中,他就像一棵無名的小草。
這時,他想到了喬老師、周倉老師、同學們,要是同來和自己一起遊覽攀登泰山,該有多好啊!特別是又想起了,汪寧霞和自己一起遊玩微山湖和微山島的情景,如果汪小妹在自己的身邊,共同欣賞著泰山的美景,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了。可是他們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再也找不迴來那種在一起開心快樂的時光了。想到這裏,心裏無比的酸楚,潸然淚下。他就是一個多情善感的性情中人。
山娃歇息了片刻,麵對懸崖峭壁的泰山,他感傷哽咽的吟詩一首,來抒發自己的情懷:
“獨步泰山心寂廖,峰高雲繞念知交。
相思無盡風為伴,寂寞幽情向九霄。”
然後,他默默地獨自走下了十八盤,迴到了中天門,坐上旅遊大巴,又轉車來到了濟南,去大明湖遊覽了趵突泉。遊覽結束已是晚上7點多鍾了,簡單在濟南火車站吃了頓晚餐,坐上了夜間11點的火車,返迴了秦皇島。到6月21日上午又迴到學校。
下午上班時,山娃去學校組織部拿取了《調令》,迴到了暫借的家屬院,收拾起了自己的行李、物品。
在1983年6月22日,他憑著《調令》,去學校的相關部門辦理了《戶口遷移證明》、《非農業戶口糧食關係轉移證明》,又去秦皇島市電大工作站辦理了《電大中文專業學籍轉出證明》;在隨後的幾天裏,他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物品,打包了六個大紙箱,學校又給他特意定製了一個大的木板箱子,還有接劉榮榮來校結婚時帶來的紅木箱子,也都裝好了物品。
在26日退迴了學校暫時借的家屬院。房門鑰匙交還給了總務科。山娃唯一帶走了學校的紀念品,就是平時最喜歡的那把二胡。
上午9點學校派車,由學校教務科的金勝和財會專業科李全老師一起送山娃到秦皇島火車站,幫助他火車托運了,兩隻木箱和六件大紙箱。兩隻木箱裏裝滿了行李、廚具和餐具及其他雜物。六個大紙箱裏裝滿了書籍、衣物和洗漱等用品。零擔托運到興隆縣火車站。
山娃和兩位老師一起辦理完零擔托運手續,他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兩位老師,目送他倆坐著學校派來的車遠去,他心裏空落落的難受極了,眼淚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當天下午,山娃由秦皇島火車站坐上了火車,看著火車緩緩地離開了車站,向著唐山方向駛去,火車“嗚”的一聲長鳴,把他的心撕得粉碎,他雙眸含淚望著列車的窗外,看著那一排排的楊樹隨著列車前行,而被遠遠地拋在了車後,就像自己一樣,被時代的列車遠遠地拋棄了自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學校,他心裏傷感不已,止不住的淚水又流了下來。。。。。。他默念著:
“再見了!我的母校!再見了!我的老師!再見了!我的同學們!”他迴憶起了,在自己留校短短的兩年裏,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一幕幕就像做夢一樣,夢醒了,再也迴不去了,成為了過去,成為了曆史,成為了永久的迴憶。。。。。。
他沉默的想著、難忘的迴憶著,痛苦的抹著淚水。列車緩緩地駛進了唐山火車站,他擦了擦淚水,下車走出了車站,又到長途班車站,就找了附近的小旅館住了下來。他本想再去見見唐山開灤煤炭礦務局工作的同學們,可是,他沒有了見同學們勇氣和心情。
第二天早上7點,他就這樣悄聲無息地,坐上了返迴家鄉半壁山的班車,迴到家鄉半壁山趙家小院。
當他進入院內,看見了東邊的院內菜園裏,長出了一畦生菜、兩畦西葫蘆、兩畦小蔥,綠油油的秧苗充滿了生機。西邊是用木棍加成的豬圈,有兩隻小豬仔,正在裏麵吃著青草。靠著豬圈與窗跟之間,種了兩畦上架的豆角,翠綠的豆角秧快要爬上了豆角架。
山娃順著人行道,進入了廚房門,然後先到了西屋見到了媽媽正在做著針線活,看到山娃突然走進屋裏,就“咯咯”的笑著說:
“這不是山娃嗎?你咋迴來啦?”
“媽媽!這迴可好了!為了照顧您和這個家,我已經調迴來工作了。”山娃高興地眨著雙眸對媽媽說道。
“調迴來了呀!上哪工作了?”媽媽驚詫的問著山娃。
“去縣政府統計局工作。過兩天就去報到上班。”
就在這時,妻子劉榮榮聽到了山娃母子的說話聲,抱著小美美由東屋出來,也走進西屋,然後一臉高興地笑“嗬嗬”對山娃說:
“你真的調迴來了呀!咋不提前來信告訴一聲啊!”
“這不是想給你一個驚喜嗎!”山娃一邊說著,一邊由妻子的懷中抱過來小美美,親了又親。又擰著雙眸對小美美說:
“來來!給爸爸笑一個!樂一個!”
小美美好像聽懂了,咧著小嘴,忽閃著一雙大眼睛,真的笑了起來。“咿呀咿呀”地好像和爸爸說著話,四肢也張牙舞爪的舞動了起來。山娃開心地“嗬嗬”的笑了起來。
在爬十八盤的途中,山娃看到了一位老太太,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牽著青春貌美的女兒,非常虔誠的一步一台階、一階一磕頭,嘴裏還念念有詞,默默地祈禱著保佑聽不懂的咒語。上下山的遊客們路過時,看到了這一場景,無不為之感動,感歎不已!
山娃也學著老太太一步一磕頭,祭拜了泰山奶奶,祈禱自己調動工作順利,保佑媽媽身體健康和全家平平安安。然後,徑自向泰山的南天門攀爬而去,經過4個多小時攀爬,到晚上9點多鍾,終於到了南天門。
到了南天門,累得他渾身冒汗,腰腿酸痛、骨頭像散了架一樣難受,大口地喘著粗氣,他再也攀爬不動了。當晚就住在了南天門的“泰山招待所”。準備明天早起再登上玉皇頂,去觀賞極頂的一青鬆,然後再去日觀峰觀看日出。
第二天早上5點,天剛剛蒙蒙亮,山娃就和遊客們一起登上了玉皇頂,終於在泰山極頂上,看到了“泰山頂上一青鬆”。
可是,讓他萬萬沒想到是,極頂上的青鬆不是又高、又大、又粗、又壯的參天大樹,而是一棵不到半人高,隻有大拇指粗細的一棵小小的鬆樹苗,這讓他大跌眼鏡。
但遊客們卻讚歎不已,因為泰山玉皇頂海拔的高度為1532.7米。在這樣的極頂高度,還傲然挺拔的長著一棵小鬆樹,實屬不容易,極為罕見。當遊客們路過它身旁,無不驚歎於它的頑強。在這高寒、狂風肆虐的極頂,它宛如一位無畏的堅強戰士,堅守著自己的陣地。人們凝視著她,心中湧起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奇跡的讚美。
這棵半人高、大拇指粗細的小鬆樹,以其不屈不饒的姿態,成為了泰山極頂上一道別樣的風景,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山娃這才明白了這個極頂小鬆樹的真正涵義,不在於她的高大雄壯,而在於她的生命力頑強。
泰山,這座古老而神聖的山脈,承載著無數人的向往與敬仰。而日觀峰,則是泰山觀賞日出的絕佳之地。山娃懷揣著滿心的期待,登上了五嶽獨尊的這座神秘泰山山峰。
泰山的清晨,山間的夏風冷冽而清寒,仿佛要穿透每一寸肌膚。但這絲毫不能阻擋山娃急切的腳步,他沿著蜿蜒的山路砥礪前行,四周是一片寂靜,隻有他自己的唿吸聲和腳步聲在這空曠的山間迴響。
終於,山娃登上了日觀峰。此時,峰頂上已經聚集了不少和他一樣懷揣著期待的人們。大家靜靜地站著,麵向東方,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神聖的日出儀式。
漸漸地,東方的天空開始泛起了一絲魚肚白,那白色如同一層薄紗,輕輕地覆蓋著大地。接著,這白色慢慢地變得溫暖起來,染上了淡淡的橙色和粉色,就像是一位畫家在小心翼翼地調色一樣一樣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邊的色彩愈發濃烈,那橙色和粉色逐漸交融,形成了一片絢爛的雲霞。逐漸又漸變成了紅色雲霞,就在這時,太陽探出了它的腦袋,先是一個小小的紅點,然後慢慢地變大、變圓。那一瞬間,萬道金光刺破了雲霞,灑向了大地。山峰、樹木、人群,一切都被這金色的光芒所籠罩,熠熠生輝。
太陽越升越高,光芒也越來越強烈。原本灰暗的山穀瞬間被照亮,清晰地展現在眼前。山峰的輪廓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仿佛是大地的脊梁。而那流動的雲海,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團團金色的,如夢如幻。
此時此刻,山娃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泰山的日出,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在這壯麗的自然景觀麵前,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與大自然的偉大。那一輪紅日,仿佛是新生命的誕生,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它驅散了黑暗,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也讓他心中的陰霾和惆悵一掃而空。
當山娃緩緩地離開日觀峰,那美麗的日出畫麵,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中。山娃知道,這將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當山娃和遊客們下山重返十八盤的時候,他感到雙腿發軟,吃力的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向下攀爬著,就和下樓梯一樣一樣的感覺,快要到了十八盤的下端,他實在走不動了,兩腿像灌滿了鉛液,一屁股坐在了台階旁的泰山石上,大口的喘著粗氣。汗流浹背的山娃看著台階上眼前川流不息的遊客,卻感到非常的陌生,一種孤獨寂寞感油然而生,在泰山的懷抱中,他就像一棵無名的小草。
這時,他想到了喬老師、周倉老師、同學們,要是同來和自己一起遊覽攀登泰山,該有多好啊!特別是又想起了,汪寧霞和自己一起遊玩微山湖和微山島的情景,如果汪小妹在自己的身邊,共同欣賞著泰山的美景,就不會感到孤獨和寂寞了。可是他們永遠的離開了自己,再也找不迴來那種在一起開心快樂的時光了。想到這裏,心裏無比的酸楚,潸然淚下。他就是一個多情善感的性情中人。
山娃歇息了片刻,麵對懸崖峭壁的泰山,他感傷哽咽的吟詩一首,來抒發自己的情懷:
“獨步泰山心寂廖,峰高雲繞念知交。
相思無盡風為伴,寂寞幽情向九霄。”
然後,他默默地獨自走下了十八盤,迴到了中天門,坐上旅遊大巴,又轉車來到了濟南,去大明湖遊覽了趵突泉。遊覽結束已是晚上7點多鍾了,簡單在濟南火車站吃了頓晚餐,坐上了夜間11點的火車,返迴了秦皇島。到6月21日上午又迴到學校。
下午上班時,山娃去學校組織部拿取了《調令》,迴到了暫借的家屬院,收拾起了自己的行李、物品。
在1983年6月22日,他憑著《調令》,去學校的相關部門辦理了《戶口遷移證明》、《非農業戶口糧食關係轉移證明》,又去秦皇島市電大工作站辦理了《電大中文專業學籍轉出證明》;在隨後的幾天裏,他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物品,打包了六個大紙箱,學校又給他特意定製了一個大的木板箱子,還有接劉榮榮來校結婚時帶來的紅木箱子,也都裝好了物品。
在26日退迴了學校暫時借的家屬院。房門鑰匙交還給了總務科。山娃唯一帶走了學校的紀念品,就是平時最喜歡的那把二胡。
上午9點學校派車,由學校教務科的金勝和財會專業科李全老師一起送山娃到秦皇島火車站,幫助他火車托運了,兩隻木箱和六件大紙箱。兩隻木箱裏裝滿了行李、廚具和餐具及其他雜物。六個大紙箱裏裝滿了書籍、衣物和洗漱等用品。零擔托運到興隆縣火車站。
山娃和兩位老師一起辦理完零擔托運手續,他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兩位老師,目送他倆坐著學校派來的車遠去,他心裏空落落的難受極了,眼淚又一次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當天下午,山娃由秦皇島火車站坐上了火車,看著火車緩緩地離開了車站,向著唐山方向駛去,火車“嗚”的一聲長鳴,把他的心撕得粉碎,他雙眸含淚望著列車的窗外,看著那一排排的楊樹隨著列車前行,而被遠遠地拋在了車後,就像自己一樣,被時代的列車遠遠地拋棄了自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學校,他心裏傷感不已,止不住的淚水又流了下來。。。。。。他默念著:
“再見了!我的母校!再見了!我的老師!再見了!我的同學們!”他迴憶起了,在自己留校短短的兩年裏,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一幕幕就像做夢一樣,夢醒了,再也迴不去了,成為了過去,成為了曆史,成為了永久的迴憶。。。。。。
他沉默的想著、難忘的迴憶著,痛苦的抹著淚水。列車緩緩地駛進了唐山火車站,他擦了擦淚水,下車走出了車站,又到長途班車站,就找了附近的小旅館住了下來。他本想再去見見唐山開灤煤炭礦務局工作的同學們,可是,他沒有了見同學們勇氣和心情。
第二天早上7點,他就這樣悄聲無息地,坐上了返迴家鄉半壁山的班車,迴到家鄉半壁山趙家小院。
當他進入院內,看見了東邊的院內菜園裏,長出了一畦生菜、兩畦西葫蘆、兩畦小蔥,綠油油的秧苗充滿了生機。西邊是用木棍加成的豬圈,有兩隻小豬仔,正在裏麵吃著青草。靠著豬圈與窗跟之間,種了兩畦上架的豆角,翠綠的豆角秧快要爬上了豆角架。
山娃順著人行道,進入了廚房門,然後先到了西屋見到了媽媽正在做著針線活,看到山娃突然走進屋裏,就“咯咯”的笑著說:
“這不是山娃嗎?你咋迴來啦?”
“媽媽!這迴可好了!為了照顧您和這個家,我已經調迴來工作了。”山娃高興地眨著雙眸對媽媽說道。
“調迴來了呀!上哪工作了?”媽媽驚詫的問著山娃。
“去縣政府統計局工作。過兩天就去報到上班。”
就在這時,妻子劉榮榮聽到了山娃母子的說話聲,抱著小美美由東屋出來,也走進西屋,然後一臉高興地笑“嗬嗬”對山娃說:
“你真的調迴來了呀!咋不提前來信告訴一聲啊!”
“這不是想給你一個驚喜嗎!”山娃一邊說著,一邊由妻子的懷中抱過來小美美,親了又親。又擰著雙眸對小美美說:
“來來!給爸爸笑一個!樂一個!”
小美美好像聽懂了,咧著小嘴,忽閃著一雙大眼睛,真的笑了起來。“咿呀咿呀”地好像和爸爸說著話,四肢也張牙舞爪的舞動了起來。山娃開心地“嗬嗬”的笑了起來。